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像剂存储容器、显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15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像剂存储容器、显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存储显像剂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并且涉及使用显像剂存储容器的 显像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电子照相打印机中,感光鼓的表面被充电设备均勻地充电,然后被曝光 设备曝光以形成潜像。潜像被显像设备所显像,形成墨粉图像。墨粉图像由转印单元转印 到打印介质上,并通过定像设备而定像到打印介质上。随着显像设备重复地执行显像过程,在显像设备中的墨粉(即,显像剂)的量减 少。因此,显像设备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到显像设备的主体上的墨粉盒。当存储在显像设备 中的墨粉用完时,墨粉盒替换为新的,以此来为显像设备补充墨粉。墨粉盒具有墨粉供给开口(即,显像剂供给开口),通过该开口墨粉被供给到显像 设备的主体中的墨粉槽。墨粉供给开口形成为较小(特别是相对于墨粉盒的长度),以防止 墨粉盒的刚度下降,防止墨粉的溢出,并且防止在墨粉盒的更换操作期间的墨粉的散落。显像设备的主体具有墨粉接收开口,通过该开口墨粉被供给到墨粉槽。墨粉接收 开口设在显像设备的长度方向的局部区域,对应于墨粉盒的墨粉供给开口。显像设备具有 设在墨粉槽中的搅拌和传送单元,该搅拌和传送单元在显像设备的整个长度上搅拌并传送 墨粉(见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2007-264165)。然而,在传统的显像设备中,在墨粉接收开口附近的墨粉的密度较高,因此墨粉的 流动性将降低。因此,在墨粉接收开口附近可能发生墨粉的滞流,墨粉可能不能够分布在整 个显像设备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过显像 剂存储容器的开口供给的显像剂的滞流的显像剂存储容器,显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像剂存储容器,其包括存储显像剂并具有供给显像剂的开口的 显像剂存储部。搅拌和供给部件可旋转地设在显像剂存储部中。搅拌和供给部件具有轴部 和搅拌部。搅拌部具有彼此相对的固定端和远端。搅拌部的固定端固定到轴部。搅拌部具 有对应于开口的区域。在该区域中,轴部的中心轴线和搅拌部的远端之间的距离比轴部的 中心轴线与显像剂存储部的外壁之间的距离长。以这样的构造,能够防止通过显像剂存储容器的开口所供给的显像剂的滞流。本发明还提供包括上述显像剂存储容器的显像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上述显像剂存储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可应用的其它范围将从以下提供的详细说明变得清楚。然而,应该懂得, 尽管详细说明和特定实施例指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其仅以说明的方式给出的,因 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详细说明而清楚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变形。


在附图中图1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像单元和墨粉盒的横截面图;图3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粉盒的底部透视图;图4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粉盒的底部透视图;图5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设在墨粉盒中的搅拌和供给部件的透视图;图6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设在墨粉盒中的搅拌和供给部件的底视图;图7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的前视图;图8是沿图2的线VIII-VIII所取的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粉盒的纵截面图;图9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粉盒的底部透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到显像单元的墨粉盒的操作的横截面 图;图11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的透视图;图12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的前视图;图13是沿图2的线VIII-VIII所取的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粉盒和显像单元 的横截面图;图14是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的透视图;图15是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的底视图;图16是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的前视图;图17是沿图2的线VIII-VIII所取的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粉盒的纵截面图;图18是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和搅拌部的底部透视图;图19是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墨粉排出开口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造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显像设备2,曝光单元6k,6c,6m和6y,转印单元8,馈送盒9和定 像单元10。显像设备2包括用于形成黑色,蓝绿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墨粉图像的显像单元(也 称为处理单元)3k, 3c, 3m和3y,以及分别存储黑色,蓝绿色,品红色和黄色墨粉(显像剂) 的墨粉盒4k,4c, 4m和4y。显像设备2还包括废弃墨粉存储容器5和废弃墨粉传送单元7。显像设备2具有一体式结构,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上。显像单元3k,3c,;3m和3y沿着介质馈送路径以该顺序从上游侧(即,供给侧)至 下游侧(即,排出侧)而布置。墨粉盒4k,4c,^i和4y(作为显像剂存储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到相应的显像单元 3k,3c, 3m和3y上。墨粉盒4k,4c, 4m和4y存储相应颜色的墨粉,并将墨粉供给到显像单元3k, 3c, 3m 禾口 3y。废弃墨粉存储容器5集中地存储从显像单元3k,3c, 3m和3y排出的废弃墨粉。曝光单元6k,6c, 6m和6y设置为面对显像单元3k,3c,3m和3y的感光鼓31 (随后 描述)。曝光单元Wi,6c,6m和6y分别对感光鼓31的表面进行曝光以形成潜像。在该实施 例中,曝光单元故,6c, 6m和6y由LED头构成,但曝光单元故,6c, 6m和6y不限于LED头。转印单元8包括设置为面对显像单元沌,3c,: 和3y的感光鼓31的转印辊池, 8c,8m和8y,以及在相应的感光鼓31和转印辊池,8c,8m和8y之间通过的转印带81。转印 单元8将墨粉图像从感光鼓31转印到打印介质。馈送盒9存储诸如纸的打印介质,并将打印介质馈送到显像单元3k,3c,: 和3y 以及转印单元8。定像单元10包括定像辊11和压力辊12,它们通过施加热和压力而将墨粉图像定 像到打印介质上。此后,显像单元3k,3c,3m和3y将被统一地称为显像单元3。墨粉盒4k,4c, 4m和 4y将被统一地称为墨粉盒4。曝光单元故,6c, 6m和6y将被统一地称为曝光单元6。图2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像单元3和墨粉盒4的横截面图。如图2所示,显像单元3 ( S卩,处理单元)包括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鼓31,作为充 电设备的充电辊32,作为显像剂承载体的显像辊33,作为显像剂调节部件的显像刮片34, 作为显像剂供给部件的供给辊35,作为显像剂存储器的墨粉槽36,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刮 片37和移除墨粉传送单元38。感光鼓31是图像承载体,在其上形成潜像。充电辊32对感光鼓31的表面均勻地 充电。显像辊33将墨粉供给到感光鼓31以在感光鼓31上显像出潜像。供给辊35将墨粉 供给到显像辊33。显像刮片34调节显像辊33的表面上的墨粉层的厚度。墨粉槽36存储 由墨粉盒4供给的墨粉。墨粉槽36具有墨粉接收开口 36a (作为显像剂接收开口)和馈送螺杆36b (作为 显像剂分配部件)。墨粉接收开口 36a形成在墨粉槽36的顶部。墨粉接收开口 36a位于对应于墨粉 盒4的墨粉供给开口 42 (随后描述)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墨粉接收开口 36a形成在墨 粉槽36的长度方向(即,平行于感光鼓31的轴向)上的墨粉槽36的局部区域。另外,在 墨粉槽36的长度方向上,墨粉接收开口 36a的长度比墨粉槽36的长度短。馈送螺杆36b具有轴部361,其中心轴线沿墨粉槽36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杆叶片 362在与轴部361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从轴部361突出。通过馈送螺杆36b的旋转,(通 过墨粉接收开口 36a)供给到墨粉槽36中的墨粉沿着馈送螺杆36b的螺杆叶片362的表面 在墨粉槽36的长度方向上传送。馈送螺杆36b (在墨粉接收部36a之下)优选地设置在墨 粉盒4的搅拌和供给部件43 (随后描述)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墨粉接收部36a的中心偏移 到前侧(即,下游侧)的位置。清洁刮片37构造成移除没有转印到打印介质而是留在感光鼓31的表面上的残留 墨粉。移除墨粉传送单元38将由清洁刮片37移除的墨粉向图1所示的废弃墨粉传送单元 7传送。图3和图4是显示墨粉盒4的底部透视图。5
如图3和图4所示,墨粉盒4包括带有墨粉供给开口 42 (作为开口)的外框体 41 (作为显像剂存储部),搅拌和供给部件43,以及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作为开闭器)。外框体41具有如图3和图4所示的盒形,并在其中存储墨粉。墨粉供给开口 42形成在外框体41的底部。在该实施例中,墨粉供给开口 42形成 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框体41的局部区域。另外,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在 图3和图4中由箭头L指示),墨粉供给开口 42的长度比外框体41的长度短。在该实施例 中,墨粉供给开口 42设置为包围外框体41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搅拌和供给部件43 (图2、设置在外框体41中,可绕平行于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 的中心轴线(即,中心线)旋转。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可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由箭头L指示)上移动。墨 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可在图3中所示的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关闭墨粉供给开口 42的 位置和图4中所示的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打开墨粉供给开口 42的位置之间移动。墨粉盒4包括如上所述的外框体41和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并且还包括搅拌和 供给部件驱动齿轮45和侧盖46。外框体41是具有顶壁41a,底壁41b,第一侧壁41c,第二侧壁41d,第三侧壁41e 和第四侧壁41f的矩形柱的形式。壁41a至41f围绕出用于在其中存储墨粉的空间。在该实施例中,外框体41是矩形柱的形式。然而,外框体41可以是例如,圆柱或 诸如三角柱的多边柱的形式。轴孔(未示出)形成在设置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第三壁41e和第 四壁41f的内侧。搅拌和供给部件43的轴部的端部(即,图5所示的销43c和43d)与轴 孔接合并由轴孔支撑。墨粉供给开口 42形成在外框体41的底壁41b上。墨粉供给开口 42位于外框体 41的长度方向上的局部区域。墨粉供给开口 42具有矩形形状。墨粉供给开口 42的两个较 长的边平行于底壁41b的较长的边(即,平行于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包括顶壁44a,底壁44b,第一侧壁Mc和第二侧壁44d。 顶壁44a,底壁44b,第一侧壁Mc和第二侧壁44d围绕外框体41。即,顶壁4 的内表面面 对顶壁41a的外表面。底壁44b的内表面面对底壁41b的外表面。第一侧壁44c的内表面 面对第一侧壁41c的外表面。第二侧壁44d的内表面面对第二侧壁41d的外表面。墨粉供 给开口开闭器44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两个开口端,并且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 可以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即,由箭头L指示的方向)上移动。墨粉排出开口 44e (作为排出开口)形成在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的底壁44b上。 墨粉排出开口 Me具有与墨粉供给开口 42大致相同的形状。当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在 图4所示的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时,墨粉排出开口 Me面对墨粉供给开口 42,使得 存储在外框体41中的墨粉被排到外部(即,排到墨粉槽36)。相反,当墨粉供给开口开闭 器44在图3所示的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时,墨粉排出开口 Me不面对墨粉供给开 口 42(而是墨粉排出开口 Me面对底壁44b),使得外框体41的内空间被关闭。搅拌和供给部件驱动齿轮45设置在位于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的第四侧 壁41f上。搅拌和供给部件驱动齿轮45将设置在显像单元3上的驱动单元(未示出)的 旋转传递到外框体41内的搅拌和供给部件43。
侧盖46形成在第四侧壁41f上,以便罩住搅拌和供给部件驱动齿轮45。为了防止墨粉溢出,诸如海绵的密封部件设在墨粉供给开口 42和墨粉供给开口 开闭器44的底壁44b之间的间隙,以及搅拌和供给部件43的销43c和43d(图幻和第三 和第四侧壁41e和41f的轴孔(未示出)之间的间隙上。图5是显示设在墨粉盒4中的搅拌和供给部件43的透视图。如图5所示,搅拌和 供给部件43具有轴部43a和搅拌部43b。轴部43a直线地延伸,并具有设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的第一和第二销(即,支撑 销)43c和43d。销43c和43d插入形成在外框体41的第三和第四侧壁41e和41f的内侧 的轴孔(未示出)中,使得轴部43a被支撑为可绕轴部43a的中心轴线旋转。轴部43a具有沿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延伸的安装表面43e。图6是搅拌和供给部 件43的底视图。如图6所示,安装表面4 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的第一区域TA1,在第一 区域TA1的两侧的第二和第三区域TA2和TA3。第二区域TA2设在第一销43c上,第三区域 TA3设在第二销43d上。第一区域TA1的安装表面43ei是法线垂直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表面。第二区 域TA2的安装表面43 是倾斜的,使得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向着第一销43c侧增 加。第三区域TA3的安装表面43 是倾斜的,使得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向着第二 销43d侧增加。第一区域TA1的安装表面43ei和第二区域TA2的安装表面43 之间的角度,以及 第一区域TA1的安装表面43ei和第三区域TA3的安装表面43 之间的角度可以被任意地确 定,只要使得墨粉从固定到安装表面43 的搅拌部43 和固定到安装表面43 的搅拌部 43bs向着固定到安装表面43ei的搅拌部43bi移动,如后所述。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 第一区域TA1的安装表面43ei的长度比外框体41的墨粉供给开口 42的长度短。搅拌部4 通过诸如粘合剂的固定手段而固定到安装表面4 上。图7是搅拌部43b的前视图。搅拌部4 具有沿轴部43a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 搅拌部4 的较长边中的一个固定到轴部43a的安装表面43e。以下,搅拌部4 的固定到 安装表面4 上的较长的边将称为固定的较长边F(也称为固定端)。搅拌部43b由诸如膜部件的弹性部件形成。例如,搅拌部4 通过使具有平的形 状的弹性部件(例如,膜)弯曲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弹性部件将要恢复其初始的平的形 状,使得产生弹性力。搅拌部4 能够由产生弹性力的材料形成,如后所述。在该实施例 中,搅拌部43b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形成。搅拌部4 的厚度优选处于0.05mm至0. 15mm的范围,用于产生必要的弹性力。搅 拌部43b的最优选的厚度优选是0. 10mm。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固定到安装表面43e的)搅拌部43b的长度比外框 体41的第三侧壁41e和第四侧壁41f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短。当搅拌部4 被保持为图7所示的平的形状时,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由标志“Αχ” 指示)和搅拌部4 离轴部43a最远的较长边之间的距离比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外框体 41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长。因此,在搅拌和供给部件43安装在外框体41的状态下,搅拌部43b以弯曲的方式 与外框体41的内表面接触。以下,搅拌部43b的距离轴部43a最远的较长的边将称为远较长边D (也称为远端)。搅拌部4 具有从远较长边D向搅拌部43b的固定的较长边L延伸的多个缝隙 43f。搅拌部4 具有与轴部43a的安装表面43e的第一区域TA1,第二区域TA2和第三 区域TA3对应的第一区域KA1,第二区域KA2和第三区域KA3。这些区域KA1, KA2和KA3由缝 隙43f分开。除了分开区域KA1, KA2和KA3的缝隙43f之外,还可以在区域KA1, KA2和KA3 内形成另外的缝隙43f。区域KA1, KA2和KA3内的缝隙43f的数量可以任意确定。图8是沿图2的线VIII-VIII所取的墨粉盒4的纵截面图。图9是墨粉盒4的底 部透视图。如图8所示,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l小于或等于外 框体41的墨粉供给开口 42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2。因此,如图9所示,当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1^位于面对外框体41的墨粉供给 开口 42的位置时,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通过墨粉供给开口 42而突出到外框体41外 部。另外,如果搅拌部431^具有合适的宽度(即,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垂直的一维),则 第一区域KA1的(通过墨粉供给开口 42突出至外框体41外部的)搅拌部43bi将进入设置 在墨粉供给开口 42之下的墨粉槽36中,并将墨粉槽36中的(更具体地说,在墨粉接收开 口 36a附近的)墨粉推向馈送螺杆36b。如上所述,搅拌部4 在垂直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被确定为使 得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搅拌部43b的远较长边D之间的距离比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外 框体41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长。另外,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搅拌部43b的远较长边 D之间的距离比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外框体4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长。更优选地,轴部 43a的中心轴线和搅拌部43b的远较长边D之间的距离比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墨粉槽36 的墨粉接收开口 36a之间的距离长。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搅拌部43b的远较长边D之间的距离具有上限,使得搅拌 部4 不会接触设在墨粉槽36中的设备(诸如馈送螺杆36)。再参考图7,搅拌部4 的缝隙43f具有的长度使得从远较长边D延伸而到达安装 表面43。然而,缝隙43f的长度可以任意确定。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具有倾斜部43g,使得第一区域 KA1的搅拌部43bi的(在轴部43a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向着远较长边D减小。换句 话说,在远较长边D上的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在轴部43a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比在固定的较长边F上的短。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被缝隙43f分为两段。第一区域KA1的 搅拌部43bi的各段在两侧具有倾斜部43g。倾斜部43g相对于搅拌部43的宽度方向(即,垂直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方 向)倾斜角度α。角度α优选位于10至45度的范围,更优选位于20至30度的范围。由于提供了倾斜部43g,当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移动以 关闭墨粉供给开口 42时(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通过墨粉供给开口 42突出至外部的 状态下),墨粉供给开口 42在移动方向A上的后侧的内周44f接触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 43bi的倾斜部43g,并将搅拌部43bi向上推入墨粉盒4中。为了顺利地将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推入墨粉盒4中,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突出到外框体41的外部的长度L3需要比墨粉供给开口 42在墨粉盒4的宽度方向 上的宽度L4(图9)短。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如图7所示在两侧(即,面对第二区域 KA2和面对第三区域KA3的侧)具有倾斜部43g。然而,仅需要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 在面对第三区域KA3的侧上(S卩,接触墨粉供给开口 42的内周44f的侧)具有倾斜部43f。这样,倾斜部43f在垂直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区域KA1的 搅拌部43bi通过墨粉排出开口 Me而突出至外框体41的外部的长度长。如上所述,第一区域TA1的安装表面43ei是法线垂直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表 面。第二区域TA2的安装表面43 是倾斜的,使得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向着第一 销43c增加。第三区域TA3的安装表面43 是倾斜的,使得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向着第二销43d增加。另外,搅拌部4 具有与安装表面43e的第一区域TA1,第二区域TA2 和第三区域TA3分别对应的第一区域KA1,第二区域KA2和第三区域KA3。以这样的构造,如图8所示,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43 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 43bs向着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倾斜。因此,当轴部43a绕中心轴线旋转时,墨粉被第 二区域KA2的搅拌部43 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43b3所推动并向着第一区域KA1的搅拌 部43bi移动。因此,墨粉被收集在第一区域KA1,并通过(设置在与第一区域KA1对应的位 置的)墨粉供给开口 42而供给到外部。将参考图10来描述安装到显像单元3上的墨粉盒4的操作。图10是沿着图4中的线X-X所取的用于说明安装到显像单元3上的墨粉盒4的 操作的横截面图。在图10中,参考标志B,C和E指示当搅拌和供给部件43绕着轴部43a 的中心轴线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旋转时搅拌部43b的各个状态。首先,当搅拌和供给部件43绕中心轴线沿着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旋转时,(区域 KAijKA2和KA3的)搅拌部43b以搅拌部4 如参考标志“B”所指示地弯曲的方式与外框体 41的内表面接触。搅拌部43b的弯曲方向与搅拌和供给部件43的旋转方向相反。利用该 旋转,搅拌和供给部件43在箭头A所指示的旋转方向上传送(存储在外框体41中的)墨 粉。这样,如果大量的墨粉存储在外框体41中,则有可能搅拌部4 不接触到外框体 41的内表面。当搅拌和供给部件43进一步绕中心轴线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旋转时,第一区域 KA1的搅拌部43bi的顶端(即,远较长端D)到达在图10中由参考标志“C”所指示的外框 体41的墨粉供给开口 42。另外,由于搅拌部43bi的弹性力,第一区域KA1W搅拌部43bi 即刻地改变其形状,如图10中的参考标志‘ ”所示。在该状态下,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的顶端不与外框体41的内表面接触。随着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如参考标志“Ε”所指示地改变其形状以释放其弯 曲,搅拌部43bi将墨粉推入墨粉槽36中。另外,搅拌部43bi使滞流在墨粉槽36的墨粉接收 开口 36a附近的墨粉分散开,并将墨粉推入墨粉槽36中(更具体地,推向馈送螺杆36b)。当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处于参考标志“Ε”所示的状态时,搅拌部431^与墨 粉供给开口 42的内周4 接触。搅拌部43bi的顶端(即,远较长边D)在搅拌和供给部件 43的旋转方向上位于相对于墨粉供给开口 42的内周42a的后侧。在搅拌部431^和墨粉供给开口 42的内周4 之间形成(大于0的)角度Θ。当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移动到将 墨粉供给开口 42关闭为搅拌部43bi突出至外框体41的外部的状态时,墨粉供给开口开闭 器44推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bi的倾斜部43g,使得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431^被推入 外框体41中。因此,搅拌部4 不被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和外框体41所夹。当搅拌和供给部件43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从参考标志“E”所指示的状态进一步 旋转时,第一区域KAl的搅拌部43bi在增加其弯曲的方向上弯曲,并收缩进外框体41内。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搅拌和供给部件43的搅拌部4 通过墨粉供给开口 42突出至墨粉盒4的外部并进入墨粉槽36中,因此能够防止墨粉在墨粉槽36中的(更具 体地说,是在墨粉接收开口 36a附近的)滞流。第二实施例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搅拌和供 给部件43Q43)的结构。此后,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243及其有关的 构件。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243的透视图。如图11所示, 搅拌和供给部件243包括轴部43a和搅拌部对北。轴部43a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但搅拌 部对北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搅拌部43b。因此,将描述搅拌部对北的结构。图12是搅拌部对北的前视图。如图12所示,搅拌部对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轴 部43a的中心轴线。搅拌部对北在垂直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端(S卩,固定的 较长边F)如同第一实施例地固定到轴部43a的安装表面43e。搅拌部的(与固定的 较长边F相对的)另一较长边将称为远较长边D。如第一实施例所述,搅拌部对北具有由缝隙M3f分开的第一区域KA1,第二区域 KA2和第三区域KA3。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MiBb1 (在垂直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上)的宽度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相反,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 部对北3(在垂直于轴部43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实施例。这样,当搅拌部243被保持为图12所示的平的形状的状态下,轴部43a的中心轴 线(Ax)和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2的远较长边D之间的距离比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 外框体41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长。另外,轴部43a的中心轴线(Ax)和第三区域1(~的 搅拌部M3b3的远较长边D之间的距离比轴部43a的中心轴线和外框体41的内表面之间 的最大距离长。即,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都接触外 框体41的内表面。当搅拌部对北旋转而接触外框体41的内表面时,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2和 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的弯曲量比较小,因为,如上所述,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 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较短。因此,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和第三区域KA3 的搅拌部M^3与第一实施例的搅拌部43相比以比较小的弯曲来清扫(存储在外框体41 中的)墨粉。因此,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与第一实 施例的搅拌部43相比以比较竖直的方式来清扫墨粉。结果,能够有效地清扫墨粉。另外,即使当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接触外 框体41的内表面时,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仍然能够 进一步变形。因此,由外框体41中的墨粉造成的对搅拌和供给部件243的旋转的阻力被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的变形所减小,结果,搅拌和供给 部件M3的旋转负荷减小了。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MiBb1 (在搅拌部对北的长度方向 上的)长度比墨粉供给开口 42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短,使得第一区域KA1的 搅拌部MiBb1能够进入墨粉槽36中。另外,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MiBb1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具有 倾斜部M3g,使得第一区域KA1W搅拌部MIBb1W (在轴部43a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 度向着远较长边D减小。换句话说,在远较长边D上的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MiBb1在轴部 43a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比在固定的较长边F上的短。图13是对应于沿着图4中的线X-X所取的横截面的显示安装到显像单元3上的 墨粉盒4的横截面图。如图13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2和第三 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在清扫存储在外框体41中的墨粉时比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MiBb1 变形小。即,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3b3以比较竖直的方 式清扫墨粉。因此,能够有效地清扫墨粉。另外,由于即使当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 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接触外框体41的内表面时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MiBb2和 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MiBb3也能够进一步变形,因此,能够减小(由墨粉造成的)对搅拌 和供给部件243的旋转的阻力,并减小搅拌和供给部件243的旋转负荷。第三实施例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搅拌和供给部件43(343)的结构。此后,将 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343及其有关的构件。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343的透视图。如图14 所示,搅拌和供给部件343包括轴部343a和搅拌部34北。此后,将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搅拌 和供给部件343和第一实施例的搅拌和供给部件43之间的差异。图15是搅拌和供给部件343的底视图。如图15所示,轴部343a直线地延伸,并 具有设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的第一和第二销343c和343d。销343c和343d (即,支撑销) 插入形成于外框体41的第三侧壁41e和第四侧壁41f (见图8)的内侧的轴孔中,使得轴部 343a可绕中心轴线旋转。再次参考图14,轴部343a具有在轴部343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安装表面 34;3 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安装表面43e,安装表面343形成为平的表面。搅拌部34 使用诸如粘合剂的固定手段而固定到安装表面34 上。图16是搅拌部34 的前视图。如图16所示,搅拌部34 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轴 部343a的中心轴线。搅拌部34 在垂直于轴部343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端(S卩,固定 的较长边F)固定到轴部343a的安装表面34;3e。搅拌部34 的(与固定的较长边F相对 的)另一较长边将称为远较长边D。如第一实施例所述,搅拌部34 具有由缝隙343f分开的第一区域KA1,第二区域 KA2和第三区域KA3。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34:31^ (在垂直于轴部343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上)的宽度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相反,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34北2的宽度向着第一销343c 逐渐减小。另外,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343b3的宽度向着第二销343d逐渐减小。换句话说,轴部343a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343 的远较长边D之间的距离向着第 一销343c而逐渐减小。轴部343a的中心轴线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343b3的远较长边 D之间的距离向着第二销343d而逐渐减小。这样,当搅拌部343被保持为图16所示的平的形状的状态下,轴部343a的中心轴 线和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34北2的远较长边D之间的距离比轴部343a的中心轴线和外框 体41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长。另外,轴部343a的中心轴线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 343bs的远较长边D之间的距离比轴部343a的中心轴线和外框体41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大 距离长。即,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34北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34北3都接触外框体41 的内表面。以这样的构造,在搅拌和供给部件343安装在墨粉盒4中的状态下,搅拌部34 以弯曲的方式与外框体41的内表面接触。由于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34北2和第三区域KA3 的搅拌部;34北3的上述的宽度,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34北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34北3 的弯曲量向着搅拌部34 在长度方向上的任一端而降低。图17是沿图2的线VIII-VIII所取的墨粉盒4的纵截面图。如图17所示,第二 区域KA2的搅拌部34北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部343b3的(在搅拌部34 的长度方向上 的)外侧部分以比较竖直的方式清扫存储在外框体41中的墨粉,因此(由墨粉造成的)对 搅拌和供给部件343的旋转的阻力被减小,使得搅拌和供给部件343的旋转负荷减小。另外,在搅拌和供给部件343的旋转过程中,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34北2和第三 区域KA3的搅拌部34北3移动到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34:31^在搅拌部343的旋转方向上的 前面(即,其前侧)。因此,使得墨粉从第二区域KA2的搅拌部34北2和第三区域KA3的搅拌 部34北3向着第一区域KA1的搅拌部34:31^移动。外框体41中的墨粉被收集在第一区域KA1 的搅拌部S^b1处,并通过墨粉供给开口 42而供给到墨粉槽36。因此,存储在外框体41中 的墨粉被有效地通过墨粉供给开口 42而供给到墨粉槽36。在第三实施例中,搅拌部34 被固定到轴部343a的形成为平的表面的安装表面 34 。然而,也可以将搅拌部34 安装到连接第一和第二销343c和343d的直线延伸的轴 上。或者,也可以将搅拌部34 安装到带有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倾斜表面(见图6)的安 装表面4!3e。第四实施例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墨粉供给 开口开闭器4M444)和搅拌部43b (44 )的结构。此后,将描述第四实施例的墨粉供给开 口开闭器444和搅拌部44 及其相关的构件。图18是显示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4和搅拌部44 的底部透视图。如图18所 示,第四实施例的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4具有形成在底壁444b上的排出开口 4Me。(在 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4关闭墨粉供给开口 4Me的移动方向上的后侧的)排出开口 4Me 的内周444f相对于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4的移动方向倾斜。图19是显示墨粉排出开口 4Me的底视图。墨粉排出开口 4Me的内周444f倾斜 为使得排出开口 4Me的在外框体41的长度方向上的开口长度(由箭头S指示)在搅拌部 44 的旋转方向上(由箭头R所指示)减小。换句话说,排出开口 4Me的开口长度S在搅 拌部44 的旋转方向上的前侧(即,下游侧)比在搅拌部44 的旋转方向上的后侧(即,上游侧)短。内周444f相对于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4的宽度方向(垂直于墨粉供给开口开 闭器444的可移动方向)的角度β优选位于10至45度的范围,更优选地位于20至30度 的范围。第四实施例的搅拌部44 与第一实施例的搅拌部4 不同之处在于搅拌部44 不具有倾斜部43g(图7)。第四实施例的搅拌部44 在其它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的搅拌部 43b相同。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例,在墨粉供给开口开闭器444的关闭墨粉供给开口 42 的移动方向上的后侧的墨粉排出开口 4Me的内周444f如上所述倾斜。因此,当墨粉供给 开口开闭器444移动将墨粉供给开口 42关闭为搅拌部44 通过墨粉供给开口 42和墨粉 排出开口 4Me而突出至外框体41的外部的状态时,墨粉排出开口 4Me的内周444f接触 搅拌部44 的侧边,并将搅拌部44 推入外框体41中。因此,搅拌部44 不被墨粉供给 开口开闭器444和外框体41所夹。另外,根据第四实施例,搅拌部44 不需要具有倾斜部43g(图7)。因此,搅拌部 443b的比较大的区域通过墨粉供给开口 42和墨粉排出开口 4Me而突出进入墨粉槽36中。 因此,存储在墨粉槽36中的墨粉被有效地推向馈送螺杆36a(图2)。尽管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清楚的是,在不偏离权利要求所述的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改变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像剂存储容器,包括存储显像剂并具有将所述显像剂供给到外部的开口的显像剂存储部;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显像剂存储部中的搅拌和供给部件,所述搅拌和供给部件具有轴部 和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具有彼此相对的固定端和远端,所述搅拌部的所述固定端固定到所 述轴部,其中,所述搅拌部具有对应于所述开口的区域,并且其中,在所述区域中,所述轴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搅拌部的所述远端之间的距离比所 述轴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显像剂存储部的外壁之间的距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由从所述轴部向 所述显像剂存储部的内表面突出的弹性部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由膜部件形成,并 且所述搅拌部以弯曲的方式与所述显像剂存储部的所述内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的所述搅拌部通过 所述开口突出至所述显像剂存储部的外部,并且其中,其它区域的所述搅拌部以弯曲的方式与所述显像剂存储部的所述内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的所述搅拌部与其 它区域的所述搅拌部被缝隙分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的所述搅拌部在平 行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开口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的所述搅拌部的所 述固定端和所述远端之间的距离比其它区域的所述搅拌部的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远端之间 的距离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的所述固定端 和所述远端之间的距离随着到所述区域(KA1)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显像剂存 储部上能够沿着所述显像剂存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开闭器,其中,所述开闭器能够在所述开闭器覆盖所述开口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开闭器打开所述 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域的所述搅拌 部通过所述开口突出到所述显像剂存储部的外部的状态下,所述区域的所述搅拌部与所述 开口的内周接触,并且所述搅拌部的所述远端位于相对于所述开口的所述内周在所述搅拌 和供给部件的旋转方向上的后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在平行于所 述轴部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远端处比在所述固定端处短。
12.—种显像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像剂存储容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显像剂存储容器,显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显像剂存储容器包括存储显像剂并具有供给显像剂的开口的显像剂存储部。搅拌和供给部件可旋转地设在显像剂存储部中。搅拌和供给部件具有轴部和搅拌部。搅拌部具有彼此相对的固定端和远端。搅拌部的固定端固定到轴部。搅拌部具有对应于开口的区域。在该区域中,轴部的中心轴线和搅拌部的远端之间的距离比轴部的中心轴线与显像剂存储部的外壁之间的距离长。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2053531SQ20101053547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4日
发明者太田敦士 申请人: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