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51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中提供光源的必不可少的部分,由于液晶显示机理是利用液晶分子对光的旋光作用而实现显示的,所以,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需要偏振光实现显示,由背光模组的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导出后为非偏振光,在经过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时,需要用偏光片将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导出的光的一部分光转换成偏振光,而光在进行偏振的过程中光强会相应的降低。背光模组除应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也可为电子纸、OLED面板、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提供光源。如图I所示,图I为非偏振光通过偏光片进行偏振的原理示意图。·如图I中所示,普通的非偏振光可以看成由两个振动方向相互垂直、振幅相等、互不相干的b方向平行偏振光22和c方向垂直偏振光21的叠加,且b方向平行偏振光22与偏光片I的偏振方向a平行;非偏振光在经过偏光片I时,由于b方向平行偏振光22的振动方向与偏光片I的偏振方向a平行,而c方向垂直偏振光21的振动方向与偏光片I的偏振方向a垂直,根据马吕斯定律,b方向平行偏振光22可通过偏光片I,而c方向垂直偏振光21在通过偏光片I之后,其强度变为零。因此,由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导向液晶面板的光中,c方向垂直偏振光21不能通过偏光片1,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中光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不损耗背光模组的光的前提下,对背光模组的光进行预偏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层架构的导光板、以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使用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以提高对背光模组的光源发射的光的利用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底面具有网点;所述导光板本体具有至少两层导光层形成的层级结构。优选地,所述导光板本体为楔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导光板本体为平板结构。优选地,各所述导光层之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底面。优选地,各所述导光层的分界面为平面。优选地,各所述导光层的分界面设置有微结构。[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所述的导光板。优选地,还包括光源,且所述光源为平行光源。优选地,所述平行光源垂直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底面具有网点;所述导光板本体具有至少两层导光层形成的层级结构。根据布儒斯特定律,非偏振光在两种各向同性媒质分界面进行反射时,反射光转 化为部分偏振光,且反射光中垂直振动多于平行振动,即反射光中垂直于光线入射面的偏振光多于平行于光线的入射面的偏振光。上述的光线的入射面为入射光线与入射点处法线所成的平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中,其导光板本体具有至少两层导光层,所以,当光源出来的非偏振光经过导光板本体的入光面导入导光板本体,而且在经过底面设置的网点时被打散,从而反射到导光板本体的不同方向,而漏出导光板本体底面的部分直接通过反射片反射重新入射到导光板中;考虑到光源的出光角度原因,因为透明介质的反射率的大小与光的入射角有关,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大,所以导光板前半部分的非偏振光的入射角度很大,结合入光测网点分布相对稀疏,所以导光板前半段主要进行的是光的反射,这样才能保证射入导光板的非偏振光可以从导光板本体的一端导到另一端。射入导光板的非偏振光经过导光板本体的多层导光层时,分别在两相邻的导光层的分界面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反射和折射,而折射的部分偏振光在下一层分界面上再次进行反射和折射,因此,经过导光板本体的网点和以及多层导光层的分界面的不断反射,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偏振光成份越来越多,甚至完全转换成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偏振光;因此,经过导光板预偏振的光在导出导光板之后经过偏光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偏光片时光损非常小,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光能的利用率。

图I为非偏振光通过偏光片进行偏振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非偏振光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中进行反射的原理示意图。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偏光片;2 :非偏振光;21 :垂直偏振光;22 :平行偏振光;4 :导光板本体;41 :分界面;5 :网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4,导光板本体4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导光板本体4的底面设有网点5 ;导光板本体4具有至少两层导光层形成的层级结构。光线在透过相邻的两层导光层的分界面41时在分界面41上发生折射和反射。根据布儒斯特定律,非偏振光在两种各向同性媒质分界面进行反射时,反射光转化为部分偏振光,且反射光中垂直振动多于平行振动,即反射光中垂直于光线入射面的偏振光多于平行于光线的入射面的偏振光。上述的光线的入射面为入射光线与入射点处法线所成的平面。如图3所示,图3为非偏振光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中进行反射的原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中,其导光板本体4具有至少两层导光层,所以,当非偏振光 2经过导光板本体4底面设置的网点5时被打散,从而反射到导光板本体4的不同方向,而从导光板本体4底面漏出的部分光直接通过反射片反射重新入射到导光板中;考虑到光源I的出光角度原因,同时因为透明介质的反射率的大小与光的入射角有关,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大,所以导光板前半部分的非偏振光的入射角度很大,结合入光侧网点5分布相对稀疏,所以导光板前半段主要进行的是光的反射,这样才能保证射入导光板的非偏振光可以从导光板本体4的一端导到另一端。射入导光板的非偏振光经过导光板本体4的多层导光层时,分别在两相邻的导光层的分界面41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反射和折射,而折射的部分偏振光在下一层分界面41上再次进行反射和折射;非偏振光2中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垂直偏振光21和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的平行偏振光22在经过导光板本体4的网点5和以及多层导光层的分界面41的不断反射,反射光中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垂直偏振光21的成份越来越多,而平行偏振光22的成分越来越少,甚至完全转换成垂直偏振光21 ;因此,经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预偏振的光在导出导光板之后经过偏光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偏光片时光损非常小,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光能的利用率。当然,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导光板本体4的导光层的层数越多,非偏振光2在导光板中反射的次数越多,导光板导出的光中,垂直偏振光21的含量越多,导光板对非偏振光2的预偏振效果越好。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导光板本体4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可以有多种选择。导光板本体4可以为楔形结构。优选地,导光板本体4还可以为板状结构。如,上述导光板本体4为长方体结构,或者正方体结构。更优选地,各导光层之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导光板本体4的底面。各导光层的分界面41为平面。或者各导光层的分界面41为具有微结构的近似平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导光板;光源I和导光板安装于框架。该背光模组也具有上述导光板具有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优选地,上述背光模组的光源I为平行光源。进一步地,由于由导光板最终导出的光是垂直偏振光21,所以若要控制导光板导出的垂直偏振光21的偏振方向一致,需要控制光源I发射的非偏振光的入射面,进而需要控制非偏振光的传播方向基本相同。优选地,光源I发射光的入射面垂直于导光板本体4与光源I所对的侧面,即背光源采用平行光源。由于平行光源属于现有技术的范畴,在此不作赘述。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说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OLED面板、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 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底面具有网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本体具有至少两层导光层形成的层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为楔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为平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光层之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光层的分界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光层的分界面设置有微结构。
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为权利要求1飞任一所述的导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且所述光源为平行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光源垂直于导光板的入光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导光板本体的底面具有网点;导光板本体具有至少两层导光层形成的层级结构,光线在透过相邻的两层导光层的分界面时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进入该导光板的非偏振光经过导光板本体的网点和以及多层导光层之间的分界面的不断反射,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偏振光成份越来越多,最终完全转换成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偏振光;因此,经过导光板预偏振的光在导出导光板之后经过偏光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偏光片时光损非常小,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光能的利用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以及一种使用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2583504SQ20122022145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李友, 马青, 尹大根, 尚飞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