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1043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并且特别涉及一种能克服光晕现象的导光
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图l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导光板与光源的截面示意图。根据此实施例 的导光板1包含导光基材12、浅色油墨层14以及深色油墨层16。浅色油墨层14涂布于导 光基材12上,再于浅色油墨层14上涂布深色油墨层16,其中浅色油墨层14以及深色油墨 层16均包含一镂空区域以形成一透光区域18。当光源2设置于导光板1下方时,自光源2 发射的光线可穿透透光区域18以及导光基材12(光线路径以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由于导 光基材12具有相当的厚度,光线于导光基材12内行进时会有扩散现象,因此当光线射出导 光基材12时,其射出的区域(于图1中以标注L表示)明显大于透光区域18的截面,而产 生光晕现象。 当透光区域18呈现具有较为紧密的线条的图形时(例如字体细小的字母),前述 光晕现象将使图形的线条无法表现出来,进而失去指示的功能。面对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趋 势,用于指示功能的导光板也将朝小型化发展,其上的指示图形也随之小型化,造成前述光 晕现象将更加严重。因此有需要提出一种可克服光晕现象的导光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导光板,能克服光晕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导光板制造方法,制造出能克服光晕现象的导光 板。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导光板包含一导光基材、一第一屏蔽层以及一第二屏蔽 层。该导光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屏蔽层位于 该第一表面之上并包含一第一透光部,该第二屏蔽层位于该第二表面之上并包含一第二透 光部;由此,自一光源发射的一光线可穿透该第一透光部、该导光基材以及该第二透光部, 使得该光线于射出该导光基材时,不致产生光晕现象。 本发明的导光板制造方法包含准备一导光基材,该导光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以 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形成一第一屏蔽层于该第一表面之上,该第一屏蔽层 包含一第一透光部;以及形成一第二屏蔽层于该第二表面之上,该第二屏蔽层包含一第二 透光部。由此即可形成本发明的导光板。 本发明的导光板利用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对光源发射的光线层层屏蔽,去除 了导光基材对光线产生的扩散效应,进而使得各透光部可设计成具有更细致的图形,以提 升指示功能。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 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导光板与光源的截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与光源的截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导光板的制造流程图。 图4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制造流程图。 图5所示为依图4的流程图所制造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与光源的截面示意图。根据 该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导光板3包含导光基材32、第一屏蔽层34、第二屏蔽层36、背景层38、 透光保护层40以及黏着层42。导光基材32具有第一表面322以及与第一表面322相对 的第二表面324。第一屏蔽层34位于第一表面322上,且第一屏蔽层34包含第一透光部 342。于该实施例中,第一屏蔽层34例如是深色油墨层,其可通过涂布(例如印刷)的方式 形成于第一表面322上,第一屏蔽层34的第一透光部342暴露出部分导光基材32。
第二屏蔽层36是通过黏着层42设置于第二表面324上,且第二屏蔽层36包含第 二透光部362,背景层38位于第二屏蔽层36远离导光基材32的表面上,且背景层38包含 第三透光部382,并且透光保护层40在位于背景层38远离导光基材32的表面上;即背景 层38位于透光保护层40与第二屏蔽层36之间。于该实施例中,透光保护层40为一透明 塑料片,背景层38例如是浅色油墨层,其可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于透光保护层40朝向导光 基材32的表面上,而未涂布浅色油墨的区域即为第三透光部382 承上所述,第二屏蔽层36同样可为深色油墨层,其例如是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于 背景层38朝向导光基材32的表面,而未涂布深色油墨的区域即为第二透光部362。其中, 第二透光部362与第三透光部382相接,且第二透光部362与第三透光部382于第二表面 324上的投影位置与第一透光部342于第二表面324上的投影位置相同。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透光部342与相连接的第二透光部362以及第三透光部382分别位于导光基材32的 两侧。上述"第二透光部362与第三透光部382于第二表面324上的投影位置与第一透光 部342于第二表面324上的投影位置相同"仅用于举例,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透光部362 与第一透光部342的截面不以完全相同、相互涵盖为限。第二透光部362仅需与第一透光 部342对应,使得光线能经由第一透光部342、导光基材32、再经由第二透光部362发射出 去即可。 当光源2设置于第一透光部342下方时,其发射的光线(其路径以带箭头的虚线 表示)可穿透第一透光部342、导光基材32、黏着层42、第二透光部362、第三透光部382以 及透光保护层40。虽然,于该实施例中,导光基材32的厚度约0. 30mm至0. 40mm,光线在导 光基材32内行进时会有扩散现象,但再经第二屏蔽层36遮蔽,仅经由第二透光部362通过 的光线能穿透出来,因此不会产生现有技术中严重的光晕现象。需补充说明的是,透光保护 层40虽也可能产生扩散效果,但其厚度仅为约0. 125mm,扩散效果有限。
需再补充说明的是,透光保护层40主要用以保护第二屏蔽层36及背景层38,本 发明不以其存在为必要;此外背景层38主要用以使导光板3产生背景颜色效果,本发明也 不以其存在为必要。另外,黏着层42主要用以黏接独立成形于另一物件(于本实施例中为透光保护层40)上的第二屏蔽层36与导光基材32的第二表面324,故当第二屏蔽层36直 接形成于第二表面324时,黏着层42则可略去。简而言之,黏着层42的使用主要视工艺而 定,而透光保护层40及背景层38的使用则视导光板3的设计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3。图3所示为图2中的导光板3的制造流程图。首先,如步骤S12a所 示,准备导光基材32 ;接着,如步骤S12b所示,再于导光基材32的第一表面322上形成第 一屏蔽层34。其中第一屏蔽层34例如是深色油墨层,其可通过涂布(例如印刷)的方式形 成于第一表面322上,但本发明在此对第一屏蔽层34并不做任何限制,第一屏蔽层34也可 额外以一不透明板材贴附于第一表面322上,用作第一屏蔽层34,并于该不透明板材上冲 出可供作第一透光部342的孔;当然,也可将印刷有深色油墨的其它物件(例如塑料薄膜) 贴附于第一表面322上,此也可作为第一屏蔽层34。 另一方面,如步骤S14a所示,可准备透明塑料片(即透光保护层40);接着,如步 骤S14b所示,于透明塑料片上形成背景层38 ;之后,如步骤S14c所示,再于背景层38上形 成第二屏蔽层36。其中背景层38为于透明塑料片上印刷浅色油墨形成的浅色油墨层,第二 屏蔽层36为于浅色油墨层(即背景层38)上再印刷深色油墨所形成的深色油墨层,但本发 明不以此为限。例如,背景层38及第二屏蔽层36均可分别以不透明板材贴附于透明塑料 片上以形成前述的结构,或以不透明板作为第二屏蔽层36,再于其上涂布浅色油墨作为背 景层38,最后再以背景层38贴附至透明塑料片上以形成前述的结构。需补充说明的是,于 印刷浅色油墨之时,第三透光部382也同时形成(即未印刷有油墨的区域);于印刷深色油 墨之时,第二透光部362也同时形成(即未印刷有油墨的区域)。 完成上述步骤后,接着如步骤S16所示,可于第二屏蔽层36上或导光基材32的第 二表面324上形成黏着层42 ;其中黏着层42例如是以涂布黏胶形成背胶的方式形成,或以 双面胶带作为黏着层42。需补充说明的是,虽然黏胶本身即具有相当程度的透光度,但也可 于形成黏着层42之时,对应第二透光部362形成一镂空区域,作为透光部,以增加光线穿透 量。最后,如步骤S18所示,利用黏着层42将第二屏蔽层36黏接于导光基材32的第二表 面324上。因此,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形成图2中的导光板3。 图4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制造流程图。图5所示为依图4的流程图所制 造的导光板5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本实施例的导光板制作步骤包括下列步 骤。首先,如步骤S32所示,准备导光基材32 ;接着,如步骤S34所示,于导光基材32的第一 表面322上形成第一屏蔽层34 ;紧接着,如步骤S36所示,再于导光基材32的第二表面324 上形成第二屏蔽层36 ;之后,如步骤S38所示,再于第二屏蔽层36上形成背景层38 ;最后, 如步骤S40所示,于背景层38之上形成透光保护层40'。由此,即形成图5所示的导光板 5。 图5所示的导光板5与图2所示的导光板3不同之处在于,导光板5因其制造方式 而无需黏着层42来黏接第二屏蔽层36与导光基材32。此外,导光板5的透光保护层40' 也可以涂布方式形成于第二屏蔽层36上,不以硬质的薄片(例如导光板3的透明塑料片) 为限。另外,前述导光板3的导光基材32、第一屏蔽层34、第二屏蔽层36、背景层38及透光 保护层40的相关描述,当性质不互相冲突时,于导光板5中也有适用,在此不再赘述。
补充说明的是,前述各实施例中,透光部不以透明为限,并且也不以完全镂空为必 要。例如,第二屏蔽层36可以于一透明薄片上依一图样涂布深色油墨的方式制造,此时,第
6二透光部362即为该透明薄片中未涂布深色油墨的区域。又例如,浅色油墨层(背景层38)通常已具有相当的透光性,因此,于图2的导光板3中,背景层38可全面地涂布于透光保护层40上,而对应于第二屏蔽层36,其第二透光部362的背景层38区域,则定义为第三透光部382。 因此,本发明的导光板利用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对光源发射的光线层层屏蔽,去除了导光基材对光线产生的扩散效应,进而使得各透光部可设计成具有更细致的图形,以提升指示功能。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等同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等同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一种导光板,其特征是,包含导光基材,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上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屏蔽层,位于上述第一表面,且包含第一透光部;以及第二屏蔽层,位于上述第二表面,且包含第二透光部;其中,自光源发射的光线可穿透上述第一透光部、上述导光基材以及上述第二透光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是,上述第二透光部于上述第二表面的投影 位置与上述第一透光部于上述第二表面的投影位置重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是,上述导光板还包含背景层,上述背景层位 于上述第二屏蔽层之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是,上述导光板还包含透光保护层,上述透光 保护层位于上述第二屏蔽层之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是,上述导光板还包含背景层,上述背景层位 于上述透光保护层与上述第二屏蔽层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是,上述透光保护层为透明塑料片,上述第二 屏蔽层形成于上述透明塑料片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是,上述导光板还包含黏着层,上述黏着层黏 接上述第二屏蔽层于上述第二表面上。
8. —种导光板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下列步骤 准备导光基材,上述导光基材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 形成第一屏蔽层于上述第一表面上,上述第一屏蔽层包含第一透光部;以及 形成第二屏蔽层于上述第二表面上,上述第二屏蔽层包含第二透光部;其中,自光源发射的光线可穿透上述第一透光部、上述导光基材以及上述第二透光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含 形成背景层于上述第二屏蔽层之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含 形成透光保护层于上述第二屏蔽层之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导光板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形成上述透光保护层于上述第二屏蔽层上之前,还包含形成背景层于上述第二屏蔽层之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形成上述第二屏蔽层于上述第 二表面上的步骤包含形成上述第二屏蔽层于透明塑料片之上; 形成黏着层于上述第二屏蔽层上;以及 以上述黏着层将上述第二屏蔽层黏接于上述第二表面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光板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形成上述第二屏蔽层于上述 透明塑料片上的步骤包含形成背景层于上述透明塑料片上;以及 形成上述第二屏蔽层于上述背景层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第二透光部正对上述第一透光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该导光板包含一导光基材、一第一屏蔽层以及一第二屏蔽层。该导光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一屏蔽层位于该第一表面之上并包含一第一透光部,该第二屏蔽层位于该第二表面之上并包含一第二透光部。由此,自一光源发射的一光线可穿透该第一透光部、该导光基材以及该第二透光部,使得该导光板不会产生光晕现象。
文档编号G02B6/00GK101738671SQ200810176290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李奇峰, 林祺坤, 谢智和, 黄志伟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