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806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图像形成系统相关的技术,已提出了例如日本特开2011-19817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08273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1-198174号公报中,构成为具有:第1打印装置,其在连续片材上打印;第2打印装置,其在通过第1打印装置打印后的连续片材上打印;以及同步化单元,其使所述第1打印装置的打印与所述第2打印装置的打印同步。

在日本特开2012-108273号公报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串联配置有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并通过该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在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在该图像形成系统中构成为,具有:第1图像形成装置、和相对于第1图像形成装置被配置在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的第2图像形成装置,第1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第1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和第1控制部,其在通过第1图像形成装置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分别在纸张的不同面进行图像形成并定影而进行两面打印的串行级联输出的情况下,将第1定影部的定影目标温度设定成比作为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单独进行图像形成和定影的情况下的定影目标温度的第1基本温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与将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温度设定为相同温度的情况相比较,抑制连续片材上的图像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间发生位置偏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其沿着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配置,在所述连续片材上形成图像;和

多个定影单元,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上,对转印到所述连续片材 上的图像进行定影,并且该定影单元将位于沿着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温度设定成比位于下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温度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位于沿着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温度比位于下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温度低5℃~50℃。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所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形成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的图像的第1图像形成装置、和形成所述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以外的特定颜色的图像的第2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第2图像形成装置被配置在沿着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具有:切换单元,其对所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哪个图像形成装置位于沿着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进行切换;和设定单元,其根据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结果,将位于沿着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温度设定成比位于下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温度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在所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间设置有滞留部,所述滞留部使从上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输送到下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连续片材暂时滞留。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先停止上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先开始上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

发明效果

根据所述第1方案,与将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温度设定为相同温度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抑制连续片材上的图像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间发生位置偏差。

根据所述第2方案,和将位于沿着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温度之差设定为不到5℃或者超过50℃的值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抑制连续片材上的图像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间发生位置偏差。

根据所述第3方案,与将形成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的图像的第1图像形成装置被配置在沿着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提高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以外的特定颜色的图像的定影性。

根据所述第4方案,与不具有对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哪个图像形成装置位于沿连续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进行切换的切换单元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提高多个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的自由度。

根据所述第5方案,与不具有使连续片材暂时滞留的滞留部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减少连续片材的损失。

根据所述第6方案,与不先停止上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连续片材的输送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减少连续片材的损失。

根据所述第7方案,与不先开始上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连续片材的输送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短图像形成所需要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连续片材的剖视结构图。

图5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6是示出定影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7是示出定影带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示出定影装置的局部剖开的俯视结构图。

图9是示出定影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10是示出通过了定影装置的压印部之后的连续片材的收缩率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第1和第2定影装置的定影温度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定影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至图3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系统。图1示出该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概要,图2和图3放大示出该图像形成系统中的要部(成像装置等)。

<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

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系统1是沿着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连续的长尺寸的连续记录介质即连续片材6的输送方向将多个(在图示例中2个)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串联配置而构成的级联系统。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沿着连续片材6的输送方向,在上游侧配置有第1图像形成装置2,在下游侧配置有第2图像形成装置3。作为连续片材6,使用由各种材质构成的连续片材。作为连续片材6的材质,普通纸当然不用说,可以列举经由粘接剂将剥离纸贴附在普通纸或者合成树脂制薄膜的单面上而得到的所谓标签纸、或者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或纸等各种材质。连续片材存在具有以下特性的连续片材:根据其材质或对连续片材6预先实施的延伸处理等的事先处理,在加热定影时在输送方向即长度方向或者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或者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双方上进行变形(主要是收缩)。

图像形成系统1具有:第1图像形成装置2;第2图像形成装置3;供给装置4,其供给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连续片材6;回收装置5,其回收(收容)通过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形成有图像的连续片材6;输送装置9,其配置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与第2图像形成装置3之间,输送连续片材6;以及控制装置100,其控制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控制装置100与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直接连接,或者经由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或互联网等构成的通信线路7,与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以及由个人计算机等构成的主装置8相互可通信地连接。另外,示出图示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使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供给装置4、回收装置5以及控制装置100分开构成的情况,然而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例如将供给装置4配置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内部,将回收装置5配置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内部,将控制装置100配置在第1或第2图像形成装置2、3的上部等。

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除了形成的图像的色以外,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第2图像形成装置3构成为形成例如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图像的彩色打印机。与此相对,如图1和图3所示,第 1图像形成装置2构成为形成通常的彩色打印机中使用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以外的例如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等的特定颜色(也称为特色)的图像的特定颜色的打印机。并且,第1图像形成装置2也可以除了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等的特定颜色以外形成其他色的图像。另外,作为特定颜色,不限定于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等,也可以是金色(G)和银色(S)以外的金属色、或者是包含发泡调色剂等的颜色。

第1图像形成装置2具有第1图像形成部1061,该第1图像形成部1061基于作为根据图像数据而在连续片材6上使用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例的电子照片方式。并且,第2图像形成装置3具有第2图像形成部1062,该第2图像形成部1062基于作为根据图像数据而在连续片材6上使用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例的电子照片方式。主装置8生成使用例如全色以及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图像数据。并且,第1和第2图像形成部1061、1062具有以下等:多个成像装置10,其形成使用构成显像剂4的调色剂而显像的调色剂像;中间转印装置20,其分别保持由各成像装置10形成的调色剂像并最终输送到要二次转印在连续片材6上的二次转印位置;以及定影装置40,其使由中间转印装置20进行了二次转印的连续片材6上的调色剂像定影。

该图像形成系统1在例如追加设置了作为输入要形成在连续片材6上的原稿图像的未图示的图像读取部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彩色复印机。图中的标号2a、3a表示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的壳体,该壳体2a、3a由支撑构造部件、外装盖等形成。

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成像装置10由分别专门形成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这4种颜色调色剂像的4个成像装置10W、10T、10G、10S构成。这里,作为第1特定颜色使用白色(W),作为第2特定颜色使用透明(T),作为第3特定颜色使用金色(G),作为第4特定颜色使用银色(S)。这些4个成像装置10(W、T、G、S)配置成在壳体1a的内部空间中排列成1列的状态。

另一方面,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成像装置10由分别专门形成黄色(Y)、品红 色(M)、蓝绿色(C)和黑色(K)这4种颜色调色剂像的4个成像装置10Y、10M、10C、10K构成。该4个成像装置10(Y、M、C、K)配置成在壳体1a的内部空间中排列成1列的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各成像装置10具有作为旋转的像保持体的一例的感光鼓11,在该感光鼓11的周围主要配置有如下的各装置。主要的装置是以下等:带电装置12,其使能够实现感光鼓11的像形成的周面(像保持面)带电成需要的电位;作为静电潜像形成单元的曝光装置13,其向感光鼓11的带电的周面照射基于图像信息(信号)的光LB并形成有电位差的(各颜色用的)静电潜像;作为显像单元的显像装置14,其使用对应的颜色的显像剂的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像显像并成为调色剂像;一次转印装置15,其将该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20上;鼓清扫装置16,其去除并清扫残留附着在一次转印后的感光鼓11的像保持面上的调色剂等的附着物。

感光鼓11在进行接地处理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基材的周面形成具有由感光材料构成的光导电性层(感光层)的像保持面。该感光鼓11从未图示的旋转驱动装置被传递动力,以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旋转的方式被支撑。

带电装置12由在与感光鼓11接触的状态下配置的接触型的带电辊构成。向带电装置12供给带电用电压。作为带电用电压,在显像装置14是进行反转显像的显像装置的情况下,供给与从该显像装置14供给的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或电流。

曝光装置13使根据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的信息构成的光LB对带电后的感光鼓11的周面进行照射来形成静电潜像。当为潜像形成时以任意手段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2、3、在图像处理部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的信息(信号)被发送到曝光装置13。另外,作为曝光装置13,也可以使用由LED打印头构成的曝光装置,该LED打印头利用作为沿着感光鼓11的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向感光鼓11照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光来形成静电潜像。

显像装置14均构成为在形成有开口部和显像剂4的收容室的壳体140的内部配置有以下等:显像辊141,其将显像剂4保持并输送到与感光鼓11相对的显像区域;2个螺旋输送器等的搅拌输送部件142、143,其以在搅拌显影剂4的同时将显影剂4供给到显像辊的方式进行输送;以及层厚限制部件144,其限制保持在显像辊141上的显像剂4的量(层厚)。在该显像装置14上,在其显像辊141与感光鼓11之间从 未图示的电源装置被供给显像用的偏置电压。并且,显像辊141或搅拌输送部件142、143被传递来自未图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动力而在所需方向上旋转。作为上述显像剂4,例如使用包含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双组分显像剂。

另外,图1中,标号145分别表示作为收容有供给到对应的显像装置14的至少包含调色剂的显像剂的显像剂收纳容器的调色剂盒。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调色剂盒145的内部仅收纳有调色剂。

一次转印装置15是具有一次转印辊的接触型的转印装置,该一次转印辊与感光鼓11的周围接触而旋转并被供给一次转印用电压。作为一次转印用电压,从未图示的电源装置被供给表示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直流电压。

鼓清扫装置16由以下部分等构成:一部分开口的容器状的主体160;清扫板161,其按与一次转印后的感光鼓11的周面以所需压力接触的方式配置,去除并清扫残留调色剂等的附着物;回收装置162,其回收由清扫板161去除的附着物。

如图1至图3所示,中间转印装置20配置成存在于各成像装置10(Y、M、C、K)的上方位置。中间转印装置26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中间转印带21,其在通过成为感光鼓11与一次转印装置15(一次转印辊)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的同时,在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旋转;多个带支撑辊22~26,其将中间转印带21从其内表面保持在期望的状态并旋转自如地支撑该中间转印带21;二次转印装置30,其配置在支撑于带支撑辊23上的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像保持面)侧,使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5上;以及带清扫装置27,其将在通过了二次转印装置30之后残留附着在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纸粉等的附着物去除并清扫。

作为中间转印带21,使用例如在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合成树脂中分散了碳黑等电阻调节剂等的材料制成的环状带。并且,带支撑辊22构成为驱动辊,带支撑辊23构成为二次转印的备用辊,带支撑辊24构成为张力赋予辊,带支撑辊25、26构成为保持中间转印带21的行驶位置等的从动辊。

如图1所示,二次转印装置30是具有二次转印辊的接触型的转印装置,该二次转印辊在中间转印装置20中的带支撑辊23处支撑的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部分即二次转印位置处,与中间转印带21的周面接触而旋转,并被供给二次转印用电压。并且,表示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或者相同极性的直流电压作为二次转印用电压被供给到二次转印辊30或者中间转印装置20的支撑辊23。

定影装置40构成为配置有以下等:辊式或带式的加热用旋转体41,其被加热单元加热,以使表面温度被保持为预定的温度;和辊式或带式的加压用旋转体42,其与该加热用旋转体41以所需的压力接触而旋转。在该定影装置40中,加热用旋转体41和加压用旋转体42接触的接触部成为进行所需的定影处理(加热和加压)的定影处理部。另外,后面对定影装置40的结构进行详述。

另外,供给装置4供给作为连续的记录介质的长尺寸的连续片材6。作为连续片材6,使用所谓的标签纸,该标签纸例如如图4所示,由PP(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或玻璃纸或高级纸等纸构成,一般在具有衬纸功能并在使用时废弃的剥离纸61上,隔着由胶水等粘接材料构成的作为中间层的粘接层62,粘接有设在最上层的表面基材63。标签纸6在其表面基材63上打印图案或文字而供于使用。根据其用途,该标签纸6是例如作为以使得表面基材63侧位于图像形成面即表面(外周面)上的方式卷成辊状的卷纸被供给。

如图1所示,供给装置4具有由卷绕成辊状的连续片材6构成的供纸辊64。供纸辊64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逆时针方向上被旋转驱动,供给连续片材6。并且,在供给装置4与第1图像形成装置2之间配置有第1引导辊65,该第1引导辊65将从供给装置4供给的连续片材6引导到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二次转印位置。

并且,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与第2图像形成装置3之间具有输送装置9,该输送装置将从第1图像形成装置2排出的连续片材6供给并输送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输送装置9由以下部分构成:第1输送辊对91,其与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排出部相对应地配置在上方;和第2输送辊对92,其配置在第1输送辊对91的下方。

另一方面,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下方配置有第2引导辊66,该第2引导辊66将由输送装置9输送的连续片材6引导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二次转印位置。而且,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侧方配置有输送辊67、68,该输送辊67、68将从第2图像形成装置3排出的连续片材6输送到回收装置5。

回收装置5具有回收辊69,该回收辊69将从第2图像形成装置3排出且由输送辊67、68输送的连续片材6卷绕成辊状来回收。回收辊69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逆时针方向上被驱动旋转,将形成有图像的连续片材6回收并收容。

图5示出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100具有对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统一控 制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1。CPU101根据预先存储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内的程序,在参照存储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内的参数等的同时,控制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中的图像形成动作。

标号104表示输入用户形成图像的连续片材6的种类或尺寸、或者打印张数(打印的图像的数量)等的用户界面部,105表示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1061、1062表示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中的第1和第2图像形成部。

<图像形成系统的基本动作>

以下,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的基本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这里,以使用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4个成像装置10(Y、M、C、K)来形成使4种颜色(Y、M、C、K)的调色剂像组合而构成的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为例进行说明。另外,使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4个成像装置10(W、T、G、S)来形成4种颜色(W、T、G、S)中任一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也相同。

当第2图像形成装置3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图像形成动作(打印)的要求指令信息时,4个成像装置10(Y、M、C、K)、中间转印装置20、二次转印装置30、定影装置40等起动。

然后,在各成像装置10(Y、M、C、K)中,首先,各感光鼓11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旋转,各带电装置12使各感光鼓11的表面分别带电到所需的极性(在实施方式1中是负极性)和电位。接下来,曝光装置13对带电后的感光鼓11的表面照射光LB,该光LB根据将输入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图像的信息变换成各颜色成分(Y、M、C、K)来得到的图像的信号而发光,在该感光鼓11的表面上分别形成由需要的电位差构成的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接下来,各显像装置14(Y、M、C、K)对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分别供给带电为所需极性(负极性)的对应的颜色(Y、M、C、K)的调色剂并使其附着静电附着而进行显像。通过该显像,使得形成在各感光鼓11上的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被显像为使用其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分别显像的4种颜色(Y、M、C、K)的调色剂像。

接下来,当形成在各成像装置10(Y、M、C、K)的感光鼓11上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输送到一次转印位置时,一次转印装置15在使该各颜色的调色剂像与中间转印装置20的在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旋转的中间转印带21依次重合的状态下进行一次转印。

并且,在一次转印结束的各成像装置10中,鼓清扫装置16以刮掉的方式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1的表面的调色剂等的附着物并清扫感光鼓11的表面。由此,各成像装置10处于能够进行随后的成像动作的状态。

接下来,在中间转印装置20中,保持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而进行了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像并将其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与通过第1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在连续片材6上的图像同步地经由第2引导辊66将连续片材6送出并供给到中间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位置。

在二次转印位置处,二次转印装置30使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像一并二次转印到通过第1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有图像的连续片材6上。并且,在二次转印结束的中间转印装置20中,带清扫装置27去除并清扫残留在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等的附着物。

接下来,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连续片材6在从中间转印带21和二次转印辊30被剥离后输送到定影装置40。在定影装置40中,进行所需要的定影处理(加热和加压),使未定影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最后,定影结束后的连续片材6被排出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外部,经由输送辊67、68被卷绕在回收装置5的回收辊69上。

通过以上的动作,输出形成有使4种颜色的调色剂像组合而构成的全彩色图像的连续片材6。

并且,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4个成像装置10(W、T、G、S)中,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4的图像形成动作之前,经过与第2图像形成装置3相同的工序,在连续片材6上形成4种颜色(W、T、G、S)中任一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像。连续片材6从供给装置4的供纸辊64经由第1引导辊65被供给到第1图像形成装置2。并且,由第1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有图像的连续片材6经由输送装置9的输送辊对91、92和第2引导辊66输送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4。

<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部分的结构>

图6是一并示出如上所述构成的第1图像形成装置2使用的第1定影装置40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3使用的第2定影装置402的剖视结构图。另外,第1和第2定影装置401、402构成相同。

如图6所示,定影装置40具有:作为被加热的环状带的定影带41;作为加压旋转体的加压辊42,其在与定影带41之间形成的压接部(压印部)N夹住保持有未定影调色剂像G(在第2定影装置402的情况下,已定影的调色剂像和未定影的调色剂像G)的连续片材6进行旋转;作为按压部件的按压垫43,其用于使定影带41与加压辊42压接;以及支撑部件44,其支撑按压垫43。

定影装置40具有:交变磁场产生装置45,其在位于定影带41的压印部N的相反侧的外周面上,在隔着预定间隔分离的状态下对置配置,产生对定影带41进行电磁感应加热的交变磁场;蓄热部件46,其以经由定影带41与交变磁场产生装置45对置的方式,以接触状态配置于该定影带41的内部,蓄积定影带41发出的热;以及剥离辅助部件47,其辅助从定影带41剥离连续片材6。

定影带41与加压辊42压接而变形之前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外径20~50mm左右的薄壁圆筒形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定影带41的外径被设定为约30mm。如图7所示,该定影带41例如由基层411以及依次层叠在其外周面的发热层412、弹性层413和表面脱模层414构成。不过,定影带41也可以在发热层412的外周设置保护层,该层结构是任意的。

如图6所示,加压辊42构成为具有:芯金属部件421,其利用不锈钢、铝等的金属形成为圆柱形状;弹性体层422,其以预定的厚度覆盖在该芯金属部件421的表面上,由硅橡胶等构成,且具有耐热性;以及脱模层423,其以例如50μm左右的厚度覆盖在该弹性层422的表面上,由PFA(四氟乙烯和全氟烷氧基乙烯的共聚物)等的脱模性优异的材料构成。加压辊42例如形成为外径约28mm左右的实心的大致圆柱形状。

并且,作为使定影带41和加压辊42压接的按压垫43的材料,例如由硅橡胶、氟橡胶等的具有耐热性的弹性体构成,如图6所示,在嵌入到设置于支撑部件44的与加压辊42对置的位置的凹部52内的状态下安装。然后,该按压垫43是通过经由定影带41与加压辊42压接而在定影带41与加压辊42之间形成压印部N的部件。

如图6所示,支撑部件44形成为截面矩形状,以便具有当经由按压垫43接收到 来自加压辊42的压接力时的挠曲量为预定值以下的刚性。该支撑部件44由对感应磁场不产生影响、或者难以产生影响的材料构成,例如使用混入有玻璃纤维的PPS(聚苯硫醚)等的耐热性树脂、或者例如铝等的非磁性金属材料等。

并且,如图8所示,定影装置40具有作为形成为细长的矩形状的框体的装置框架52。设置在支撑部件44的两端部的固定部51在固定的状态下安装于装置框架52上,在该支撑部件44的支撑部的外周,经由未图示的轴承部件旋转自如地安装有定影带41。

并且,如图8所示,用于对定影带41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轴53的两端部经由轴承部件54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装置框架52上。在驱动轴53上,在位于装置框架52的内侧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与位于定影带41的两端部的法兰部件48的驱动部48b啮合的从动齿轮55。并且,在驱动轴53上,在位于装置框架52的外侧的一端部安装有将驱动力传递到该驱动轴53的传递齿轮56,该传递齿轮56与固定在驱动电动机57的旋转轴58上的驱动齿轮59啮合。并且,驱动电动机57的旋转轴58的基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定影装置40的装置框架52上。然后,定影装置40通过对驱动电动机57进行旋转驱动,将该驱动电动机57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59和传递齿轮56传递到驱动轴53,使安装在驱动轴53上的从动齿轮55、55旋转,利用与这些从动齿轮55、55啮合的设置在定影带41的两端部的法兰部件48的驱动部48b、48b,以预定的旋转速度对定影带41进行旋转驱动。

另外,定影带41由于如上所述,是将由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等制成的基层411、发热层412、弹性层413和表面脱模层414层叠而构成的,因而具有柔软性、挠性,并且还具有机械强度,即使在从法兰部件48的驱动部48b、48b受到旋转驱动扭矩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压弯等,而平滑进行旋转驱动。

如图8所示,加压辊42的旋转轴425的两端部经由轴承部件70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装置框架52上,并且通过作为配置在该旋转轴425的两端部的施力单元的螺旋弹簧71以预定的压接力与定影带41压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为了提高定影装置40的生产性,将加压辊42和按压垫43的压接力与以往相比较设定得高,2个螺旋弹簧71的总载荷被设定为例如50~80kgf左右。另外,旋转自如地支撑加压辊42的轴承部件70利用未图示的长孔,在与定影带41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保持在定影装置40的装置框架52上。

另外,加压辊42构成为:能够利用接触分离机构72,在与定影带41压接或分离的方向上移动,在定影带41的加热开始时,使加压辊42分离。

作为接触分离机构72的具体结构,例如如图9所示,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撑加压辊42的旋转轴425的两端部的臂部件73,其构成为,该臂部件73的一端部73a以支点74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被支撑,并且另一端部73b利用螺旋弹簧71在与定影带41压接的方向上被按压。并且,在臂部件73的另一端部73b的上方配置有通过旋转轴75被驱动旋转的偏心凸轮76,通过按预定的时刻驱动偏心凸轮76旋转,使得臂部件73的另一端部73b被按下,加压辊42与定影带41分离。

而且,如图6所示,配设在与定影带41的加压辊42相反侧的交变磁场产生装置45例如具有:励磁线圈80,其产生交变磁场;保持部件81,其将励磁线圈80保持在大致圆弧状的预定位置处;外部磁路形成部件82,其形成由励磁线圈80所生成的交变磁场的磁路中的定影带41的外周侧的磁路,形成为大致圆弧形状;以及励磁电路83,其将高频电流供给到励磁线圈80进行励磁。

并且,如图6所示,在定影带41的内部配设有蓄热部件84。该蓄热部件84是这样的部件:配置成隔着定影带41而与交变磁场产生装置45对置,具有对定影带41进行热传导来补偿定影带41的温度下降的蓄热功能。并且,上述蓄热部件84是形成交变磁场产生装置45产生的交变磁场的内侧的磁路的部件,而且由导磁率随着温度而变化的感温磁性材料制成,还具有控制定影带41的发热层412的发热的功能。该蓄热部件86形成为仿照定影带41的内周面的圆弧形状,沿着该定影带41的内周面的圆弧状部分的中心角被设定为例如160度左右。发热控制部件84经由安装在其两端部的板状部件85,用螺钉86被拧紧在支撑部件44上。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将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中至少1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连续片材6上之后,将转印到该连续片材6上的调色剂像通过设置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内的定影装置401进行定影,紧接着,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连续片材6上之后,对于转印到该连续片材6上的调色剂像,通过设置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内的定影装置402进行定影,从而形成图像。

此时,在将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和第2图像形成装 置3中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设定为相等的温度且能够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的相对高的温度(例如,185℃左右)的情况下,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将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调色剂像通过第1定影装置401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时,如图10所示,连续片材(介质)6因第1定影装置401中的加热而收缩。图10以连续片材6通过第1定影装置401的压印部N之后的时间经过为横轴,以该连续片材6产生的收缩率为纵轴,求出在使定影装置变化为135℃、160℃、185℃的情况下连续片材6中产生的收缩率的变化。作为连续片材6使用标签纸。连续片材6的收缩率在定影温度是185℃的情况下达到0.20%。因此,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使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中至少1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像以185℃的定影温度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的情况下,连续片材6产生0.20%左右的收缩。

其结果是,当紧接着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转印到已形成有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中至少1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像的连续片材6上时,连续片材6产生0.20%左右的收缩,导致与由第1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的图像相比由第2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的图像的位置因连续片材6的收缩而发生偏差,发生图像的位置偏差。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设定成比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T2低(T1<T2),降低由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产生的连续片材6的收缩(变形)。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也根据连续片材6的材质或尺寸等而不同,然而被设定成比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T2低5~50℃。在第1和第2定影装置401、402中的温度差不到5℃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得到连续片材6上的图像位置偏差抑制效果,在温度差超过50℃的情况下,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过度地变为低温,在定影装置401中发生低温偏移等的定影不良,因而不是优选的。更期望的是,将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与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T2之差设定为20~30℃。

期望的是,如图11所示,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从防止低温偏移等的定影不良的定影性的观点来看是140℃以上。并且,期望的是, 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T2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的显色性观点来看是160℃。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设定为140℃,将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T2设定为160℃。因此,第1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与第2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T2的温度差是20℃。

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使用的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由于使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调色剂粒子显现白色(W)、金色(G)、或银色(S)等的特定颜色,因而含有白色颜料、金属粉等的显色剂,并且,透明(T)调色剂由于与通常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相比较,调色剂的粒径大,因而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相比定影温度高,原本期望的是以180℃或其以上的温度来定影。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的定影温度T1设定为140℃。在该情况下,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像也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定影装置401中以140℃的定影温度T1接受定影处理,调色剂粒子熔融软化,确保针对连续片材6的定影性。之后,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像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定影装置402中以160℃的定影温度T2接受第2次的定影处理。因此,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粒子在第1定影装置401中熔融软化一次,并且连续片材6自身也被第1定影装置401加热,从而在维持对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二次转印没有障碍的程度的温度(余热)的同时,在第2定影装置402中以160℃的相对高的温度进行第2次的定影处理。因此,由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构成的图像利用第1定影装置401和第2定影装置402的乘法效应,即使是比原本期望的定影温度即180℃低的定影温度(140℃和160℃),也能得到良好的定影性。

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中的定影装置401、402的定影温度T1、T2由控制装置100控制成,在第1和第2图像形成单元1061、1062的定影装置401、402中,通过使从励磁电路83供给到励磁线圈80的高频电流的频率或电流值变化,使得定影带41的定影温度等于作为第1定影温度T1的140℃和作为第2定影温度T2的160℃。

<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部分的动作>

在该实施方式1中,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图像形成动作(打印)的请求指令信息时,如上所述,第1图像形成部1061和第2图像形成部1062中的4个成像装置10、中间转印装置20、二次转印装置30、定影装置40等起动。

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在连续片材6上转印了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至少1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像之后,在第1定影装置401中定影带41和加压辊42通过了压接的压印部N,从而使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至少1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

此时,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被设定为例如140℃。因此,如图11所示,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的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至少1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像被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而不会发生低温偏移等的定影不良。

之后,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在连续片材6上转印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之后,在定影装置402中定影带41和加压辊42通过了压接的压印部N,从而使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此时,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T2被设定为例如160℃。因此,如图11所示,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在显色性良好的状态下被定影。并且,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像,其定影性也良好,而且由于受到定影装置402的第2次的定影处理,因而在稳定的状态下被定影在连续片材6上。

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与将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中的定影温度T1、T2设定成与以往的定影温度相等的相对高的同一温度的情况相比较,如图10所示,可以将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定影后的连续片材6的收缩率抑制成低为0.05%左右的值,抑制了在连续片材6上在与由第2图像形成装置3形成的图像之间发生位置偏差。

[实施方式2]

图12示出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概要。

在该实施方式2中,如图12所示,具有作为切换单元的一例的切换装置,该切 换装置对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中的哪个图像形成装置2、3位于沿连续片材6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进行切换。

在该实施方式2中,作为切换装置,具有追加配置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侧方(图中右侧面)的切换用的输送辊93、94。并且,作为配置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下方的第1引导辊65,构成为使用由一对辊构成的引导辊65a、65b,而取代由单一的辊构成的引导辊。

在该实施方式2中,在将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像形成在下层、并在其上方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如图12(a)所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地构成为:从供给装置4供给连续片材6,将连续片材6经由第1引导辊对65中的一个引导辊65b引导到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二次转印位置,将从第1图像形成装置2排出的连续片材6经由输送装置9和第2引导辊66引导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二次转印位置。此时,不使用切换用的输送辊93、94。

另一方面,在该实施方式2中,在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形成在下层、并在其上方形成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如图12(b)所示,将供纸辊64安装在回收装置5上,使回收装置5作为供给装置发挥功能,从回收装置5供给连续片材6。构成为,将从回收装置5供给的连续片材6经由第2引导辊66引导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二次转印位置,将通过了第2定影装置402的连续片材6经由输送装置91、92和第1引导辊对65中的另一个引导辊65a引导到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二次转印位置,之后从第1图像形成装置2排出的连续片材6经由切换用的输送辊93、94,由作为回收装置发挥功能的供给装置4回收。另外,在供给装置4上安装有回收辊69。

此时,位于沿连续片材6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由也作为设定单元发挥功能的控制装置100设定成比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低的温度,例如140℃。并且,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被设定成比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高的温度,例如160℃。

另外,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由也作为设定单元发挥 功能的控制装置100控制。

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通过附加作为切换装置的切换用的输送辊93、94,切换连续片材6的输送路径,不用使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移动,就能切换是将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像形成在下层、还是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形成在下层。

[实施方式3]

图13示出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概要。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系统1在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之间具有作为使从上游侧的第1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到下游侧的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连续片材6暂时滞留的滞留部的滞留用的输送辊对。

滞留用的输送辊对由位于输送装置9的下方的输送辊对92构成。如图13的(a)所示,输送辊对92的一对辊中的一个输送辊92b构成为能够以预定的速度从与另一个输送辊92a接触的等待位置移动到与该另一个输送辊92a分离并移动到下方的分离位置。该输送辊对92在开始图像形成动作之前的备用时(等待时),如图13(b)所示,位于一个辊92b与另一个辊92a接触的等待位置。

然后,第1图像形成装置2伴随在连续片材6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动作(同步),与连续片材6的输送一起,在一个辊92b与另一个辊92a分离的方向上开始移动,与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开始的图像形成动作同步而停止在下方的停止位置处,将连续片材6输送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系统1中,构成为,不是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同时开始图像形成动作,而是第1图像形成装置2先开始图像形成动作,之后第2图像形成装置3开始图像形成动作。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系统1中,构成为,不是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同时停止图像形成动作,而是第1图像形成装置2先停止图像形成动作,之后第2图像形成装置3停止图像形成动作。

在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系统1中,如图14所示,当从主装置8接收到打印指示时,通过控制装置100以与打印指示的接收同步的时刻t1起动第1图像形成装置2 的定影装置401,通过交变磁场产生装置45对定影带41进行加热。然后,当检测出定影带41的表面温度超过预定的第1阈值,例如等于第1定影温度(140℃)的温度时,控制装置100在该时刻t2起动第1定影装置401的驱动电动机57,对定影带41进行旋转驱动,并使加压辊42与定影带41压接。

此时,与定影装置40的起动同步,起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成像装置10W、10T、10G、10S和中间转印装置20,在中间转印带21上将由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构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连续片材6上,通过第1定影装置40进行定影。

之后,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通过控制装置100起动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定影装置402,通过交变磁场产生装置45对定影带41进行加热。然后,当检测出定影带41的表面温度超过预定的第2阈值,例如等于第2定影温度(160℃)的温度时,控制装置100以由第1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在连续片材6上的图像与由第2图像形成装置3形成在连续片材6上的图像的套准(图像形成位置)一致的时刻t3起动第2定影装置402的驱动电动机57,驱动定影带41,并使加压辊42与定影带41压接。

之后,与第2定影装置402的起动同步地起动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成像装置10Y、10M、10C、10K和中间转印装置20,在中间转印带21上转印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

然后,当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结束时,如图14所示,通过控制装置100在预定的时刻t4停止第1定影装置401中的定影带41的加热,当检测出定影带41的温度下降到输送停止允许温度以下时(t5),停止驱动电动机57,停止定影带41的输送状态。另外,继续定影带41与加压辊42的压接。

这样,在检测出定影带41的温度下降到输送停止允许温度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停止定影带41的输送状态,减少了连续片材6的无用的输送。此时,由于定影带41的定影温度与第2定影装置402相比较相对低,因而缩短了在定影带41的温度下降到输送停止允许温度以下并停止输送状态之前的时间。

之后,当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结束时,通过控制装置100,在预定的时刻停止第2定影装置402中的定影带41的加热,当检测出定影带41的温度下降到输送停止允许温度以下时(t6),停止驱动电动机57,停止定影带41的输送状 态,同时解除定影带41与加压辊42的压接。并且,在相同时刻t6解除第1定影装置401中的定影带41与加压辊42的压接。另外,在第1定影装置401中,也可以在比上述时刻t6早的时刻解除定影带41与加压辊42的压接。

这样,在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系统1中,如图14所示,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结束时,由于第1定影装置401的定影温度T1被设定成比第2定影装置402的定影温度T2低,因而在第1定影装置401的定影带41的温度下降到输送停止允许温度以下之前的时间变短,能够提早停止第1定影装置401中的定影带41的输送状态。因此,可以缩短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第1定影装置401中停止定影带41之前的时间,在停止定影带41之前的期间内无用地输送的连续片材6的量减少。

此时,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定影带41停止之后的连续片材6由于滞留在滞留用的输送辊对92的连续片材6输送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因而不会对第2图像形成装置3中的连续片材6上的图像形成产生障碍。

并且,在图像形成开始时,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中先形成有图像的连续片材6被滞留在滞留用的输送辊对92,当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开始图像形成动作时,停止滞留用的输送辊对92的一个辊92b的移动,该连续片材6输送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

[实施方式4]

图15示出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概要。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实施方式4的图像形成系统1与实施方式相同地具有:使用白色(W)、透明(T)、金色(G)和银色(S)的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的第1图像形成装置2、和使用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的第2图像形成装置3,然而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的图像形成部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伴随于此,连续片材6的供给装置和输送装置的结构也不同。

在该实施方式4中,如图15所示,在第1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2、3中,4个成像装置10(Y、M、C、K)配置在中间转印带21的上方,以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连续片材6上的二次转印位置为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路径中的最下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二次转印辊30。

连续片材6从配置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上游侧的供给装置4被供给,通过了 第1图像形成装置2的二次转印部和定影装置401之后被输送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在第1图像形成装置2与第2图像形成装置3之间配置有为了使连续片材6滞留而由3个辊构成的滞留用的辊91。3个滞留用的辊91中的位于中间的辊91b能够向从位于其它两端部的2个辊91a、91c分离的下方的位置移动。

输送到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连续片材6在通过了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二次转印部和定影装置402之后,经由配置在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下游侧(侧方)的排出辊对67被卷绕在回收装置5上。

在该实施方式4中,如图15所示,可以将连续片材6的输送路径构成为大致直线状,进一步减少了连续片材6发生损失的情况。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根据具有第1图像形成装置2和第2图像形成装置3的图像形成系统作了说明,然而图像形成装置的数量不限定于2台,也可以构成为具有3台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