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344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显影装置的膜部件相对于显影装置的内壁部能够振动。显影装置的惰齿轮包括突起,并能够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第1位置是相应于图像形成时的调色剂供应辊的旋转,惰齿轮的突起从膜部件的端缘离开的位置。第2位置是相应于非图像形成时的调色剂供应辊的逆向旋转,惰齿轮的突起与膜部件的端缘重叠的位置。惰齿轮的突起伴随第2位置的惰齿轮的旋转,通过与膜部件的端缘间歇地接触,来使膜部件振动。
【专利说明】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向图像承载体提供调色剂的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基于从原稿图像读取的图像信息、或从电脑这样的外部设备等传送来的图像信息的光照射于图像承载体(感光鼓)的周面,来形成静电潜像。图像形成装置从显影装置将调色剂提供给该静电潜像,形成调色剂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用纸上。经过转印处理后的用纸在调色剂图像被实施了定影后而被排出到外部。
[0003]以下对在电子照相过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干式调色剂的显影方式进行说明。显影方式中使用双组分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含有磁性载体和调色剂。使用磁辊(调色剂供应辊)和显影辊。磁辊承载显影剂。显影辊仅承载调色剂。当使用磁辊使调色剂移动到显影辊上时,使磁性载体残留在磁辊上而只使非磁性调色剂转移到显影辊上,从而形成调色剂薄层。显影辊与感光鼓非接触地设置。在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的相向区域(显影区域),调色剂因交流电场而附着于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
[0004]近年来,随着彩色印刷化及高速处理化的发展,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为了应对高速处理化,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搅拌部件也被提出了高速旋转的要求。特别地,在上述显影方式中,在显影辊和磁辊之间的相向部分,通过形成在磁辊上的磁刷,只有调色剂承载于显影辊。此外,未被用于显影的调色剂被从显影辊剥离。因此,在显影辊与磁辊之间的相向部分的附近容易产生调色剂的浮游物。浮游的调色剂会有堆积在修整刮板(限制刮板)周边的情况。若堆积的调色剂凝聚而附着于显影辊,掉调色剂调色剂而发生图像不良。
[0005]为消除上述的不良情况,一种显影装置(第I例所涉及的显影装置)具有壁部。壁部设置于限制刮板与显影区域之间,与显影辊相对。壁部上设置有可挠性片部件和椭圆辊。片部件构成壁部的内壁面的一部分,并在与内壁面垂直的方向能够摇动。椭圆辊使片部件摇动。
[0006]此外,一种显影装置(第2例所涉及的显影装置)具备加振机构。加振机构对调色剂提供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是附着于显影装置的器壁的调色剂落入盒内的方向。
[0007]并且,一种显影装置(第3例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使驱动马达本身振动。驱动马达驱动流动部件。流动部件使调色剂收纳容器内的调色剂流动。显影装置通过将驱动马达的振动传递给调色剂收纳容器,从而防止调色剂滞留于调色剂收纳容器的内壁面。
[0008]第I例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中,通过椭圆辊的旋转使片部件摇动,来将堆积于片部件的调色剂抖落。此外,第2例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中,通过加振机构使显影容器本身振动,来使附着于显影容器的调色剂抖落。然而,第I例的结构中却另外需要用于使椭圆辊旋转的马达。在第2例的结构中也另外需要构成加振机构的杠杆及执行器(电磁螺线管)等。因此,不仅存在显影装置成本增加的问题,还导致结构变得复杂。
[0009]此外,第3例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中,由于使用了用于驱动使调色剂流动的流动部件的驱动马达,所以无需另外的用于使调色剂收纳容器振动的马达。但是,使驱动马达本身振动的结构却可能因为驱动马达的振动,而导致显影装置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发生振动。因此,可能存在因振动而导致图像不良及产生噪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便能够有效地抑制调色剂堆积于壳体内的限制刮板附近。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I观点,显影装置具有显影辊、调色剂供应辊、限制刮板以及壳体。显影辊与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体相对而设置,在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相向区域向所述图像承载体提供调色剂。调色剂供应辊与所述显影辊相对而设置,在与所述显影辊相对的相向区域向所述显影辊提供调色剂。限制刮板与所述调色剂供应辊相隔第I规定间隔相对而设置。壳体收纳所述显影辊、所述调色剂供应辊及所述限制刮板。
[0012]所述壳体具有内壁部。内壁部在所述限制刮板与所述图像承载体之间与所述显影辊相对。所述显影装置具备可挠性的膜部件、施力部件及惰齿轮。膜部件与所述内壁部的顶面相隔第2规定间隔而配置,并能够在接近或离开所述内壁部的方向上振动。施力部件与所述膜部件的长边方向的至少一端连接,并赋予所述膜部件张力。惰齿轮是斜齿齿轮。
[0013]所述惰齿轮设置至少一个突起。所述惰齿轮能够沿所述惰齿轮的旋转轴在第I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I位置是相应于图像形成时的所述调色剂供应辊的旋转,所述突起从所述膜部件的端缘离开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相应于非图像形成时的所述调色剂供应辊的逆向旋转,所述突起与所述膜部件的所述端缘重叠的位置。所述突起伴随配置于所述第2位置的所述惰齿轮的旋转,与所述膜部件的所述端缘间歇地接触,由此来使所述膜部件振动。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2观点,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I观点所涉及的显影装置。
[0015]根据本发明,在非图像形成时使调色剂供应辊逆向旋转时,惰齿轮配置于第2位置,由此,膜部件通过设置于惰齿轮的突起而如弦乐器的弦那样振动。因此,堆积于膜部件的调色剂能够被有效地抖落,从而落入调色剂供应辊与内壁部之间的空隙。其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调色剂堆积于壳体内的限制刮板周边。并且,通过使调色剂供应辊逆向旋转,落入调色剂供应辊与内壁部之间的空隙而堆积在限制刮板尖端的调色剂,通过形成在调色剂供应辊表面的磁刷而被回収。所回収调色剂伴随调色剂供应辊的逆向旋转,穿过调色剂供应辊与限制刮板之间的空隙而被强制返回到壳体内。此外,在图像形成时,由于惰齿轮配置于第I位置,膜部件不振动,因此,不会有在图像形成时,堆积在膜部件上的调色剂被抖落到调色剂供应辊上的可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显影装置3a?显影装置3d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大致结构图。
[0017]图2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3a的立体图。[0018]图3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侧面剖面图。
[0019]图4是从显影容器20的内侧看用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套盖37的立体图。
[0020]图5是用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套盖37的后侧端部付近的放大立体图。
[0021]图6是从感光鼓Ia侧看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后侧时的放大立体图。
[0022]图7是从感光鼓Ia側看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前侧时的放大立体图。
[0023]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中,调色剂供应辊30正向旋转时的惰齿轮41、驱动输入齿轮45a、驱动输入齿轮45b及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的位置关系的大致立体图。
[0024]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中,图8中的惰齿轮41、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的啮合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0025]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中,调色剂供应辊30逆问旋转时的惰齿轮41、驱动输入齿轮45a、驱动输入齿轮45b及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的位置关系的大致立体图。
[0026]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中,图10中的惰齿轮41、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的哨合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0027]图12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套盖37付近的侧面剖面图。
[0028]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3a的侧面剖面图。
[0029]图1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中,图13中的修整刮板33周边的部分放大图。
[0030]图15是示出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卸下套盖37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1]图16是从与修整刮板33接触的接触面侧看用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套盖37时的立体图。
[0032]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中定位销53a与销孔57a卡合状态的平面图。
[0033]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中定位销53a与销孔57a卡合状态的剖面图。
[0034]图19是示出调色剂供应辊30的结构和显影辊31的结构与图3相反时的本发明的显影装置3a的侧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6](第I实施方式)
[0037]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3a、显影装置3b、显影装置3c及显影装置3d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大致剖面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串联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以下以图像形成装置100为例对彩色打印机进行说明。
[0038]彩色打印机100主体内,图像形成部Pa、图像形成部Pb、图像形成部Pc及图像形成部Pd四个从中间转印带8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图1中为右侧)开始依次设置。图像形成部Pa?图像形成部Pd相应于不同的4种颜色(青色、品红、黄色及黑色)的图像而设置。图像形成部Pa、图像形成部Pb、图像形成部Pc及图像形成部Pd通过带电、曝光、显影及转印的各个工序,分别依次形成青色图像、品红图像、黄色图像及黑色图像。
[0039]图像形成部Pa、图像形成部Pb、图像形成部Pc及图像形成部Pd中分别设置有感光鼓la、感光鼓lb、感光鼓Ic及感光鼓Id。感光鼓Ia?感光鼓Id分别发挥图像承载体的功能。感光鼓la、感光鼓lb、感光鼓Ic及感光鼓Id分别承载青色可视像(调色剂图像)、品红可视像(调色剂图像)、黄色可视像(调色剂图像)及黑色可视像(调色剂图像)。并且,中间转印带8与图像形成部Pa?图像形成部Pd相邻而设置。中间转印带8通过驱动部件(未图示)在图1中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0040]感光鼓Ia?感光鼓Id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被一次转印到与感光鼓Ia?感光鼓Id抵接移动的中间转印带8上并重叠。然后,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9的作用被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介,例如转印纸P上。并且,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了的转印纸P在定影部13进行了调色剂图像定影后从彩色打印机100主体被排出。图1中一边使感光鼓Ia?感光鼓Id分别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对各个感光鼓Ia?感光鼓Id执行图像形成过程。
[0041]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了的转印纸P被收纳于用纸匣16内。用纸匣16配置于彩色打印机100的主体下部。转印纸P通过供纸辊12a及配准辊对12b被输送到夹持部。夹持部由二次转印辊9和后述的中间转印带8的驱动辊11形成。中间转印带8用的是导电树脂制的片材。并且,中间转印带8主要用的是没有接缝(seamless,无缝)的带。此外,在比二次转印辊9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有带清洁器19。带清洁器19呈刮板状,除去残存于中间转印带8表面的调色剂等。
[0042]接着,对图像形成部Pa?图像形成部Pd进行说明。感光鼓Ia?感光鼓Id分别旋转自由地设置。感光鼓Ia的周围设置有带电器2a、显影装置3a及清洁部7a。感光鼓Ib的周围设置有带电器2b、显影装置3b及清洁部7b。感光鼓Ic的周围设置有带电器2c、显影装置3c及清洁部7c。感光鼓Id的周围设置有带电器2d、显影装置3d及清洁部7d。
[0043]带电器2a、带电器2b、带电器2c及带电器2d分别使感光鼓la、感光鼓lb、感光鼓Ic及感光鼓Id带电。显影装置3a、显影装置3b、显影装置3c及显影装置3d分别在感光鼓la、感光鼓lb、感光鼓Ic及感光鼓Id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清洁部7a、清洁部7b、清洁部7c及清洁部7d分别除去残留在感光鼓la、感光鼓lb、感光鼓Ic及感光鼓Id上的调色剂等。
[0044]感光鼓Ia?感光鼓Id的下方设置有曝光装置5。曝光装置5分别对感光鼓Ia?感光鼓Id进行图像信息的曝光。
[0045]当从电脑等上位装置输入图像数据时,首先,通过带电器2a?带电器2d分别使感光鼓Ia?感光鼓Id的表面均匀带电。接着,曝光装置5根据图像数据分别对感光鼓Ia?感光鼓Id照射光,在各个感光鼓Ia?感光鼓Id上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3a?显影装置3d中分别充填有双组分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含有调色剂和载体。即,显影装置3a中充填有规定量的、含有青色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3b中充填有规定量的、含有品红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3c中充填有规定量的、含有黄色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3d中充填有规定量的、含有黑色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中所含的载体例如是磁性载体。
[0046]并且,在由于后述的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而使显影装置3a内所充填的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比例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从调色剂盒(补充部件)4a向显影装置3a补充青色调色剂。在由于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而使显影装置3b内所充填的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比例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从调色剂盒(补充部件)4b向显影装置3b补充品红调色齐U。在由于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而使显影装置3c内所充填的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比例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从调色剂盒(补充部件)4c向显影装置3c补充黄色调色剂。在由于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而使显影装置3d内所充填的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比例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从调色剂盒(补充部件)4d向显影装置3d补充黑色调色剂。
[0047]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通过显影装置3a?显影装置3d被提供并静电附着于感光鼓Ia?感光鼓Id上,其结果,在感光鼓Ia?感光鼓Id上分别形成与通过曝光装置5的曝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像相应的调色剂图像。
[0048]然后,一次转印棍6a以规定的转印电压对一次转印棍6a与感光鼓Ia之间赋予电场,从而感光鼓Ia上的青色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一次转印棍6b以规定的转印电压对一次转印棍6b与感光鼓Ib之间赋予电场,从而感光鼓Ib上的品红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一次转印棍6c以规定的转印电压对一次转印棍6c与感光鼓Ic之间赋予电场,从而感光鼓Ic上的黄色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一次转印棍6d以规定的转印电压对一次转印棍6d与感光鼓Id之间赋予电场,从而感光鼓Id上的黑色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
[0049]这4种颜色的图像为了形成规定的全彩图像而以预先所决定的规定位置关系形成。然后,为了继续进行新的静电潜像的形成,清洁部7a?清洁部7d除去经过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Ia?感光鼓Id表面的调色剂等。
[0050]中间转印带8挂在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从动辊10和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驱动辊11上。随着驱动马达(未图示)使驱动棍11旋转,中间转印带8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中间转印带8开始旋转时,转印纸P就以规定的定时从配准辊对12b被输送至夹持部(二次转印夹持部)。夹持部由驱动辊11以及与驱动辊11相邻而设置的二次转印辊9形成。在夹持部,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图像(全彩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转印纸P上。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了的转印纸P被输送至定影部13。
[0051]被输送到定影部13的转印纸P被定影辊对13a进行加热及加压。其结果,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转印纸P的表面,从而形成规定的全彩图象。分支部14将形成了全彩图像的转印纸P的输送方向设定成多个输送方向中的某一个。也就是说,转印纸P通过分支部14被分配到沿某个输送方向的输送路。只在转印纸P的单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直接被排出辊15排出到排出托盘17。
[0052]另一方面,在转印纸P的双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穿过定影部13的转印纸P暂时先被输送至排出棍15,然后,在转印纸P的后端穿过分支部14后,使排出棍15逆向旋转的同时,由分支部14切换输送方向。由此,转印纸P从后端被分配到用纸输送路18,在使图像面反转的状态下再次被输送至二次转印夹持部。然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下一个调色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9被二次转印到转印纸P的没有形成图像的面上。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了的转印纸P被输送至定影部13,进行了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后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7。
[0053]图2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3a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第I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侧面剖面概略图。其中,图3示出从图1的背面侧看到的显影装置3a的状态。因此,图3所示的显影装置3a内的各个部件的配置与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3a内的各个部件的配置相比,左右相反。另外,在下述说明中,举例示出了配置在图1的图像形成部Pa的显影装置3a,由于配置在图像形成部Pb?图像形成部Pd的显影装置3b?显影装置3d的结构与显影装置3a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并且,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彩色打印机100主体的跟前侧称为前侧,彩色打印机100主体的里侧称为后侧。例如,图2中显影装置3a的右端为前侧,左端为后侧。
[0054]如图2及图3所示,显影装置3a具备收纳有双组分显影剂(以下、有时简称为显影齐U)的显影容器20。显影容器20发挥壳体的功能。显影容器20收纳显影辊31、调色剂供应辊30、修整刮板33、搅拌输送螺杆25a及供应输送螺杆25b。修整刮板33发挥限制刮板的功能。
[0055]显影容器20通过隔墙20a被划分为搅拌输送室21和供应输送室22。搅拌输送室21中配置有能够旋转的搅拌输送螺杆25a。供应输送室22中配置有能够旋转的供应输送螺杆25b。搅拌输送螺杆25a及供应输送螺杆25b分别使调色剂盒4a (参照图1)所提供的调色剂(带正电调色剂)与载体混合搅拌,并使其带电。
[0056]接着,显影剂(调色剂及载体)通过搅拌输送螺杆25a及供应输送螺杆25b,被一边搅拌一边沿轴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输送。然后,显影剂经由形成在隔墙20a的两端部的未图示的显影剂通路,在搅拌输送室21与供应输送室22之间循环。S卩,搅拌输送室21、供应输送室22及显影剂通路在显影容器20内形成显影剂的循环路径。
[0057]显影容器20延伸于图3的右斜上方。显影容器20内位于供应输送螺杆25b的上方配置有调色剂供应辊30。在调色剂供应辊30的右斜上方,显影辊31与调色剂供应辊30相对而设置。并且,显影辊31在显影容器20的开口侧(图3的右侧),与感光鼓Ia (参照图1)相对而设置。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分别按图3的逆时针方向绕旋转轴旋转。
[0058]搅拌输送室21中配置有与搅拌输送螺杆25a相对的、未图不的调色剂浓度传感器。基于调色剂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色剂从调色剂盒4a经由未图示的调色剂补充口被补充到搅拌输送室21。调色剂浓度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导磁率传感器。导磁率传感器检测显影容器20内由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的导磁率。
[0059]调色剂供应辊30是磁棍。调色剂供应辊30由非磁性的旋转套管30a和固定磁体30b构成。旋转套管30a在图3中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固定磁体30b包覆于旋转套管30a内,并具有多个磁极(相当于图13的多个磁极29)。也就是说,调色剂供应辊30是通过调色剂供应辊30内部所设置的多个磁极来承载双组分显影剂的磁辊。
[0060]显影棍31由圆筒状的显影套管31a和显影棍侧磁极31b构成。显影套管31a在图3中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显影辊侧磁极31b固定于显影套管31a内。调色剂供应辊30和显影辊31相对,并且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向位置)具有规定的间隙。显影辊侧磁极31b和与固定磁体30b相对的磁极(主极)的极性不同。[0061]并且,显影容器20中,修整刮板33沿调色剂供应辊30的长边方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而安装。修整刮板33通过刮板固定螺钉36被固定于显影容器20。修整刮板33配置于调色剂供应辊30的旋转方向(图3的逆时针方向)上、比显影辊31和调色剂供应辊30之间的相对位置更靠上游侧的位置。而且在修整刮板33的尖端部和调色剂供应辊30的表面之间形成很小的间隙(gap)。也就是说,修整刮板33与调色剂供应辊30相隔规定间隔(第I规定间隔)相对而设置。
[0062]显影辊31被施加直流电压(以下称为Vslv (DC))及交流电压(以下称为VsLV(AC))。调色剂供应辊30被施加直流电压(以下称为Vmag(DC))及交流电压(以下称为Vmag(AC))。这些直流电压及交流电压从显影偏置电源经由偏置控制电路(都未图示)被施加到显影辊31及调色剂供应辊30。
[0063]如前所述,通过搅拌输送螺杆25a及供应输送螺杆25b,显影剂一边被搅拌一边在显影容器20内的搅拌输送室21及供应输送室22之间循环,由此来使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带电。供应输送室22内的显影剂被供应输送螺杆25b输送至调色剂供应辊30。并且,在调色剂供应辊30上形成磁刷(未图示)。调色剂供应辊30上的磁刷在被修整刮板33调整了层厚以后,通过调色剂供应辊30的旋转被输送至调色剂供应辊30与显影辊31之间的相向区域。接着,通过施加到调色剂供应辊30的Vmag (DC)与施加到显影辊31的Vslv (DC)之间的电势差AV及磁场,在显影辊31上形成调色剂薄层。即,调色剂供应辊31在与显影辊31之间的相向区域向显影辊31提供调色剂。
[0064]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层厚根据显影剂电阻、以及调色剂供应辊30与显影辊31之间的旋转速度差等而产生变化,但能够通过电势差AV来控制。若增大电势差AV则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层变厚,若减小电势差AV则调色剂层变薄。显影时的电势差AV的范围一般在100V?350V左右适合。
[0065]通过与调色剂供应辊30上磁刷的接触而在显影辊31上形成调色剂薄层,该调色剂薄层通过显影辊31的旋转被输送至感光鼓Ia与显影辊31之间的相向区域。显影辊31被施加Vslv (DC)及Vslv (AC)。因此,由于显影棍31与感光鼓Ia之间的电势差,从显影辊31有调色剂飞扬到感光鼓la。S卩,显影辊31在与感光鼓Ia之间的相向区域向感光鼓Ia提供调色剂。其结果,感光鼓Ia上的静电潜像得到显影。
[0066]没有被用于显影的剩余的调色剂被再次输送到显影辊31与调色剂供应辊30之间的相向区域,通过调色剂供应辊30上的磁刷而被回收。然后,通过固定磁体30b同极部分将调色剂从调色剂供应辊30剥离后,调色剂落入供应输送室22内。
[0067]之后,基于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结果,从调色剂补充口(未图示)向显影容器20内补充规定量的调色剂。被补充了调色剂的显影剂在循环于供应输送室22及搅拌输送室21期间,再次成为具有适当的调色剂浓度的、且被均匀带电的双组分显影剂。该显影剂再次通过供应输送螺杆25b被提供至调色剂供应辊30上,形成磁刷,并被输送至修整刮板33。
[0068]显影容器20在修整刮板33与感光鼓Ia之间具有与显影辊31相对的内壁部。显影容器20包括形成内壁部的套盖37。套盖37与显影容器20是不同的部件。
[0069]具体结构如下:显影容器20中,图3的右侧壁的显影辊31附近设置有向显影容器20的内侧突出的套盖37。套盖37的截面大致呈V字状。如图3所示、套盖37沿显影容器20的长边方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配置。套盖37的顶面37a (参照图4)在显影容器20内构成与显影辊31相对的内壁部。
[0070]套盖37的顶端设置有薄膜状的密封部件39。密封部件39的尖端部以与感光鼓Ia (参照图1)的表面接触的方式沿套盖37的长边方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密封部件39具有遮蔽的功能,以防显影容器20内的调色剂漏出到外部。
[0071]图4是从显影容器20的内侧(图3的左侧)看套盖37时的立体图。图5是套盖37的后侧端部付近(图4的虚线圆S内)的放大立体图。
[0072]在套盖37的顶面37a延长边方向支持有膜部件40。膜部件40具有可挠性。例如,膜部件4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薄膜这样的树脂制的可挠性材料形成。如图4所示,膜部件40配置在套盖37的顶面37a的几乎整个区域。
[0073]并且,膜部件40优选的是用调色剂附着力比套盖37 (内壁部)弱的材料形成。优选地,膜部件40的材质例如可以用氟树脂的薄膜等,或者,通过对膜部件40涂敷氟树脂的涂层,从而与套盖37相比,使调色剂更难以附着于膜部件40。此外,由于膜部件40是在后述的赋予了张力的状态下振动,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的复原力(韧性)。
[0074]在套盖37的顶面37a的、后侧(图4的右侧)及前侧(图4的左侧)的端部形成有导向部37b及导向部37c。膜部件40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分别插入导向部37b及导向部37c。膜部件40的后侧的端部设有卡止孔40a。螺形弹簧43 (参照图6)的一端卡止于卡止孔40a。并且,在膜部件40前侧的侧端缘形成有矩形状的切口部40b。切口部40b形成在与导向部37c相对的位置。
[0075]接着,膜部件40前侧的端部穿过导向部37c进一步向前侧延伸,成为到达惰齿轮41附近的突出片40c。惰齿轮41与调色剂供应辊30的驱动输入齿轮45a (参照图8)及显影辊31的驱动输入齿轮45b (参照图7及图8)连接。
[0076]并且,如图5所示,在套盖37的顶面37a,后侧的导向部37b的附近设有条部42。此外,在此没有图示,在前侧的导向部37c的附近也设有相同高度的条部42。通过两个条部42,膜部件40与套盖37的顶面37a (内壁部)相隔规定的间隔D (第2规定间隔)而被支持(配置)。膜部件40在能够在与套盖37的顶面37a (内壁部)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上振动。
[0077]图6及图7分别是安装在显影装置3a上的套盖37的后侧及前侧付近的部分放大图。并且,图6及图7示出从显影装置3a的外侧(图3的右侧)看到的套盖37的状态。图6及图7和图4及图5相比,左右相反。
[0078]如图6所示,螺形弹簧43与膜部件40的长边方向的至少一端连接。螺形弹簧43发挥施力部件的功能。螺形弹簧43赋予膜部件40张力。具体情况如下:
[0079]在套盖37的后侧,螺形弹簧43的一端卡止于膜部件40的卡止孔40a。螺形弹簧43的另一端卡止于套盖37的卡止部(未图示)。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套盖37的前侧,切口部40b挂在导向部37c上,限制了膜部件40向长边方向的移动。切口部40b形成在膜部件40的侧端缘。
[0080]通过该结构,膜部件40的一端(后侧的端部)通过螺形弹簧43施力于后侧。而膜部件40的另一端(前侧的端部)通过切口部40b和导向部37c的卡合而被限制移动。其结果,膜部件40在长边方向被赋予规定的张力(tension)。[0081]此外,突出片40c的尖端部位于配置在显影装置3a的前侧的惰齿轮41的外周面附近。突出片40c是膜部件40的前侧的端部,该膜部件40越过套盖37的前侧的导向部37c而延伸。惰齿轮41含有多个齿轮齿41a。惰齿轮41设有突起41b。突起41b是其中的一个齿轮齿41a在惰齿轮41的外周面延伸至内侧而形成的。
[0082]图8是示出调色剂供应辊30正向旋转时的、惰齿轮41、驱动输入齿轮45a、驱动输入齿轮45b及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的位置关系的大致立体图。图9是示出图8中的惰齿轮41、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的啮合状态的部分放大图。驱动输入齿轮45a发挥第I驱动输入齿轮的功能。驱动输入齿轮45b发挥第2驱动输入齿轮功能。并且,惰齿轮41是斜齿齿轮(helical gear)。因此,与惰齿轮41啮合的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也是斜齿齿轮。但在图8及图9中省略了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的各个齿轮齿的记载。
[0083]惰齿轮41与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啮合。驱动输入齿轮45a向调色剂供应辊30输入旋转驱动力。驱动输入齿轮45b向显影辊31输入旋转驱动力。驱动马达(未图示)与驱动输入齿轮45a连接。并且,驱动输入齿轮45a的旋转驱动力经由惰齿轮41被传递到驱动输入齿轮45b。另外,惰齿轮41插入有旋转轴41c,且能够在推力方向(图9的左右方向)上移动。
[0084]在图像形成时,在使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正向旋转(图3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与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啮合的惰齿轮41沿图8及图9箭头X方向旋转。此时,如图9所示,惰齿轮41的齿轮齿41a被驱动输入齿轮45a赋予向下压的挤压力F。挤压力F被分为分力F I和分力F 2。分力F I是与齿轮齿41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分力。分力F 2是与齿轮齿41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分力。
[0085]这里,分力F 2的作用是将惰齿轮41向右方向挤压。因此,惰齿轮41沿旋转轴41c向右方向移动。其结果,设置于惰齿轮41的外周面的突起41b配置于与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离开的位置(第I位置),即使惰齿轮41旋转,膜部件40也不振动而处于静止。
[0086]图10是示出调色剂供应辊30逆向旋转时的、惰齿轮41、驱动输入齿轮45a、驱动输入齿轮45b及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的位置关系的大致立体图。图11是示出图10中的惰齿轮41、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的啮合状态的部分放图。并且,与图8及图9同样地,图10及图11中省略了驱动输入齿轮45a及驱动输入齿轮45b各个齿轮齿的记载。
[0087]在非图像形成时使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逆向旋转(图3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向显影辊31的驱动输入齿轮45b传递驱动力的惰齿轮41按图10及图11的箭头X #方向旋转。此时,如图11所示,惰齿轮41的齿轮齿41a被驱动输入齿轮45a赋予向上抵压的挤压力F #。挤压力F #被分为分力F I #和分力F 2 #。分力F I #是与齿轮齿41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分力。分力F 2 #是与齿轮齿41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分力。
[0088]这里,由于分力F 2 #的作用是将惰齿轮41向左方向挤压,所以惰齿轮41沿旋转轴41c向左方向移动。因此,设置于惰齿轮41的外周面的突起41b被配置于与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的端缘重叠的位置(第2位置)。其结果,惰齿轮41每旋转I次,突起41b就与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的端缘接触,被赋予张力(tension)的膜部件40就如弦乐器的弦那样振动。[0089]此外,惰齿轮41的沿旋转轴41c的移动范围优选的是预先调整为,惰齿轮41向最左方向(接近突出片40c的方向)移动时,突起41b与突出片40c的端缘的重叠在2 mm左右。惰齿轮41的沿旋转轴41c的移动量能够根据齿轮齿41a倾斜度和惰齿轮41的旋转量(旋转角)来调整。特别地,在非图像形成时的惰齿轮41的沿旋转轴41c的移动量能够根据齿轮齿41a的倾斜度、非图像形成时的惰齿轮41的旋转量(即、惰齿轮41的逆向旋转量(逆向旋转角))来进行调整。
[0090]正如参照图8?图11所进行说明的那样,惰齿轮41沿着惰齿轮41的旋转轴41c能够在第I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第I位置是相应于图像形成时的调色剂供应辊30的旋转,突起41b从膜部件40 (突出片40c)的端缘离开的位置。第2位置是相应于非图像形成时的调色剂供应辊30的逆向旋转,突起41b与膜部件40 (突出片40c)的端
缘重叠的位置。
[0091]惰齿轮41在图像形成时通过使调色剂供应辊30旋转而配置于第I位置。另一方面,惰齿轮41在非图像形成时通过使调色剂供应辊30按与图像形成时相反的方向旋转,而配置于第2位置。惰齿轮41的突起41b随着配置于第2位置的惰齿轮41的旋转,与膜部件40 (突出片40c)的端缘间歇地接触,由此来使膜部件40振动。
[0092]图12是显影装置3a的套盖37付近的部分剖面图。通过非图像形成时的膜部件40的振动,如图12所示,堆积于膜部件40的调色剂脱离,而被抖落。其结果,即使在显影装置3a内的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进行高速旋转,导致显影容器20内的调色剂浮游量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调色剂在套盖37的顶面37a的堆积。从膜部件40被抖落的调色剂落入夹在套盖37和调色剂供应辊30之间的区域R。
[0093]落入区域R并暂时堆积在修整刮板33的尖端部付近的调色剂,被形成在逆向旋转的调色剂供应辊30的表面的磁刷回收。所回收的调色剂随着调色剂供应辊30的逆向旋转,通过调色剂供应辊30与修整刮板33之间的空隙。然后,调色剂通过固定磁体30b的同极部分从调色剂供应辊30被剥离,并被强制返回供应输送室22 (参照图3)。
[0094]因此,能够抑制堆积在套盖37的顶面37a的调色剂凝聚(结块)并附着于调色剂供应辊30或显影辊31。从而,不用依赖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的旋转速度,便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掉调色剂而导致的图像不良等。
[0095]另一方面,膜部件40在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进行正向旋转的图像形成时不振动。因此,在图像形成时不会有堆积在膜部件40上的调色剂被抖落而落入调色剂供应辊30上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因掉调色剂而导致的图像不良。并且,通过在非图像形成时使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逆向旋转,使膜部件40振动来抖落所堆积的调色剂,并通过逆向旋转的调色剂供应辊30的磁刷来回收调色剂,能够有效地使之返回供应输送室22。
[0096]此外,由于是通过使膜部件40振动来防止调色剂的堆积,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除去套盖37上的调色剂的刷部件之类的调色剂除去部件。从而能够节省空间,实现小型化。并且,不会有起因于调色剂除去部件的异物与显影剂一起在显影容器20内循环的情况。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异物夹在修整刮板33与调色剂供应辊30之间的空隙而导致露白图像这样图像不良的情况。
[0097]此外,在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旋转时,惰齿轮41必然发生旋转,利用该旋转来使膜部件40振动。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使膜部件40振动的专用马达及传动装置等。从而能够简化显影装置3a的内部结构。
[0098]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惰齿轮41的外周面设置I个突起41b(参照图10及图11)。但突起41b的个数可以根据非图像形成时的、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的旋转速度及/或旋转时间(即、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的逆向旋转速度及/或逆向旋转时间)来进行任意调整。例如,在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的逆向旋转速度慢的情况下,惰齿轮41的旋转速度也变慢。并且,在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的逆向旋转时间短的情况下,惰齿轮41的旋转时间也变短。在惰齿轮41的旋转速度慢的情况及/或逆向旋转时間短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突起41b的个数来增加与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接触的次数,从而能够使膜部件40充分振动。
[0099]使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逆向旋转的定时例如是,印刷动作结束的时点,印刷张数达到规定张数的时点,或显影装置3a内的温度达到规定以上温度的时点等规定的定时。另外,例如逆向旋转也可以在每次印刷动作结束时执行。
[0100]此外,一次印刷时与连续印刷时相比,更容易在膜部件40上堆积调色剂。其理由是,在一次印刷时,由于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的旋转断断续续地停止,从而在显影容器20内的空气的流动比连续印刷时少的缘故。同样地,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调色剂的流动性降低,因而与常温常湿環境下相比,调色剂更容易堆积在膜部件40上。
[0101]于是,在一次印刷时,每在比连续印刷时少的张数时,使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逆向旋转。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每在比常温常湿环境下时少的张数时,使调色剂供应辊30及显影辊31逆向旋转。从而,即使在一次印刷时及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调色剂在膜部件40上的堆积。
[0102](第2实施方式)
[0103]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装置3a侧面剖面图。图14是图13中的修整刮板33周边的部分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装置3a具备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使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而定位。并且,使套盖37的与调色剂供应辊30相对的相对面37d与修整刮板33的边缘部33a (尖端部)之间的距离L保持为一定。显影装置3a的其它部分的结构及使膜部件40振动的机构因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0104]就回收从膜部件40落入修整刮板33上的调色剂的情况而言,距离L非常重要。在距离L太宽的情况下,在使调色剂供应辊30按逆方向旋转时,磁刷够不到堆积在修整刮板33上的相对面37d附近的调色剂。从而不能充分回收调色剂。而在距离L太窄的情况下,图像形成中调色剂直接从膜部件40落到调色剂供应辊30上。从而,因掉调色剂而导致图像不良。
[0105]于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设置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的定位机构。由此能够总是使距离L保持为一定。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因堆积在修整刮板33上的调色剂的回収不良及掉调色剂而导致的图像不良。
[0106]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套盖37的定位机构进行具体说明。图15是示出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卸下套盖37而露出修整刮板33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从背面侧(与修整刮板33接触的接触面侧)看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a的套盖37的立体图。
[0107]定位机构包括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与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相对应的销孔57a及销孔57b。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形成于修整刮板33的顶面。销孔57a及销孔57b形成于套盖37的与修整刮板33的顶面接触的接触面。
[0108]并且,定位机构还包括第I定位块55a及第I定位块55b、第I定位孔51a及第I定位孔51b。第I定位块55a及第I定位块55b形成于套盖37的与修整刮板33接触的接触面。第I定位孔51a及第I定位孔51b对应于第I定位块55a及第I定位块55b,形成在修整刮板33的顶面。
[0109]并且,定位机构还包括第2定位块55c及第2定位孔51c。第2定位块55c形成在套盖37的与修整刮板33接触的接触面。第2定位孔51c与第2定位块55c对应地形成在修整刮板33的顶面。并且,第2定位孔51c与第2定位块55c形成为同一形状。
[0110]以下对定位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修整刮板33通过刮板固定螺钉36被固定于安装在显影容器20上的刮板支撑架35。并且,在修整刮板33的顶面形成有两处第I定位孔51a及第I定位孔51b,以及一处第2定位孔51c。第I定位孔51a及第I定位孔51b是沿修整刮板33的长边方向的长孔。第2定位孔51c是与第2定位块55c (参照图16)相同形状的圆孔。在修整刮板33的顶面的2处形成有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
[0111]如图16所示,在套盖37的背面,突设有与修整刮板33的第I定位孔51a(参照图15)卡合的第I定位块55a、及与第I定位孔51b (参照图15)卡合的第I定位块55b。在套盖37的背面,突设有与修整刮板33的第2定位孔51c(参照图15)卡合的第2定位块55c。
[0112]并且,在套盖37的背面,形成有两处销孔57a及销孔57b、三处间隙孔60a、间隙孔60b及间隙孔60c。修整刮板33的定位销53a (参照图15)与销孔57a卡合。修整刮板33的定位销53b (参照图15)与销孔57b卡合。间隙孔60a~间隙孔60c为了避免刮板固定螺钉36 (参照图15)与套盖37之间的干涉而设置。
[0113]图17是示出定位销`53a与销孔57a卡合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8是示出定位销53a与销孔57a卡合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7的X VIII — X VIII线剖面图)。以下说明定位销53a和销孔57a之间的关系,对于定位销53b (参照图15)和销孔57b (参照图16)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的说明。
[0114]定似销53a由头部61、轴部63构成。头部61形成于轴部63的尖〗而。轴部63关设于修整刮板33的顶面。头部61比轴部63径大。即,轴部63比头部61径小。
[0115]销孔57a通过圆形的卡合孔65、长孔状的引导孔67而形成为从平面看呈钥匙孔的形状。引导孔67与套盖37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引导孔67与卡合孔65连通。卡合孔65的内径Wl形成得比定位销53a的头部61的直径Rl大。引导孔67的宽度W2形成得比头部61的直径Rl小、且比轴部63的直径R2大。并且,轴部63的高度H仅比套盖37的基部厚度T稍大。此外,形成在修整刮板33的第I定位孔51a及第I定位孔51b是与引导孔67平行的长孔状。
[0116]接着,参照图13~图18,对套盖37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套盖37与修整刮板33的顶面抵接,以使形成在套盖37的背面的销孔57a的卡合孔65及销孔57b的卡合孔65分别与形成在修整刮板33的顶面的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卡合。
[0117]此时,在套盖37的背面,由于在与3根刮板固定螺钉36相对的位置形成有间隙孔60a~间隙孔60c,所以套盖37的背面与修整刮板33的顶面密切接触。
[0118]形成在套盖37的背面的第I定位块55a及第I定位块55b分别与形成在修整刮板33的顶面的第I定位孔51a的一端及第I定位孔51b的一端(图15的左端)卡合。通过第I定位块55a和第I定位孔51a的卡合、及第I定位块55b和第I定位孔51b的卡合,决定了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的宽度方向(图14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第2定位块55c不和第2定位孔51c卡合,容许套盖37向长边方向移动。也就是说,通过第I定位块55a及第I定位块55b与第I定位孔51a及第I定位孔51b的卡合,容许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而限制了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0119]接着,使套盖37在修整刮板33的长边方向(箭头B方向)滑动。从而,第I定位块55a从第I定位孔51a的一端(图15的左端)移动到另一端(图15的右端)。同时,第I定位块55b从第I定位孔51b的一端(图15的左端)移动到另一端(图15的右端)。并且,第2定位块55c与第2定位孔51c卡合,限制了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S卩,在使套盖37滑动到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与引导孔67卡合的位置时,通过第2定位块55c与第2定位孔51c的卡合,来限制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120]然后,随着套盖37的滑动,与定位销53a卡合的销孔57a及与定位销53b卡合的销孔57b也在箭头B方向上移动(图17中用虚线表示)。从而,定位销53a相对于销孔57a的卡合位置及定位销53b相对于销孔57b的卡合位置从卡合孔65移动到引导孔67。如上所述,由于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各自的头部61的直径Rl比引导孔67的宽度W2大,因此,引导孔67的周缘部被修整刮板33的顶面和头部61夹持,由此限制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也就是说,通过使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与卡合孔65卡合,使套盖37滑动到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与引导孔67卡合的位置,由此限制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0121 ] 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套盖37相对于修整刮板33在长边方向、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上的定位。由此,能够使套盖37与调色剂供应辊30的相对面37d和修整刮板33的边缘部33a之间的距离L保持一定。并且,不用使用螺钉之类的固定部件便能够使套盖37固定于修整刮板33。从而,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提高套盖37的安装作业。
[0122]这里,也可以是,使套盖37在修整刮板33的宽度方向(图14的左右方向)上滑动,使定位销53a及定位销53b与销孔57a及销孔57b卡合,第I定位块55a及第I定位块55b与第I定位孔51a及第I定位孔51b卡合,第2定位块55c与第2定位孔51c卡合。
[0123]但是,要使套盖37在宽度方向上滑动,需要在套盖37的相对面37d形成刮板固定螺钉36的间隙孔60a?间隙孔60c。因此,相对面37d不能形成为平坦面,而且相对面37d和边缘部33a之间的距离L在套盖37的长边方向也不能保持一定。从而,有可能不能够均匀回收堆积在修整刮板33的边缘部33a附近的调色剂。
[0124]此外,若采用以间隙孔60a?间隙孔60c覆盖刮板固定螺钉36的方式卡合的结构,也能够在相对面37d为平坦面的状态下,使套盖37在宽度方向上滑动。但是,该情况下,修整刮板33的宽度(刮板宽)需要有使套盖37在宽度幅方向上滑动的宽度。因此,由于所确保的刮板宽度导致显影装置3a的大型化,所以从显影装置3a的小型化及微型化的观点出发不理想。于是,优选的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的,使引导孔67、第I定位孔51a及第I定位孔51b形成为与套盖37及修整刮板33的长边方向平行,使套盖37在修整刮板33的长边方向上滑动来进行定位的结构。[0125]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套盖37及膜部件40的形状及结构仅仅为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它们可以根据显影装置3a的结构等来进行适当地设定。
[0126]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膜部件40的一端设置与螺形弹簧43连接的卡止孔40a,在膜部件40的另一端设置与导向部37c卡合的切口部40b。但也可以在膜部件40的两端设置卡止孔40a,使螺形弹簧43与各卡止孔40a连接。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使用设置在惰齿轮41的突起41b来使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振动的结构。但也可以使用构成调色剂供应辊30的驱动齿轮列或显影辊31的驱动齿轮列的其他齿轮,来使膜部件40的突出片40c振动。
[0127]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的是使用双组分显影剂,在调色剂供应辊30上形成磁刷,仅使调色剂从调色剂供应辊30移动到显影辊31,从显影辊31向感光鼓Ia?感光鼓Id提供调色剂的显影装置3a?显影装置3d。
[0128]但是,如图19所示,显影辊31的内部结构和调色剂供应辊30的内部结构也可以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反。
[0129]S卩,显影棍31由显影套管31a及固定磁体31c构成。固定磁体31c包覆于显影套管31a内,并具有多个磁极(相当于图13的多个磁极29)。因此,显影辊31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调色剂供应辊30相同结构的磁辊。也就是说,显影辊31是通过设置于显影辊31内部的多个磁极来承载双组分显影剂的磁辊。
[0130]调色剂供应辊30由旋转套管30a和调色剂供应辊侧磁极30c构成。调色剂供应棍侧磁极30c固定于调色剂供应棍30内。调色剂供应棍侧磁极30c的极性和与固定磁体31c相对的磁极(主极)不同。因此,调色剂供应辊30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显影辊31相同结构。
[0131]通过保持在显影辊31的表面的双组分显影剂而构成的磁刷来向感光鼓Ia?感光鼓Id提供调色剂。将保持在调色剂供应辊30的表面的调色剂提供给显影辊31,并使用调色剂供应辊30来回收显影辊31表面的剩余调色剂。
[0132]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具备图19所示的显影辊31及调色剂供应辊30的显影装置。该结构也能够有效地抑制从显影辊31落下的调色剂堆积在与调色剂供应辊30相对的限制刮板33周边。
[0133]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串联型彩色打印机100为例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的黑白复印机、彩色复印机、数字复印机、黑白打印机及传真机等。
[0134]本发明也能够用于在壳体(显影容器20)内的刮板(修整刮板33)和图像承载体(感光鼓Ia?感光鼓Id)之间具有与显影辊(显影辊31)相对的内壁部(套盖37)的显影装置(显影装置3a?显影装置3d)。利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抑制调色剂堆积在显影装置的内壁部。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彩色打印机100)中,通过具备上述显影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调色剂的堆积而造成的掉调色剂所导致的图像不良。
[0135]根据本发明,在非图像形成时使调色剂供应辊(调色剂供应辊30 )逆向旋转的情况下,构成调色剂供应辊的驱动齿轮列的惰齿轮(惰齿轮41)配置于第2位置,膜部件(膜部件40)通过设置于惰齿轮的突起(突起41b)而如弦乐器的弦那样振动。由此,堆积于膜部件的调色剂被有效地抖落入调色剂供应辊与内壁部(套盖37)之间的空隙。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调色剂堆积于壳体(显影容器20)内的刮板(修整刮板33)周边。
[0136]并且,通过使调色剂供应辊(调色剂供应辊30)逆向旋转,落入调色剂供应辊与内壁部(套盖37)之间的空隙而堆积于刮板(修整刮板33)尖端的调色剂,被形成于调色剂供应辊的表面的磁刷回收。所回收的调色剂伴随调色剂供应辊的逆向旋转穿过调色剂供应辊与刮板之间的空隙,被强制返回壳体(显影容器20)内。此外,在图像形成时,因惰齿轮(惰齿轮41)配置于第I位置,膜部件(膜部件40)不振动,所以在图像形成时,不会有堆积于膜部件上的调色剂被抖落,而落到调色剂供应辊上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影辊,与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体相对地配置,在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相向区域向所述图像承载体提供调色剂; 调色剂供应辊,与所述显影辊相对地配置,在与所述显影辊相对的相向区域向所述显影辊提供调色剂; 限制刮板,与所述调色剂供应辊相隔第I规定间隔而相对地配置;及 壳体,收纳所述显影辊、所述调色剂供应辊及所述限制刮板, 所述壳体在所述限制刮板与所述图像承载体之间具有与所述显影辊相对的内壁部, 所述显影装置具备: 可挠性的膜部件,与所述内壁部的顶面相隔第2规定间隔而配置,并能够在与所述内壁部接近或离开的方向振动; 施力部件,与所述膜部件的长边方向的至少一端连接,赋予所述膜部件张力;及 是斜齿齿轮的惰齿轮, 所述惰齿轮设有至少I个突起, 所述惰齿轮能够沿所述惰齿轮的旋转轴在第I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所述第I位置是相应于图像形成时的所述调色剂供应辊的旋转,所述突起从所述膜部件的端缘离开的位置, 所述第2位置是相应于非 图像形成时的所述调色剂供应辊的逆向旋转,所述突起与所述膜部件的所述端缘重叠的位置, 所述突起伴随配置于所述第2位置的所述惰齿轮的旋转,通过与所述膜部件的所述端缘间歇地接触,来使所述膜部件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所述内壁部的套盖,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对所述套盖相对于所述限制刮板进行定位,使所述套盖的与所述调色剂供应辊相对的相对面和所述限制刮板的尖端部之间的距離保持为一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形成于所述限制刮板的顶面的多个定位销,及 与所述多个定位销对应的多个销孔,该多个销孔形成于所述套盖的与所述限制刮板的所述顶面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多个定位销分别包括: 轴部,突设于所述限制刮板的所述顶面;及 头部,形成于所述轴部的尖端,比所述轴部径大, 所述多个销孔分别包括, 内径比所述头部直径大的卡合孔;及 长孔状的引导孔,与所述卡合孔连通,宽度比所述头部的直径小且比所述轴部的直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与所述套盖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第I定位块,形成于所述套盖的与所述限制刮板接触的所述接触面;及第I定位孔,与所述第I定位块对应,在所述限制刮板的所述顶面形成为与所述引导孔平行的长孔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第2定位块,形成于所述套盖的与所述限制刮板接触的所述接触面 '及第2定位孔,与所述第2定位块对应,在所述限制刮板的所述顶面形成为与所述第2定位块相同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部件通过调色剂附着力比所述内壁部弱的材料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供应辊是通过设置于所述调色剂供应辊的内部的多个磁极来承载双组分 显影剂的磁棍, 所述双组分显影剂含有调色剂和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辊是通过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内部的多个磁极来承载双组分显影剂的磁辊, 所述双组分显影剂含有调色剂和载体。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影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3823348SQ201310552071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山根直树, 藤村武志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