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499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夹具就能够将中间板组装于框架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主框架(21)上设有:板承受部(27),该板承受部(27)位于中间板(25)的下表面侧,并能够支承中间板(25);板限制部(29),该板限制部(29)位于中间板(25)的上表面侧,并能够限制中间板(25)向上侧位移。在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之间设有能够插入中间板(25)的间隙(27B),并且,中间板(25)以被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夹住的状态被支承在一对的主框架(21)上。由此,操作者等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组装操作时,能够将中间板(25)插入组装到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的间隙中。
【专利说明】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板状的框架,该框架夹着图像形成部而配置在图像形成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板状的中间板,该中间板的左右两端螺纹固定于各框架上。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4194号公报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发明中,需要通过夹具对中间板进行支承,直至中间板的螺纹固定结束。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鉴于上述内容,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夹具就能够将中间板等的板组装于框架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特征是,具有: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一对的框架,该一对的框架形成为板状,并且夹着所述图像形成部相对配置在水平方向两侧;供纸托盘,该供纸托盘配置于所述一对的框架之间,该供纸托盘上放置有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供给的片材;板状的板,该板覆盖所述供纸托盘的上方侧,并且该板的两端支承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板承受部,该板承受部设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位于所述板的下表面侧从而能够支承所述板;以及板限制部,该板限制部设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位于所述板的上表面侧从而限制所述板向上侧位移,在所述板承受部与所述板限制部之间设有能够插入所述板的间隙,并且,所述板以被所述板承受部与所述板限制部夹住的状态支承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
[0011]由此,组装操作者、自动组装机(以下,称为操作者等)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组装操作时,能够将板插入组装到板承受部与板限制部之间的间隙中。
[0012]而且,在该发明中,在操作者等将板插入板承受部与板限制部之间的间隙中时,因为能够通过板承受部或者板限制部支承板,所以不需要通过夹具支承板。因此,能够得到一种不使用夹具就能够将板组装到框架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0013]另外,在操作者等将板插入板承受部与板限制部之间的间隙中时,不要求框架的上下方向。即,可以是板承受部位于板限制部的下侧的状态,板限制部位于板承受部的下侧的状态,以及板承受部与板限制部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的状态之中的任一个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中央剖视图。
[0015]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0016]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框架结构的说明图。
[0017]图4是图6的A-A剖视图。
[0018]图5是图6的C-C剖视图。
[0019]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框架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7 (a)是第I定位部37A以及突起部37B的放大立体图。图7 (b)是表示中间板25与右框架2IB之间的间隙25A的放大图。
[0021]图8(a)是表示左框架21A侧的第2定位部39A的视图。图8 (b)是表示右框架2IB侧的第2定位部39A的视图。
[0022]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框架的组装工序的立体图。
[0023]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框架的组装工序的立体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I…图像形成装置3…筐体3B…排纸托盘
[0026]5…图像形成部5A…空间7…显影盒
[0027]8…感光体8A…带电器9…曝光器11…定影器
[0028]13…传送带14…转印体15…传送带清洁器
[0029]17…供纸托盘19…馈送机构21…主框架
[0030]21A…左框架21B…右框架23…桥接框架
[0031]25…中间板25A…间隙27…板承受部
[0032]27A…导向面27B…间隙29…板限制部29A…导向面
[0033]31…抵接部33…被抵接部35…横梁37A…第I定位部
[0034]37B…突起部39A…第2定位部39B…被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所说明的“发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即,专利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发明特定项目等不限定于下述实施方式所表示的具体的构件、结构等。
[0036]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标注于各图的表示方向的箭头等,是为了容易理解各图互相的关系而标注的。本发明不限定于标注于各图的方向。
[0037]至少标注符号并进行了说明的部件或者部位,除了明确说明“多个”、“两个以上”等的情况下,至少设有一个。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8]1.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
[0039]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筐体3内,如图1所示,收纳有在纸张等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部5。图像形成部5具有:显影盒7、感光体8、带电器8A、曝光器9、以及定影器11等。
[0040]在多个显影盒7中分别收纳有显影剂。收纳于各显影盒7中的显影剂从显影盒7的排列方向的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方侧)向排列方向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方侧)依次为黄色、品红色、蓝绿色、黑色。
[0041]感光体8以及带电器8A设置为与显影盒7数量相同。各感光体8配置为以长度方向互相平行的状态在上述排列方向上排成一排。各带电器8A使处于与其对应的位置的感光体8带电。曝光器9对带电了的各感光体8进行曝光。
[0042]在曝光后的各感光体8上形成静电潜像。当将显影剂供给到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各感光体8上时,与该静电潜像对应的显影剂图像被承载到各感光体8的外周面上。
[0043]传送带13是带状的环状带,将片材从排列方向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输送。在夹着传送带13与各感光体8相对的位置配置有转印体14。在各转印体14上施加有转印电压。因此,各感光体8所承载的显影剂图像被重叠转印到片材上。
[0044]定影器11通过对转印到片材上的显影剂进行加压并加热,从而使显影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通过排纸辊3A等而被堆放在排纸托盘3B上,该排纸托盘3B设置于筐体3的上方。
[0045]在传送带13的下方侧配置有传送带清洁器15。传动带清洁器15除去附着于传送带13的显影剂等的异物。在传送带13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设有馈送机构19。
[0046]馈送机构19将放置于供纸托盘17的片材逐张地向图像形成部5侧供给。供纸托盘17是能够放置多张片材的放置部,并装拆自如地安装于装置主体。
[0047]装置主体是,例如在后述的一对的主框架21等正常使用时,不会被使用者分解、取下的部位。而且,供纸托盘17配置于一对的主框架21间的最下方部。
[0048]2.框架结构
[0049]一对的主框架21,如图2所示,是形成为大致板状的强度部件,隔着收纳有图像形成部5的空间5A而配置在水平方向两侧。各主框架21的板面以与水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大致正交的状态而互相构成为大致平行。
[0050]另外,“主框架21形成为大致板状”是指,主框架21的外观构成大致板状。具有与水平方向大致正交的面的壁部,以及从该壁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加强壁,通过树脂一体成型为本实施方式的各主框架21。
[0051]以下,将一对的主框架21中的左侧的主框架21称作左框架21A。将一对的主框架21中的右侧的主框架21称作右框架21B。将一对的主框架21相对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称作相对方向。
[0052]在一对的主框架21间的最上部侧,设有架接在一对的主框架21之间的桥接框架23。桥接框架23是形成为板状的金属制的部件。
[0053]桥接框架23的相对方向两端通过螺钉等的机械紧固方法分别被固定于各主框架21。而且,如图1所示,在桥接框架23上组装有曝光器9。
[0054]在一对的主框架21间位于桥接框架23的下方侧及供纸托盘17的上方侧,配置有由树脂形成的板状的中间板25。因此,构成为供纸托盘17的上表面侧被中间板25覆盖的结构。
[0055]在桥接框架23与中间板25之间的空间里,收纳有感光体8、传送带13以及传送带清洁器15等。中间板25上的与上述排列方向平行的部位的外形尺寸Lp大于感光体的排列长度Ld。
[0056]感光体的排列长度Ld是指,在多个感光体8的排列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中,从位于该排列方向一端侧的感光体8到位于排列方向另一端侧的感光体8的长度。
[0057]如图3所示,在一对的主框架21的每一个上设有板承受部27以及板限制部29。板承受部27,如图4所示,是位于中间板25的下表面侧的能够支承中间板25的部位。
[0058]板限制部29是位于中间板25的上表面侧的限制中间板25向上侧移位的部位。板承受部27以及板限制部29具有在沿着主框架21的板面的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带状的导向面 27A、29A。
[0059]导向面27A是与水平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位于中间板25的下表面侧的面。导向面29A是与水平面平行的面,并且是位于中间板25的上表面侧的面。在导向面27A、29A之间设有能够插入中间板25的间隙27B。
[0060]而且,将中间板25从与导向面27A、29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插入间隙27B后,中间板25以被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夹住的状态被支承在主框架21上。
[0061]以下,有时也将上述“延伸方向”称为“插入方向”。另外,插入方向(延伸方向)是平行于与相对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向。插入方向前进侧相当于图像形成装置I的后侧。插入方向后进侧相当于图像形成装置I的前侧。
[0062]另外,间隙27B尺寸H是比中间板25的最大厚度尺寸稍大的尺寸。具体来说,尺寸H是在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前进端侧与后述的第2定位部39A接触前,产生中间板25能够移动的间隙的程度的尺寸。
[0063]如图5所示,在中间板25上的插入方向后进侧设有抵接部31。在一对的主框架21上的插入方向后进侧设有被抵接部33。抵接部31与被抵接部33能够在插入方向上互相接触。而且,至少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组装操作时,中间板25被插入间隙27B内直至抵接部31与被抵接部33接触的位置。
[0064]在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一端侧,与该一端相对的位置配置有横梁35。横梁35,如图6所不,在相对方向上延伸,且其延伸方向一端固定在左框架21A上。横梁35的延伸方向另一端固定在右框架21B上。
[0065]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横梁35配置在与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后进端相对的位置上。SP,横梁35,如图5所示,夹着抵接部31位于被抵接部33的相反侧。
[0066]因此,横梁35作为限制抵接部31离开被抵接部33的限制部发挥作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横梁35以将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后进端按压向插入方向前进侧的状态被螺纹固定在一对的主框架21上。因此,抵接部31与被抵接部33构成互相压接的状态。
[0067]在一对的主框架21中的任一方的主框架2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框架21A)上设有第I定位部37A,该第I定位部37A限制中间板25向相对方向位移。
[0068]如图7(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I定位部37A由嵌合孔构成,该嵌合孔中嵌入有设在中间板25上的突起状的突起部37B。而且,在突起部37B嵌入作为嵌入孔的第I定位部37A的状态下,如图7 (b)所示,右框架21B与中间板25通过间隙25A而在相对方向上分离。
[0069]另外,间隙25A的相对方向尺寸W设定为,即使树脂制的中间板25的温度上升而膨胀,中间板25也不会与右框架21B接触的程度的大小。
[0070]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在板承受部27以及板限制部29中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板限制部29)设有第2定位部39A。第2定位部39A与设于中间板25的被接触部39B接触而限制中间板25向上下方向位移。
[0071]第2定位部39A以及被接触部39B设于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前进端侧的相对方向两侧。一对的第2定位部39A由从导向面29A向中间板25侧突出的突起部构成。
[0072]一对的第2定位部39A中的与被接触部39B接触的部位具有与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面29A平行的面。在该平行的面上的插入方向后进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端)侧设有越向插入方向后进端而越靠近导向面29A的倾斜面39C。
[0073]一对的被接触部39B具有与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面29A平行的面。在该平行的面上的插入方向前进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端)侧设有越向插入方向前进端而越远离导向面29A的倾斜面39D。另外,一对的被接触部39B中的右框架21B侧的被接触部39B,如图8(b)所示,由向第2定位部39A侧突出的突起部构成。
[0074]3.框架以及中间板的组装顺序
[0075]首先,如图9所示,组装固定桥接框架23与一对的主框架2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上下反转的状态组装桥接框架23以及一对的主框架21。即,在主框架21等的组装工序中,桥接框架23位于下侧。
[0076]接着,如图3所示,将中间板25插入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之间的间隙27B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中间板25时,也将一对的主框架21等保持于上下反转的状态。
[0077]插入中间板25直至抵接部31与被抵接部33接触。当抵接部31与被抵接部33接触,则构成作为第I定位部37A的嵌合孔中嵌入有突起部37B的状态,并且构成第2定位部39A与被接触部39B接触的状态。
[0078]接着,如图10所示,使横梁35与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后进端接触地将横梁35固定在一对的主框架21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横梁35时,也将一对的主框架21等保持于上下反转的状态。
[0079]4.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
[0080]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在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之间设有能够插入中间板25的间隙27B,并且,中间板25以被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夹住的状态被支承在一对的主框架21上。
[0081]由此,组装操作者、自动组装机(操作者等),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组装操作时,能够将中间板25插入组装于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之间的间隙中。
[008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者等将中间板25插入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之间的间隙27B时,因为能够将中间板25支承在板承受部27或者板限制部29,所以不需要将中间板25支承在夹具上。因此,能够得到不使用夹具就能够将中间板25组装在主框架21上的图像形成装置I。
[008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反转上下方向的状态下对主框架21等进行组装操作,所以中间板25以被板限制部29支撑的状态插入间隙27B中。而且,当组装操作结束变为常规的上下方向的状态时,构成由板承受部27支承中间板25的状态。
[008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板承受部27以及板限制部29具有在沿着主框架21的板面的方向上延伸的带状的导向面27A、29A。
[0085]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等能够一边使中间板25与导向面27A或者导向面29A滑动接触(以下,有时称为滑接)一边将其插入。因此,操作者等能够容易地将中间板25插入板承受部27与板限制部29之间的间隙中。
[008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反转上下方向的状态下对主框架21等进行组装操作,所以中间板25与导向面29A滑接。在主框架21等的上下方向处于常规状态下插入中间板25时,中间板25与导向面27A滑接。
[0087]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在左框架21上设有被抵接部33,该被抵接部33从插入方向与设于中间板25的抵接部31接触。由此,通过抵接部31与被抵接部33接触,从而确定在插入方向上的中间板25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中间板25插入安装在主框架21上。
[0088]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具有横梁35,该横梁35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各自分别固定在一对的主框架21上,并且,该横梁配置在与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一端相对的位置上。由此,构成为通过横梁35连接一对的主框架21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图像形成装置I的刚性。
[0089]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横梁35配置在与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一端相对的位置,从而限制抵接部31离开被抵接部33。由此,能够限制中间板25在插入方向上的晃动。
[0090]而且,通过抵接部31与被抵接部33接触,从而对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一端的位置进行定位。此外,由于通过横梁35限制抵接部31离开被抵接部33,因此,可确定中间板25的插入方向另一端的位置。
[0091]因此,通过被抵接部33以及横梁35限制中间板25在插入方向上偏移。通过板承受部27以及板限制部29限制中间板25在上下方向上偏移。
[0092]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右框架21B与中间板25的相对方向一端在相对方向上分离。由此,即使中间板25热膨胀也能够抑制在中间板25产生过度的热应力。因此,能够抑制由热应力引起的中间板25的挠曲变形等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0093]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中间板25上的与排列方向平行的部位的外形尺寸Lp大于感光体的排列长度Ld。由此,能够可靠地分隔出供纸托盘17侧的空间与图像形成部5侧的空间。
[0094]另外,本发明中的“分隔出供纸托盘17侧的空间与图像形成部5侧的空间”,可以是仅通过中间板25分隔,也可以是中间板25和其他机器协同地分隔。
[0095]S卩,若至少外形尺寸Lp比排列长度Ld大,则能够仅通过中间板25分隔出供纸托盘17侧的空间与图像形成部5侧的空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供纸托盘17侧的空间与图像形成部5侧的空间是由中间板25与其他机器(电源装置)协同地分隔出的。
[0096](其他实施方式)
[009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板承受部27以及板限制部29上分别设有导向面27A、29A,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板承受部27以及板限制部29中,只要在至少在组装工序时构成中间板25的下侧的部位上设有导向面即可。
[0098]另外,在板承受部27以及板限制部29中,在组装工序时构成中间板25的上侧的部位不必需是在沿着主框架21的板面的方向上连续延伸的形状,该部位也可以是由例如通过在沿着主框架21的板面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突起状的部件构成。
[009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金属制的横梁35,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去除横梁35。
[010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左框架21A侧设有抵接部31以及被抵接部33,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右框架21B侧设有抵接部31以及被抵接部33的结构,或者在左框架21A侧以及右框架21B侧设有抵接部31以及被抵接部33的结构。
[010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左框架21A侧设有第I定位部37A,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右框架21B侧设有第I定位部37A的结构,或者在左框架21A侧以及右框架21B侧设有第I定位部37A的结构。
[010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形尺寸Lp比排列长度Ld大,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0103]另外,本发明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主旨一致即可,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一对的框架,该一对的框架形成为板状,并且夹着所述图像形成部相对配置在水平方向两侧; 供纸托盘,该供纸托盘配置于所述一对的框架之间,该供纸托盘上放置有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供给的片材; 板状的板,该板覆盖所述供纸托盘的上方侧,并且该板的两端支承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 板承受部,该板承受部设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位于所述板的下表面侧从而能够支承所述板;以及 板限制部,该板限制部设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位于所述板的上表面侧从而限制所述板向上侧位移, 在所述板承受部与所述板限制部之间设有能够插入所述板的间隙,并且, 所述板以被所述板承受部与所述板限制部夹住的状态支承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承受部与所述板限制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在沿着所述框架的板面的方向上延伸的带状的导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一对的框架相对的方向设为相对方向,将与该相对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插入方向时, 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中的至少一方上设有被抵接部,所述被抵接部从所述插入方向与设于所述板的抵接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一对的框架相对的方向设为相对方向,将与该相对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插入方向时,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横梁,该横梁在所述相对方向上延伸,该横梁的延伸方向两端侧各自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并且,该横梁配置在与所述板的所述插入方向的一端相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横梁,该横梁在所述相对方向上延伸,该横梁的延伸方向两端侧各自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上, 所述横梁配置在与所述板的所述插入方向的一端相对的位置,从而限制所述抵接部离开所述被抵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为树脂制, 所述一对的框架中至少一方的框架与所述板在所述一对的框架相对的方向上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的框架中的任意一方的框架上设有第I定位部,该第I定位部限制所述板向所述一对的框架相对的方向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2,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承受部以及所述板限制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设有第2定位部,该第2定位部限制所述板向上下方向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2,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具有:承载显影剂图像的多个感光体,以及对所述多个感光体进行曝光的曝光器, 所述板配置在所述多个感光体以及所述曝光器的下方侧, 在所述多个感光体的排列方向上,将从位于该排列方向一端侧的所述感光体到位于排列方向另一端侧的所述感光体的长度设为感光体的排列长度时, 所述板中的与所述排列方向平行的部位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感光体的排列长度。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516225SQ201410441212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宗田真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