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94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 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IXD液晶显示是目前应用最广、产品最多的平面显示技术,产品涵盖电视、电 脑、导航仪、汽车、手机、相机等领域,甚至包括军用领域,如战斗机的显示屏。TFT-IXD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液晶面板、光源、导光板、光学薄膜等,其中光学薄 膜在液晶显示装置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液晶显示装置中一般用到5-7个光学薄膜,而光 学扩散薄膜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种光学薄膜。光学扩散薄膜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液晶显示 装置的亮度,因此提高光学扩散薄膜的增亮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从 而降低光源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光学扩散薄膜覆盖于导光板上,可与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结合 使用或采用2-3个光学扩散薄膜相互堆叠,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其中光学扩散薄 膜与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结合使用时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光学薄膜组合一、使用一个光学 扩散薄膜、一个增亮薄膜(棱镜膜)及一个上扩散薄膜;二、使用一个光学扩散薄膜、两个增 亮薄膜(棱镜膜)及一个上扩散薄膜;三、使用一个光学扩散薄膜、一个复合薄膜;四、使用 一个光学扩散薄膜、两个复合薄膜。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扩散薄膜与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结合使用时的亮度较低,且并 未针对不同的光学薄膜组合进行光学扩散薄膜的优化设计,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光学薄膜 组合,优化光学扩散薄膜,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 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薄膜,该光学扩散薄膜包括基材,该 基材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涂层,该扩散涂层由扩散胶层及扩散粒子组成,其中扩散粒子由 大扩散粒子(以下简称“大粒子”)和小扩散粒子(以下简称“小粒子”)组成,大粒子的粒 径为10-30微米,小粒子的粒径为2-10微米;大粒子与小粒子的粒径比大于等于2且小于 等于10,大粒子与小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01且小于等于1,该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 重量比大于等于0. 29且小于等于5. 4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包括液晶面板、光源、导光板、光学反射薄膜及至少一个光学扩散薄膜,该光学扩散薄膜为 如上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本发明通过调节光学扩散薄膜中 大小粒子的粒径比、大小粒子的重量比、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使制备的光学扩散薄膜与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结合使用时均具有较高的亮度,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亮 度;二、本发明分别针对光学扩散薄膜与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结合使用时的不同光学薄膜 组合,进一步优化光学扩散薄膜中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使用户可根据具体应用 的光学薄膜组合选择适宜的光学扩散薄膜,从而达到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一个增亮薄膜堆叠使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两个增亮薄膜堆叠使用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一个增亮薄膜堆叠使用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两个增亮薄膜堆叠使用的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 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一个复合薄膜堆叠使用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两个复合薄膜堆叠使用的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 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210、310 基材120、220、320 扩散涂层121、221、321 扩散粒子122、222、322 扩散胶层470、570上扩散薄膜680、780 复合薄膜a 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包括基材,该基材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涂层,该扩散涂层 由扩散胶层及扩散粒子组成,其中扩散粒子由大粒子和小粒子组成,大粒子的粒径为10-30 微米,小粒子的粒径为2-10微米;大粒子与小粒子的粒径比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大 粒子与小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01且小于等于1,该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 等于0. 29且小于等于5. 45。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可堆叠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该扩散薄膜的扩散胶 层上表面与相邻的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大扩 散粒子粒径的0.5倍。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更优选为,大粒子与小粒子的粒径比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 于5,大粒子与小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 1且小于等于0. 5,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 比大于等于0. 55且小于等于2. 73。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可堆叠1-2个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本发明进一步
430、530、630、730光学反射薄膜 440、540、640、740 光源 450、550、650、750 导光板 260、360、460、560 增亮薄膜 490、590、690、790 液晶面板 100-700光学扩散薄膜优化光学扩散薄膜中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使其更适用于不同的光学薄膜组合, 具体的优选条件如下当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1个增亮薄膜时,优选的扩散胶层与扩散粒 子的重量比为大于等于0. 29且小于等于2. 73,此时光学扩散薄膜的雾度为85-93% ;当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2个增亮薄膜时,优选的扩散胶层与扩散粒 子的重量比为大于等于0. 55且小于等于5. 45,此时光学扩散薄膜的雾度为83-91% ;当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1个复合薄膜时,优选的扩散胶层与扩散粒 子的重量比为大于等于0. 29且小于等于1. 15,此时光学扩散薄膜的雾度为85-93% ;当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2个复合薄膜时,优选的扩散胶层与扩散粒 子的重量比为大于等于0. 29且小于等于2. 73,此时光学扩散薄膜的雾度为83-91%。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中的扩散胶层可为双组份的聚氨酯胶黏剂,该双组份的聚 氨酯胶黏剂具体包括主剂和固化剂,其中主剂可为聚酯多元醇,具体可为聚己二酸乙二醇 酯二醇(PEA)、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PDA)、聚 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 丁二醇酯二醇(PBA)、聚己二酸乙二 醇-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 的混合物;固化剂可为1,6_己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苯二亚甲基 二异氰酸酯(XD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T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中的 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中的扩散胶层也可采用单组分的聚丙烯酸酯树脂胶黏剂, 该聚丙烯酸酯树脂胶黏剂可以是紫外固化或者热固化的胶黏剂。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中的扩散粒子可为硅化合物、硅氧烷树脂、聚苯乙烯(PS)、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扩散粒子为球状。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中的扩散胶层中可进一步包含其他助剂,如抗静电剂等。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的基材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聚碳酸酯 (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苯乙烯(PS)。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可采用普通的涂 布方法将扩散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使用上述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面板、光源、导光板、光学反射薄膜、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及光学扩散薄膜,其中光源 可设置在导光板的下面或侧面,光源可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极管和热阴 极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可根据实际应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至少一个光学扩散薄膜, 以下结合

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及液晶显示装置。图1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扩散薄膜100主要 包括基材Iio及扩散涂层120,该扩散涂层120由扩散粒子121和扩散胶层122组成,扩散 粒子121由两种不同粒径的粒子组成,大粒子的粒径为25微米,小粒子的粒径为5微米,大 小粒子的粒径比为5,大小粒子的重量比为0. 20,扩散胶层122与扩散粒子121的重量比为 5. 45,当光学扩散薄膜100上表面堆叠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时,扩散胶层122上表面与该光 学扩散薄膜100上表面堆叠的相邻的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图2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一个增亮薄膜堆叠使用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 示,光学扩散薄膜200主要包括基材210及扩散涂层220,该扩散涂层220由扩散粒子221和扩散胶层222组成,扩散粒子221由两种不同粒径的粒子组成,大粒子的粒径为20微米, 小粒子的粒径为2微米,大小粒子的粒径比为10,大小粒子的重量比为0.2,扩散胶层122 与扩散粒子121的重量比为1. 64,光学扩散薄膜200的上表面堆叠一个增亮薄膜260,光学 扩散薄膜200的扩散胶层222上表面与增亮薄膜26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a为大粒子粒径 的0. 20倍。图3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两个增亮薄膜堆叠使用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 示,光学扩散薄膜300主要包括基材310及扩散涂层320,该扩散涂层320由扩散粒子321 和扩散胶层322组成,扩散粒子321由两种不同粒径的粒子组成,大粒子的粒径为15微米, 小粒子的粒径为5微米,大小粒子的粒径比为3,大小粒子的重量比为1. 00,扩散胶层322 与扩散粒子321的重量比为0. 29,光学扩散薄膜200的上表面堆叠两个增亮薄膜360,光学 扩散薄膜300的扩散胶层322上表面与相邻的增亮薄膜36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a为大粒 子粒径的0. 50倍。图4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一个增亮薄膜堆叠使用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学反射薄膜430、光源440、导光板450、 光学扩散薄膜400、增亮薄膜460、上扩散薄膜470及液晶面板490,其中光源440位于导光 板450的正下方,光学扩散薄膜400上表面堆叠一个增亮薄膜460,光学扩散薄膜400的扩 散胶层上表面与增亮薄膜46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大粒子粒径的0. 10倍。图5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两个增亮薄膜堆叠使用的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 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学反射薄膜530、光源540、导光板550、 光学扩散薄膜500、增亮薄膜560、上扩散薄膜570及液晶面板590,其中光源540位于导光 板550的一侧,光学扩散薄膜500上表面堆叠两个增亮薄膜560,光学扩散薄膜500的扩散 胶层上表面与相邻的增亮薄膜56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大粒子粒径的0. 25倍。图6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一个复合薄膜堆叠使用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学反射薄膜630、光源640、导光板650、 光学扩散薄膜600、复合薄膜680及液晶面板690,其中光源640位于导光板650的正下方, 光学扩散薄膜600上表面堆叠一个复合薄膜680,光学扩散薄膜600的扩散胶层上表面与复 合薄膜68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大粒子粒径的0. 15倍。图7为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与两个复合薄膜堆叠使用的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 的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学反射薄膜730、光源740、导光板750、 光学扩散薄膜700、复合薄膜780及液晶面板790,其中光源740位于导光板750的两侧,光 学扩散薄膜700上表面堆叠两个复合薄膜780,光学扩散薄膜700的扩散胶层上表面与相邻 的复合薄膜78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大粒子粒径的0. 25倍。以下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一、扩散涂层组合物的制备实施例1 扩散涂层组合物1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0微米(MAX20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6克小粒子球状,粒径2微米(120E,迈图高新材料集团),60克
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实施例2 扩散涂层组合物2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0微米(MAX20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0克小粒子球状,粒径2微米(120E,迈图高新材料集团),30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实施例3 扩散涂层组合物3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IPDI,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0微米(PS),52克小粒子球状,粒径2微米(PS),104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3。实施例4 扩散涂层组合物4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0微米(MAX20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50克小粒子球状,粒径2微米(120E,迈图高新材料集团),25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4。实施例5 扩散涂层组合物5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0微米(MAX20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8. 3克小粒子球状,粒径2微米(120E,迈图高新材料集团),91. 7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5。实施例6 扩散涂层组合物6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 ),15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15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0微米(MAX20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55克小粒子球状,粒径2微米(120E,迈图高新材料集团),15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6。实施例7 扩散涂层组合物7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 ),300克
7
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5微米(MH-2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 27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26. 73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7。实施例8 扩散涂层组合物8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5微米(MH-2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0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0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8。实施例9 扩散涂层组合物9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5微米(MH-2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52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04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9。实施例10 扩散涂层组合物10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具体包括200克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和100克的聚己二 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总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5微米(MH-2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5. 5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27. 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0。实施例11 扩散涂层组合物11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具体包括100克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100克的聚 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和100克的聚己二酸-1,4- 丁二醇酯二醇,总固含量 50% ),300 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5微米(MH-2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1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5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1。实施例12 扩散涂层组合物12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具体包括25克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25 克的聚己二酸-1,4- 丁二醇酯二醇和50克的聚己二酸乙二醇-1,4- 丁二醇酯二醇、50克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总固含量50% ),15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15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5微米(MH-2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55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5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2。实施例13 扩散涂层组合物13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5微米(MH-1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 27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26. 73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3。实施例14 扩散涂层组合物14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IPDI,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5微米(MH-1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0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0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4。实施例15 扩散涂层组合物15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XDI,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5微米(MH-1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52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04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5。实施例16 扩散涂层组合物16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TDI,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5微米(MH-1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50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25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6。实施例17 扩散涂层组合物17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MDI,30 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5微米(具体包括2克以硅氧烷树脂为材料制成的粒子和3. 5 克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5. 5克
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具体包括10克以硅氧烷树脂为材料制成的粒子、7. 5 克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和10克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27. 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7。实施例18 扩散涂层组合物18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150克固化剂:15克(具体包括10克的HDI和5克的IPDI)大粒子球状,粒径15微米(以二氧化硅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55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5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8。实施例19 扩散涂层组合物19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30克(具体包括10克的IPDIUO克的XDI和10克的HTDI)大粒子球状,粒径10微米(具体包括1克以二氧化硅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克以 硅氧烷树脂为材料制成的粒子和1. 27克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3. 27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具体包括100克以二氧化硅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00克 以硅氧烷树脂为材料制成的粒子和126. 73克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326. 73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19。实施例20 扩散涂层组合物20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30克(具体包括5克的IPDI、5克的XDI、10克的HTDI和10克的HMDI)大粒子球状,粒径10微米(以二氧化硅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0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以二氧化硅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0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0。实施例21 扩散涂层组合物21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0微米(以硅氧烷树脂为材料制成的粒子),52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以硅氧烷树脂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04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1。实施例22 扩散涂层组合物22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0微米(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50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 (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250克
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2。实施例23 扩散涂层组合物23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0微米(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5. 5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27. 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3。实施例24 扩散涂层组合物24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15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15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0微米(具体包括100克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和55克以 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55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具体包括100克以PS和55克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 粒子),15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4。实施例25 扩散涂层组合物25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抗静电剂(4000,上海德予得有限公司),4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0微米(MAX20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6克小粒子球状,粒径2微米(120E,迈图高新材料集团),6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5。实施例26 扩散涂层组合物26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抗静电剂1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5微米(MH-2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 27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326. 73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6。实施例27 扩散涂层组合物27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具体包括200克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和100克的聚己二 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总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XDI,30克抗静电剂3克
大粒子球状,粒径15微米(MH-1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52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04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7。实施例28 扩散涂层组合物28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15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15克抗静电剂2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0微米(具体包括100克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和55克以 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55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155克(具体包括100克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和55 克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8。实施例29 扩散涂层组合物29的制备主剂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抗静电剂5克大粒子球状,粒径25微米(MH-25FD,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0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MAX50,先进化学有限公司),10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29。实施例30 扩散涂层组合物30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150克固化剂15克(具体包括10克的HDI和5克的IPDI)抗静电剂1克大粒子球状,粒径15微米(以二氧化硅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55克小粒子球状,粒径5微米(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155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30。实施例31 扩散涂层组合物31的制备主剂聚酯多元醇(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固含量50% ),300克固化剂HDI (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30克大粒子球状,粒径30微米(以PS为材料制成的粒子),6克小粒子球状,粒径10微米(以PMMA为材料制成的粒子),60克将上述物料用搅拌器(DJ660,无锡德奥赛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搅拌混合,得到扩 散涂层组合物31。二、光学扩散薄膜的制备分别将上述扩散涂层组合物1-31涂布于厚度为188微米的PET基材(T60,日本东
12丽株式会社)上,基材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全自动薄 膜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杭州涛兴印刷 设备有限公司的普通型烘板箱)烘烤,烘箱温度分别设为120°C,10(TC,9(rC,烘道长度为 10-30m,薄膜在烘道中停留时间约Ι-lOmin,最后经收卷机(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全 自动薄膜收卷机)收卷,得到光学扩散薄膜1-31。三、比较例分别将1个光学扩散薄膜1-31和1个市售SD703a光学扩散薄膜应用于不同光学 薄膜组合(D+BEF+U、D+BEF+BEF+U、D+MOF、D+M0F+M0F,其中D代表光学扩散薄膜;BEF代表 增亮薄膜;U代表上扩散薄膜;MOF代表复合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亮度比较。四、光学扩散薄膜测试测试一透光率及雾度测试在无尘车间内,温度25士5°C,湿度55% 士5%,利用透光率/ 雾度测试仪(上海长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WGT-S型透光率/雾度测试仪)测试上述光学扩 散薄膜1-31的透光率及雾度。透光率计算公式透光率(% )=透射光线强度/入射光线强度X 100%测试二附着力测试在无尘车间内,温度25士5°C,湿度55% 士5%,利用漆膜划格仪(昆 山三诺仪器QFH漆膜划格仪,划格等级最高级为0级)测试上述光学扩散薄膜1-31的附着 力。测试三硬度测试在无尘车间内,温度25士5°C,湿度55% 士5%,利用铅笔法硬度计(苏 州柯乐瑞QHQ-A便携式铅笔法硬度计)测试上述光学扩散薄膜1-31的硬度。测试四亮度测试在无尘暗室内,温度25士5°C,湿度55% 士5%,利用亮度色度计(上海 研德仪器BM-7型亮度色度计)分别测试比较例中光学扩散薄膜1-31及市售SD703a光学扩 散薄膜在不同光学薄膜组合中的亮度。为便于比较,采用亮度比较值来计算光学扩散薄膜 的亮度,具体为在同一种光学薄膜组合中,以市售SD703a光学扩散薄膜的亮度为基准(将 市售SD703a光学扩散薄膜的亮度比较值设为100),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扩散薄膜的亮度 比较值采用如下公式计算亮度(比较值)=光学扩散薄膜1-31的实测亮度值/市售SD703a光学扩散薄膜 的实测亮度值X100表1 扩散涂层组合物1-31中各组分含量 表2 光学扩散薄膜1-31中各组分参数 注表2中的距离a为光学扩散薄膜的扩散胶层上表面与相邻的增亮薄膜或复合 薄膜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其数值以大粒子粒径的倍数表示。表3 光学扩散薄膜1-31光学及物理性质测量数据 表4 光学扩散薄膜1-31与市售SD703a在不同光学薄膜组合中的亮度比较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调节光学扩散薄膜中大小粒子的粒径比、大 小粒子的重量比、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及扩散胶层上表面与相邻的增亮薄膜或 复合薄膜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使制备的光学扩散薄膜与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结合使用时 均具有较高的亮度,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且扩散胶层固化后的附着力达到划 格等级的最高级,硬度达到2H以上,雾度为83-93%,透光率为86-88%;另外本发明还分别 针对光学扩散薄膜与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结合使用时的不同光学薄膜组合,进一步优化光 学扩散薄膜中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使用户可根据具体的光学薄膜组合选择适宜 的光学扩散薄膜,从而达到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只是用来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 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该光学扩散薄膜包括基材,该基材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涂层由扩散胶层及扩散粒子组成,其中扩散粒子由大扩散粒子和小扩散粒子组成,大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0-30微米,小扩散粒子的粒径为2-10微米;大扩散粒子与小扩散粒子的粒径比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大扩散粒子与小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01且小于等于1,该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29且小于等于5.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增 亮薄膜或复合薄膜,该扩散薄膜的扩散胶层上表面与相邻的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的下表面 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大扩散粒子粒径的0. 5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扩散粒子与小扩散粒子的 粒径比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大扩散粒子与小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 1且小于等 于0. 5,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 55且小于等于2. 7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一 个增亮薄膜,该光学扩散薄膜中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 29且小于等于 2. 7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两 个增亮薄膜,该光学扩散薄膜中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 55且小于等于 5. 45。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一 个复合薄膜,该光学扩散薄膜中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 29且小于等于1.1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两 个复合薄膜,该光学扩散薄膜中扩散胶层与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 29且小于等于2.73。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扩散薄膜上表面堆叠1-2 个增亮薄膜或复合薄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胶层中包含抗静电剂。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光源、导光板、光学反射薄膜及至少一个光学扩 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扩散薄膜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该光学扩散薄膜包括基材,该基材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涂层,该扩散涂层由扩散胶层及扩散粒子组成,其中扩散粒子由大扩散粒子和小扩散粒子组成,大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0-30微米,小扩散粒子的粒径为2-10微米;大扩散粒子与小扩散粒子的粒径比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大扩散粒子与小扩散粒子的重量比大于等于0.01且小于等于1。本发明的光学扩散薄膜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1881846SQ2010101956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
发明者张彦, 金亚东 申请人: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