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64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主体框体的左右侧表面具有手提部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具有大致矩形的主体框体,以及在主体框体的左右侧表面向内侧凹地形成的手提部(例如,参照专利文件I)。具体来说,在该技术中,在水平地形成主体框体的上表面的同时,在左右侧表面的上侧设置手提部。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9-244673号公报但是,在前述技术中,在将图像形成设备收纳在收纳空间与主体框体的上下左右大小大致相同的架子内的情形下,当取出所收纳的图像形成设备时,因为手难以进入主体框体与架子的壁之间,手不能到达手提部,因而产生该操作非常繁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被收纳在狭小的收纳空间时,也能容易地取出的图像形成设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框体的左右侧表面向内侧凹的手提部。所述主体框体被形成为其上表面越靠近前方越向下方倾斜。所述手提部配置在所述主体框体的侧表面的上侧、用户能够与所述上表面一同握持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将图像形成设备收纳在收纳空间小的架子内,主体框体与架子的上下左右壁之间的间隔狭小的情况下,因为主体框体的上表面被形成为向斜前下方倾斜,因此能够容易地利用主体框体上方的空间使用户的整个手放到手提部附近。此外,通过将手提部配置在上表面附近(用户能够与上表面一同握持的位置),仅将手的前端伸进主体框体与架子的左右壁之间,即可容易地将手放到手提部,因此,容易对图像形成设备使力,能够容易地将图像形成设备从狭小的收纳空间取出。在前述结构中,优选地,所述手提部的上表面形成为与所述主体框体的下表面平行。由此,因为由主体框体倾斜的上表面与手提部的上表面构成的握持部呈与手的形状相适应的三角形,因此,用户容易抓住握持部,能够容易地将图像形成设备从架子内取出。此外,因为手提部的上表面与主体框体的下表面平行,当抬起例如放置在地面上的图像形成设备时,能够保持主体框体的下表面与放置面平行地抬起,因此,当抬起图像形成设备时,能够抑制主体框体倾斜而使下表面与放置面相撞。在前述结构中,优选地,在所述主体框体的所述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部,在所述操作部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由所述主体框体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手提部的所述上表面形成握持部。[0013]由此,因为用户握住握持部时手不接触操作部,因此,能够抑制操作部在搬运图像 形成设备时受力。在前述结构中,优选地,在构成所述主体框体的所述上表面的上壁的下侧,设置有 一边向前方输送原稿、一边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的读取部。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图像形成设备被收纳在狭小的收纳空间时,也能容易地利 用手提部将其取出。
图I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机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多功能机被收纳在架子上的状态的图。图3是示出从下方仰视手提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连接构件等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从左右方向的外侧仰视组装构件和手提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从左右方向的内侧俯视组装构件和手提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从左右方向的内侧仰视组装构件和手提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示出从左右方向的外侧看连接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手提部附近的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多功能机I包括主体框体10、原稿读取装置20、以及图像形成部 PF (参照图2)。多功能机I是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例子,原稿读取装置20是读取部的一个 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部PF是由包括已知的感光体、曝光装置而构成的部 分。在该图像形成部PF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对纸张上的图像进行热定影的未图 示的定影装置。在图像形成部PF及定影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纸张,通过形成于主体框体10 的上部的排出口 11排出至配置于主体框体10的上部的排纸盘12上。排出口 11和排纸盘12形成于设置在图像形成部PF之上的连接构件50。在连接 构件50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如图4所示,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壁部52。而且,在各 侧壁部52的上部,分别安装有构成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IOB的盖构件71。在连接构件50的后侧上部,安装有作为原稿读取装置20的框体的读取装置用框 体72。原稿读取装置20是一边向前方输送原稿,一边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装置。原稿读取装 置20设置在构成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IOB的上壁14的下侧。上壁14和盖构件71形成为越靠近前方越向下方倾斜。上表面IOB的后端形成为 比主体框体10的前后方向中央更靠后侧。从上表面IOB的后端形成有越靠近后方越向下 方倾斜的后表面10E。通过上表面IOB和后表面10E,主体框体10的上部从侧面看时呈顶 点位于上方、向后方倾斜的三角形。在原稿读取装置20的后方,具有读取用供纸盘16。该读取用供纸盘16可以通过 折叠来收起来。从读取用供纸盘16供给的原稿由原稿读取装置20来读取图像。读取了图像的原稿被排出至设置在排纸盘12上方的读取用排纸盘17上。主体框体10具有形成为在左右侧表面IOA的上部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凹的手提部30。而且,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IOB形成为越靠近前方越向下方倾斜。手提部30位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并且配置在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IOB的附近。更具体地,手提部30配置在用户可以与上表面IOB同时握持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提部30设置在比原稿读取装置20更靠下方,并且比排纸盘12更靠上方的位置。连接构件50配置在比图像形成部PF更靠上方的位置。连接构件50不保持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未图示的高压基板或齿轮系等。这样,由于连接构件50无需保持高压基板或齿轮系,因而在形成手提部30时,对连接构件50的空间上的限制小。其结果是,通过在主体框体10的侧表面自由设置手提部30,可以实现 装置的小型化。手提部30的位置可以适当设定。例如,可以是与假想使用多功能机I的用户中手最小的用户的手相适应的位置,也可以是与标准大小的手相适应的位置。具体来说,例如,手提部30的位置可配置在距上表面IOB的最短距离为15mm 60mm的位置。如图2所示,假设多功能机I被放在收纳空间小的架子R内。更具体地,假设主体框体10与架子R的上壁Rl及左右壁R2(图中仅示出一个)之间的间隔小的情形。即使在这种情形下,如前所述,由于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IOB形成为向斜前下方倾斜,因而主体框体10的上方仍具有空间S。利用该空间S,用户的整个手H可容易地伸到手提部30的附近。此外,由于手提部30配置在上表面IOB的附近,因而仅将手的前端伸进主体框体10与架子R的左右壁R2之间,即可容易地将手放到手提部30。其结果是,即使是将多功能机I放在像架子R那样狭窄的收纳空间的情形,用户也可容易地将多功能机I从该收纳空间取出。作为将多功能机I放在这样狭窄的架子R内的例子,有例如不使用时拔下多功能机I的电源插头放在架子R内,使用时将多功能机I从架子R取出的情形等。手提部30的上表面30A形成为与主体框体10的下表面IOD平行(水平)。由此,通过主体框体10的倾斜的上表面IOB和手提部30的上表面30A,握持部IOC成为适合手H的形状的三角形。其结果是,用户抓握持部IOC变得容易,可容易地将多功能机I从架子R内取出。即,由于人的手H按小拇指、无名指、中指的顺序各手指的长度变长,当手轻握时,大拇指根部的鼓起部分与连接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指尖的线呈三角形。因此,大拇指根部的鼓起部分与各指尖适合三角形的握持部10C。握持部IOC的上表面IOB的倾斜度(相对于手提部30的上表面30A的倾斜度)可以适当设定。但是,与钝角相比,呈锐角时用户更容易握持,因此优选锐角。具体来说,例如可使上表面IOB的倾斜度为10° 35°。由于手提部30的上表面30A与主体框体10的下表面IOD平行,当例如用户抬起放置在地面上的多功能机I时,用户可以使主体框体10的下表面IOD相对于放置面保持平行地抬起。其结果是,可以抑制因抬起多功能机I时主体框体10的倾斜而使下表面IOD撞到放置面。如图1所示,在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IOB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处,设置有用于操作多功能机1、作为操作部的一个例子的多个按钮开关BS、数字键TK。在比该多个按钮开关BS、数字键TK更靠左右方向外侧处,由前述手提部30的上表面30A和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IOB形成剖面呈大致三角形的握持部IOC(用点示出的部分)。[0041]具体来说,在从手提部30的后述底壁35向左右方向的内侧离开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按钮开关BS、数字键TK。因此,从按钮开关BS等向左右方向离开地形成握持部10C。由于握持部IOC这样从多个按钮开关BS、数字键TK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离开地配置,当用户握住握持部IOC时,手不会碰到按钮开关BS等。其结果是,可抑制用户搬运多功能机I时按钮开关BS等受力。接下来,详细说明构成主体框体10的各构件。如图3 图5所示,主体框体10主要包括左右一对侧面盖40 (图中仅示出一个)、连接构件50以及组装构件60。在左右一对侧面盖40,形成前述手提部30。连接构件50连接一对侧面盖40。组装构件60是与连接构件50分体设置的构件,相对于手提部30从内侧组装。侧面盖40是形成多功能机I左右外侧的侧表面IOA的构件。在侧面盖40的上部,形成前述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凹的手提部30。手提部30是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开口的凹部。 如图5 图7所示,手提部30具有上壁31、下壁32、前壁33、.后壁34和底壁35 (参照图3)。上壁31、下壁32、前壁33和后壁34从侧面盖40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弯曲而成。底壁35是连接这些壁31 34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的壁。在手提部30的上壁31,形成有上下贯通的五个(多个)插入孔31A。与之相对地,在组装构件60,与多个插入孔31A相对应地设置有五个(多个)向下方突出的突起61。如图3所示,当组装构件60组装到手提部30时,组装构件60的各突起61分别通过对应的各插入孔3IA从手提部30的上壁31向下方突出。由此,仅通过将组装构件60组装到手提部30,即可由从插入孔31A向下方突出的突起61来在手提部30形成防滑物。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在手提部30上设置防滑物的操作。此外,通过设置多个突起61,当将手放到手提部30时,手容易受到突起61的阻力。其结果是,能够更加发挥防滑效果。而且,因为插入孔31A是与多个突起61的数量相对应地分别独立形成的,因此,与例如多个突起穿过一个连续的插入孔的情形相比,能够提高手提部30的刚性。其结果是,当用户将手放在手提部30以抬起多功能机I时,能够抑制手提部30的变形。此外,多个插入孔31A是沿凹状的手提部30的开口缘30B隔着规定间隔成排设置的。该规定间隔是比用户手指的宽度小的间隔。由此,当组装构件60组装到手提部30时,从各插入孔3IA向下方突出的各突起61沿着手提部30的开口缘30B隔着规定间隔成排地排列。这样,该规定间隔比用户手指的宽度小。这里,“各突起61的规定间隔”可以适当设定。例如,各突起61的规定间隔可以设定为比假想使用多功能机I的用户中手指最小的用户的手指宽度小,也可以设定为比标准大小的手指宽度小。通过这样设定突起61的间隔,当用户将手放到手提部30时,能够抑制手指从多个突起61之间穿过。其结果是,用户能够确保将其手指固定在突起61,从而能够确保发挥防滑效果。此外,各插入孔3IA与手提部30的底壁35之间的间隔(左右方向的距离)被形成为比用户的手指大。由此,当组装构件60组装到手提部30时,从各插入孔31A向下方突出的各突起61与底壁35之间的间隔比用户的手指大。[0052]这里,“突起61与底壁35之间的间隔”可以适当设定。例如,突起61与底壁35之间的间隔可以比假想使用多功能机I的用户中手指最大的用户的手指大,也可以比标准大小的手指大。通过这样设定突起61与底壁35之间的间隔,用户能够确保手指进入突起61与底壁35之间。其结果是,用户能够确保从突起61的内侧使手指固定住。如图4所示,连接构件50是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板状的构件。在连接构件5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面中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分别设置有作为比手提部30大一圈的凹部的保持用凹部53。保持用凹部53是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开口的凹部。如图8所示,保持用凹部53具有上壁部53A、下壁部53B、前壁部53C、后壁部53D和底壁部53E。以在该保持用凹部53内 配置前述手提部30的方式,左右侧面盖40被连接构件50连接。由此,如图9所示,组装构件60以夹在手提部30的上壁31与保持用凹部53的上壁部53A之间的方式来保持。由此,因为无需设置用来将组装构件60固定在手提部30的螺丝等,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如图7所示,组装构件60具有基部62、前壁部63和后壁部64。组装构件60是形成为能容纳在保持用凹部53内的大小、由树脂制成的构件。基部62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前壁部63和后壁部64从基部62的前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在基部62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前述多个突起61。此外,在基部62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处,一体地形成弹簧部65。弹簧部65能够沿上下方向弯曲变形。通过在弹簧部65的左右两侧形成贯通孔62A,弹簧部65能够与基部62的其他部分独立地弯曲变形。而且,弹簧部65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下方突出。此外,沿前后方向有间隔地设置三个(多个)弹簧部65。这样,如图9所示,当组装构件60夹在手提部30的上壁31与保持用凹部53的上壁部53A之间时,该弹簧部65与手提部30的上壁31接触弯曲。这样,弹簧部65向着保持用凹部53的上壁部53A对组装构件60施力。由此,通过弹簧部65,组装构件60被向着保持用凹部53的上壁部53A施力。其结果是,能够由弹簧部65来抑制组装构件60沿上下方向的松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部62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多个突起61的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壁66。更具体地,在整个形成多个突起61的范围(参照图5),形成突出壁66。该突出壁66的上端与保持用凹部53的上壁部53A接触。由此,即使是当将手放在手提部30抬起多功能机I时,手对突起61向上方施加力的情形,通过在突起61正上方的突出壁66与保持用凹部53的上壁部53A相抵接,能够抑制基部62的变形。通过这样抑制基部62的变形,能够确保抑制突起61缩回插入孔31A。如图6和图7所示,在前壁部63和后壁部64的下端,形成有向前后方向的内侧突出的配合爪63A、64A。与之相对地,在手提部30的前壁33和后壁34,向前后方向的外侧突出地形成有与配合爪63A、64A相配合的被配合爪33A、34A。由此,能够通过配合爪63A、64A与被配合爪33A、34A的配合,来将组装构件60组装到手提部30。之后,通过手提部30的上壁31和连接构件50来夹着组装构件60。其结果是,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组装构件60的组装操作。[0065]通过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前述效果的基础上获得以下效果。因为将比连接构件50小很多的组装构件60组装到手提部30,因此,与例如在连接构件形成插入手提部的插入孔的突起的情形相比,容易将突起61插入插入孔31A,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该组装操作。此外,通过使组装构件60和连接构件50是分体的构件,能够使组装构件60和连接构件50分别使用不同的材质(例如,不易打滑的材质、刚性高的材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还能够以如下例举的各种方式来使用。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主体框体10的上表面IOB从手提部30上方的位置到前端是倾斜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只要至少仅手提部正上方的上表面向斜前下方倾斜即可。例如,对于上表面,还可以仅手提部正上方的部分向斜前下方倾斜,其他部分水平形成。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上表面IOB的构件(盖构件71和上壁14)整个向·斜前下方倾斜,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仅形成握持部IOC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盖构件71)向斜前下方倾斜。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手提部30设置在排纸盘12与原稿读取装置20之间,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将手提部形成在沿左右方向与原稿读取装置20重叠的位置,或者沿左右方向与排纸盘12重叠的位置。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多功能机I,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用于其他图像形成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等。附医I标记说明[0073]I多功能机[0074]10主体框体[0075]IOA侦U表面[0076]IOB上表面[0077]30手提部
权利要求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框体的左右侧表面向内侧凹的手提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体被形成为其上表面越靠近前方越向下方倾斜,所述手提部配置在所述主体框体的侧表面的上侧、用户能够与所述上表面一同握持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部的上表面形成为与所述主体框体的下表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框体的所述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部,在所述操作部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由所述主体框体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手提部的所述上表面形成握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主体框体的所述上表面的上壁的下侧,设置有一边向前方输送原稿、一边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的读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主体框体的所述上表面的上壁的下侧,设置有一边向前方输送原稿、一边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的读取部。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即使被收纳在狭小的收纳空间时,也能容易地将其取出。在该图像形成设备(1),设置有在主体框体(10)的左右侧表面(10A)向内侧凹的手提部(30)。所述主体框体被形成为其上表面(10B)越靠近前方越向下方倾斜。所述手提部配置在所述主体框体的侧表面的上侧、用户能够与所述上表面一同握持的位置。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2841316SQ2012205572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渡边保则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