便携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62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能 够防止便携式显示器的光源的温度过度升高的结构的便携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与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装置相比,传统的平板显示(FPD)装置比 如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发光 显示器(LED)可具有减轻的重量、减小的体积和低功耗。因此,平板显示器可 更容易应用于便携式显示装置(比如蜂窝电话、便携式数字助理(PDA)、便携 式TV等)中。
传统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可包括非发射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 (LCD))。传统的LCD可包括LCD面板、具有光源的背光组件、导光板和用 于支撑光源的模框(mold frame)。导光板和模框均可防止光泄漏。
然而,传统的在光源周围形成模框和导光^1会抑制由光源产生的热充分 地散发,从而引起光源的温度过度地升高。光源温度升高会使与光源邻近设 置的元件(例如,部分LCD面板、用于驱动LCD面板的电路、光源的电路组 件等)过热,从而导致邻近的元件劣化。
因此,存在对用于具有能够保持光源的环境温度或^f吏其温度升高最小化 的结构的便携式显示装置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显示装置,该装置基本克服了现有技 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显示装置中的光源温度升高的便携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中的至少一个可通过提供一种^f更携式显
示装置来实现,该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光源,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模 框,支撑所述显示面板,并围绕所述光源的至少两侧;浮雕单元,在所述模 框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浮雕单元可在所述才莫框的内侧。所述浮雕单元可包 括从所述模框朝着所述光源延伸的至少一个突起。所述浮雕单元可包括多个 不对称形状。所述浮雕单元可包括多个矩形脊。可选择地,所述浮雕单元可 包括多个三角形脊。在另一种可选择的情况下,所述浮雕单元可包括具有圆 边的多个纵脊。所述纵脊的圆边可为直接面对光源的半圆。
所述便携式显示装置还可包括与所述光源的一侧相邻的导光板。所述导 光板至少可与所述光源一样厚。所述模框可围绕所述光源的不与所述导光板 相邻的所有侧面。所述浮雕单元可在所述模框的围绕所述光源的每一侧上。
所述浮雕单元可与所述光源隔开。所述浮雕单元的表面积可大于所述模 框的面向所述光源的表面积。所述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所述显示面板可 以为液晶显示器。所述模框可面向所述光源。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 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白,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示出了沿着图1中示出的B-B1线截取的已装配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背光组件和底支架的部分剖视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C部分的已装配的放大透^L图4示出了图2和图3中示出的浮雕单元中的浮雕图案的部分-见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浮雕单元中的浮雕图案的已装配的
部分透视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浮雕单元中的浮雕图案的已装配的 部分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 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 释为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当然,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该7>开将彻 底且完全,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举例说明的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也应该 理解,当一个层或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层或基底"上"时,该层或元件可直接 在另一层或基底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层或元件。此外,应该理解,当一个
层或元件;故称作在另一层或元件"下"时,该层或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层或元 件下,或者也可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或元件。此外,也应该理解,当一个 层或元件被称作在两个层或元件"之间"时,该层或元件可以是这两个层或 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元件,或者也可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或元件。相同的 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下文,将在下面参照图1至图4更详细地描述才艮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显 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此,应当注意,即使图1至图4中示出了具有至 少一个液晶显示器(LCD)装置并用于蜂窝电话的双重(dual)显示装置,其它类 型的便携式显示装置也不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还应当注意,仅仅出于 方便的目的,没有在图3中示出发光二极管基底。
如图1至图4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装置160可包括 LCD面板104、背光组件150、底支架122、第一印刷电路板124、第二印刷 电路板126和发光显示面板130。
LCD面板104可以是便携式显示装置160中最前面的面板,即,显示预 定图像的面板。LCD面板104可包括第一基底104a、第二基底104b和在这 两个基底之间注入的液晶(未示出)。LCD面板104还可包括上偏振板和下偏 振板(未示出)。
第二基底104b可包括以矩阵形状设置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而每个 TFT可具有源电极,连接到数据线;栅电极,连接到扫描线;漏电极,连 接到由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制成的像素电极。因此,当向扫描线提供扫 描信号时,会导通TFT,从而将由数据线提供的数据信号传送到像素电极。 可由涂覆有保护层108并插入第二基底104b中的集成电^各106提供扫描信号 和数据信号。
LCD面板104的第一基底104a可平行于第二基底104b设置。由例如ITO 制成的共电极可应用于第一基底104a的正面(front side), /人而向共电极施加
的预定电压可在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预定的电场。因此,在第一基底
104a和第二基底104b之间注入的液晶的角度可相对于电场改变,以改变经过 液晶的透光率来形成图像。
才艮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装置160的背光组件150可向LCD面板 104提供光。更具体地讲,背光组件150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12、发光二 极管基底114、导光板118、反射板120、光学片110和4莫框116。
背光组件150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12可用作LCD面板104的光源,并相 对于从发光二极管基底114接收的驱动信号产生具有预定亮度的光。发光二 极管112可以以芯片的形状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基底114上,从而发光二极管 112可位于发光二才及管基底114和LCD面板104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组件150的发光二极管基底114可放置在模框 116的一部分中,并可电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24。发光二^l管基底 114可位于才莫框116和发光二极管112之间,从而可在发光二极管基底114 的上表面上安装发光二极管112和至少一个电路组件113。因此,发光二极管 基底114可从第一PCB 124接收控制信号,并可通过至少一个电i 各组件113 向发光二极管112传输相应的驱动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组件150的导光板118可促进光从发光二极管 112向LCD面板104的传播。换言之,导光板118可与发光二极管112相邻, 从而从导光板118的外边缘提供的光可传播到位于导光板118上方的LCD面 板104。因此,导光板118的外边缘的厚度可至少与发光二极管112的外边缘 的厚度一样厚,以防止光泄漏和热斑(hot-spot)的出现。导光板118的总厚度 可比背光组件150的其它组件(例如,光学片IIO)的厚度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组件150的反射板120可位于导光板118和底 支架122之间,从而可由反射板120将从导光板118入射的光反射回导光板 118,以提高光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组件150的光学片110可增强从导光板118向 LCD面板104提供的光的亮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组件150的模框116可支撑LCD面板104和背 光组件150。具体地讲,如图3中所示,背光组件150可装配到模框116的 上部中,从而背光组件150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12可浮皮;漠框116围绕。更具 体地讲,模框116可被构造成具有预定的框架部分(framing portion),从而每
个发光二极管112的至少两个外侧(即,不与导光板118相邻的侧面)可被模框 116围绕。换言之,还如图3中所示,模框116的框架部分可提供环绕每个发 光二极管112的至少两个外侧的边界型结构(border-type structure),以防止光 泄漏。
模框116可包括在与模框116的框架部分对应的部分中的浮雕单元(relief unit)117。更具体地讲,如图2至图3中所示,模框116的围绕每个发光二极 管112的部分的内侧可以以浮雕图案(reliefpattem)形成,以形成浮雕单元117。 浮雕单元117可增大模框116的表面积,即,与没有浮雕图案的模框116相 比,浮雕单元117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此,可增加发光二极管112和模 框116之间的面积,从而可充分地增加发光二极管112和模框116之间的空 气的量,以去除由发光二极管112产生的过多的热。换言之,发光二极管112 和模框116之间的空气的量增多可提高二者之间的热传递速率(heat transfer rate),从而改进来自发光二极管112的散热。因此,即使当发光二极管112 在发光时产生相对大量的热,也可基本上使温度超过发光二极管112的环境 温度的过度升高最小化,可使与发光二极管U2邻近设置的元件(例如,在图 3中可看出的部分LCD面板104、集成电路106等)的劣化减小。
浮雕单元117可以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确定的任何便利的浮雕图案 成形。例如,如图2和图4中所示,浮雕单元117可包括多个其间具有开口 的连续的矩形脊(ridge)。除了调整每两个脊之间的距离之外,调整每个脊的 形状和大小也可有助于控制热传递速率。更具体地讲,由空气对流带来的热 传递速率可与如图4中所示的每个脊的长度(L)和高度(H)以及浮雕单元117 形成的宽度(W)成比例。进一步要指出的是,热传递速率可与每两个脊之间的 距离(S)和脊的厚度(t)之和成反比。因此,随着浮雕单元117和空气之间的表 面积增大,热传递速率增大。然而,应当指出的是,如果脊彼此靠得太近地 形成,则即使可增大浮雕单元117的表面积,脊靠得太近也会增大空气在它 们之间流动的阻力,从而,可能减小了传热系数。因此,当设计浮雕单元117 时,可优选地考虑浮雕单元117的表面积和传热系数。
此外,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装置160的底支 架122可与LCD面板104和背光组件150固定到模框116。底支架122可包 括用于插入发光显示面板130的开口部分。
第一连接器128从便携式装置(例如,蜂窝电话)的驱动电路接收驱动信号。第 一连接器128可与附于便携式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第二连接器通信,以便于驱 动信号的传输。第二印刷电路板126可响应接收到的驱动信号产生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装置160的第一印刷电路板124可通过 第二印刷电路板126的第一焊盘单元138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126。第一 印刷电路板124还可通过柔性PCB(未示出)连接到LCD面板104的集成电路 106和发光二极管基底114,以将控制信号从第二印刷电鴻4反126传输到集成 电路106。
此外,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装置160的发光 显示面板130可包括第一基底130a和第二基底130b。按矩阵图案布置的多个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未示出)可设置在第一基底130a上。发光显示面板 130的OLED可相对于施加到其上的电流产生具有预定亮度的光。因此,发 光显示面板130可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132的第二焊盘单元136连接到第二 印刷电路板126,从而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132上的集成电路134可从第 二印刷电路板126接收控制信号,以将显示信号传输到发光显示面板130。
根据图5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除了具有浮雕图案结构不同的 浮雕单元117,之外,便携式显示装置可与先前对于图1至图4描述的便携式 显示装置160相似。更具体地讲,如图5所示,浮雕单元117,可包括其间具 有三角形开口的多个连续的三角形脊。
根据图6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除了具有浮雕图案结构不同的 浮雕单元117"之外,便携式显示装置可与先前对于图1至图4描述的便携式 显示装置160相似。更具体地讲,如图6中所示,浮雕单元117"可包括多个 连续的不规则形状的脊。浮雕单元117"的不规则形状的脊可包括具有圆边 (rounded edge)(即,面向发光二极管112的半圆形)的纵向突出。然而,浮雕 单元117"的其它结构(例如,不对称和/或不连续的图案)不排除在本发明的 范围之外。例如,具有多个面(face)的单个突出的突起可以形成为在才莫框116 上的浮雕结构,以增大其表面积。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模框中形成浮雕单元的优点在于提供 了非发射显示器(例如,LCD)的光源与该显示器的模框之间的增大的接触面 积,从而可保持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的环境温度,或者可防止光源的环境 温度过度升高,因此使与光源邻近设置的元件的劣化最小化。可通过增加模
框和通过热源加热的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热传递速率提高来去除由光源产 生的过多的热。
已经在此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采用了具体的术语,但是 这些术语被使用并将仅仅在广义和描述的意义上来解释,而不是出于限制的 目的。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阐述的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光源,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模框,支撑所述显示面板,并围绕所述光源的至少两侧;浮雕单元,在所述模框和所述光源之间。
2、 如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在所述 模框的内侧。
3、 如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包括从 所述模框朝着所述光源延伸的至少 一个突起。
4、 如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包括多 个矩形脊。
5、 如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包括多 个三角形脊。
6、 如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包括具 有圆边的多个纵脊。
7、 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圓边为直接面对 所述光源的半圓。
8、 如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包括多 个不对称形状。
9、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光源的一侧相 邻的导光板。
10、 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光板至少与 所述光源一样厚。
11、 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模框围绕所述 光源的不与所述导光板相邻的所有侧面。
12、 如权利要求ll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在所 述模框围绕所述光源的每一侧上。
1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与所 述光源隔开。
14、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浮雕单元的表 面积大于所述模框面向所述光源的表面积。
15、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源为发光二 极管。
16、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 晶 显示器。
17、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模框面向所述 光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光源,向显示面板提供光;模框,支撑显示面板,并围绕光源的至少两侧;浮雕单元,在模框和光源之间。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178494SQ200710149279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9日
发明者金廷勋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