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8388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包括隔离物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是液晶显示装置)被形成为包括形成有驱动薄膜晶体管(TFT)的TFT基板、形成有滤色器层的滤色器基板以及位于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结构。在该显示装置中,隔离物被用于维持作为滤色器基板和TFT基板之间的间隔的单元间隙。隔离物可以是通过扩散构成的球形球隔离物或形成于滤色器基板或TFT基板中的·柱状隔离物。

发明内容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且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隔开,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或为零。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可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整个所述表面上的黑色矩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和所述黑色矩阵上的滤色器。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可位于所述滤色器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等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4 %。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4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0. 1%。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所述第二显不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0. 05%。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7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且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隔开,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或为零。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可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整个所述表面上的黑色矩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和所述黑色矩阵上的滤色器。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可位于所述滤色器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等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7 %。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7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3. 9%。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2%。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4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隔开,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可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整个所述表面上的黑色矩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和所述黑色矩阵上的滤色器,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位于所述滤色器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4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0. 1%。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所述第二显不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0. 05%。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7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3. 9%。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所述第 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2%。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所述第二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所述第一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是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或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一隔离物开始受到实际压力时所施加的压力值,并且所述第二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是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或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隔离物开始受到实际压力时所施加的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整个所述表面上的黑色矩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和所述黑色矩阵上的滤色器,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位于所述滤色器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包括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相对的末端,所述末端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包括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相对的末端,所述末端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隔开;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高度。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的末端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可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的末端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可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整个所述表面上的黑色矩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和所述黑色矩阵上的滤色器,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位于所述滤色器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地布置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并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隔开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涂覆光敏层,通过使用针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的穿透率的半色调掩膜使所述光敏层曝光,以及在所述曝光之后去除所述光敏层的一部分。
所述光敏层可包括负性光敏物质。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穿透率可大于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穿透率。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穿透率可为35 %,并且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穿透率可为30%。所述光敏层可包括正性光敏物质。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穿透率可小于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穿透率。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上述和其它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图I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4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5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6至图8图示了根据多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9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0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1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2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3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4至图16图示了根据多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7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8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9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0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1图示了示出外部压力和隔离物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2图示了示出图20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23和图24图示了示出图20中的区域B的放大。图25和图26图示了根据多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7图示了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2011年8月2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且名称为“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的韩国专利申请 No. 10-2011-0083523的整个内容通过引用而合并于此。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具体实现,而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这里所列举的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全面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使示图清楚,层和区域的尺寸可能被放大。还应当理解的是,当一层(或元件)被提及位于另一层或基板“上”时,该层(或元件)可直接位于另一层或基板上,也可以存在中间层。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当一层被提及位于另一层“下”时,该层可直接位于另一层之下,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一层被提及位于两层“之间”时,该层可能是这两层之间仅有的一层,也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图I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参照图I和图2,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设置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多个隔离物。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彼此相对设置,并且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间隙由至少一个隔离物维持。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可分别包括第一绝缘基板10和第二绝缘基板20。例如,第一绝缘基板10和第二绝缘基板20可分别由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或者第一绝缘基板10或者第二绝缘基板20可由不透明材料制成。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可分别包括第一区域21和包围第一区域21的第二区域22。第一区域21占据每一个基板的中央部位,而第二区域22占据每一个基板的外围。第一区域21包括显示图像的区域,而第二区域22可为不显示图像的区域。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21可包括多个像素区域。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区域可对应于第二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区域。像素区域在空间上限定了多个像素域。像素区域(或像素域)可以以矩阵形式设置在平坦表面上。多个微型二极管可形成在第一显示面板的第一绝缘基板10上。虽然未示出,不过至少一个绝缘膜或绝缘图案、至少一个导电膜或导电图案和/或半导体层或半导体图案可形成在第一绝缘基板10的一个表面上。以上所述的至少一个绝缘膜或绝缘图案可包括栅绝缘膜、层间绝缘膜和钝化膜
坐寸o
以上所述的至少一个导电膜和/或导电图案可包括栅极线、栅电极、维持电极、数据线、源电极、漏电极以及像素电极。像素电极可布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21的每一个像素区域中。栅电极、源电极以及漏电极与半导体图案一起可形成多个薄膜晶体管。连接至像素电极的每一个薄膜晶体管可通过像素电极控制像素电压的施加。栅极线或数据线的焊盘可布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22中。此外,用于向栅极线和/或数据线施加电压的驱动单元可布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22中。包括位于第二区域22中的虚设部分的滤色 器60和包括位于第二区域中的外围部分的黑色矩阵30等可形成在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绝缘基板20上。具体来说,多个滤色器60可被布置在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21的每一个像素区域中。单个滤色器表示一种颜色,并且多个滤色器60可包括表示两种或更多种颜色的滤色器。例如,多个滤色器60可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以及蓝色滤色器。表示各种颜色的各个滤色器可重复交替设置。布置在第二显示面板的像素区域之间的边界中的黑色矩阵30可限定像素区域。在层压结构中,基于第二显示面板来说,滤色器60相对于黑色矩阵30可以是上层压膜。对于这样的结构,如图2中所示,每一个滤色器的外围可部分扩展到重叠于黑色矩阵30上。然而,由于拉平效应(leveling effeet),滤色器60的与黑色矩阵30重叠的外围的厚度可小于滤色器60在像素区域中的厚度。黑色矩阵30的外围部分可布置在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22中。黑色矩阵30的外围部分实际上可由与像素区域中的黑色矩阵30相同的物质形成,并且/或者与像素区域中的黑色矩阵30具有相同的厚度。然而,黑色矩阵30的外围部分的宽度可大于黑色矩阵30在像素区域中的宽度。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黑色矩阵30的外围部分可形成为覆盖第二区域22的整个表面。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可形成在黑色矩阵30的外围部分上。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和像素区域中的滤色器60实际上可由相同的物质制成。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例如可以是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中的一个。作为另一个示例,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可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中的两个以上,而各个滤色器可彼此相邻布置在相同的层内。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的厚度实际上可等于滤色器60在像素区域中的厚度,且如上所述,该厚度可大于滤色器60的重叠于黑色矩阵30上的外围的厚度。从第二绝缘基板20到第二区域22的滤色器60虚设部分的表面的距离不仅可大于从第二绝缘基板20到像素区域中滤色器60表面的距离,而且还可大于从第二绝缘基板20到滤色器60外围的表面的距离。即,在由黑色矩阵30、黑色矩阵30的外围部分、滤色器60以及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构成的组当中,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的表面是离第二绝缘基板20最远的位置。假设第一显示面板实际上与第二显示面板平行布置,则从第一显示面板到滤色器60虚设部分的表面的净距离可为上述组当中最短的距离。多个隔离物可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当除了来自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组件的压力之外未施加进一步的压力时,多个隔离物可包括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分别接触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40,以及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一接触并与另一个隔开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50。第一隔离物40和第二隔离物50可为柱状隔离物。柱状隔离物的示例可包括圆柱状隔离物或多角度柱状隔离物。在不考虑由平面所切的截面的情况下,第一隔离物40和第二隔离物50实际上可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状。然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物40和第二隔离物50可具有对应于截面的不同形状或大小。第一隔离物40和第二隔离物50可包括有机光敏物质等。第一隔离物40和第二隔离物50可包括相同的物质,或如下所述,考虑到它们的作用不同,第一隔离物40和第二隔离物可包括不同的物质。例如,第二隔离物50的物质可比第一隔离物40的物质坚硬。第一隔离物40的一端可附接到或粘附到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一。第一隔离物40的另一端可仅与两个显示面板中的另一个相接触,而不是附接到其上。图2举例说明了第一隔离物40形成在第二显示面板上,因此其一侧附接到第二显示面板,其另一侧仅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的情况。当除了来自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组件的压力之外未施加进一步的压力时,第一隔离物40可具有维持作为第一间隔的第一显示面板 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单元间隙的作用。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40可分别布置在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中。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0可布置为与黑色矩阵30重叠。在第一区域21中,第一隔离物40可布置在黑色矩阵30的正上方,但当滤色器60的外围重叠在黑色矩阵30上时,第一隔离物40布置在滤色器60的外围上。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0可布置为与黑色矩阵30的外围部分重叠。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布置于黑色矩阵30在第二区域22中的外围部分上时,第一隔离物40可布置在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上。假设第一显示面板的表面实际上是平坦均匀的,则第二显示面板第二区域22的滤色器60虚设部分的表面与第一显示面板之间的净距离可以小于第一区域21的滤色器60或滤色器60外围的表面与第一显示面板之间的净距离。因此,布置在第二区域22中的第一隔离物40的长度可以小于布置在第一区域21中的第一隔离物40的长度。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50可分别布置在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中。第二隔离物50和第一隔离物40实际上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布置。S卩,在第一区域21中,第二隔离物50可布置在黑色矩阵30上或滤色器60上,且第二隔离物50可布置在黑色矩阵30的外围部分上或滤色器60的虚设部分上。不管第一区域21还是第二区域22,第二隔离物50的长度实际上可以相等。如上所述,第二区域22的滤色器60虚设部分与第一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第一区域21的滤色器60外围部分与第一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相应地,第二隔离物50的另一端和第一显示面板之间的净距离在第二区域22可以小于第一区域21。当除了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组件相对应的压力之外没有施加进一步的压力时,第二隔离物50与第一显示面板隔开,但如果施加进一步的压力,则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的另一端可具有维持作为第二间隔(小于第一间隔)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单元间隙的作用。这里,通过接受预定的应力,第一隔离物40可缩短。隔离物的压应力将在下面描述。
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实际上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面积之总和。(这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可根据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穿透隔离物的平面来定义)。如果不管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21还是第二区域22,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面积都相等,则可以通过在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中放置相同数量的第一隔离物40实现前述关系。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以小于第二显示面板的表面总面积(即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的面积之和)的4%。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占有的面积被定义为第一隔离物40投射在第二绝缘基板20上时的投影面积,则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0的投影面积之和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0的投影面积之和。不考虑被平直切割的表面,当第一隔离物40为具有均匀截面的柱状隔离物时,这实际上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具有类似的含意。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0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0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如果第一区域21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2的截面面积,则通过在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中放置相同数量的第一隔离物40可实现前述关系。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以小于第二显示面板一个表面的总面积之和的4%。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大约为第二显示面板一个表面的总面积的0. I %,并且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大约为第二显示面板一个表面的总面积的0. 05%。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52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如果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的数量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的数量,则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的截面面积(a > b)来实现前述关系。如果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的截面面积之总和相对较小,则可减轻显示面板的弯曲和显示图像的应变的出现。更具体地,当由于人为挤压等的原因而对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进一步加压时,第一隔离物40可缩短,从而减小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间隙。这里,以第一显示面板为基准,当离第二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2另一端的净距离小于离第一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1另一端的净距离时,第二区域22中的隔离物52的另一端很有可能首先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当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的另一端由于持续的压力而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时,第二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2可被持续加压,从而接受过量的压应力。如果第二隔离物50坚硬,则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可能不会由于压力而进一步减小间隙。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区域22的单元间隙可大于第一区域21的单元间隙,从而使第一显示面板和/或第二显示面板弯曲。此外,对应于第一显示面板和/或第二显示面板的弯曲,光入射的方向或液晶分子的位置可能改变,从而产生了显示图像的应变。与该示例性实施例类似,虽然第一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1的数量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的数量,但如果第二区域22的每个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区域21中,则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的绝对硬度降低,从而可降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相应于压力而使第一显示面板和/或第二显示面板弯曲的程度。从而,可减轻显示图像的应变。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当例如第二隔离物50投射在第二绝缘基板20上时占有的面积被定义为投影面积时,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的投影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的投影面积之总和。因此,如果不考虑切割表面,第二隔离物50是具有均匀截面的柱状隔离物,则投影面积之总和实际上可具有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总截面面积类似的含意。作为从类似视角来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当未施加进一步的压力时,第一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1另一端的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2另一端的面积之总和。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的截面面积之和可小于第二显不面板一个表面的面积的7%。 如果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应用,则液晶层(未示出)可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间隔内,其中单元间隙由第一隔离物40和第二隔离物50来维持。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密封部件(未示出),以密封显示装置的内部。图3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3,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如图3中所示,假设不管第一区域21还是第二区域22,第二隔离物51的截面面积之和和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之和都彼此相等,例如,如果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为正方形,且边长都等于a,则可通过使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的数量小于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1的数量来实现前述关系。图4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5为根据图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参照图4和图5,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零。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不在第二区域22中形成第二隔离物来实现,如图4和图5中所示。除了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为零之外,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与图I和图2的实施例类似,省略其它结构的描述。通过不形成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可消除引起间隙高现象的主因。相应地,可减轻可能响应于第一显示面板和/或第二显示面板的弯曲而出现的显示图像的应变。图6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6,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0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实际上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0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假设不管第一区域21还是第二区域22,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面积都各自相等,例如,如果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0的截面为正方形,且边长都等于a,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在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中放置相同数量的第一隔离物40来实现。图I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7,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实际上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如果第一区域21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2的截面面积,例如,如果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的截面为正方形,且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边长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的边长(a > c),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的数量大于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数量来实现。图8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8,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实际上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 积之总和。假设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数量小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的数量,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2的截面面积来实现。例如如图8中所示,这可以例如在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的截面为正方形时,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边长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的边长(a > c)来实现。图9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0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参照图9和图10,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多个隔离物。因为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多个隔离物与图I和图2中的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多个隔离物类似,因此不再重复类似结构的描述。参照图9和图10,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3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假设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数量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2的数量,则前述关系可例如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3的截面面积来实现。例如,如图9和图10中所示,这可以例如在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3的截面为正方形时,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边长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3的边长(a > c)来实现。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以小于第二显不面板一个表面的面积的4%。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假设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数量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的数量,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每个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来实现。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这可以例如在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为正方形时,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边长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的边长来实现。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以小于第二显示面板一个表面的面积的7%。
图11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11,第一区域的第一隔离物41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3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如图11中所示,假设不管第一区域21还是第二区域22,第一隔离物41、43的截面面积都相等,例如,如果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3的截面为正方形,且边长相等,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3的数量小于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数量来实现 。图12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3为根据图1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参照图12和图13,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可为零。如图12和图13所示,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不在第二区域22中形成第一隔离物来实现。除了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为零之外,其它结构的描述与图I和图2的描述类似。因此,不再重复类似特征的描述。通过不形成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可针对间隙高现象和间隙低现象保证裕量。因此,可减轻对应于第一显示面板和/或第二显示面板的弯曲而出现的显示图像的应变。图14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14,第一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3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假设不管第一区域21还是第二区域22,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都各自相等,例如,如果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为正方形,且边长都等于a,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在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中放置相同数量的第二隔离物53来实现。图15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15,第一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3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实际上可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假设第一区域21的每个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每个第二隔离物54的截面面积,例如,如果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和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的截面为正方形,且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的边长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的截面的边长(a > e),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的数量大于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数量来实现。图16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16,第一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3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被同一平面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假设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数量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的数量,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每个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每个第二隔离物54的截面面积来实现。例如,如图16所示,这可以在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和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的截面为正方形时,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的边长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的截面的边长(a > e)来实现。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以小于第二显示面板一个表面的总面积的7 %。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约为第二显示面板一个表面的总面积的3. 9%,且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4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约为第二显示面板一个表面的总面积的2%。图17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8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参照图17和图18,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多个隔离物。因为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多个隔离物与图I和图2中的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多个隔离物类似,因此不再重复类似特征的描述。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5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假设第一 区域的第一隔离物41的数量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5的数量,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每个第一隔离物45的截面面积来实现。例如,如图17和图18所示,这可以在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和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5的截面为正方形时,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截面的边长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5的截面的边长(a > b)来实现。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平行于第二绝缘基板20被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可大于第二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5被同一平面平直切割的截面面积之总和。假设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数量等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的数量,则前述关系可以例如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5的截面面积来实现。例如,如图17和图18所示,这可以在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和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5的截面为正方形时,通过使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截面的边长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5的截面的边长(a > b)来实现。图19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19,除了第一区域21的第一隔离物41的数量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一隔离物45的数量,和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3的数量大于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5的数量之外,由于其它结构的描述与图17的描述类似,因此不再重复类似特征的描述。图20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1为描述外部压力与隔离物所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2为关于图20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23和图24为关于图20中的区域B的放大。参照图20,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多个隔离物。因为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多个隔离物与图18中的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多个隔离物类似,因此不再重复类似特征的描述。术语“临界压力值(Pth) ”指当从显示装置的外部施加压力时,例如如果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垂直施加压力时,每个隔离物开始受到实际压力时的点的压力值。第二隔离物45的临界压力值(Pth2)可大于第一隔离物41的临界压力值(Pthl)。参照图22,第一隔离物41的一端附接或粘附到第二显示面板,并且第一隔离物41的另一端与第一显示面板接触。因此,当从显示装置的外部施加压力时,第一隔离物可立刻受到压应力并缩短。即,第一隔离物41可在向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施加压力的瞬间受到压应力。因此,第一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Pthl)为零。参照图23和图24,第二隔离物53的一端附接或粘附到第二显示面板,并且第二隔离物53的另一端不与第一显示面板接触。因此,当从显示装置外部施加压力时,直到第二隔离物53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第二隔离物53才受到压应力,并在第二隔离物53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的瞬间受到压应力。因此,第二隔离物53的临界压力值(Pth2)大于零。图21为示出外部压力与隔离物所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参照图21,左边的线为描述外部压力与第一隔离物41所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而右边的线为描述外部压力与第二隔离物53所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前所述,由于第一隔离物41在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施加压力的瞬间 受到压应力,因此,可以理解第一隔离物41的临界压力值(Pthl)为零。此外,如前所示,由于第二隔离物53在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施加压力的瞬间未受到压应力,直到第二隔离物53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因此第二隔离物53的临界压力值(Pth2)大于零。图23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参照图25,除了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7的高度(h2)小于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6的高度(Ii1)之外,其它结构的描述与图2的描述类似。不再重复类似特征的描述。后面叙述用于将第二区域的第二隔离物57的高度(h2)形成为小于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6的高度Oi1)的方法。图26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参照图26,由于除了第一隔离物包括与第二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端,和第二隔离物56、57可包括与第二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7的另一端与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净距离(D2)可大于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6的另一端与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净距离(D1)之外,其它结构的描述与图2的描述类似,因此省略了类似特征的描述。后面叙述用于将第二区域22的第二隔离物57的另一端与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净距离(D2)形成为大于第一区域21的第二隔离物56的另一端与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净距离(D1)的方法。图27为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备第一显示面板(SlO)。由于第一显示面板与图I或图26中描述的第一显示面板类似,因此不再重复类似特征的描述。包括第一区域和具有可包围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的一个表面的第二显示面板与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由于第二显示面板与图I或图26中描述的第二显示面板类似,因此不再重复类似特征的描述。在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形成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且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形成与第一显示面板隔开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S30)。形成第一隔离物和第二隔离物可包括在第二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上涂覆光敏层,通过使用对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穿透率的半色调掩膜使光敏层曝光,以及在曝光之后去除光敏层的一部分。通过使用对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穿透率的半色调掩膜的曝光能够将第一区域的第二隔离物的高度形成为与第二区域的第二隔离物的高度不同,且能够将从第一区域的第二隔离物到第一显示面板的净距离形成为与从第二区域的第二隔离物到第一显示面板的净距离不同。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敏层可由负性光敏物质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半色调掩膜针对第一区域的穿透率可大于针对第二区域的穿透率。例如,半色调掩膜针对第一区域的穿透率可大约为35%,针对第二区域的穿透率可为30%。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敏层可由正性光敏物质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半色调掩膜针对第一区域的穿透率可小于针对第二区域的穿透率。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至少可能有如下所述的有利效果。S卩,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及其制造方法中,可防止间隙高现象,该现象是与产量降低有关的长期性问题。此外,通过采用简单易用的隔离物设计,可保证质量裕量,且可提供未妨碍批量生产的可加工性的显示装置。此外,可建立采用使用有机黑色矩阵的工艺的工艺条件,并可控制误差。
然而,效果并不限于这里的列举。通过参考权利要求,上述和其它效果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更加明显。这里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仅仅在通用的和说明性意义上使用和解释这些术语,而不是为限制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中,对于本申请递交之前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是,结合特定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点和/或元件可单独使用,或与结合其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点和/或元件结合使用,除非另有具体说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面板; 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且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隔开,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或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整个所述表面上的黑色矩阵;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和所述黑色矩阵上的滤色器,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位于所述滤色器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为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7%。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面板; 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且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隔开,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或为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整个所述表面上的黑色矩阵;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和所述黑色矩阵上的滤色器,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位于所述滤色器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为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7%。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7%。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总面积的4%。
1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面板; 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所述第二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所述第一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是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或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一隔离物开始受到实际压力时所施加的压力值,并且所述第二隔离物的临界压力值是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或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施加压力时所述第二隔离物开始受到实际压力时所施加的压力值, 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并且 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整个所述表面上的黑色矩阵;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和所述黑色矩阵上的滤色器,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位于所述滤色器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
19.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显示面板; 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地布置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以及 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并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隔开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 其中形成所述第一隔离物和所述第二隔离物包括 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表面上涂覆光敏层, 通过使用针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的穿透率的半色调掩膜使所述光敏层曝光,以及 在所述曝光之后去除所述光敏层的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光敏层包括负性光敏物质,并且 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穿透率大于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穿透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穿透率为35%,并且 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穿透率为30%。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光敏层包括正性光敏物质,并且 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穿透率小于所述半色调掩膜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穿透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与第一显示面板相对布置的第二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一个表面,第二区域包围第一区域;位于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一个或多个第一隔离物与第一显示面板相接触;以及位于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物与第一显示面板隔开,其中第二区域中的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小于第一区域中的第二隔离物的截面面积之和或者为零。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2955296SQ2012100386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金炫荣, 金旼昶 申请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