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加压结构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172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光纤加压结构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加压结构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光纤加压结构包括:夹具主体、夹具辅助体以及加压部;加压部为空腔结构,夹具主体和夹具辅助体均设置于空腔中;夹具主体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用于容置光纤维的V槽,夹具辅助体的下表面与夹具主体的上表面相向设置;加压部的内表面开设有槽部;在夹具辅助体的上表面固定有贴紧凸起部贴紧凸起部位于槽部内部且与槽部的内壁不接触。优点如下:(1)夹具主体7夹具辅助体以及加压部均为弹性体,对光纤维的加压更稳定;(2)加压部以直角方向对光纤维进行旋转加压,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3)具有产品整体体积小的优点,减小了占用空间。
【专利说明】光纤加压结构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加压结构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光连接器主要作用为:实现光纤之间的活动连接,光连接器伴随着光通信、光传感器的发展而发展,现在已形成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的系列产品,成为光通讯系统及其它光纤应用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应用最广的基础元件之一。
[0003]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属于光连接器中的一种,主要用于短距离光纤之间的活动连接,目前应用需求呈现增加趋势。
[0004]光纤加压结构为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稳定地维持光纤之间的连接状态。如图1所示,为光纤加压结构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为光纤加压结构的剖面图;包括:下侧部夹具主体1、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套圈3以及加压部件4 ;其中,所述下侧部夹具主体I为半圆柱体,直径为D,其端面固定在所述套圈3的端面下部,所述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为半圆柱体,其端面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套圈3的端面上部;所述下侧部夹具主体I的平面侧与所述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的平面侧相向设置;所述下侧部夹具主体I的平面侧轴心设置有用于容置固定光纤维5的V槽部1-1 ;所述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的圆弧侧设置有用于通过人为加压而向下移动按压光纤维的贴紧突起部2-2 ;所述加压部件4包括手持部4-1和加压本体4-2 ;所述加压本体4-2设置有圆柱形腔体,其圆柱形腔体的直径小于直径D ;使用时,首先将与套圈3端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光纤维5置于V槽部1-1的左侧,将在现场脱皮并切断得到的引入光纤维6置于V槽部1-1的右侧,且固定光纤维5和引入光纤维6的端面对接;然后,握住手持部4-1,使加压部件4从右向左水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首先,下侧部夹具主体I和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进入到加压本体4-2的空腔中,然后,当贴紧突起部2-2将要进入到加压本体4-2的空腔中时,加压本体4-2的空腔对贴紧突起部2-2施加向下的推力,进而使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向下移动而向光纤维施加压力;随着加压部件4的进一步移动,使下侧部夹具主体I和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均在压力状态下限制于加压本体4-2的空腔内。因此,通过加压部件4的加压作用,使下侧部夹具主体I和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结合实现对光纤维的固定及加压。
[0005]现在的光纤加压结构主要具有以下问题:加压部件4在未使用时,与下侧部夹具主体I和上侧部夹具辅助体2为完全分离状态,具有占用空间大、不方便保管的不足;2在需要加压而使用加压部件4时,需要严格控制加压部件4的水平移动方向,具有操作不方便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加压结构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加压结构,包括:夹具主体(7)、夹具辅助体(8)以及加压部(9);所述加压部(9)为空腔结构,所述夹具主体(7)和所述夹具辅助体(8)均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用于容置光纤维的V槽(7-1),在所述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V槽(7-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7-2)和第二固定凸起(7-3);所述夹具辅助体(8)的下表面与所述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相向设置,并且,所述夹具辅助体(8)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8-2)和第二弹性凸起(8-3);所述第一弹性凸起(8-2)与所述第一固定凸起(7-2)接触,所述第二弹性凸起(8-3)和所述第二固定凸起(7-3)接触;
[0009]所述加压部(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部件(9-1);所述加压部(9)的内表面开设有槽部(9-2);在所述夹具辅助体(8)的上表面固定有贴紧凸起部(8-1)所述贴紧凸起部(8-1)位于所述槽部(9-2)内部且与所述槽部(9-2)的内壁不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夹具辅助体(8)为弹性体。
[0011]优选的,所述夹具主体(7)为弹性体。
[0012]优选的,所述加压部(9)为弹性体。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包括上述的光纤加压结构。
[0014]优选的,包括:套圈部(10)、外壳部(11)、引导部(12)以及所述光纤加压结构;所述外壳部(11)的左端与所述套圈部(10)固定连接,所述外壳部(11)的右端与所述引导部
(12)固定连接;所述光纤加压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部(11)的内部。
[0015]优选的,在所述外壳部(11)的内壁设置有外壳上侧部槽(11-1)。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加压结构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
[0017](I)夹具主体7夹具辅助体8以及加压部9均为弹性体,对光纤维的加压更稳定,另外,加压部9始终向光纤维施加同样大小的压力,进一步提高了对光纤维的加压稳定性;
[0018](2)加压部9以直角方向对光纤维进行旋转加压,而非直线方向加压,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0019](3)夹具主体7和夹具辅助体8在加压或未加压状态时,均位于加压部9的内部,具有产品整体体积小的优点,减小了占用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光纤加压结构的主视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光纤加压结构的剖面图;
[0022]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所使用的光纤加压结构的剖面图;
[0024]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向右旋转的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光纤加压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向左旋转的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中光纤加压结构的剖视图;
[0028]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加压前光纤加压结构的剖面图;
[0029]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加压后光纤加压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1]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图3中所使用的光纤加压结构的剖面图;光纤加压结构包括:夹具主体7、夹具辅助体8以及加压部9 ;加压部9为空腔结构,夹具主体7和夹具辅助体8均设置于空腔中;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用于容置光纤维的V槽7-1,在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且位于V槽7-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7-2和第二固定凸起7-3 ;夹具辅助体8的下表面与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相向设置,并且,夹具辅助体8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8-2和第二弹性凸起8-3 ;第一弹性凸起8-2与第一固定凸起7-2接触,第二弹性凸起8-3和第二固定凸起7-3接触;
[0032]加压部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部件9-1 ;加压部9的内表面开设有槽部9-2 ;在夹具辅助体8的上表面固定有贴紧凸起部8-1贴紧凸起部8-1位于槽部9-2内部且与槽部9-2的内壁不接触。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加压结构的使用原理为:
[0034]将需要将现场切断得到的引入光纤维6与已经固定在光纤连接器套圈上的固定光纤维5结合时,首先将引入光纤维6置于夹具主体7的V槽7-1中,左右水平移动引入光纤维6,使引入光纤维6的端面和固定光纤维5的端面紧密结合;然后,将夹具辅助体8盖在夹具主体7上,此时,夹具主体7的第一固定凸起7-2和第二固定凸起7-3分别与夹具辅助体8的第一弹性凸起8-2和第二弹性凸起8-3接触,从而使夹具主体7支撑夹具辅助体8 ;在夹具辅助体8和夹具主体7形成的结合体外面套上加压部9,并且,夹具辅助体8的贴紧凸起部8-1位于加压部9的槽部9-2之中,夹具辅助体8在组装过程中不会接触到光纤维,因此,在组装过程中不会对光纤维产生干扰。
[0035]组装完毕后,旋转部件9-1旋转,进而带动加压部9整体旋转,如图5所示,为向右旋转的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图5中光纤加压结构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为向左旋转的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为图7中光纤加压结构的剖视图;由图5-8可以看出,当加压部9整体旋转时,加压部9内的槽部9-2也一起旋转,由此导致夹具辅助体8上的贴紧凸起部8-1与加压部9的内壁贴紧,使夹具辅助体8受力,此时,夹具辅助体8上的第一弹性凸起8-2和第二弹性凸起8-3向内弯曲,使夹具辅助体8下表面局部位置8-4自然弯曲,按压位于下方的光纤维,进而使光纤维同时与夹具主体7中的V槽7-1两侧和夹具辅助体8下表面局部位置8-4接触,即形成三处接触,达到稳定固定光纤维的效果。
[0036]如图9所示,为加压前光纤加压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0所示,为加压后光纤加压结构的剖面图;图9中,夹具辅助体8的贴紧凸起部8-1与加压部9的槽部9-2不处于一条直线上,因此没有特别的干扰,引入光纤维可以自然组装。
[0037]图10中,为加压部9的旋转部件9-1向左侧或右侧方向移动状态下的剖面,夹具辅助体8的贴紧凸起部8-1被加压部9的内侧部按压后,使夹具辅助体8自然弯曲而按压位于下方的光纤维,实现对光纤维稳定地固定。
[0038]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包括:套圈部10、外壳部11、引导部12以及光纤加压结构;外壳部11的左端与套圈部10固定连接,外壳部11的右端与引导部12固定连接;光纤加压结构设置于外壳部11的内部。在外壳部11的内壁设置有外壳上侧部槽11-1。外壳上侧部槽11-1可防止加压部件旋转部向左侧或右侧转换方向时出现干扰。另外,位于后方部的引导部12为能自然地卷取后方部光缆的材质或形状,从使使光纤维在固定和连接后的结合状态更加安全。
[00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加压结构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可广泛应用于光通讯网,实现工厂已经制作的固定光纤维与在现场脱皮并切断的引入光纤维之间的稳定加压,更稳定地维持光纤维之间的连接状态,具体具有以下优点:
[0040](I)夹具主体7夹具辅助体8以及加压部9均为弹性体,对光纤维的加压更稳定,另外,加压部9始终向光纤维施加同样大小的压力,进一步提高了对光纤维的加压稳定性;
[0041](2)加压部9以直角方向对光纤维进行旋转加压,而非直线方向加压,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0042](3)夹具主体7和夹具辅助体8在加压或未加压状态时,均位于加压部9的内部,具有产品整体体积小的优点,减小了占用空间。
[00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7)、夹具辅助体(8)以及加压部(9);所述加压部(9)为空腔结构,所述夹具主体(7)和所述夹具辅助体(8)均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用于容置光纤维的V槽(7-1),在所述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V槽(7-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7-2)和第二固定凸起(7-3);所述夹具辅助体(8)的下表面与所述夹具主体(7)的上表面相向设置,并且,所述夹具辅助体(8)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8-2)和第二弹性凸起(8-3);所述第一弹性凸起(8-2)与所述第一固定凸起(7-2)接触,所述第二弹性凸起(8-3)和所述第二固定凸起(7-3)接触; 所述加压部(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部件(9-1);所述加压部(9)的内表面开设有槽部(9-2);在所述夹具辅助体(8)的上表面固定有贴紧凸起部(8-1)所述贴紧凸起部(8-1)位于所述槽部(9-2)内部且与所述槽部(9-2)的内壁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辅助体(8)为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主体(7)为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9)为弹性体。
5.一种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加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圈部(10)、外壳部(11)、引导部(12)以及所述光纤加压结构;所述外壳部(11)的左端与所述套圈部(10)固定连接,所述外壳部(11)的右端与所述引导部(12)固定连接;所述光纤加压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部(1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部(11)的内壁设置有外壳上侧部槽(11-1)。
【文档编号】G02B6/38GK204101773SQ201420453899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李镐京 申请人:王京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