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和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275723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和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反光板成型的压制设备,和使用该设备对反光板进行压制成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反光膜,又称逆反射膜,其特点是能够将对膜表面入射的光线沿其入射方向逆向反射,任何方向射向逆反射膜表面的光,都会由于逆向反射的特性而清楚地再现膜所在表面的形状。这种特点使其广泛应用在交通警告标志、车牌、提示牌、广告牌、装饰等场合,实际使用时,膜体贴合于底板上以构成不同形状的反光板且保证其反射面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比如铝板、钢板。由于反光膜分为不同的等级,其广角性能、反光效果都存在差异,而且由于是贴合在不同形状面积的底板上,所以成型的反光板反光性能受到表面形状、入射角的影响比较大。例如某些小入射角反射率较高的反光膜,若其构成的反光板大部分都受到大入射角光线的照射,则其反射效果会打折扣,典型情况就是,沿着道路行进方向贴合在道路护栏上的反光膜,其受到交通工具照明灯照射,该照射使得膜表面入射角很大,若膜本身的广角性能不好,则大入射角得到的逆反射强度就低,发挥不出反光膜的优势。目前有一些解决方案,比如采用冲压的方法和设备,将反光板冲压出带有棱状突起的结构,使得该结构的反光板在整体大入射角的场合中,由于突起的存在营造一些小入射角的逆反射,但由于是冲压的方法,该工艺成型速度较慢,且冲压成型的反光板突起部分能营造的小入射角逆反射也很有限,产品也无法形成连续长的棱状或波形突起,仍未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反光膜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提及现有对反光膜应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和成型方法,适合加工多种不同性能的反光膜成为反光板,所成型的反光板除了克服所述大入射角反射率缺陷的问题外,还具有形状多变,应用灵活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反光膜本身的性能,并且制造设备及工艺成本低、周期短,易满足大量生产的要求。所述的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包括两个用于成型的压辊AB,其压制表面各自都包含可相互啮合的凸齿和凹陷结构;所述两个压辊AB在某处保持啮合而相对旋转;且所述两个压辊AB至少有一个受动力驱动。所述的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其成型方法如下未成型料C经过保护板D的间隙后进入压辊A和B的压制面啮合处,受两个面上相互啮合的凸齿及凹陷挤压,从而成型为相应的形状,然后随着AB啮合处的切向线速度离开啮合处得到成型料F。压辊A和B各自的转轴Al,Bl其彼此间距可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材料厚度。按被成型料行进的方向和顺序,两柱形压制面A和B啮合处之前位置可设置一保护板D保护啮合处使啮合面不被其他物体侵入,同时对未成型料C的入料姿态进行限制。成型料F在离开两压制面啮合处之后位置可设置一个导向片E,使得成型料F行进方向稳定,保证压制工艺的流畅性。本设备及其成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逆反射膜贴合于薄铝片作为加工材料,按所述设备和方法成型的反光板,因为压辊啮合面的压制,使其表面不再平整,而是法向按照啮合挤压后形成稳定的连续波形起伏,在应用于不同的物体表面时,一个方向来的入射光线会在膜上不同法向的位置形成角度丰富的入射角,避免了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反射膜因入射角较大所造成的逆反射不良, 提高了反射膜的利用率和效率。按照不同的应用物体和需求,可以设计设备上啮合面上的凸齿与凹陷为各种形状,从而使压制出来的反光板具有不同的表面纹路特征。同时由于加工工艺简单,使得设备成本不高,生产周期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实施实例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示意;图2是柱形压制面AB啮合挤压细节及顺序;图3是实施实例设备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设备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示意,两个成型压辊的柱体侧面作为压制面,分别是A和B,该二成型压辊横截面都具同样规格瓦楞状的凸齿和凹陷并相互啮合。A所在压辊作为主动辊受动力驱动,并啮合B所在压辊旋转。A和B所在压辊位置都相对固定于工作台,彼此中心轴Al和Bl的相对距离可以调整,但在工作时保持恒定。将逆反射膜已经贴合在铝片上的未成型料C,其膜面朝上,经过保护板D底部缝隙,按照AB啮合处的线速度方向插入并被AB啮合齿合力挤压成型,经过导向片E后输出, 得到瓦楞状反光板成品F,所述AB啮合挤压的细节及顺序如图2所示。图3是一个实施实例的设备图,如图所示J是设备主体,一方面其内部安装电动机、皮带/齿轮减速系统,电源开关、导线等动力及控制部分,另一方面该主体也确定了工作面S。A和B是带有压制面的成型辊呈垂直排列,并分列于工作面S的上下,AB啮合处略高于工作面S。其中主动辊A列于下,直接受动力部分的驱动;从动辊B列于A之上,其转轴两端均安装于滑块K,滑块K由螺杆手柄H控制而垂直滑动,从而实现了 B与A轴距的调节,确保待加工材料C受挤压成型到位,凹凸形状准确一致,而膜表面又不会被压伤破坏。Gl和G2都是限位槽,用简单的两侧、上方挡板或金属杆实现,只要维持加工材料C 和成型材料F在行进中保持位置不至于任意偏向即可。操作时,需要先调节好AB轴距,然后材料插入,通电即可压制成型。由于成型压辊方便替换,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不同啮合结构表面的压辊,随时更换压辊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用于成型的压辊(AB),其压制表面各自都包含可相互啮合的凸齿和凹陷结构;所述两个压辊(AB)在某处保持啮合而相对旋转; 所述两个压辊(AB)至少有一个受动力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所述压辊(AB)其压制面上的凸齿与凹陷结构可为瓦楞状的齿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所述压辊(AB)各自的转轴(Al, Bi)其彼此间距可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光板成型设备,未成型料(C)在进入两压辊(AB)压制面啮合处之前向位置有一保护板(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光板成型设备,成型料(F)在离开两压辊(AB)压制面啮合处之后向位置有一个导向片(E)。
6.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成型步骤调整成型压辊 (AB)其彼此辊轴(A1,B1)的间距并固定,驱动压辊(AB)各自绕轴并啮合旋转,然后未成型料(C)沿着压辊(AB)啮合处插入,受到压辊的啮合挤压,再按照压辊(AB)啮合处线速度方向输出既得成型料(F)。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辊(AB)在接收未成型料(C)前可置有保护板(D)以对未成型料进行限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反光板的成型设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辊(AB)在输出成型料(F)后可置一导向片(E)以对成型料输送方向进行约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型反光板的设备和成型方法。所述的设备有两个压辊,其压制面都包含可相互啮合的凸齿和凹陷结构。两个压辊至少有一个受动力驱动旋转。反光膜贴合于薄平铝板上作为受加工材料,进入两个啮合的压制面受压制后输出即成型为所述反光板。本设备和对应方法所成型的反光板因为啮合面的压制,其表面不再平整,表面各处法向按照啮合挤压后形成稳定的连续波形起伏,其形状可由压辊形状改变而改变。所成型反光板在应用于物体表面时,因为不同法向的位置形成角度丰富的入射角,避免了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反光膜因入射角较大所造成的逆反射不良,提高了反光膜的利用率和反射效果。同时加工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且设备结构简单可靠。
文档编号G02B5/12GK102207568SQ20101029411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张国安, 柴皖闽, 詹姆士.X.景 申请人:锐飞反光材料(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