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盒以及使用其的成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597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粉盒以及使用其的成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盒以及使用这种粉盒的成像设备。该粉盒包括,设置有出粉口的粉仓,所述粉仓具有靠近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处设置的拉口,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开始朝向第二端部封住所述出粉口,并且在所述第二端部处折回,经拉口伸出。其中在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和拉口之间形成有墨粉存储空间,使得撕除密封条时残留的测试墨粉不会压住出粉口密封条的处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盒不会发生墨粉聚集而影响密封条撕除的问题,并且粉盒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
【专利说明】粉盒以及使用其的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盒,还涉及一种使用这种粉盒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成像装置诸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等被广泛地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0003]粉盒是这些成像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粉盒内设置有包含墨粉的粉仓,为了防止在运输粉盒时,墨粉从粉仓内泄露出来,通常在粉仓上设置一个用密封条封住的出粉口。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粉盒30。在粉盒30的侧部端盖上设有开口 31,通过开口 31可将密封条131从粉盒30拉出。图2详细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出粉口 203的结构。在与出粉口 203垂直的挡板123上设置有拉口 133,拉口 133与粉盒30侧部端盖上的开口31对齐。密封条131封住出粉口 203,然后折回并经拉口 133延伸出来。当用户安装使用时,需要手动撕除密封条131以解除粉仓的密封状态。
[0004]粉盒30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打印测试,因此在组装粉盒30前,需要在密封条131的外预留测试墨粉。在打印测试后,残余的测试墨粉一部分会进入到密封条131的折叠部分内,如图3所示。当用户经拉口 133而撕除密封条131时,密封条131折叠部分内的测试墨粉135会逐渐聚集到拉口 133处。由于出粉口 203的靠近挡板123的端部12距离拉口 133的距离很小,因此聚集的测试墨粉135在挡板123内侧堆积并压住密封条131在靠近挡板123处的焊缝而导致密封条131无法拉出,降低用户体验,影响粉盒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粉盒。这种粉盒能够防止密封条内残留的测试墨粉造成堵塞,提闻了用户体验。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粉盒,包括设置有出粉口的粉仓,所述出粉口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粉仓具有靠近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处设置的拉口,密封条,该密封条封住出粉口,并且在出粉口的第二端部处折回,经拉口伸出,其中,在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和拉口之间形成有墨粉存储空间,使得撕除密封条时残留的测试墨粉不会压住出粉口密封条的处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处。
[000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盒中,在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和拉口之间形成了墨粉存储空间,残留的测试墨粉可存储在这里,而且不会沾满墨粉存储空间,也就不会压住密封条在出粉口第一端部处的焊缝从而不影响密封条的撕除。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墨粉存储空间的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到拉口之间的长度与粉仓的内壁轴向长度的比值在0.023-0.099之间,优选为0.04。在本申请中,用语“粉仓的内壁轴向长度”规定为粉仓沿出粉口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这种尺寸的墨粉存储空间不但能够存储残留的测试墨粉,进而不影响密封条的撕除,而且这种尺寸的墨粉存储空间的存在不会影响打印品质。在一个实施例中,墨粉存储空间的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与拉口之间的长度在5-22mm之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墨粉存储空间的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与拉口之间的长度为10mm。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墨粉存储空间包括在出粉口所处的平面之下的凹槽。这种结构使得,在撕除密封条时,残留的测试墨粉会直接落入凹槽内而不会聚集在拉口处,从而确保不会出现堵塞问题。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凹槽包括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相连的斜面。这种斜面有助于测试墨粉滑落到凹槽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斜面与出粉口所处的平面的法向之间的角度在30° -75。之间。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墨粉存储空间包括沿出粉口所处平面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延伸到拉口的平板。在这种结构中,在撕除密封条时,残留的测试墨粉会存储在平板处而不会压住密封条在出粉口第一端部处的焊缝从而不影响密封条的撕除。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墨粉存储空间包括沿出粉口所处平面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朝向拉口延伸的平板,在平板的末端和拉口之间设置有与平板末端相连的在出粉口的平面之下的凹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凹槽包括与平板末端的相连的斜面。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根据上文所述的粉盒。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和拉口之间设置了墨粉存储空间,残留的测试墨粉不会压住密封条在出粉口第一端部处的焊缝,从而不影响密封条的撕除。此外,墨粉存储空间还可形成为在出粉口所处的平面之下的凹槽。这种结构使得在撕除密封条时,残留的测试墨粉会直接落入凹槽内而不会聚集在拉口处,从而确保不会出现堵塞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15]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粉盒;
[0016]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粉仓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3是现有技术中撕除密封条时发生堵塞的示意图;
[0018]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盒的示意图;
[0019]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粉存储空间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6是在图5的墨粉存储空间内存储残余的测试墨粉的不意图;
[0021]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粉存储空间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粉存储空间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粉存储空间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粉存储空间的不意图;
[0025]图11是图10的横截面图;
[0026]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18显示了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盒的成像设备的打印品质。
[0028]在图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30]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盒10。粉盒10包括设置有出粉口 203的粉仓201。用于将粉仓201内存储的墨粉通过出粉口 203向外供出。在粉仓201外设置有送粉辊204、显影辊205等组件,其中送粉辊204靠近粉仓201的出粉口 203。送粉辊204、显影辊205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不再赘述。
[0031]粉盒10包括设置在粉仓201上的出粉口 203,出粉口 203具有第一端部132和第二端部134。在粉仓201靠近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的一侧设有拉口 133,如图5所示。密封条131封住出粉口 203,然后密封条131又折回并经拉口 133延伸出来。密封条131与粉仓以焊接或胶粘等的方式结合,其结合的位置包括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和第二端部134。在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和拉口 133之间形成大于残余的测试墨粉135的体积的墨粉存储空间。
[0032]由于墨粉存储空间的存在,会使得出粉口 203的尺寸变小,有可能会影响打印品质。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墨粉存储空间的从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到拉口 133之间的长度与粉仓201的内壁轴向长度的比值在0.023-0.099之间时,既能将密封条131容易地拉出,而且不影响打印品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比值可选择为0.04。
[0033]另外,密封条131内残余的测试墨粉135的体积是已知的,这里使用来Vl表示。在撕除密封条131时,密封条131的折叠部分会包围残余的测试墨粉135,即将上文所述的墨粉存储空间具体化,这里墨粉存储空间的体积使用V2来表示。V2应当大于VI。由于送粉辊204的限制,墨粉存储空间可由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与拉口 133之间的距离L、密封条131的宽度A以及送粉辊204与出粉口 203的垂直距离H来限定,即V2=AHL,如图10、11所示。由于V2 >V1,即AHL> VI,所以L>V1/AH。当确定A和H时,即可得到L的范围。可以理解地是,也同样能够得到A和H的范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墨粉存储空间的从出粉203 口的第一端部132与拉口 133之间的长度L在5-22mm之间。
[0034]在图5显示了墨粉存储空间的第一实施例。墨粉存储空间包括沿出粉口 203所处平面从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延伸到拉口 133的平板210。撕除密封条时,折回的密封条131会将残余的测试墨粉聚集到平板210处,因此残留的测试墨粉135不会压住密封条131在出粉口 203第一端部132处的焊缝,从而不会堵塞拉口 133,进而不会影响密封条131的撕除,如图6所示。同理可知,当密封条131与粉仓以胶粘方式胶粘时(前面已有说明),残留的测试墨粉135不会压住密封条131在出粉口 203第一端部132处的胶粘,从而不会堵塞拉口 133,进而从而不会影响密封条131的撕除。亦即,只要残留的测试墨粉135不会压住密封条131在出粉口 203第一端部132的部分,则可使得不会影响密封条131的撕除,与密封条131的设置方式无关。
[0035]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粉存储空间的第二实施例。如图7所示,在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和拉口 133之间形成了凹槽147,即将上文所述的墨粉存储空间实施为凹槽147。凹槽147处于出粉口 203所处的平面之下,从而在撕除密封条131时,残留的测试墨粉135会直接落到凹槽147内而不会堵塞在拉口 133,也就不会影响密封条131的撕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凹槽147包括有与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相连的斜面148,使得凹槽147变成斜槽147’。图8显示了斜槽147’的详细结构。斜面148与出粉口 203所处的平面的法向(如图8中的虚线)之间的夹角为Θ。若角度Θ >75°,则斜槽147’过浅,能够容纳的墨粉量少,改善效果不够明显;若角度Θ <30°,斜槽147’太深,不便于开模,而且由于斜槽147’所延伸进入的空间是粉仓201,斜槽147’太深不便于粉仓201内部的结构设计。因此,角度Θ的范围选择为30° -7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角度Θ设置为45°。图7和8仅示意性地显示了凹槽结构的墨粉存储空间,应理解地是,该凹槽结构不限于所列举的方形槽和斜槽,还可以是弧形槽、V型槽、U型槽、梯形槽等其他槽形结构。
[0036]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粉存储空间的第三实施例。如图9所示,墨粉存储空间包括沿出粉口 203所处平面从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朝向拉口 133延伸的平板210’,在平板210’的末端和拉口 133之间设置有与平板210’末端相连的在出粉口203所处的平面之下的凹槽147”。凹槽147”的结构与图7或图8中的凹槽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37]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装置20。成像装置20包括成像装置主体10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盒10。成像装置主体100包括给纸装置101、引导构件102、可转动的设置于成像装置主体100内的转印辊103、激光扫描器104、定影装置106及排出装置107。粉盒10可拆卸地安装于成像装置主体100中。成像装置主体100的结构以及各部件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0038]下面对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盒10的成像装置20的打印品质进行描述,由于粉盒结构差异较大,以下实验所采用粉盒参数只是为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所列举参数不造成限制。
[0039]实验一:密封条131的宽度A=20mm,送粉辊204与出粉口 203的垂直距离H=2mm,粉仓201的内壁轴向长度为L总=220mm。残余的测试墨粉的体积Vl=240mm3。根据L > Vl/AH,得出L > 6mm。表1显示了距离L对密封条131撕除时影响。从表1中可看出,当距离L大于6mm时,完全不会发生堵塞。
[0040]距离L的值越大,出`粉口 203的尺寸就越小,有可能会影响打印品质。图13是距离L为20mm时的打印品质,图14是距离L为21mm时的打印品质,从图中可得出,当距离L大于20mm打印品质会变差。因此出粉口 203的第一端部132与拉口 133之间的距离L选择为在7-20mm之间,由此得出L/L总范围在0.032-0.091。
[0041]表1
[0042]
【权利要求】
1.一种粉盒,包括, 设置有出粉口的粉仓,所述出粉口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粉仓具有靠近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处设置的拉口,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封住所述出粉口,并且在所述出粉口的第二端部处折回,经拉口伸出,其中,在所述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拉口之间形成有墨粉存储空间,使得撕除所述密封条时残留的测试墨粉不会压住所述出粉口密封条的处于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粉存储空间的从所述出粉口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拉口之间的长度在5-22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粉存储空间的从所述出粉口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拉口之间的长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粉存储空间包括在所述出粉口所处的平面之下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与所述出粉口的第一端部相连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出粉口所处的平面的法向之间的角度在30° -7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粉存储空间包括沿所述出粉口所处平面从所述出粉口的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拉口的平板。
8.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粉存储空间包括沿所述出粉口所处平面从所述出粉口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拉口延伸的平板,在所述平板的末端和所述拉口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平板末端相连的在所述出粉口所处的平面之下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与所述平板末端的相连的斜面。
10.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盒。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3480213SQ20132050759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马原, 曹玉兵, 苏成杰 申请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