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装置及点胶方法

文档序号:269703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点胶装置及点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点胶装置,其包括一胶水容纳部与多个L型点胶针头,该胶水容纳部包括一顶部及一与该顶部相背的底部,该顶部开设有一用来注入胶水的入胶孔,该底部开设有贯穿该底部的多个通孔,每个L型点胶针头位于该底部且与对应的通孔相通,该每个L型点胶针头的出胶部相背于该胶水容纳部的中心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点胶方法。
【专利说明】点胶装置及点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块的点胶装置及一种点胶方法。【背景技术】
[0002]镜头模块组装工段里的点胶制程,系利用点胶装置将胶水充填至镜筒与镜片或间隔环的交接处,透过胶水固化后的强度使两者接触紧密牢固连接,防止镜筒内部件掉落。但对于手持装置等电子产品的薄型化,其内设置的镜头等组件也逐渐缩小。为了实现较好的点胶,现普遍需采用使点胶针头相对于待点胶镜头倾斜的方式让点胶针头靠近镜片组件与镜筒交界处来旋转待点胶镜头模块进行点胶,此时若待点胶镜头旋转时不能保持高精度,胶水则不能均匀溢满整圈待点胶部位,导致点胶良率低。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以上问题的点胶装置及一种点胶方法。
[0004]一种点胶装置,其包括点胶部与气压装置,该点胶部包括一胶水容纳部与多个L型点胶针头,该胶水容纳部包括一顶部及一与该顶部相背的底部,该顶部开设有一进气口以及位于进气口一侧的用来注入胶水的入胶孔,该气压装置与该进气口相连接以便向该胶水容纳部中的胶水施加气压以及对胶水的回吸。该底部开设有贯穿该底部的多个通孔,每个L型点胶针头位于该底部且与对应的通孔相通。该每个L型点胶针头包括直条型的管部以及与该管部相连的出胶部。该每个L型点胶针头的出胶部相背于该胶水容纳部的中心轴。
[0005]一种点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镜头承载盘,该镜头承载盘承载有数组排布的待点胶镜头,每一该待点胶镜头具有一待点胶部;提供一如上所述的点胶装置,该点胶装置的胶水容纳部容置有胶水;向靠近该待点胶镜头的方向移动该点胶装置,使该多个L型点胶针头的出胶部位于该待点胶部内;开启气压装置使该气压装置向该胶水容纳部中的该胶水施加气压,使得该胶水流至该L型点胶针头并从该出胶部流出至该待点胶部;及关闭该气压装置并将该点胶装置向远离该待点胶镜头方向移动。
[0006]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点胶装置具有多个L型点胶针头,从而该点胶装置下降一次就完成一个镜头模块的点胶,所以不需要旋转待点胶的镜头模块;并且每个L型点胶针头的出胶部直接指向待点胶镜头的镜筒内壁,当有胶水从该出胶部流出时,这样胶水可以直接沿着镜筒的内壁流向镜筒与间隔组件的待点胶部,有效防止溢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点胶装置的示意图。
[0008]图2为图1的点胶装置的点胶部的剖视图。
[0009]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点胶部的剖视图。
[0010]图4-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图1的点胶装置进行点胶的点胶方法示意图。
[001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点胶装置,其包括点胶部与气压装置,该点胶部包括一胶水容纳部与多个L型点胶针头,该胶水容纳部包括一顶部及一与该顶部相背的底部,该顶部开设有一进气口以及位于进气口一侧的用来注入胶水的入胶孔,该气压装置与该进气口相连接以便向该胶水容纳部里吹气及吸气从而控制胶水的流动,该底部开设有贯穿该底部且均匀分布的多个通孔,每个L型点胶针头连接于该底部且与对应的通孔相通,该每个L型点胶针头包括出胶部,该出胶部相背于该胶水容纳部的中心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胶水容纳部的底部为一凹曲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孔沿该底部周缘均匀开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L型点胶针头包括与该出胶部相连的管部,该管部连接该底部与出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胶部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该管部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胶部包括一出胶头,该出胶头填充于该出胶部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胶头的材质为多孔海绵纤维、多孔棉纤维或多孔泡沫塑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点胶装置还包括一三维移动装置,该三维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点胶装置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点胶。
9.一种点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镜头承载盘,该镜头承载盘承载有数组排布的待点胶镜头,每一该待点胶镜头具有一待点胶部; 提供一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该点胶装置的胶水容纳部容置有胶水; 向靠近该待点胶镜头的方向移动该点胶装置,使该多个L型点胶针头的出胶部位于该待点胶部内; 使该气压装置向该胶水容纳部中的该胶水施加气压,使得该胶水流至该L型点胶针头并从该出胶部流出至该待点胶部;及 关闭该气压装置并将该点胶装置向远离该待点胶镜头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出胶部的大小与该待点胶部的尺寸相匹配。
【文档编号】G02B7/02GK103837956SQ20121047120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吴承勋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