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93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管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管夹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材质具有透光特性与萤光特性的灯管夹持
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产品的关键零组件之一,普遍应用于数位相机、数位个人助理 (PDA)、卫星导航系统、电脑监视器以及平面电视上。背光模组的光源穿透显示面板,并藉由 控制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电极形成影像。根据光源的所在位置,背光模组可分成光源产生自显 示面板正下方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或是光源来自显示面板侧边附近的侧光式(edge 1 ight)背光 模组。
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灯管通常是由灯管夹持装置所夹持,参考图1,其显示已 知的一背光模组100及其灯管夹持装置120。背光模组100包含有一底板102、复数个灯管 110与复数个灯管夹持装置120。参考图2,灯管夹持装置220是被设置于底板202与反射板 230上,用以夹持灯管210,以避免灯管210因重力影响而变形。然而,由于灯管210点亮的 时候其灯管210表面受到灯管夹持装置220遮蔽部份光源的影响,使得灯管210位于灯管夹 持装置220处亮度略暗,产生背光模组200亮度不均(mura)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夹持装置,该装置不仅有利于夹持灯管以避免灯管因重 力影响而变形,而且能够使背光模组亮度均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种灯管夹持装置,使用于一背光模组,背光 模组包括一底板、 一反射板、复数个灯管、 一扩散板及一光学膜片层,灯管夹持装置用以支 撑至少一灯管,包括一基座元件与至少一灯管夹持元件,其中基座元件材质具有不透光及高 反射特性,而灯管夹持元件材质具有透光特性与萤光特性。灯管夹持元件固定于基座元件上。 灯管夹持元件包括一夹持部,夹持部夹持灯管,且于灯管点亮时,灯管光线可穿透灯管夹持 元件的表面与内部,并使灯管夹持元件发光。
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构造简单,不仅有利于夹持灯管以避免灯管因重力影响而变 形,而且能够使背光模组亮度均匀。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 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然而如下的较佳实施方式与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 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绘示的是已知的一背光模组内部的背光灯箱俯视图。 图2绘示的是图1所示的灯管夹持装置夹持底板处的部份剖视图。 图3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4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灯管夹持装置夹持底板处的部份剖视图。 图5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灯管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6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基座元件的部份示意图。 图7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夹持部的部份示意图。 图8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基座元件的部份示意图。 图9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夹持部的部份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背光模组102底板
110灯管120灯管夹持装置
200背光模组202底板
210灯管220灯管夹持装置
230反射板310背光模组
320底板322反射板
324结合槽340灯管
350灯管夹持装置360扩散板
370光学膜片层410背光模组
414导光板416灯管固定件
418灯罩422反射板
440灯管470光学膜片层
516灯管固定件620底板
622反射板624结合槽
640灯管650灯管夹持装置
652灯管夹持元件652a夹持部
654基座元件740灯管
750灯管夹持装置752灯管夹持元件
752a夹持部754基座元件
854基座元件862底座864支撑固定件864a卡合部
864b夹持部结合槽952灯管夹持元件
952a夹持部952b卡合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3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10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310 可为一直下式或侧光式背光模组,本实施例以直下式背光模组加以说明。如图3所示,背光 模组310可包括一底板320、 一反射板(reflecting sheet)322、复数个灯管340、至少一灯 管夹持装置(lamp holder) 350、 一扩散板360与至少一光学膜片层370。
于背光模组310中,底板320于灯管发光侧具有一反射板322。底板320与反射板322 设置有复数个结合槽324,且灯管夹持装置350可经由结合槽324做结合。反射板322可设 置于底板320的底部与侧壁,反射板322的材质具有高反射特性,用以反射灯管340所发出 的光线至背光模组310的出光面。扩散板360可设置于灯管340的上方,用以扩散灯管340 所放射的光线,进而使背光模组310可产生均匀的光线。光学膜片层370可设置于扩散板360 之上,藉由各种光学膜片以增强背光模组310的光学效益。其中,底板320、反射板322、扩 散板360、光学膜片层370的形状、位置或种类皆可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而调整,而不限于此。 一般而言,于背光模组310中的灯管340的数量可根据背光模组310的设计需要而作调整。 灯管340可利用相等或不相等的灯管间距、灯管相互平行或非平行方式沿着背光模组310的 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进行设置。灯管340可包括一圆柱体状的灯管本体,而不限 于此。于本实施例中,灯管340可为冷阴极灯管、热阴极灯管或任何种类的光源,而灯管外 型也可为直管、U型灯管或任何灯管外型的灯管。
背光模组310中灯管夹持装置350是用以夹持灯管310,可牢固地将灯管夹持装置350、 反射板322与底板320的底部之间进行结合。值得注意的是,灯管夹持装置350的实际数量 主要根据灯管340的长度与数量而决定,而灯管夹持装置的结合也可以由直下式背光模组的 灯管夹持装置350 、反射板322与底板320的底部之间的结合方式,改为侧光式背光的灯管 夹持装置与灯罩间的结合方式。
如图4与图5所示,图4的背光模组410为侧光式背光模组,而图5绘示的是图4中的 灯管固定件。如图4所示,侧光式背光模组410主要包含有一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LGP) 414、复数个灯管440设于导光板414的一侧、 一灯罩418设于复数个灯管440的外侧、 一反 射板422设于导光板414下方,用来将向下穿出导光板414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414、 一光 学膜片层470设于导光板414上,以及两个灯管固定件416分别安装于灯管440的两端,用来固定灯管440。如图5所示,灯管固定件516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材质具有透光特性, 且透光特性较佳为全光线透过率5 %以上且雾度值(haze) 95 %以下。
图6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灯管夹持装置650与反射板622及底板620的剖面示 意图。如图4所示,每一灯管夹持装置650包括一灯管夹持元件652及一基座元件654,其 中基座元件654的材质具有高反射特性,而灯管夹持元件652的材质则具有透光特性,其透 光特性的物理特性应为全光线透过率5 %以上及雾度值95 %以下。灯管夹持元件652连接 并且固定至基座元件654上,包括一夹持部652a。夹持部652a可夹持灯管640。底板620与 反射板622设置有复数个结合槽624,且灯管夹持装置650可经由结合槽624做结合。
于本实施例中,基座元件654与灯管夹持元件652是为一双料射出的一体成型结构。其 中,基座元件654的材质可为白色塑胶等高反射材质,而灯管夹持元件652的材质可为内含 萤光粉或其他材质的具有透明特性且同时具有高透光特性的材料。举例来说,萤光透明材料 可为具有一种或多种萤光材质掺杂于透明材料中,其中透明材料可包括有聚甲基丙烯酸醋塑 胶(polymethacrylate plastic)或压克力塑胶等材料,而萤光材质可采用与灯管640内部相 同萤光材料的萤光粉,例如BAM系列(barium magnesium aluminate,铝酸钡镁)或LAP系列 的萤光粉,或是由日亚化学公司所生产、用于发光二极体周围的萤光粉。需注意的是,由于 射出成型制程与各种材料上的特性,基座元件654实际上可以不仅由白色塑胶所构成,而灯 管夹持元件652实际上可以不仅由萤光透明塑胶。例如,基座元件654的材料中依设计需求 可能包含有其他的颜色。或者,基座元件654与灯管夹持元件652的材料中可能包含有改变 材料特性、改变表面特性或帮助成型的添加剂等等。再者,可结合基座元件与灯管夹持元件 为一体成型,以单一萤光透明材料所构成。
由于夹持部652a具有透光特性,且夹持部652a上缘未覆盖于灯管640上,因此可有效 避免先前技术中灯管位于灯管夹持装置畜亮度略暗的情形发生,且灯管光线也可经由透出的 紫外光进入夹持部652a,其紫外光波长可为365奈米(nm)及313奈米等各种有效波长,并藉 由灯管发出的紫外光直接照射夹持部652a并激发其萤光材质的部份,使夹持部652a发光, 使暗区的情况能再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基座元件654是由高反射材质所构成,因此 其材料特性可以有效反射灯管640所发出的光线,'使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呈现均匀的亮度。
于前述实施例中,基座元件654与灯管夹持元件652是为双料射出的一体成型结构。本 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基座元件与灯管夹持元件亦可分别为两个一体成型的结构,再利用卡 合、胶合或锁合等方式加以组合而得。
参阅图7至图9的实施例,图7绘示的是灯管夹持装置750夹持灯管后的外观示意图, 图8绘示的是图7中基座元件754的部份示意图,而图9绘示的是图7中夹持部752a的部份
6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显示出灯管夹持装置750的结构,灯管740的部份仅以虚线轮廓的透 视方式呈现。如图7所示,每一灯管夹持装置750同样包括一灯管夹持元件752及一基座元 件754,其中基座元件754的材质具有高反射特性,而灯管夹持元件752的材质则具有萤光 特性及透光特性。于本实施例中,基座元件754与灯管夹持元件752分别为两个各别成型的 结构。其中,基座元件754可由一白色塑胶等高反射材质所构成,而夹持部752a则可由一萤 光透明塑胶等高透光材质所制成。
如图8所示,基座元件854包括一底座862以及至少一支撑固定件864,本实施例的支 撑固定件864具有一卡合部864a与一夹持部结合槽864b。卡合部864a可结合于底板的结合 槽中,用以将灯管夹持装置固定于底板上,而夹持部结合槽864b则用以将灯管夹持元件固定 于基座元件854上。如图9所示,除了夹持部952a之外,本实施例的灯管夹持元件952另包 括一卡合部952b,而灯管夹持元件952的卡合部952b可结合于图8的基座元件854的夹持 部结合槽864b中,而灯管夹持元件952与图8的基座元件854的制造方法可采用其他方式制 作出具萤光特性与透明特性的灯管夹持元件以及高反射材质的基座元件。举例来说,本发明 可于基座元件表面形成一高反射膜层,例如涂布一白色涂层、 一浅色涂层,或是形成一镜面 膜层。另外,本发明亦可于灯管夹持元件表面形成一萤光涂层。
由于本发明的灯管夹持元件具有透光特性,于灯管夹持装置的灯管夹持元件周围的灯管 段部所发出的光线便可穿透灯管夹持元件,以防止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或是所应用的显示装 置影像上形成暗区。此外,本发明的灯管夹持元件同时暴露出灯管上方面对出光面的部份, 由于灯管正上方至出光面之间可以完全不具有遮光的遮蔽物,且不具有会造成反射或散射的 阻隔物,因此更可进一步有效避免暗区现象。又由于本发明的灯管夹持元件的材质可同时具 有透光特性与萤光特性,当灯管点亮时从灯管透出的紫外光线能够直接打到透明塑胶与萤光 材质,进而使得灯管夹持元件发光,避免灯管夹持装置遮住光线而产生暗区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之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灯管夹持装置,使用于一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底板、一反射板、复数个灯管、一扩散板及一光学膜片层,该灯管夹持装置用以支撑至少一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夹持装置包括一基座元件,该基座元件的材质具有不透光及反射特性;以及至少一灯管夹持元件,灯管夹持元件的材质具有透光特性,连接并且固定于该基座元件上,该灯管夹持元件包括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夹持该灯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元件与该灯管夹持元件为 一双料射出的一体成型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元件的材料包括一白色塑 胶。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夹持元件的材料包括一萤 光透明塑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萤光透明塑胶包括有一透明塑 料与一萤光材质掺杂于该透明塑料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元件包括至少一夹持部结合槽,该灯管夹持元件包括一卡合部,而该灯管夹持元件的该卡合部是结合于该基座元 件的该夹持部结合槽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元件与该灯管夹持元件分 别为两个各别成型之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元件的材料包括一白色高 反射材质塑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夹持元件的材料包括一萤 光透明材质塑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萤光透明塑胶包括有一透明材 质塑料与一萤光材质掺杂于该透明塑料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管夹持装置,使用于背光模组中。灯管夹持装置包括一基座元件与至少一灯管夹持元件。基座元件的材质具有高反射特性,而灯管夹持元件的材质具有透光特性与萤光特性。另外,灯管夹持元件包括一夹持部,夹持部用以夹持灯管,且于灯管点亮时,灯管光线可穿透灯管夹持元件的表面与内部。该装置不仅有利于夹持灯管以避免灯管因重力影响而变形,而且能够使背光模组亮度均匀。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520147SQ20091011127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7日
发明者傅肇垣, 卓进兴, 赵圣杰 申请人: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