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定位结构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04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膜片定位结构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膜片定位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非常多的优点,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需要给液晶显示装置提供背光源。在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在靠近背光源的位置会由于受到来自背光源所散发的热量而产生翘曲变形,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均匀度、对比度与可视角度等产品重要特性深受背光模组所影响。在LED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中,为了使背光模组所发出的光线得以更均匀地发散,在背光模组中设置各式膜片,诸如增亮膜、扩散片以及棱镜片等等,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的光学均一性,同时提高背光模组的整体辉度,从而提闻显像品质。请參照图1及图2,图1为现有技术的I旲片受:热变形不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即现有技术中膜片的定位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10包括至少ー膜片20及胶框30等,为方便说明起见,于图1和图2中省略了背框、导光板以及其他元件,如此以清楚表示出背光模组10的膜片定位结构。如图2所示,膜片20的一端边沿具有至少ー个凸耳21,凸耳21中间设有通孔22,对应的胶框30内侧则设有对应数量的固定柱31,分别对应于多个凸耳21的通孔22,通孔22与固定柱31套合,使膜片20固定在胶框30上。然而,以上设计仅有定位功能,并无考虑温度变化等因素会造成膜片的热涨冷缩效应,因为对于侧入式背光源,由于LED发热量较大,而且分布不均,造成膜片局部膨胀,容易引起背光窗帘状痕迹40现象,进而产生光学效能不均匀,局部波纹痕迹等问题,严重影响背光品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膜片定位结构,解决膜片受温度变化产生涨缩量引起膜片翘曲变形的问题,藉由滑块与定位框架以及膜片定位孔的配合,对膜片四周施加拉应力,从而拉平膜片,以达到消除膜片的翘曲,提高背光品味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片定位结构,包括膜片及定位框架,其中,膜片的边沿具有凸耳,凸耳中间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定位框架具有朝向膜片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呈ー预定角度,膜片定位结构还包括:滑块,位于定位框架和膜片之间,所述滑块具有与膜片接触的底面、与第一斜面对应接触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斜度向膜片外沿方向逐渐抬高,滑块外沿对应所述定位孔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穿设于空位孔中。优选地,定位框架包含胶框及背框,胶框设于背框上,所述第一斜面设于胶框顶板的下表面。优选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膜片定位结构,包括膜片及定位框架,其中,膜片的边沿具有凸耳,凸耳中间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朝向膜片的顶板下表面设有具有第一斜面的插块,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呈ー预定角度,膜片定位结构还包括:滑块,位于膜片边沿下方和定位框架之间,具有与定位框架底板接触的底面、与第一斜面对应接触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斜度向膜片外沿方向逐渐抬高,第二斜面上对应于定位孔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穿设于定位孔中。优选地,定位框架包括胶框及背框,胶框设于背框上,所述插块设于胶框顶板的下表面。优选地,滑块还具有与底面连接设置的卡合凸块,卡合凸块由杆部和头部组成,杆部一端与底面连接,一端与头部连接,杆部的直径小于头部的直径。优选地,背框底板上对应卡合凸块开有定位滑槽,定位滑槽包括进ロ槽和连接于进ロ槽的轨道槽,进ロ槽的宽度大于轨道槽的宽度。优选地,卡合凸块的头部直径大于定位滑槽的轨道槽宽度,卡合凸块的杆部直径小于定位滑槽的轨道槽宽度。优选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ー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及固定在所述膜片定位结构内的导光板、背光源,膜片通过所述膜片定位结构固定于导光板上。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定位结构用于膜片的定位,利用定位结构中定位框架斜面与滑块斜面的相互挤压,以及滑块定位凸起与膜片定位孔的配合可将光学膜片有效固定于背光模组中,且滑块提供膜片拉应力,用以解决膜片在靠近背光源的位置会由于受到来自背光源所散发的热量而产生翘曲变形的问题,提升了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


图1为现有技术的膜片受热变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滑块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剖视侧视6为本发明实施例1滑块与斜面配合将膜片拉紧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滑块与斜面配合将膜片拉紧剖视侧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滑块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背光模组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背光模组剖视侧视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滑块与斜面配合将膜片拉紧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滑块与斜面配合将膜片拉紧剖视侧视图。图13为本发明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结构,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不相同的部件。实施例1请參照图3至图7,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用于显示装置中,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膜片定位结构200及固定在膜片定位结构200内的导光板300、背光源(未示出)。膜片定位结构200,包括膜片210、定位框架220及滑块250,其中膜片210为光学膜片,光学膜片的作用是提高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100的光学均一性,使背光模组100能产生最佳的光源分布,提高显像品质。本实施例中膜片210的边沿具有至少ー凸耳211,凸耳211中间设有定位孔212,其中定位孔212为穿孔。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胶框设置于显示面板ー侧,用以定位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再利用位于背光模组ー侧的背框与胶框结合固定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所述的定位框架220包括背框230及设于背框230上的胶框240,如图4所示,背框230包括底板231及连接于底板的第一侧板232,胶框240包括顶板241及连接于顶板241的第二侧板244,第一侧板232与第二侧板244连接使背框230与胶框240组装在一起形成容置空间。本实施例中,顶板241的下表面为与水平面呈ー预设角度的第一斜面242。从图4中可见,膜片210、滑块250及导光板300置于容置空间内,其中滑块250置于膜片210与定位框架200的顶板241之间。由图3可知,滑块250具有光滑的水平底面251、与底面251相对设置的第二斜面252,其中第二斜面252与与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图中还可见,第二斜面252的斜度向膜片外沿方向逐渐抬高,底面251上还设有定位凸起253,较佳地,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凸起253设于第二斜面252较高ー侧的底面251边沿且连接至滑块250的侧壁,但不应以此为限。组装时,首先将背框230与胶框240组装在一起,即将第一侧板232与第二侧板244连接,将滑块250的定位凸起253与膜片210上的定位孔212配合,因为定位凸起253的形状与定位孔212相适应,且定位凸起253的尺寸不大于定位孔212的尺寸。本实施例中,定位孔为穿孔,设于光滑底面251上的定位凸起253向下穿过定位孔212并突出于定位孔212,这时底面251平置于膜片210上与膜片210贴合,而定位凸起253容置于定位孔212中,如图5所示,滑块250还未与胶框240接触,即第一斜面242与第二斜面252间存在间隙。然后对胶框240施加向下的压力,如图6和图7所示,在胶框240下压的过程中,顶板241的下表面与滑块250的端面贴合,即第一斜面242与第二斜面252贴合并挤压第二斜面252,在斜面的作用下,胶框240对滑块250施加一垂直于第二斜面252向下的力,对该カ分解可以知道,滑块250受到了一向外的拉カ和一向下的压力。从图7中B区域可看出,因为滑块250受到向外的拉カ,从而滑块250在膜片210上向外移动,这时定位凸起253与定位孔212接触,通过定位凸起253挂起膜片210上的定位孔212,定位凸起253对膜片210施加一向外的拉应力,从而拉紧膜片210。同时,滑块250还受到一向下的压力,将滑块250紧压在膜片210上,防止滑块250跳脱。当第一斜面242与第二斜面252做适当的调整配合,就可调整滑块250的滑动距离、滑动方向等,从而可以调整拉应カ的方向以及大小,将膜片210拉伸平整后,可使用卡勾、螺丝等方式将胶框240固定,即将第一侧板232与第二侧板244固定连接,图中以螺丝方式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如图13所示,相同的膜片定位结构200可设置在膜片210四周,从而膜片210四周都受到向外的拉应力,使膜片210拉平,可减少甚至消除翘曲等变形。膜片210也可以只有一端通过膜片定位结构200来固定,而另一端则通过背光模组机构压合等来固定,而施力点也可多于两点以上,依据具体需求而定。实施例2请參照图8至图12,以下仅描述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2中,不同之处在干,定位框架220除了包含背框230及胶框240,还包含具有一斜面的插块243,所述插块243设于顶板241的下表面,插块243的斜面即为第一斜面242。其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滑块250的滑动方向及滑动距离,在底板231上开有定位滑槽270,使滑块250可以向预设轨道滑动。为了实现滑块250可以向预设轨道滑动的目的,特别地,如图8所示,滑块250在底面251上设有对应的卡合凸块260,而定位凸起253设于第二斜面252上,即定位凸起253与第二斜面252连接设置,且邻近于第二斜面252较高的一端连接至侧壁。优选地,如图10所示,卡合凸块260设于底面中心,并且卡合凸块260由杆部261和头部262组成,杆部261 —端与底面251连接,另一端与头部262连接,杆部261的直径小于头部262的直径。定位滑槽270包括进ロ槽271和连接于进ロ槽271的轨道槽272,其中进ロ槽271的宽度大于轨道槽272的宽度。相应的,头部262的直径与进ロ槽271的宽度相适应,杆部261的直径与轨道槽272的宽度相适应,并使得轨道槽272的宽度小于头部262的直径。组装时,如图9和图10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滑块240置于底板231上并处于膜片210外側。首先将卡合凸块260的头部262从定位滑槽270的进ロ槽271穿过底板并突出于底板,再向轨道槽272 —端移动,其中轨道槽272朝向底板231边沿设置。由于轨道槽272的宽度小于头部262的直径,使得卡合凸块260卡合于轨道槽272中,这样滑块250在滑动过程中卡合凸块260不会滑脱定位滑槽270,这时,滑块250的底面251位于底板231上与底板231贴合,同时使设于第二斜面252上的定位凸起253向上穿过定位孔212并突出于定位孔212。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让第一斜面242与第二斜面252更好地配合,当胶框240上的插块243的数量多于ー个时,插块243在胶框240顶板241的下表面上平行间隔设置,且相邻插块243的间距不小于凸耳211的宽度;对应地,凸耳211的数量多于ー个时,凸耳211在膜片210边沿平行间隔设置,且相邻凸耳211的间距不小于插块243的厚度。同样的,然后对胶框240施加向下的压力,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胶框240下压的过程中,插块243穿过相邻凸耳211的间距与滑块250配合,即插块243上的第一斜面242与滑块250的第二斜面252贴合挤压,在斜面的作用下,插块243对滑块250施加ー垂直于第二斜面252向下的力,由于卡合凸块260卡合于定位滑槽270中,使得滑块250在底板231上沿定位滑槽270滑动。同理可知,设于第二斜面252上向上穿过定位孔212并突出于定位孔212的定位凸起253对膜片210施加一向外的拉应力,从而拉紧膜片210。同吋,滑块250还受到一向下的压力,将滑块250的底面251紧压在底板231上,防止滑块250跳脱。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定位结构用于膜片的定位,利用定位结构中定位框架斜面与滑块斜面的相互作动,以及滑块定位凸起与膜片定位孔的配合将光学膜片有效固定于背光模组中,且滑块提供膜片拉应力,用以解决膜片在靠近背光源的位置会由于受到来自背光源所散发的热量而产生翘曲变形的问题,提升了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虽然本发明是參照其示例性的实施例被具体描述和显示的,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膜片定位结构,包括膜片及定位框架,其中,膜片的边沿具有凸耳,凸耳中间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具有朝向膜片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呈ー预定角度,膜片定位结构还包括: 滑块,位于定位框架和膜片之间,所述滑块具有与膜片接触的底面、与第一斜面对应接触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斜度向膜片外沿方向逐渐抬高,滑块外沿对应所述定位孔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穿设于空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包括胶框及背框,胶框设于背框上,所述第一斜面设于胶框顶板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4.一种膜片定位结构,包括膜片及定位框架,其中,膜片的边沿具有凸耳,凸耳中间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朝向膜片的顶板下表面设有具有第一斜面的插块,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呈ー预定角度,膜片定位结构还包括: 滑块,位于膜片边沿下方和定位框架之间,具有与定位框架底板接触的底面、与第一斜面对应接触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斜度向膜片外沿方向逐渐抬高,第二斜面上对应于定位孔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穿设于定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包括胶框及背框,胶框设于背框上,所述插块设于胶框顶板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还具有与底面连接设置的卡合凸块,卡合凸块由杆部和头部组成,杆部一端与底面连接,一端与头部连接,杆部的直径小于头部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底板上对应卡合凸块开有定位滑槽,定位滑槽包括进ロ槽和连接于进ロ槽的轨道槽,进ロ槽的宽度大于轨道槽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块的头部直径大于定位滑槽轨道槽的宽度,卡合凸块的杆部直径小于定位滑槽轨道槽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膜片定位结构,以及 固定在所述膜片定位结构内的导光板、背光源,膜片通过所述膜片定位结构固定于导光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膜片定位结构及其背光模组。该定位结构用于膜片的定位,膜片上具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膜片定位结构还包括具有朝向膜片的第一斜面的定位框架和滑块,滑块位于定位框架和膜片之间,具有与膜片接触的底面、与第一斜面对应接触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斜度向膜片外沿方向逐渐抬高,滑块外沿对应所述定位孔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穿设于定位孔中。利用膜片定位结构中定位框架斜面与滑块斜面的相互挤压,滑块向膜片外侧移动时定位凸起挂起定位孔从而对膜片施加一向外的拉应力,拉紧膜片。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滑块与定位框架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利用滑块对膜片施加拉应力,用以调节膜片受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涨缩量来消除膜片翘曲的问题。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3090323SQ20131003767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周革革, 李德华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