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168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被佩戴在头部的显示装置和应用于相应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在减小占用空间的同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并且防止用户所观看的内容被其他人窥视,近年来提出了头戴式显示装置。大多数现有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包括针对用户双眼的双子显示单元。通常,显示装置形成为类似眼镜的结构。具体地,显示装置中的子显示单元、处理单元(例如,图像处理单元)等组件集成在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主体部分中,主体部分可被支撑在用户的鼻梁上,并且可通过两条分别与主体部分相连的支撑臂将主体部分支撑在用户的左耳和右耳上,从而用户可与佩戴眼镜类似地佩戴显示装置。然而,由于显示装置的主体部分通常体积较大并且厚重,给用户的鼻梁以及耳朵带来压力,使用户在佩戴时感到不适,此外由于容易造成脱落,因此在佩戴这样的头戴式显示装置时,不便于用户进行例如转动头部之类的活动。此外,由于现有的头戴式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屏始终位于用户的眼睛前方的可视区域,当用户不想观看显示内容,而希望光看周围环境时,常常需要摘下头戴式显示装置才能够清楚地观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应用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固定单元,其中显示装置能够通过该固定单元被佩戴在头部;处理单元,配置来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图像传输单元,配置来将第一图像传送到显示单元;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连接单元,配置来连接固定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连接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 元使得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包括:通过处理单元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将第一图像传送到显示单元;通过显示单元显示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其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单元,其中显示装置能够通过该固定单元被佩戴在头部;连接单元,配置来连接固定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连接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中,显示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被连接到能够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的固定单元。因此显示单元的重量主要由头部进行承担,而不是由鼻梁以及耳朵承担。从而减轻了的鼻梁以及耳朵的负担。此外,即使用户进行例如转动头部之类的活动也不易造成显示装置的脱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佩戴。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中,可通过连接单元切换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固定单元的位置,当用户不观看显示内容时,可将显示单元从用户眼睛前方的可视区域中移开,以避免妨碍用户的视线。从而即使用户不观看显示内容并且进行其他活动时,也不必须将显示装置从头部摘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简要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框图。图2是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基本构造的俯视图。图3a是示出了用户佩戴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俯视图。图3b是示出了用户佩戴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了对于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俯视图。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可折叠头戴部件的一个 示例情形的示意图。图6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下面,将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框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固定单元110、处理单元120、图像传输单元130显示单元140和连接单元150。显示装置100能够通过固定单元110被佩戴在头部。例如,固定单元110可以包括例如头盔、头带等佩戴部件。处理单元120可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可以是,例如,图片、视频图像或者文本,图片,文本和图片的组合等。处理单元120可根据所存储的图片、视频文件等生成要显示的第一图像。例如,图片、视频之类的文件可存储在处理单元的内存中,此外,在显示装置中也可设置独立的存储单元,以存储这些文件。可替换地,处理单元120还可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显示装置100连接的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例如,在处理单元中可设置通信模块,以从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此外,显示装置也可包括独立设置的通信单元,以从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图像传输单元130可将第一图像传送到显示单元140,并且显示单元140可显示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连接单元150可连接固定单元110和显示单元140。连接单元15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使得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一位置关系;而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150使得包括的该个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140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二位置关系。例如,固定单元110可连接在连接单元150的第一位置,而显示单元140可连接在连接单元150的第二位置。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使得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远离固定单元110被连接到的第 一位置,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150使得显示单元140靠近该第一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当显示装置100通过固定单元110被用户佩戴在头部时,在连接单元150处于第一状态下,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用户的可视区域内且朝向用户。具体地说,在连接单元150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一区域;而在连接单元150处于第二状态下时,显示单元14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同,并且第一区域是显示装置100通过固定单元110被用户佩戴在头部时,用户的可视区域。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连接单元150可包括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支撑所述显示单元的支架。在此情况下,图像传输单元130可以是设置在支架中的传输线。可替换地,图像传输单元130也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第一图像传输到显示单元140,以避免在支架等连接部件中布线。此外,支架单元的长度、宽度、厚度、形状或者体量,可以通过机械运动或磁致伸缩等运动形式而发生改变,用于完成显示单元的位置改变以及位置调整。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和与固定单元110对应的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在本示例中,与固定单元110对应的平面可以是固定单元110沿用户佩戴方向的截面。并且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还可与显示单元140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连接单元150还可包括第一铰链部件和第二铰链部件。例如,支架可以通过滑轨或铰链等连接机构与显示单元和/或固定单元进行连接,以实现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第一铰链部件可连接支架和固定单元,使得支架能够围绕第一铰链部件折转;并且第二铰链部件可连接支架和显示单元,使得显示单元能够围绕第二铰链部件折转。可替换地,连接单元150还可包括连接显示单元的滑轨部件等。可以在固定单元110被正向佩戴时靠近用户左耳和右耳的位置分别设置支架以支撑显示单元,如稍后结合图2所描述的。可替换地,可在固定单元110靠近用户头顶的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架,在第一状态下支架支撑显示单元140,使得显示电源140位于用户眼睛前方的可视区域,而在第二状态下,可通过支架将显示单元移动到用户头顶上方。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固定单元还可包括旋转部件。例如在固 定单元为头盔的情况下,在第一状态下,可转动旋转部件,使得显示单元位于用户眼睛前方的可视区域,而在第二状态下,可转动旋转部分,使得显示单元向上移动至头盔的夹层中或者头盔上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显示单元140可以包括尺寸较小的显示屏。在第一状态下,显示单元140位于用户的可视区域且朝向用户,以便于用户观看。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屏和光学系统。显示屏可显示处理单元获得的第一图像。光学系统可接收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放大虚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显示屏可以是尺寸较小的微型显示屏。光学系统可接收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放大虚像。也就是说,光学系统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用户通过光学系统可观看具有较大尺寸的第一图像的放大虚像。从而用户可清楚观看第一图像,并且用户所观看的图像的尺寸不受显示单元的尺寸的限制。例如,光学系统可包括以凸透镜。可替换地,为了减少像差、避免色散等对成像造成的干扰,带给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光学系统也可由包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多个透镜形成透镜组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可沿光学系统的光轴对应地设置显示屏和光学系统可对应设置。在此情况中,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150可使得包括显示屏和光学系统的显示单元140整个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150可使得显示单元140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110的第二位置关系。此外,根据本方面的另一示例,显示单元可还包括:第一光导部件、镜片和第二光导部件。在光学系统接收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后,第一光导部件可将光线传送到设置在镜片中的第二光导部件。第二光导部件可接收通过第一光导部件传送的光线,并且在连接单元150处于第一状态下,向用户进行反射。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至少使得显示单元140中的镜片,以及其中包含的第二光导部件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整个显示单元140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可选择地,镜片在从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上满足第一预定透光率,使得用户能够在观看放大虚像 的同时能够观看周围环境。另一方面,镜片在从外侧到内侧的方向上满足第二预定透光率。从而在周围环境中的光线较强时可对部分光学进行折射或反射。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显示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被连接到能够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的固定单元。因此显示单元的重量主要由头部进行承担,而不是由鼻梁以及耳朵承担。从而减轻了的鼻梁以及耳朵的负担。此外,即使用户进行例如转动头部之类的活动也不易造成显示装置的脱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佩戴。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可通过连接单元切换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固定单元的位置,当用户不观看显示内容时,可将显示单元从用户眼睛前方的可视区域中移开,以避免妨碍用户的视线。从而即使用户不观看显示内容并且进行其他活动时,也不必须将显示装置从头部摘下。下面,将参照图2说明根据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图2是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基本构造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200包括头带部件210、第一子连接单元220、第一子显示单元230、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此外,与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类似,显示装置200还包括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的处理单元,和将第一图像传送到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的图像传输单元(未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处理单元可设置在头带部件210中,此外,图像传输单元可设置在第一子连接单元和第二子连接单元中。头带部件210为图1中所示的固定单元的一个示例。此外,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图1中所示的连接单元可包括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并且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可包括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第一子连接单元220连接头带部件210的第一端和第一子显示单元230,第二子连接单元240连接头带部件210的第二端和第二子显示单元。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使得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具有相对于头带部件210的第一位置关系;而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使得第一子显 示单元23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头带部件210的第二位置关系。具体地,当头带部件210被佩戴在头部时,头带部件210能够挠性形变,使得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子连接单元220、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压靠左耳,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压靠右耳。此外,当显示装置200通过头带部件210被用户佩戴在头部时,在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30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用户的可视区域内且朝向用户。可替换地,也可分别控制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的状态。稍后将对此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可以是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子显示单元230的第一支撑臂,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可以是在第一状态下,第二子显示单元250的第二支撑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支撑臂与第一子显示单元230之间,以及第二支撑臂与第二子显示单元250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此外,图像传输单元可设置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图3a是示出了用户佩戴显示装置200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俯视图。图3b是示出了用户佩戴显示装置200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侧视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用户的可视区域且朝向用户。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可分别包括显示处理单元获得的第一图像的显示屏和接收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放大虚像的光学系统。从而,用户可通过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观看第一图像的放大虚像310。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显示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被连接到能够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的固定单元。因此显示单元的重量主要由头部进行承担,而不是由鼻梁以及耳朵承担。从而减轻了的鼻梁以及耳朵的负担。此外,即使用户进行例如转动头部之类的活动也不易造成显示装置的脱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佩戴。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第一子显示单元可包括锁定件的第一部分,而第二子显示单元可包括锁定件的第二部分。例如,锁定件的第一部分 可设置在第一子显示单元的、在第一状态下靠近第二子显示单元的一侧,而锁定件的第二部分可设置在第二子显示单元的、在第二状态下靠近第一子显示单元的一侧,并且锁定件的第一部分在第一子显示单元中的设置与锁定件的第二部分在第二子显示单元中的设置位置对应。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子显示单元和第二子显示单元通过锁定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例如磁力吸合,或者机械连接之类的方式相互锁止。从而可保持第一子显示单元和第二子显示单元的显示位置一致。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壳体,以在连接单元处于第二状态下,容纳连接单元和显示单元。例如,图2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头带部件的第一端的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头带部件的第二端的第一壳体。图4是示出了对于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410设置在头带部件210的一端,而第二壳体420,设置在头带部件210的另一端。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可收纳于第一壳体410中,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可收纳于第二壳体中420中。此外,如上所述,可分别控制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和第二子连接单元240的状态。如图4所示,第一子连接单元220可处于第一状态,使得第一子显示单元230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用户的可视区域内且朝向用户。同时,第二子连接单元240可处于第二状态,使得第二子连接单元240自身和第二子显示单元250被收纳于第二壳体中420中。通过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用户在不使用显示装置时,可将两个子显示单元和子连接单元收藏至两个壳体中,从而可防止连接单元和显示单元被损坏,并且方便用户携带。此外,由于显示单元和连接单元可以进/出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可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表面形成缺口,并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可以包含可移动挡板等机构,以便于防尘、防水、防虫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固定单元210可具有第三壳体,处理单元设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第三壳体中。此外,可对于第一子显示单元230和第一子显示单元250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分别设置处理单元。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4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在固定单元210可具有第三壳体的情况下,图像采集单元可设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第三壳体上,配置来采集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 例,图像采集单元还可将所采集的图像传送到处理单元。并且,处理单元可识别图像中的控制手势,并根据控制手势生成第一控制指令。从而,即使当显示装置被佩戴在头部、用户不方便查看显示装置上的操作按键时,用户也可以容易地对显示装置进行控制,而不需要熟悉设置在显示装置上的按键的位置。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还包括输入单元,以接收用户输入,并将所接收到的用户输入传送到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可根据用户输入,生成第二控制指令。例如,输入单元可以包括设置在头带部件、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上诸如按键之类的绝对位置控制部件。此外,输入单元也可以包括设置在头带部件、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上的诸如触摸感应单元之类的相对位置控制部件。触摸感应单元检测操作体在其上的触摸操作,并将所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送到处理单元。从而,即使当显示装置被佩戴在头部、用户不方便查看显示装置上的操作按键时,用户只需知晓触摸感应单元的设置位置即可容易地对显示装置进行控制,而不需要熟悉设置在显示装置上每个按键的具体位置。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处理单元还配置来获得要播放的音频文件并根据所获得的音频文件生成音频信号。显示装置还包括音频传输单元和扬声器单元。音频传输单元可将音频信号传送到扬声器单元,并且扬声器单元可播放该音频信号。在图4所示示例中,输入单元可设置在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的外侧,以便于接收用户输入,而扬声器单元可设置在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的内侧,以便于用户收听。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4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采集声音的声音采集单元。在固定单元210可具有第三壳体的情况下,声音采集单元可设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或第三壳体上。例如,声音采集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的话筒。可替换地,声音采集单元可包括采集模块阵列,配置来对来自预定区域(例如用户在显示装置被佩戴时用户嘴部的区域)的声音进行定向采集,其中采集模块阵列包括多个声音采集模块。从而采集单元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特定方向上的声音进行采集,并且可屏蔽除该特定方向以外,其他方向上的噪音。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4中所示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显示装置供电的电源单元。在固定单元210可具有第三壳体的情况下,电源单元可设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或第三 壳体上。电源单元可以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电子设备相连接,以便从这些电子设备获取预定电压并且向显示装置提供。可替换地,为了便于用户携带,可电源单元也可采用电池模块向显示装置供电。例如,在电源单元设置第三壳体中的情况下,电源单元可包括沿头带部件设置的多个电池模块。如图4所示,由于头带部件为具有U形截面的弧形,因此电池模块的形状可与头带部件的弧度对应。从而可分散设置在头带部件中的电池模块的重量,便于用户佩戴,并且沿头带部件设置多个电池模块可增加显示装置的待机时间。此外,图4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头带部件可被折叠,以方便用户携带。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可折叠头戴部件的一个示例情形的示意图。如图5a和图5b所示,头带部件包括:第一头戴模块510、第二头戴模块520、第三头戴模块530、第三铰链部件540和第四铰链部件550。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壳体410设置在第一头戴模块510上,而第二壳体420设置在第三头戴模块530上。第三铰链部件540连接第一头戴模块510和第二头戴模块520。以及,第四铰链部件550连接第二头戴模块520和第三头戴模块530。从而,第一头戴模块510能够围绕第三铰链部件540折转,使得第一壳体从图5a所示的位置被移动到如图5b所示的靠近第二头戴模块520的位置。类似地,第三头戴模块530能够围绕第四铰链部件550折转,使得第二壳体从图5a所示的位置被移动到如图5b所示的靠近第二头戴模块520的位置。通过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用户在不使用显示装置时,可将两个子显示单元和子连接单元收藏至两个壳体中,且两个壳体与头带部件之间可以进行折叠,从而进一步缩小了显示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下面,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方法。图6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方法600的流程图。显示方法600用于手持电子设备。显示方法600中的各个步骤可分别被上述图1至图5中的手持电子设备中的相应单元实现,因此,为了描述简洁,不再具体描述。如图6所示,在步骤S610中,通过处理单元获得要显示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可以是,例如,图片、视频图像或文本和图片的组合等。处理单元可根据所存储的图片、视频文件等生成要显示的第一图像。例如,图片、视频 之类的文件可存储在处理单元的内存中,此外,在显示装置中也可设置独立的存储单元,以存储这些文件。可替换地,处理单元还可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显示装置连接的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例如,在处理单元中可设置通信模块,以从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此外,显示装置也可包括独立设置的通信单元,以从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接收要显示的第一图像。在步骤S620中,将所述第一图像传送到所述显示单元。然后,在步骤S630中,通过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处理部件获得的第一图像。显示单元可包括显示屏和光学系统。显示屏可显示处理单元获得的第一图像。光学系统可接收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放大虚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显示屏可以是尺寸较小的微型显示屏。光学系统可接收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放大虚像。也就是说,光学系统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用户通过光学系统可观看具有较大尺寸的第一图像的放大虚像。例如,光学系统可包括以凸透镜。可替换地,为了减少像差、避免色散等对成像造成的干扰,带给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光学系统也可由包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多个透镜形成透镜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单元和连接单元。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能够通过固定单元被佩戴在头部。例如,固定单元可以包括例如头盔、头带等佩戴部件。连接单元可连接固定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连接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一位置关系,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具有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二位置关系。例如,固定单元可连接在连接单元的第一位置,而显示单元可连接在连接单元的第二位置。在第一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远离固定单元被连接到的第一位置,以及在第二状态下,连接单元使得显示单元靠近该第一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当显示装置通过固定单元被用户佩戴在头部时,在连接单元处于第一状态下,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用户的可视区 域内且朝向用户。具体地说,在连接单元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一区域;而在连接单元处于第二状态下时,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位于相对于固定单元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同,并且第一区域是显示装置通过固定单元被用户佩戴在头部时,用户的可视区域。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显示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被连接到能够被佩戴在用户的头部的固定单元。因此显示单元的重量主要由头部进行承担,而不是由鼻梁以及耳朵承担。从而减轻了的鼻梁以及耳朵的负担。此外,即使用户进行例如转动头部之类的活动也不易造成显示装置的脱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佩戴。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方法中,可通过连接单元切换显示单元中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固定单元的位置,当用户不观看显示内容时,可将显示单元从用户眼睛前方的可视区域中移开,以避免妨碍用户的视线。从而即使用户不观看显示内容并且进行其他活动时,也不必须将显示装置从头部摘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依赖于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组合、部分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