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41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光模块当中的导光板结构改良,旨在提 供一种能够改变光源的出光角度,而可有效提高其辉度的导光 板结构。
背景技术
按, 一般应用在信息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可以依照实际设计的需求,而选择利用直下式或者是侧光式的背光模块架构;如图1所示, 即为一般侧光式背光模块1的结构,主要由点光源ll、导光板12、扩 散板13及棱镜组合14组成,该导光板12包括一入光'面121、 一与该 入光面121相交的底面122,以及一与该底面122相对的出光面123, 该点光源11则设置于对应该入光面121的一侧,并接收点光源11发 出的光线,其底面122将该导入的光线反射、散射,形成沿各方向均 匀分散的散射光线,该出光面123将该均匀分散的光线导出导光板12, 导向液晶显示面板,以达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效果。如图所示,该导光板的出光面123设有复数网点124,以对通过的 光线进行散射及折射作用。惟,因点光源发出的光线自导光板12的入 光面121进入,故导光板12靠近点光源11的部分发光较亮,而远离点光 源11的部分发光较暗,故该网点124设计仍不能有效地挺供均匀的发光 亮度,而使整体背光模块的辉度较低。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变 光源的出光角度,而可有效提升光线的利用率并可提高其辉度的导光 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其技术方案为至少包括有一入光面、一与该入光面相交的底面,以及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而光源i殳置 于对应该入光面的一侧;其中,该导光板的底面或出光面其中一面设 有复数网点,而另一面则设有复数沟槽,使光源经由该导光板射出时 可改变其出光角度,可有效提高其辉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得到一种能够改变光源的出光角 度,而可有效提高其辉度的导光板结构。


图1为习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组成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导光板应用于背光模块的结构示 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导光板应用于背.光模块的另一结 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导光板应用于背光^^块的再一结 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五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立体图。图号说明背光纟莫块1 导光板12 底面122 网点124 棱镜组合14 入光面21 出光面23 沟槽25 . 显示面板32点光源11 入光面121 出光面123 扩散板13 导光板20 底面22 网点24 光源31 反射片33光学膜片40 扩散片41集光片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其导光板20的结构如图2及图3所示,其至少 包括有一入光面21、 一与该入光面21相交的底面22,以及一与该底面 22相对的出光面23 ,而一个或以上的光源3 l设置于对应该入光面21的 一侧,该光源31可以为点光源或线光源。其重点在于该导光板的底面或出光面其中一面设有复数网点, 而另一面则设有复数沟槽,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导光板20为平板 形,该出光面23设有复数网点24,而该底面22则设有复数沟槽25,其 中,各网点24凹入设置于导光板20上,而各沟槽25凹入设置于导光板 20上,各沟槽25为V型沟槽,该沟槽25的顶角6夹角约为80 130度,且 各沟槽25间具有固定间距并且与各光源31(可以为点光源)呈平行方向 排列,利用该复数网点24以及沟槽25的作用,可改变光线射出导光板 的出光角度,可提升光线的利用率,并可有效提高光线的辉度。整体组装实施时,该导光板20上方设有复数光学膜片40以及一个 或以上的显示面板32,以形成背光模块3的整体结构,其中,复数光学 膜片40由导光板20上方依序为 一 片扩散片41以及三片集光片42,而该 导光板20下方设置有反射片33,藉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复数网点)以及底 面(复数沟槽)的设置,可提高整体背光模块光线的辉度。当然,复数光学膜片40亦可如图4所示,由导光板20上方依序为一 片扩散片41、三片集光^42以及二片扩散片41;亦可以如图5所示,复 数光学膜片40由导光板20上方依序为一片扩散片41以及六片集光片 42。其中,该导光板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导光板20为楔形,该 底面22设有复数网点24,而该出光面23则设有复数沟槽25,各网点24 以及沟槽25凸.出设置于导光板20上,各沟槽25为V型沟槽,且各沟槽25平行方向排列。如图6所示为导光板的第三实施例,该导光板20上的沟槽25具有固 定间距,并与各光源31(可以为点光源)呈平行方向排列,且各沟槽25为 曲线延伸。如图7所示为导光板的第四实施例,该导光板20上的沟槽25的间距 由入光面21朝另侧渐减,并与光源31(可以为线光源)呈'平行方向排列, 且各沟槽25为直线延伸。如图8所示为导光板的第五实施例,该导光板20上各沟槽25为连续 式(亦即各沟槽间不具有间距),并与各光源31(可以为点光源)呈垂直方 向排列,且各沟槽25为直线延伸。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背光模块另 一较佳可行的导光板结构, 爰依法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惟,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本实 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者,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 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 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其导光板至少包括有一入光面、一与该入光面相交的底面,以及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而光源设置于对应该入光面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底面或出光面其中一面设有复数网点,而另一面则设有复数沟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底面设 有复数网点,而该出光面则设有复数沟槽,或该出光面设有 复数网点,而该底面则设有复数沟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网点或 沟槽凹入或凸出设置于导光板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沟槽 为直线延伸或曲线延伸。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沟槽呈 平4于方向或垂直方向排列。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沟槽呈 平行方向排列,且各沟槽的间距由入光面朝另侧渐减。
7、 如权利要求1、 5或6所述导光板,其中,该沟槽的 顶角夹角为80-130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 为平板形或楔形。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 入光面的一侧设有一个或以上的光源,而该导光板上方亦设 有复数光学膜片,并有一个或以上的显示面板设置于复数光 学膜片上方。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复数光学 膜片由导光板上方依序为一片扩散片以及三片集光片,或者 依序为一片扩散片、三片集光片以及二片扩散片,亦或者依 序为一片扩散片以及六片集光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导光板至少包括有一入光面、一与该入光面相交的底面,以及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而光源设置于对应该入光面的一侧;其中,该导光板的底面或出光面其中一面设有复数网点,而另一面则设有复数沟槽,使光源经由该导光板射出时可改变其出光角度,可有效提高其辉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100869SQ20072030579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5日
发明者吕秋玲, 林时正, 温明晃, 陈俊宪 申请人: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