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收容容器、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59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剂收容容器、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收容显影剂的显影剂收容容器,特别涉及到一 种通过旋转驱动而排出收容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容容器、具有该显影 剂收容容器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具有该显影剂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 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显影装置通过色粉使感光体 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化。静电潜影的显影所使用的色粉收容在色 粉容器(色粉盒、色粉瓶)中,从该色粉容器向显影装置依次进行色 粉的供给。在高速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会消耗较多的色粉,因此使用容量大 的色粉容器。其中,旋转型的色粉瓶可高精度地控制色粉排出量,因 此在一直以来被应用。大多数情况下,色粉瓶形成为中空的圆筒状, 一个端部闭塞的同时,在另一个端部附近设置排出口。并且,色粉瓶 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时,圆筒形状部的轴配置得水平。进一步,在色 粉瓶的内周面上设有螺旋状的突起部。在该色粉瓶中,以轴为中心旋 转驱动时,内周面上设置的突起部将色粉向排出口方向引导并进行传 送,和旋转对应的量的色粉从排出口排出。近些年来,为了降低图像形成装置的耗电,要求色粉低熔点化。 与之相伴,色粉的流动性产生微妙的变化,色粉容器中易产生色粉凝 聚,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这一倾向变得明显。其结果是,无法 良好地排出色粉容器中凝聚的色粉,而滞留在色粉容器中。最终,尽 管色粉容器中残留有色粉,但色粉容器会判断"无色粉",从而发送5色粉容器的更换信号。这样一来,在未全部消耗色粉的状态下,不得 不进行"色粉更换",是非常不经济的。为对应这一问题,例如象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40908号(2005年6月2日公开)、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公 开公报特开2006-71762号(2006年3月16日公开)所公开的那样, 存在在色粉容器内部设置抓取部件,强制性地不产生凝聚色粉,或者 排出凝聚色粉的技术。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设置抓取部件等,会造成成本增加。并且存在以下事实即使为了提高色粉的滑动性而在色粉容器内表面 涂敷氟等,或利用树脂中混合了氟等材料成分的材料成型色粉容器, 也无法获得显著的效果。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而产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成本来 生产制造的、可防止容器内显影剂凝聚残留的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具 有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收容显影剂 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上设有向该圆筒部内侧突起的凸部,并且通过使上 述圆筒部绕其中心轴旋转驱动,将收容的上述显影剂通过上述多个凸 部向上述中心轴的轴方向传送,并从排出口排出,该显影剂收容容器 的特征在于,将与上述中心轴垂直的上述圆筒部的截面从上述圆筒部 的长边方向投影时,在上述圆筒部内周存在一个以上未投影上述凸部 的区域。根据上述结构,使为了传送显影剂而设有向圆筒部内侧突起的多 个凸部的圆筒部相对于旋转的中心轴垂直切断,当从圆筒部的长边方 向投影时,在圆筒部的内周上设有1个以上未投影凸部的区域。艮P,向用于传送显影剂的圆筒部的内侧突起的多个凸部如上所述投影时, 并不形成在圆筒部的整个内周,凸部中断。从而抑制了显影剂和多个 凸部的接触,因此在传送显影剂时,可减少显影剂和凸部的阻力,可 抑制摩擦热的产生。由于抑制了热的产生,因此可抑制显影剂的凝聚, 确保显影剂的传送性。并且,由于无需现有技术中用于抓取凝聚的显 影剂的部件,因此可降低成本。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记载可得以明确。并 且本发明的益处通过参照了附图的以下说明也可得以明确。


图1 (a)是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色粉瓶的色粉补给部的 侧视图。图1 (b)是使图1 (a)所示的色粉瓶的圆筒部的单点划线X-X下的截面从该圆筒部的长边方向投影后的图。图2是表示具有上述色粉补给部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横向截面图。图3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显影装置及色粉补给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横向截面图。图4是表示图1 (a)所示的色粉瓶的前端部附近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前端部上设置的连接部的形状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图1 (a)所示的色粉补给部被支撑部件支撑、且与使上述色粉瓶旋转的驱动装置连接的状态的图。图7是图1 (a)所示的色粉补给部的A-A'方向的向视截面图。 图8是表示将图1 (a)所示的色粉补给部安装到支撑部件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IO是表示图9所示的支撑部件具有的板状部件的形状的图,是 图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1是从上述色粉瓶的后端部一侧观察将图1 (a)所示的色粉补7给部设置到图9所示的支撑部件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 (a) ~图12 (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研究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2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2是表示作为本 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合机的概要结构的横向截面 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复合机为例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打印机、传真机、或复印机等进行图像形 成的装置即可。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合机)101,根据从未图示的外部连 接的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打印任务、或根据由原稿读取 单元读取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将多色图像或单 色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图像形成装置101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原稿读取单元110、图 像形成单元120、送纸单元130。送纸单元130具有收容记录纸的四个 纸盒142a 142d。图像形成单元120通过卡尔逊法(Carlson process) 对从送纸单元130的任意一个纸盒中传送的记录纸形成图像。原稿读 取单元110扫描原稿台上放置的原稿,做成图像数据。图像形成单元120具体而言通过重叠黑(BK)、青(C)、品红 (M)、及黄(Y)各色色粉图像而形成多色图像。因此,图像形成单 元120具有和BK、 C、 M、 Y分别对应的四个感光鼓21a 21d,并且在 感光鼓21a 21d的周围按照各感光鼓分别设有带电器、显影装置、转 印辊、及清洁部件等。图像形成单元120成为串列式的彩色图像形成 单元。图像形成单元120进一步具有曝光单元10、中间转印带31、转印 辊36、及定影器27等。感光鼓21a 21d例如是使用有机光电导体(OPC)的有机感光体。曝光单元IO具有激光扫描单元、多棱镜、仿透镜、及反射镜等。 曝光单元10中,从激光扫描单元发出的激光通过多棱镜及仿透镜被色 分解后,由反射镜反射,按照各颜色照射到各感光鼓21a 21d上。显影装置23a 23d具有显影槽、搅拌辊、显影辊及刮刀等。显影 装置23a 23d利用在色粉中混合了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进行显影。在 显影装置23a 23d中,用搅拌辊使提供到显影槽内的色粉与载体混合, 并在显影辊上形成通过刮刀调节为适当穗高的磁刷,通过使该磁刷在 显影偏压的作用下与感光鼓21a 21d接触而进行显影。此外,为了向显影装置23a 23d补给各色色粉,图像形成装置101 在显影装置23a 23d的上方具有色粉补给装置(显影剂补给装置) 100a 100d。色粉补给装置100a 100d分别具有收容黑(BK)、青(C)、 品红(M)、黄(Y)色粉的色粉瓶(显影剂收容容器)。各色粉瓶可 在色粉耗尽时更换。对该色粉瓶稍后详述。其中,图像形成装置101 具有二个消耗量大的黑色色粉的色粉补给装置100a。并且,各色粉补 给装置100a 100d的色粉瓶中除了各色色粉外,还含有适量的载体。中间转印带31是由驱动辊及从动辊架起的环形带,与感光鼓 21a 21d的各个表面相接。并且,中间转印带31也与纸张传送路径相 接。在中间转印带31和纸张传送路径相接的位置,转印辊36与中间 转印带31相对设置。定影器27具有定影辊和加压辊,这二个辊夹持转印了色粉图像的 记录纸,从而使色粉定影到记录纸上。接着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的图像形成工艺。首先,感光鼓21a 21d的表面通过带电器均匀带电。接着,感光 鼓21a 21d表面的均匀带电的区域由曝光单元IO曝光,从而在感光鼓 21a 21d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该静电潜影按照图像中含有的各色成分 做成。并且,在感光鼓21a 21d表面上形成的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影通过 显影装置23a 23d分别显影。这样一来,在感光鼓21a 21d的表面分 别形成BK、 C、 M、 Y的色粉图像。感光鼓21a 21d表面上形成的各 色色粉图像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这样一来,中间转印带31 中,作为色粉图像形成所需的多色图像。另一方面,从送纸单元130的任意一个纸盒中拾取1张记录纸, 并在纸张传送路径中传送。传送的记录纸到达设有转印辊36的地点, 并通过转印辊36与中间转印带31压接。其中,在转印辊36和中间转 印带31之间形成转印电场,通过该电场的作用,将在中间转印带31 上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转印了色粉图像的记录纸进一步被传送,并通过定影器27对记录 纸进行色粉图像的定影。然后,记录纸被排出到排纸盘,结束图像形 成工艺。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23a 23d及色粉补给装置 100a 100d的结构。显影装置23a 23d基本上分别是相同的结构,以下将显影装置 23a 23d统称为显影装置23。并且,色粉补给装置100a 100d、感光鼓 21a 21d也一样统称为色粉补给装置100、感光鼓21。图3表示本发明 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表示显影装置23及色粉补给装置100的概要结构 的横向截面图。显影装置23如图3所示,具有显影辊231、第1及第2色粉传送 辊232/233、色粉槽234、色粉浓度传感器235、以及刮刀236。色粉槽234形成显影装置23的外装部,在上部开口形成用于导入 色粉的色粉导入口 234a。并且,在色粉槽234的和感光鼓21相对的一 侧形成开口部234b。在色粉槽234的内部配置有显影辊231、第1色 粉传送辊232、及第2色粉传送辊233。显影辊231设置在色粉槽234上形成的上述开口部234b附近,从 开口部234b露出,并与感光鼓21抵接或靠近。该显影辊231是用于 形成上述磁刷的磁辊。第1色粉传送辊232及第2色粉传送辊233在色粉槽234的底部 一侧与显影辊231平行配置,将提供到色粉槽234内的色粉与载体一 起搅拌,同时传送到显影辊231。并且,在色粉槽234的底部设有色粉 浓度传感器235。该色粉浓度传感器235是导磁率传感器,检测色粉槽 234内的色粉和载体的比例。在这种结构的显影装置23的上方配置有色粉补给装置100。色粉 补给装置100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提供色粉的色粉补给部500、支 撑该色粉补给部500的支撑部件600、将从色粉补给部500提供的色粉 引导到显影装置23的色粉传送路径612、及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图1 (a)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表示色粉补给部500的 结构的侧视图。色粉补给部500如图1 (a)所示,具有将作为显影 剂的色粉收容在内部的色粉瓶(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和在一端部侧 可转动地保持该色粉瓶200的瓶保持部件300。色粉瓶200具有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圆筒部201。将圆筒部201的、由瓶保持部件300保持的一侧的端部作为前端部201a。图4是表 示色粉瓶200的前端部201a附近的结构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在圆 筒部201中,在中央和前端部201a之间形成阶梯的区域内,形成用于 排出圆筒部201中收容的色粉的排出口 201f。将设有该排出口 201f、 并由瓶保持部件300保持的区域称为色粉排出部。从排出口 201f排出 的色粉暂时保存在瓶保持部件300的内部,上述瓶保持部件300被设 置为覆盖前端部201附近的外周面。此外,在图1 (a)中,在圆筒部201的周面内,前端部201a附近 的区域由瓶保持部件300覆盖,因此在图1 (a)中未图示排出口201f。 另一方面,作为圆筒部201的与前端部201a相反一侧的端部的后端部 20lb闭塞。在圆筒部201的外周面上形成向圆筒部201的内侧凹陷的多个槽 部201c...。图1 (b)是使图1 (a)所示的色粉补给部500的单点划线X-X下 的截面从圆筒部201的长边方向投影后的图。在圆筒部201的内周面 上,如图l (b)所示,和槽部201c…对应的区域成为向中心轴(旋转 轴)Y—侧突出的形状的凸部201h...。其中,使和中心轴Y垂直的圆 筒部201截面从圆筒部201的长边方向投影时,可知在圆筒部201的 内周存在没有投影凸部201h…的区域201i…。如图1 (a)所示,凸部201h…(槽部201c…)从和中心轴Y垂直 的方向向显影剂(色粉)传送方向倾斜0地延伸设置。且进行配置, 使各凸部201h…彼此不在延长线上连接。§卩,凸部201h…不连接地在 圆筒部201内面上周期性地设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0为大约15°。 e优选在10 40。的范围。并且,凸部201h…从后端部201b开始到设有 排出口 201f的色粉排出部跟前为止,以一定形状反复设置。并且,以 使彼此之间相互平行的方式沿圆筒部201的轴Y设有多个。并且,从图1 (b)可知,使与中心轴Y垂直的圆筒部201的截面从圆筒部201长边方向投影时,凸部201h…没有形成在圆筒部201的 整个内周上。SP,凸部201h在圆筒部201的内周的某处中断。因此, 可抑制色粉和凸部201h…的接触,从而在传送色粉时,可减少色粉和 凸部201h…的阻力,抑制摩擦热的产生。这样一来,由于可抑制热的 产生,因此可抑制色粉凝聚,确保色粉的传送性。因此,在易于凝聚 的色粉(例如蜡成分多的色粉)中,通过尽力抑制凸部201h.,.引起的 热的产生,可防止色粉凝聚的产生。其中,在圆筒部201的内周,未投影凸部20111的区域2011...中, 色粉的传送性略有下降,但因圆筒部201旋转,受到后续的凸部201h… 的追随,不会产生较大的传送力下降。此外,具有这些凸部201h…(槽部201c…)的色粉瓶200例如可 通过将PE树脂、ABS树脂模具成型来制造。其中,向色粉瓶200 (圆 筒部201)的成型材料添加甲亚胺颜料后,色粉瓶200具有良好的隔热 性,因此优选。当隔热性良好时,可抑制来自色粉瓶200外部的热传 递到色粉瓶200内的色粉,可抑制色粉凝聚。色粉瓶200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1时,设置成图1 (a)所示 的状态,即圆筒部201的中心轴Y水平。并且,色粉瓶200以圆筒部 201的中心轴Y为中心,向图1 (a)所示的Z方向旋转驱动。当色粉瓶200旋转驱动时,收容在圆筒部201中的色粉由凸部 201h…引导的同时,从后端部201b—侧传送到排出口 201f—侧。并且, 到达排出口 201f的色粉被排出。前端部201a如图4所示,形成为直径比圆筒部201的中央部分小 的圆筒状。在该前端部201a的前端部201d上,形成向外部突出的连接部202。图5是表示连接部202的结构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色粉补给 部500由支撑部件600支撑、与使色粉瓶200旋转的驱动装置700连 接的情况的图。图5所示的连接部202,在色粉补给装置IOO安装到图 像形成装置101时,与驱动装置700的驱动电机701上设置的连接部 702嵌合。这样一来,色粉补给部500的色粉瓶200经由连接部202受 到来自驱动装置700的驱动力而旋转。如图6所示,在色粉瓶200的前端部201a—侧,设置具有驱动电 机701及连接部702的驱动装置700,驱动装置700的连接部702从水 平方向横侧嵌合连接到色粉瓶200的前端部201a。具体而言,在驱动 装置700的连接部702的、色粉瓶200 —侧的端部上,设有与色粉瓶 200上设置的连接部202嵌合的未图示的凹部,该凹部与连接部202嵌 合,从而进行上述嵌合连接。另一方面,连接部702的另一端部与驱动电机701连接。通过该 结构,驱动电机701以中心轴Y为中心向Z方向旋转时,其旋转力经 由连接部702传递到色粉瓶200,色粉瓶200以中心轴Y为中心向Z 方向旋转驱动。使色粉瓶200以中心轴Y为中心向Z方向旋转驱动时,通过色粉 瓶200的圆筒部201的内周面上设置的凸部201h...,色粉瓶200内的 色粉被传送到前端部201a —侧,并从排出口 201f排出到瓶保持部件 300内。并且,排出到瓶保持部件300内的色粉进一步从设置了挡板 400的瓶保持部件300的色粉排出部排出,经由色粉传送路径612而提 供到显影装置23。图7是从箭头A-A'方向观察图l所示的色粉补给部500的截面图。 如图7所示,瓶保持部件300的底面(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上配置色 粉补给装置100时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开关色粉排出部的挡板400, 该色粉排出部用于将从色粉瓶200排出的色粉进一步排出到瓶保持部件300外部。即,通过挡板400使瓶保持部件300的色粉排出部变为 打开状态时,该色粉排出部和色粉传送路径612变为连通状态,色粉 从色粉补给部500经过色粉传送路径612补给到显影装置23。瓶保持部件300如图1 (a)及图7所示,形成为两端开口的圆筒 状,由覆盖圆筒部201的前端部201a附近的外周面并接合的第1筐体 301和第2筐体302构成。在瓶保持部件300的端部形成开口部300a, 使得设置在前端部201a的前端面201d上的连接部202至少露出。如图7所示,用于将色粉补给装置IOO放置到图像形成装置101 中的引导部件303和引导部件304彼此平行地形成在第1筐体301的 表面上。在该引导部件303和引导部件304之间设有上述挡板400,以 对从色粉补给装置100补给的色粉向外部的排出进行控制。因此,引 导部件303和引导部件304被调整为确保瓶保持部件300和图像形成 装置101 —侧的放置面之间的间隔的高度,以使挡板400起作用。图8是表示将色粉补给部500a 500d安装到支撑部件600的状态 的透视图。如图8所示,支撑部件600上可安装BK的色粉补给部 500a/500a、 C的色粉补给部500b、 M的色粉补给部500c、 Y的色粉补 给部500d。其中,色粉瓶200通过保持带603安装到支撑部件600上。并且, 保持带603以适当的强度将色粉瓶200安装到支撑部件600,以使色粉 瓶200可旋转。图9是表示支撑色粉瓶200的支撑部件600的结构的透视图。并 且在图9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和BK的色粉补给部500a对应的安装台的一部分。支撑部件600主要包括安装台(基台)和二个板状部件614、 615。如图9所示,支撑部件600中搭载色粉部500的安装台602,在上表面 的安装色粉补给部500的瓶保持部件300的一端侧,在和瓶保持部件 400上设置的挡板400对应的地方,形成色粉供给口 611 (611a, 611b, 611c, 611d)。在该色粉供给口 611的下方,配置与显影装置23连通 的色粉传送用的色粉传送路径612 (612a, 612b, 612c, 612d)。板状部件614、 615直立设置在安装台602上,与安装台602的上 表面大致垂直,且与色粉瓶200的中心轴Y平行。并且,二个板状部 件614、 615彼此平行地相对配置。图10是表示板状部件614、 615的形状的图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板状部件614、 615均大致形成为梯形,平行的二条边中的长边固定在 安装台602上。并且,二个板状部件614、 615中,板状部件615的前 端区域(上部区域)向板状部件614—侧弯曲。板状部件614、 615的 上侧边(边缘部)616、 617与安装台602的上表面平行,彼此位于同 一高度。图6是表示在支撑部件600上设置了色粉补给部500的状态的侧 视图。如图6所示,支撑部件600通过板状部件614、 615的上侧的边 缘部616、 617从下方支撑色粉瓶200的后端部201b附近的外周面。其中,本实施方式的色粉瓶200中,在圆筒部201的外周面的一 部分上也可形成突起。以下对在圆筒部20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 二个突起201e、 201e的情况进行说明。并且也可在圆筒部201的外周 面上形成突起。突起201e、201e在比色粉瓶200的中央靠近后端部201b 的区域中,与槽部201c不重叠地配置。其中,图11是从色粉瓶200 的后端部201b —侧观察在圆筒部20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二个突起 201e、 201e时的、将色粉补给部500设置在支撑部件600的情况的侧 视图。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二个突起201e、 201e配置在如 下位置上在圆筒部201的外周面上以中心轴Y为中心分离180度的位置,且距后端部201b的距离彼此大致相同的位置。各突起201e、201e 为同一形状,形成为具有平均高度的立方体状。并且,和设有突起201e、 201e的位置相当的色粉瓶200的内周面与周围没有阶梯,是平坦的, 色粉难于附着。在色粉瓶200的圆筒部201的外周面上设有二个突起201e、 201e, 板状部件614、 615的边缘部616、 617在含有该突起201e、 201e的区域中与色粉瓶200抵接。当色粉瓶200由驱动装置700驱动而旋转时,支撑部件600的板 状部件614、 615的边缘部616、 617与色粉瓶200上设置的二个突起 201e、 201e反复冲撞。其结果是,在色粉瓶200中,以突起201e、 201e 为基点产生振动,通过该振动,附着到色粉瓶200的内周面上的色粉 剥离。其中,通过使各突起201e、 201e的高度为O.lmm以上0.5mm以 下,可减轻对驱动系统(特别是作为色粉瓶200和驱动装置700的连 接部的连接部202)的负担。各突起部201e、 201e的高度优选0.2mm 以上0.3mm以下。进一步,突起201e在色粉瓶200的外周面上,配置得比中心轴Y 方向的中央(前端部201a和后端部201b的中间)靠近后端部201b — 侧。这样一来,通过将突起201e设置在远离驱动装置700的连接部702 的位置上,可进一步减轻对驱动系统的负担。并且,驱动装置700的连接部702的构成是,相对于色粉瓶200 的前端部201a的前端面201d平行嵌合连接并传递驱动力。这样一来, 即使色粉瓶200因突起201e、 201e和板状部件614、 615的冲撞而上下 摆动,也不会在色粉瓶200的前端部201a和驱动装置700的连接部702 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驱动力传递失败。(实施例)作为实施例对用于验证上述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实验进行如下说明。在以下实验1~4中,作为色粉瓶200,使用对现有的色粉瓶(夏 普株式会社制造MX-5500N,外径88mm、内径85mm、长470mm、瓶 的原料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使凸部201h…的形状进行如下变更 而形成的色粉瓶20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不形成突起201e、 201e。并 且,在各实验的初始状态下,色粉瓶200中收容734g主树脂为聚酯、 体积平均粒径为6.0/x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9'C的色粉。在实验1中,使与中心轴Y垂直的圆筒部201的截面从圆筒部201 的长边方向投影时,相对于圆筒部201的内周全长,对未投影凸部 201h…的区域201i.,.区域(周)的比例(%)和色粉传送性能的关系进 行了验证。其中,圆筒部201的截面的内周中凸部201h的个数设为3 或4,以投影中心轴Y的点为中心,在上述内周中改变投影凸部201h 的区域(成为扇形的区域)所成的角度(以下简称为凸部201h在圆周 方向所成的角度)并传送色粉。 一个截面的内周所含有的多个凸部 201h.,.在圆周方向上所成的角度,在该多个凸部201h.,.中均全部为同 一角度。其结果如图12 (a)所示。当凸部201h在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较小时,截面中的凸部之间没 有重叠,存在不投影凸部201h…的区域201i...。 S卩,凸部201h…在圆 周方向所成的角度越小,未投影凸部201h…的区域201i…相对于圆筒 部201的内周全长的比例(不形成凸部的比例)越大。另一方面,随 着凸部201h在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变大,产生截面中的凸部201h…之 间的重叠,不投影凸部201h…的区域201i…消失。从图12 (a)可知,根据实验1的结果,圆筒部201的截面的内周 中不投影凸部201h…的区域201i…相对于圆筒部201的内周全长为4% 以上13%以下时,色粉传送性良好。此外,在实验1中,使用凸部201h的高度为7mm,凸部201h的 倾角0 (凸部201h向延伸方向的角度,从与中心轴Y垂直的方向到朝 向色粉传送方向的角度)为12。的色粉瓶。在实验2中,验证了凸部201h的高度和色粉传送性能的关系。其 中,当圆筒部201的截面的内周中凸部201h的个数为3时,各凸部 201h…在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全部为105°,凸部201h的个数为4时, 各凸部201h…在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全部为85°,改变凸部201h…的 高度并传送色粉。其结果如图12 (b)所示。从图12(1))可知,根据实验2的结果,凸部20111...的高度在5~8111111, 即凸部201h…的高度在圆筒部201的内径的5.9~9.4%的范围时,色粉 传送性良好。此外在实验2中使用凸部20111...的倾角0为12。的色粉瓶。在实验3中,验证了凸部201h.,.倾角0和色粉传送性能的关系。 其中,当圆筒部201的截面的内周中凸部201h的个数为3时,各凸部 201h…在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全部为105°,凸部201h的个数为4时, 各凸部20111...在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全部为85°,改变凸部201h…的 倾角0并传送色粉。其结果如图12 (c)所示。从图12 (c)可知,根据实验3的结果,凸部201h…的倾角0为 10。以上40。以下的角度时,色粉传送性良好。此外,在实验3中,使用 了凸部201h的高度为7mm的色粉瓶。在实验4中,验证了向色粉瓶200添加甲亚胺颜料的效果。制造 了向色粉瓶的成型材料作为甲亚胺颜料添加,口壬7 7 < ^y, '7夕 A-1103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制造)而形成的色粉瓶、及不添加而 形成的色粉瓶。其中,当圆筒部201的截面的内周中凸部201h的个数 为3时,各凸部201h.,.在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全部为105°,凸部201h的个数为4时,各凸部201h…在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全部为85°。使用 上述色粉瓶传送色粉。其结果如图12 (d)所示。从图12 (d)可知,根据实验4的结果,通过向色粉瓶200的成 型材料添加甲亚胺颜料,具有抑制色粉凝聚的效果。此外,在实验4 中,使用了凸部201h的高度为7mm、倾角6为12。的色粉瓶。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在收容显影剂的 圆筒部的内周面上设有向该圆筒部内侧突起的多个凸部,并且通过使 上述圆筒部绕其中心轴旋转驱动,使收容的上述显影剂通过上述多个 凸部向上述中心轴的轴方向传送,并从排出口排出,其中,将与上述 中心轴垂直的上述圆筒部的截面从上述圆筒部的长边方向投影时,在 上述圆筒部内周存在一个以上未投影上述多个凸部的区域。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除了上述结构外,上 述多个凸部从与上述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向显影剂传送方向倾斜地延伸 设置,且各凸部彼此在延长线上不连接地配置。根据上述结构,多个凸部从旋转面朝向显影剂传送方向倾斜地延 伸设置。并且各凸部配置得彼此在延长线上不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凸 部,可使摩擦热不会集中到与凸部接触的显影剂中。因此可更有效地 抑制色粉凝聚。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除了上述结构外,上 述多个凸部的高度为上述圆筒部的内周直径的5.9~9.4%的范围。根据上述结构,多个凸部的高度设置在圆筒部的上述内径的 5.9~9.4%的范围。在该范围时,可适度确保显影剂的传送性。因此,可 高效地传送显影剂。20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除了上述结构外,上 述多个凸部从和上述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向显影剂传送方向具有10。以上 40。以下的角度。根据上述结构,凸部从和上述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向显影剂传送方向具有10°以上40。以下的角度。因此,可使圆筒部的旋转产生的力有 效地应用于显影剂的传送。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除了上述结构外,上 述多个凸部从上述圆筒部的与上述排出口相反的端部开始到设有上述 排出口的显影剂排出部跟前为止,以一定形状重复配置。根据上述结构,多个凸部从圆筒部的与排出口相反的端部开始到 设有排出口的显影剂排出部跟前为止,以一定形状重复配置,从而从 圆筒部的与排出口相反的端部开始到设有排出口的显影剂排出部跟前 为止的期间,施加到显影剂的摩擦热量不变。因此,不易产生显影剂 的凝聚。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除了上述结构外,上 述圆筒部的上述截面中在上述圆筒部的内周未投影上述多个凸部的区 域相对于上述圆筒部的内周全长为4%以上13%以下。未投影凸部的区域相对于圆筒部内周全长小于4%时,易产生显影 剂的凝聚。相反当超过13%时,显影剂的传送性能下降。因此,当未 投影凸部的区域相对于圆筒部的内周全长为4%以上13%以下时,可抑 制凝聚,高效地传送显影剂。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除了上述结构外,上 述圆筒部由添加了甲亚胺颜料的材料形成。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圆筒部由添加了甲亚胺颜料的材料形成,因 此圆筒部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当具有良好的隔热性时,可抑制来自外 部的热传递到显影剂收容容器内部的显影剂,可抑制显影剂的凝聚。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除了上述结构外,作为收容的上述显影剂,使用体积平均粒径4 8/mi的色粉。体积平均粒径越小,色粉越易于凝聚。即使是体积平均粒径4~8/mi 这样易于凝聚的色粉,上述结构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也可抑制色粉凝聚, 有效地传送色粉。其中,当上述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C以下时,本发明涉及 的上述结构的显影剂收容容器尤其可发挥效果。即,在这种要确保低 温定影性的色粉中,色粉易于因热凝聚,因此可抑制显影剂凝聚的上 述结构的显影剂容器可发挥作用。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中,除了上述结构外,在 上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突起,该突起在上述圆筒部被 旋转驱动的期间反复与抵接部件冲撞。根据上述结构,显影剂收容容器旋转驱动时该凸部与抵接部件反 复冲撞从而使显影剂收容容器中产生振动,附着到显影剂收容容器内 周面的显影剂剥离。并且,通过振动可不产生显影剂的凝聚。因此, 可有效地防止显影剂残留在显影剂收容容器内。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具有上述任意一种本发明涉及 的显影剂收容容器。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 补给装置。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具备具有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收容容器的显 影剂补给装置,因此可切实进行显影剂的补给,从而保证打印画质。 并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因显影剂凝聚而使得尽管显影剂残留在显影 剂收容容器内却发送用于更换显影剂收容容器的情况,但根据上述结构,可防止这一现象,在适当的时期可进行更换信号的发送。此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例如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MFP(Multi Function Printer,多功能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 用的色粉瓶。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及实施例只是用于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 得限于该具体示例作狭义的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所述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并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在收容显影剂的圆筒部(201)的内周面上设有向该圆筒部内侧突起的多个凸部(201h),并且通过使上述圆筒部(201)绕其中心轴(Y)旋转驱动,将收容的上述显影剂通过上述多个凸部(201h)向上述中心轴(Y)的轴方向传送,并从排出口(201f)排出,该显影剂收容容器(200)的特征在于,将与上述中心轴(Y)垂直的上述圆筒部(201)的截面从上述圆筒部(201)的长边方向投影时,在上述圆筒部(201)内周存在一个以上未投影上述凸部的区域(201i)。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部(201h)以从与上述中心轴(Y)垂直的方向向显影剂传 送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设置,且各凸部(201h)被配置为彼此在延长 线上不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部(201h)的高度为上述圆筒部(201)的内周直径的 5.9~9.4%的范围。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部(201h)从和上述中心轴(Y)垂直的方向向显影剂传送 方向具有10°以上40。以下的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部(201h)从上述圆筒部(201)的与上述排出口 (201f) 相反的端部(201b)开始到设有上述排出口 (201f)的显影剂排出部跟 前为止,以一定形状重复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部(201)的上述截面中在上述圆筒部(201)的内周未投影 上述多个凸部的区域(201i),相对于上述圆筒部(201)的内周全长 为4%以上13%以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 上述圆筒部(201)由添加了甲亚胺颜料的材料形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 作为收容的上述显影剂,使用体积平均粒径4~8Mm的色粉。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 上述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TC以下。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圆筒部(201)的外周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突起(201e),该突 起(201e)在上述圆筒部(201)被旋转驱动的期间反复与抵接部件(616、 617)冲撞。
11. 一种显影剂补给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剂收容 容器(200),该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在收容显影剂的圆筒部(201)的内 周面上设有向该圆筒部内侧突起的多个凸部(201h),并且通过使上 述圆筒部(201)绕其中心轴(Y)旋转驱动,将收容的上述显影剂通 过上述多个凸部(201h)向上述中心轴(Y)的轴方向传送,并从排出 口 (201f)排出,并且,将与上述中心轴(Y)垂直的上述圆筒部(201)的截面从 上述圆筒部(201)的长边方向投影时,在上述圆筒部(201)内周存 在一个以上未投影上述凸部的区域(201i)。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100),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在上述圆筒部(201)的外周面上 设有一个以上的突起(201e),该突起(201e)在上述圆筒部(201) 被旋转驱动的期间反复与抵接部件(616、 617)冲撞,在上述圆筒部(201)的外周面中设有上述突起(201e)的区域上, 具有支撑上述显影剂收容容器(200)的支撑部件(600)。
13.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剂补给装置(100), 该显影剂补给装置(100)具有显影剂收容容器(200),该显影剂收容容器(200),在收容显影剂的圆筒部(201)的内 周面上设有向该圆筒部内侧突起的多个凸部(201h),并且通过使上 述圆筒部(201)绕其中心轴(Y)旋转驱动,将收容的上述显影剂通 过上述多个凸部(201h)向上述中心轴(Y)的轴方向传送,并从排出 口 (201f)排出,并且,将与上述中心轴(Y)垂直的上述圆筒部(201)的截面从 上述圆筒部(201)的长边方向投影时,在上述圆筒部(201)内周存 在一个以上未投影上述凸部的区域(201i)。
全文摘要
在色粉瓶中,在收容色粉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上设有向圆筒部内侧突起的凸部,并且通过使圆筒部绕其中心轴旋转驱动,从排出口排出色粉。其中,将与中心轴垂直的圆筒部的截面从圆筒部的长边方向投影时,在圆筒部内周存在一个以上未投影凸部的区域。从而抑制了色粉和凸部的接触,因此在传送色粉时,减少了色粉和凸部的阻力,可抑制摩擦热的产生。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1256378SQ20081000588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6日
发明者久保田宏, 兼重正利, 大越俊秀, 栗本秀晃, 见原幸一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