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取向处理法用的液晶取向剂、及使用该液晶取向剂的液晶取向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33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光取向处理法用的液晶取向剂、及使用该液晶取向剂的液晶取向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可抑制IPS驱动方式或FFS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中产生的交流驱动引起的残影的液晶取向膜、及用于获得该液晶取向膜的光取向处理法用的液晶取向剂。该光取向处理法用的液晶取向剂包含下述(A)成分、(B)成分和有机溶剂,(B)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为0.1~15质量份。(A)成分:通过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而进行光分解、光二聚或光异构的任何一种反应,在与偏振方向相同的方向或与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赋予各向异性的一种以上的聚合物。(B)成分:含有下式(1)表示的结构的聚合物。(W1和W2独立地为具有碳数6~30的芳香族基团的二价有机基,A为具有碳数2~20的亚烷基的二价有机基。)-W1-A-W2-----?(1)。
【专利说明】光取向处理法用的液晶取向剂、及使用该液晶取向剂的液晶取向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制作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由该液晶取向剂获得的液晶取向膜。更具体涉及用于形成能够通过光取向处理法、即、经偏振的紫外线的照射来代替摩擦处理而赋予液晶取向能力的液晶取向I吴的液晶取向剂、及由所述液晶取向剂获得的液晶取向膜。
【背景技术】
[0002]液晶电视、液晶显不器等所用的液晶显不兀件通常在兀件内设有用于控制液晶的取向状态的液晶取向膜。
[0003]目前,根据工业上最为普及的方法,该液晶取向膜通过对形成于电极基板上的由聚酰胺酸和/或将其酰亚胺化而得的聚酰亚胺形成的膜的表面用棉、尼龙、聚酯等的布朝一个方向摩擦、即所谓的摩擦处理来制成。
[0004]液晶取向膜的取向过程中对膜面进行摩擦处理的方法是简便且生产性良好的工业上有用的方法。但是,对于液晶显示元件的高性能化、高精细化、大型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由摩擦处理引起的取向膜的表面的损伤、起尘、机械力或静电所产生的影响,还有取向处理面内的不均匀性等各种问题不断显现。
[0005]作为替代摩擦处理的方法,已知有通过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而赋予液晶取向能力的光取向法。采用光取向法的液晶取向处理提出有利用光异构反应的方法、利用光交联反应的方法、利用光分解反应的方法等(参照非专利文献I)。
[0006]在将聚酰亚胺用于光取向用液晶取向膜的情况下,具有比其它情况下高的耐热性,因此可期待其可利用性。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将主链具有环丁烷环等脂环结构的聚酰亚胺膜用于光取向法。
[0007]如上所述的光取向法作为非摩擦取向处理方法而受到瞩目,不仅具有在工业上也可通过简便的制造工艺生产的优点,而且在IPS驱动方式或边缘场开关(以下称为FFS)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中,所得的液晶取向膜与用摩擦处理法得到的液晶取向膜相比,能够使液晶显示元件的对比度和视角特性等的性能提高。
[0008]另一方面,作为用于IPS驱动方式或FFS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取向膜,除了优异的液晶取向性和电特性等基本特性之外,还需要抑制IPS驱动方式或FFS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中产生的交流驱动引起的残影。但是,以往通过光取向法获得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的取向控制力及其稳定性不足,难以满足上述特性。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97313号公报
[0012]非专利文献
[0013]非专利文献1:《液晶光取向膜》木户肋、市村,功能材料,1997年11月号,17卷,11号,13-22页
【发明内容】

[0014]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IPS驱动方式或FFS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中产生的交流驱动引起的残影的光取向处理法用的液晶取向膜、及用于获得该液晶取向膜的光取向处理法用的液晶取向剂。
[0016]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7]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而进行了认真研究后发现,通过包含以下成分的液晶取向剂可达到上述的目的:通过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而进行光分解、光二聚或光异构的任何一种反应,在与偏振方向相同的方向或与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赋予各向异性的聚合物;同时具有刚直的芳香族基团和柔软的亚烷基的聚合物;和有机溶剂。
[0018]由此,本发明以下述内容为要点。
[0019]1.液晶取向剂,包含下述(A)成分、(B)成分和有机溶剂,(B)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为0.1~15质量份。
[0020](A)成分:通过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而进行光分解、光二聚或光异构的任何一种反应,在与偏振方向相同的方向或与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赋予各向异性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
[0021](B)成分:含有下式(I)表示的结构的聚合物。
[0022]【化I】
[0023]JV1-A-W2- (I)
[0024](式(I)中,Wi和界2分别独立地为具有碳数6~30的芳香族基团的二价有机基,A为具有碳数2~20的亚烷基的二价有机基。)
[0025]2.如上述I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A)成分是通过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而进行光分解反应,在与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赋予各向异性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
[0026]3.如上述I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A)成分是选自含有下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及该聚酰亚胺前体的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一种的聚合物。
[0027]【化2】
[0028]
【权利要求】
1.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A)成分、(B)成分和有机溶剂,(B)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为0.1~15质量份, (A)成分:通过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而进行光分解、光二聚或光异构的任何一种反应,在与偏振方向相同的方向或与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赋予各向异性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 (B)成分:含有下式(I)表示的结构的聚合物, 【化I】 -W1-A-W2- (I) 式(I)中,W ?和界2分别独立地为具有碳数6~30的芳香族基团的二价有机基,A为具有碳数2~20的亚烷基的二价有机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A)成分是通过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而进行光分解反应,在与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赋予各向异性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A)成分是选自含有下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及该聚酰亚胺前体的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一种的聚合物, 【化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A)成分是选自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I摩尔含有60摩尔%以上的上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及该聚酰亚胺前体的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上式(2)中,Xi为选自上式(Xl-ι)表示的结构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上式(2)中,X?为选自下式(Xl-1O)~(χι-ll)表示的结构的至少一种, 【化4】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上式(2)中,Y?为选自下式(4)和(5)表不的结构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上式(2)中,Yi为上式(4)表示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B)成分是选自含有下式(3)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及该聚酰亚胺前体的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一种的聚合物, 【化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B)成分是选自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I摩尔含有60摩尔%以上的上式(3)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及该聚酰亚胺前体的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一种聚合物。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上式(3)中,X2为选自下式(X2-1)~(X2-3)表示的结构的至少一种, 【化8】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上式(3)的X2为上式(X2-1)。
13.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上式(3)的Y2为选自下式(Y2-3)~(Y2-12 )表示的结构的至少一种, 【化9】
14.液晶取向膜,将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涂布、烧成而获得。
15.液晶取向膜,将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涂布、烧成、再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而获得。
16.液晶取向膜,将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涂布、烧成、照射经偏振的放射线后在150°C~300°C下加热而获得。
17.液晶显示元件,具备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膜。
【文档编号】G02F1/1337GK103718093SQ20128003826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作本直树, 饭沼洋介, 野口勇步, 堀隆夫 申请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