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66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具有摄像功能 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兀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Sensor, CMOS Sensor)两种。且由于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小型化光学影像撷取镜头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传统搭载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多采用三片式透镜结构为主,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及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如美国专利第7,145,736号所示。但由于工艺技术的进步与电子产品往轻薄化发展的趋势下,感光元件像素尺寸不断地缩小,使得镜头组对成像品质的要求更加提高,习知的三片式透镜组将无法满足更高阶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此外,美国专利第7,365,920号揭露了一种四片式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是以二片玻璃球面镜互相粘合而成为Doublet (双合透镜),用以消除色差。但此方法有其缺点,其一,过多的玻璃球面镜配置使得系统自由度不足,导致系统的总长度不易缩短;其二,玻璃镜片粘合的工艺不易,容易形成制造上的困难。另外,前述透镜组的共通问题,在于成像品质与成本两者无法兼顾。详细地说,透镜组在拍摄近物与拍摄远物时,必须使用两组不同的透镜配置。然而,不论是准备两组透镜,还是一组透镜能调整配置,都会提升机构制作的难度而增加成本。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藉此,近拍与远拍皆有高成像品质,且在近拍与远拍两种模式中,仅需移动成像面来对焦,不需将系统分群而需使用近拍与远拍的机构。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以及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一光圈;一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以及一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并为塑胶材质;以及其中,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OV,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55度< FOV < 90度;-70%< DIST < -25% ;以及CRAmax < 15 度。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前群镜组的焦距为ff,该后群镜组的焦距为fr,其满足下列条件-I. O < fr/ff < O. Io·
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具有七片具屈折力透镜,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其满足下列条件-70 % < DIST < -30 %。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材质为塑胶。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该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CRAmax <10 度。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前群镜组的焦距为ff,该后群镜组的焦距为fr,其满足下列条件-O. 5 < fr/ff < -O. I0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lI,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1,其满足下列条件O. 3 < SAG 11/YDI < I. O。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其满足下列条件-O. 6 < f/fl < O. 3o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透镜中至少三枚为塑胶材质,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lI,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1,其满足下列条件O. 5 < SAG 11/YDI < O. 8。
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l,该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2. O < CT1/CT2 < 3. 5。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该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CRAmax <10 度。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最接近该成像面且具负屈折力的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l、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2,其满足下列条件O < (Rnl-Rn2)/(Rnl+Rn2) < I. 5。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其中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包含五枚透镜,该些透镜中至少一者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至少一反曲点,且为塑胶材质;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该前群镜组焦距为 ,该后群镜组焦距为fr,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 90 度;-70%< DIST < -25% ;CRAmax < 15 度;以及-O. 5 < fr/ff < -O. I。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最接近该成像面的该三枚透镜,其屈折力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正、负、正,具负屈折力的该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透镜中,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2. O < CT1/CT2 < 3. 5。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CRAmax <10 度。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其中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包含五枚透镜,该些透镜中至少一者为塑胶材质,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至少一反曲点,最接近一被摄物的该透镜为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最接近被摄物的透镜,其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lI,该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l,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 90 度;-70%< DIST < -25% ;CRAmax < 15 度;以及O. 3 < SAG 11/YDI < I. O。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最接近该成像面的该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该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最接近该成像面且具有负屈折力的该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l、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2,其满足下列条件O < (Rnl-Rn2)/(Rnl+Rn2) < I. 5。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该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其中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其满足下列条件70 度< FOV < 80 度。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以及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一光圈;一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凸面;一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并为塑胶材质;以及一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并为塑胶材质;以及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 90 度;以及-70 % < DIST < -25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CRAmax < 15 度。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其满足下列条件-O. 6 < f/fl < O. 3o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以及一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且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并为塑胶材质。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O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 90 度;-70%< DIST < -25% ;以及CRAmax < 15 度。本发明的另一结构是在提供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包含五枚透镜。透镜中至少一者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至少一反曲点,且为塑胶材质。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前群镜组焦距为ff,后群镜组焦距为fr,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 90 度; -70%< DIST < -25% ;CRAmax < 15 度;以及-O. 5 < fr/ff < -O. I。本发明的再一结构是在提供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包含五枚透镜。透镜中至少一者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至少一反曲点,且为塑胶材质。最接近一被摄物的透镜为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最接近被摄物的透镜,其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11,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1,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 90 度;-70%< DIST < -25% ;CRAmax < 15 度;以及O. 3 < SAG 11/YDI < I. O。本发明的又一结构是在提供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以及一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以及一第七透镜。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并为塑胶材质。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并为塑胶材质。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O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 90 度;以及
-70 %< DIST < -25 %。当FOV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控制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具有适当的视角,以取得的适当影像范围。当DIST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控制取得的影像具有适当的歪曲像差,以满足数位变焦功能所需。当FOV与DIST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提供良好的数位变焦效果,以提升数位变焦的影像品质。
当CRAmax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同时提升远近对焦的效果。当fr/ff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控制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具有适当的前后镜组焦距比例,以扩大视场角,得到较广的视野范围,有助于广视角的取像功能,并调整适当全长。当SAG11/YD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第一透镜的屈折力至适当值,并可扩大视场角,得到较广的视野范围,有助于广视角的取像功能。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适当的视角,适当的歪曲像差,良好的数位变焦效果,提升远近对焦的效果,扩大视场角等功倉泛。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I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示意图。图2(a)-图2(c)是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示意图。图4(a) -图4(c)是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示意图。图6(a) -图6(c)是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示意图。图8(a) -图8(c)是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示意图。图10(a)-图10(c)是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示意图。
图12(a)-图12(c)是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示意图。图14(a)-图14(c)是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图15绘示依照图I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透镜示意图。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第一透镜:110、210、310、410、510、610、710 物侧表面:111、211、311、411、511、611、711像侧表面:112、212、312、412、512、612、712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720物侧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像侧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730物侧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像侧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第四透镜140、240、340、440、540、640、740物侧表面141、241、341、441、541、641、741像侧表面142、242、342、442、542、642、742第五透镜150、250、350、550、550、650、750物侧表面151、251、351、551、551、651、751像侧表面152、252、352、552、552、652、752第六透镜160、260、360、660、560、660、760物侧表面161、261、361、661、561、661、761像侧表面162、262、362、662、562、662、762第七透镜170、270、370、770、570、670、770物侧表面171、271、371、771、571、671、771像侧表面172、272、372、772、572、672、772成像面180、280、380、480、880、680、78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90、290、390、490、590、690、790f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Fno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光圈值HFOV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FOV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CTl :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2 :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Rnl :最接近成像面的负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n2 :最接近成像面的负透镜其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l :第一透镜的焦距
ff:前群镜组的焦距fr:后群镜组的焦距CRAmax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DIST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SAGll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YDl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且可另设置一影像感测元件于成像面。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以及一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且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凸面。有助于缩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总长度,并加强屈折力的配置,使光学影像撷取透镜的总长度缩短。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且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并为塑胶材质。可补正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镜所产生的像差,且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并 为塑胶材质。可有效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可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还可提供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所需的部分屈折力,有助于缩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总长度,并且减少系统对于误差的敏感度,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前述透镜中至少三枚为塑胶材质,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具有七片具屈折力的透镜。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前群镜组的焦距为ff,后群镜组的焦距为fr,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11,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1,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Π,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l,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l、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2,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90 度;-70%< DIST < -25% ;CRAmax < 15 度;另外,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依不同组合,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I. O < fr/ff < O. I ;-70%< DIST < -30% ;
CRAmax <10 度;-0. 5 < fr/ff < -0. I ;0. 3 < SAG11/YD1 < I. 0 ;-0. 6 < f/fl < 0. 3 ;0. 5 < SAG11/YD1 < 0. 8。2. 0 < CT1/CT2 <3.5;以及0 < (Rnl-Rn2)/(Rnl+Rn2) < I. 5。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包含五枚透镜。透镜中至少一者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 至少一表面具至少一反曲点,且为塑胶材质。最接近成像面的三枚透镜,其屈折力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正、负、正。可提供光学影像撷取镜头所需的部分屈折力,有助于缩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总长度,并且减少系统对于误差的敏感度。具负屈折力的透镜,可补正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镜所产生的像差,且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具负屈折力的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可有效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可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皆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前群镜组焦距为 ,后群镜组焦距为fr,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90 度;-70%< DIST < -25% ;CRAmax < 15 度;-O. 5 < fr/ff < -O. I ;以及另外,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依不同组合,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2. O < CT1/CT2 < 3. 5。CRAmax <10 度。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包含五枚透镜。透镜中至少一者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至少一反曲点,且为塑胶材质。可有效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可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最接近一被摄物的透镜为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最接近成像面的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可有效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可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亦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其中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皆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最接近被摄物的透镜,其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11,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1,最接近成像面且具有负屈折力的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l、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2,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90 度;-70%< DIST < -25% ;CRAmax < 15 度;O. 3 < SAG11/YD1 < I. O ;以及另外,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依不同组合,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O < (Rnl-Rn2)/(Rnl+Rn2) < I. 5。70 度< FOV <80 度。·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以及一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以及一第七透镜。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凸面。有助于缩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总长度,并加强屈折力的配置,使光学影像撷取透镜的总长度缩短。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并为塑胶材质。可补正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镜所产生的像差,且有利于修正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像散,进而提升成像品质,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并为塑胶材质。可有效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可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还可减少系统对于误差的敏感度,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其满足下列条件55 度< FOV <90 度;-70%< DIST < -25% ;以及另外,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依不同组合,可进一步满足下列条件CRAmax < 15 度;-O. 6 < f/fl < O. 3o当FOV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控制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具有适当的视角,以取得的适当影像范围。当DIST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控制取得的影像具有适当的歪曲像差,以满足数位变焦功能所需。当FOV与DIST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提供良好的数位变焦效果,以提升数位变焦的影像品质。当CRAmax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同时提升远近对焦的效果。当fr/ff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控制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具有适当的前后镜组焦距比例,以扩大视场角,得到较广的视野范围,有助于广视角的取像功能,并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全长至适当值。当SAG11/YD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第一透镜的屈折力至适当值,并可扩大视场角,得到较广的视野范围,有助于广视角的取像功能。当f/fl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扩大视场角,得到较广的视野范围,有助于广视角的取像功能。当CT1/CT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配适当第一与第二透镜厚度,除可降低影像拾取镜头的全长外,也可使透镜厚度适中,以减少成形困难与增加制作良率。其中,各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整体光学影像镜片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透镜的镜面上设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 可以有效降低光学影像镜片组的总长度。另外,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依需求可设置至少一光阑,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利用前述配置,近拍与远拍皆有高成像品质。且在近拍与远拍两种模式中,仅需移动成像面来对焦,不需准备两群分别用于近拍与远拍的机构。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予以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I及图2(a)-图2(c),其中图I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示意图,图(a)_图2(c)是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I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光圈10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 Filter) 180以及成像面170。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属于前群镜组,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以及第六透镜160属于后群镜组。第一透镜1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为凸面,像侧表面1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12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120的物侧表面121为凸面、像侧表面12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三透镜1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131为凸面,像侧表面13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1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141与像侦_面14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141具有反曲点。第五透镜1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为凸面,像侧表面15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与像侧表面152皆具有反曲点。第六透镜1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160的物侧表面161为凸面,像侧表面1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160的物侧表面161及像侧表面162皆具有反曲点。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160与成像面170之间,并不影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X(Y) = (77^)/(1 + sqrt{i 一 (I + A:)x (7/i )2))+ Σ (^0x(r )
i其中·X :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的光轴上顶点切面的相对高度;Y :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距离;R :曲率半径k:锥面系数;以及Ai:第i阶非球面系数。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0V,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其数值如下f = 5. 72mm ;Fno = 6. 00 ;HF0V = 39. 5度;以及FOV = 79 度。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第一透镜110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l,第二透镜120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关系如下CT1/CT2 = 2. 86。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最接近成像面的负透镜,在此实施例为第五透镜150,其物侧表面151的曲率半径为Rnl、其像侧表面152的曲率半径为Rn2,其关系如下(Rnl-Rn2)/(Rnl+Rn2) = O. 17。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Π,其关系如下f/fl = -O. 23。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前群镜组的焦距为ff,后群镜组的焦距为fr,其关系如下fr/ff = -O. 28。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Chief Ray)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关系如下CRAmax = 14. 6度。其中主光线是指,由离轴点斜向入射且通过光圈100中心的光线。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其关系如下DIST = -39. 0%。请配合参照图I,其绘示依照图I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透镜110示意图。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11,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的有效半径为YD1,其满足下列条件SAG11/YD1 = O. 72。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 一第一透 镜,具有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以及 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光圈; 一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 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以及 一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并为塑胶材质;以及 其中,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OV,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 55 度< FOV < 90 度; -70%< DIST < -25% ;以及 CRAmax < 15 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前群镜组的焦距为ff,该后群镜组的焦距为fr,其满足下列条件-I. O < fr/ff < O. 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七片具屈折力透镜,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其满足下列条件 -70%< DIST < -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材质为塑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该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CRAmax < 10 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前群镜组的焦距为ff,该后群镜组的焦距为fr,其满足下列条件-O. 5 < fr/ff < -O. I。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11,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1,其满足下列条件· O. 3 < SAG 11/YDI < I. 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i,其满足下列条件-O. 6 < f/fl < O. 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透镜中至少三枚为塑胶材质,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lI,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l,其满足下列条件O. 5 < SAG 11/YDI < O. 8。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l,该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2. O < CT1/CT2 < 3. 5。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该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CRAmax < 10 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最接近该成像面且具负屈折力的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l、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2,其满足下列条件O < (Rnl-Rn2)/(Rnl+Rn2) < I. 5。
16.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其中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包含五枚透镜,该些透镜中至少一者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至少一反曲点,且为塑胶材质; 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OV,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该前群镜组焦距为ff,该后群镜组焦距为fr,其满足下列条件 55 度< FOV < 90 度; -70%< DIST < -25% ; CRAmax < 15 度;以及-O. 5 < fr/ff < -O. I。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最接近该成像面的该三枚透镜,其屈折力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正、负、正,具负屈折力的该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透镜中,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 · 2. O < CT1/CT2 < 3. 5。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CRAmax < 10 度。
20.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其中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至少包含五枚透镜,该些透镜中至少一者为塑胶材质,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至少一反曲点,最接近一被摄物的该透镜为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 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OV,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最接近被摄物的透镜,其物侧表面于有效孔径的最大SAG量为SAG11,该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为YD1,其满足下列条件 55 度< FOV < 90 度; -70%< DIST < -25% ; CRAmax < 15 度;以及 O. 3 < SAG 11/YDI < I. O。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最接近该成像面的该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该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最接近该成像面且具有负屈折力的该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l、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n2,其满足下列条件O < (Rnl-Rn2)/(Rnl+Rn2) < I. 5。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该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其中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0V,其满足下列条件 70 度< FOV < 80 度。
24.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以及 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光圈; 一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 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凸面; 一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并为塑胶材质;以及 一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并为塑胶材质;以及 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OV,该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最大的负畸变为DIST,其满足下列条件 ·55度< FOV <90度;以及 -70%< DIST < -25%。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范围中主光线进入一成像面的最大入射角为CRAmax,其满足下列条件 CRAmax < 15 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其满足下列条件-O. 6 < f/fl < O. 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群镜组、一光圈以及一后群镜组。前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一透镜以及一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后群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含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第六透镜为塑胶材质,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藉此,近拍与远拍皆有高成像品质,且在近拍与远拍两种模式中,仅需移动成像面来对焦,不需将系统分群而需使用近拍与远拍的机构。
文档编号G02B13/18GK102955224SQ2012100283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黄歆璇 申请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