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系统以及图像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386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图像显示系统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很多全息显示商业演出都是采用类全息的方式实现的,例如利用投影机或者其他显示方法,将光源折射45度成像在幻影成像膜(例如,全息膜)上。本质上来说,这种方式与真全息不同,是利用一种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反射率的膜来实现的。这种类全息显示技术虽然可以让人感受到一定的空间效果,但并不是真正的全息,从某些角度观看成像的虚像,观众仍然不能感受到与实际场景相同的全息图像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全息图像获得装置,每个被配置为获得一个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图像合成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全息图像获得装置所获得的全息图像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图像再现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再现全息合成图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至少一个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根据所述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再现全息合成图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将全息图像信息进行合成,从而将几种全息三维显示场景合成为一个全息三维场景,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或不同数据来源的全息三维图像合成到同一场景中,从而使用户可以感受到与实际场景几乎完全相同的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图像获得装置的第一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图像获得装置的第二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图像获得装置的第三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再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00图像显示系统,110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1光源组件,1111第一激光器,1112第二激光器,112光学组件,1121第一狭缝、1122分光装置,1123滤波器,1124第一扩束准直器,1125反射镜、1126第一透镜,1127第二狭缝,1128第二扩束准直器,1129第二透镜,113全息存储材料,114图像获取装置115移动装置,120图像合成装置,130图像再现装置,131光源,1311第三激光器,132空间光调制器,133成像装置,1331第三狭缝,1332第三扩束准直器140编辑数据输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像显示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图像合成装置120、图像再现装置13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被配置为获得一个场景(例如舞台等)的全息图像信息。图像合成装置120被配置为基于该至少一个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所获得的全息图像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图像再现装置130被配置为根据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再现全息合成图像。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用于获得一个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如果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为多个,每个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均能够获得一个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的第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在该示例中,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可以包括:光源组件111、光学组件112以及图像获取装置114。光源组件111配置为发出第一光束和照射场景的第二光束,第二光束被光学组件引导至场景,从场景出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照射到图像获取装置114,图像获取装置114将干涉形成的干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以获得全息图像信息,并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120。如图2所示,光源组件111用于发射光线,为能够实现全息记录的光源。例如激光、LED光、红外光或近红外光、白光等等。光源组件111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激光器、一个或多个红外发生器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另外,光源组件111也可为其它能够实现全息记录的光源,例如白光光源等。可选地,光源组件111可以通过近红外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红外线发射管来实现。红外线发射管由红外发光二级管矩阵组成发光体。红外发射二级管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光源组件111可以发出第一光束和第二束光。可选地,光源组件111包括第一激光器1111,通过分光装置将第一激光器1111发出的初始光束分为第一光束、第二光束,其中第一光束是物光束,第二光束是参考光束。第二光束照射所述场景,例如,舞台场景、包含物体的场景、包含人物的场景等等。所述第二光束可以直接照射场景,也可以被光学组件112引导至所述场景。这样,从所述场景出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照射到图像获取装置114上,图像获取装置114将该干涉信息直接转换成电信号以获得全息图像信息,图像获取装置114可以将全息图像信息直接通过数据线发送给附近的图像合成装置120,或者通过网络发送给远程的图像合成装置120。光学组件112用于在全息图像获得装置中进行导光、分光、滤波等操作。例如,参见图2,光学组件112可以包括分光装置1122(例如分光器),用于将光源组件111中的第一激光器1111分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可选地,为了滤掉第一光束中的某个波段的光线,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包括滤波器,用于对光线进行滤波。例如图2中的滤波器1123用于对第二光束进行滤波。可选地,为了改变光束的直径和发散角,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包括扩束装置。为了使光最大效率地耦合进入接收光的器件中,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包括准直装置。例如,图2中的第一扩束准直器1124能够实现扩束和准直的功能。可选地,为了调整光路,使光束发散或汇聚后导向场景,光学组件112还可以根据光路导向需要,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反射镜或平面镜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例如图2所示的反射镜1125、第一透镜1126分别用于实现光反射或光汇聚功能。可选地,为了有效确定光谱带宽、决定出射光束强度,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在光源组件111的发射端使用狭缝,来设定出合适的缝隙。可选地,狭缝的最大宽度可以为2毫米(mm)。狭缝是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可以通过光谱仪来设计适合光源组件111的狭缝。例如图2所示,第一狭缝1121可以设置在第一激光器1111的发射端。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光束、第二光束的光路中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增加或减少上述光学组件112,例如透镜组、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实现例如光线方向或发散角的调整。图像获取装置114用于将干涉形成的干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以获得全息图像信息,并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120。图像获取装置114例如可以通过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成像装置来实现。CCD和CMOS均能感应光线,并将光学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生成图像的过程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光源组件111发出第一光束和照射场景150的第二光束,第二光束被光学组件112引导至场景150,第二光束照射场景150,并且从场景150反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照射到图像获取装置114上,图像获取装置114将干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获得所述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之后,图像获取装置114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1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生成图像的过程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激光器1111发出的光通过第一狭缝1121后被分光装置1122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光束可以作为参考光束,第二光束可以作为物光束。第二光束通过滤波器1123进行滤波,再通过第一扩束准直器1124进行扩束和准直,之后通过第一反射镜1125反射到场景150处并发生例如漫反射。之后,从场景150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一透镜1126汇聚以被照射到图像获取装置114上,图像获取装置114将干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获得所述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之后,图像获取装置114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120。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的第二个示例。如图3所示,在该示例中,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可以包括:光源组件111、光学组件112、全息存储材料113以及图像获取装置114。如图3所示,光源组件111用于发射光线,为能够实现全息记录的光源。例如激光、LED光、红外光或近红外光、白光等等。光源组件111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激光器、一个或多个红外发生器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另外,光源组件111也可为其它能够实现全息记录的光源,例如白光光源等。可选地,光源组件111可以通过近红外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红外线发射管来实现。红外线发射管由红外发光二级管矩阵组成发光体。红外发射二级管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光源组件111可以发出第一光束和第二束光。其中,第二光束照射所述场景。所述第二光束可以直接照射场景,也可以被光学组件112引导至所述场景。这样,从所述场景反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照射到全息存储材料113上,以在全息存储材料113中存储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光源组件111除了发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之外,还可以发出第三光束。第三光束用于照射所述全息存储材料,由此可以产生从所述全息存储材料出射的成像光束,该成像光束照射到图像获取装置114中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可替换地,光源组件111包括第一激光器1111和第二激光器1112。第一激光器1111用于发射前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二激光器1112用于发射前述的第三光束。例如,第一激光器1111发射的光束通过分光装置分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当然,可选地,光源组件111也可以包括三个激光器,分别发射前述的第一光束、第二光束和第三光束。可替换地,光源组件还可以仅包括第一激光器1111,通过分光装置将第一激光器1111发出的初始光束分为第一光束、第二光束和第三光束。光学组件112用于在全息医疗设备中进行导光、分光、滤波等操作。例如,参见图3,光学组件112可以包括分光装置1122(例如分光器),用于将光源组件111中的第一激光器1111分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可选地,为了滤掉第一光束中的某个波段的光线,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包括滤波器,用于对光线进行滤波。例如图2中的滤波器1123用于对第一光束进行滤波。可选地,为了改变光束的直径和发散角,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包括扩束装置。为了使光最大效率地耦合进入接收光的器件中,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包括准直装置。例如,图3中的第一扩束准直器1124以及第二扩束准直器1128能够实现扩束和准直的功能。可选地,为了调整光路,使光束发散或汇聚后导向场景,光学组件112还可以根据光路导向需要,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反射镜或平面镜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例如图3所示的反射镜1125、第一透镜1126以及第二透镜1129,分别用于实现光反射或光汇聚功能。可选地,为了有效确定光谱带宽、决定出射光束强度,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在光源组件111的发射端使用狭缝,来设定出合适的缝隙。可选地,狭缝的最大宽度可以为2毫米(mm)。狭缝是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可以通过光谱仪来设计适合光源组件111的狭缝。例如图3所示,第一狭缝1121、第二狭缝1127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激光器1111和第二激光器1112的发射端。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光束、第二光束或第三光束的光路中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增加或减少上述光学组件112,例如透镜组、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实现例如光线方向或发散角的调整。全息存储材料113用于存储光信息,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全息存储材料113存储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干涉信息。全息存储材料113可以包括光折变晶体、光致变色材料或光致聚合物等。其中,光折变晶体通过光折变效应来存储全息图,即当受到非均匀的光强度照射时,光折变晶体局部折射率的变化与入射光强成正比。光折变晶体具有动态范围大、存储持久性长、可以固定以及生长工艺成熟等优点。光折变晶体例如为掺铁铌酸锂晶体(KiNbO3:Fe)、铌酸锶钡(SNB)和钛酸钡(BaTiO3)等;有机光致聚合物例如为PMMA:DTNB:C60和PQ/PMMA等。图像获取装置114用于产生对应于所述全息图像信息的数据,例如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图像获取装置114将从全息存储材料113透射出的第三光束转换成电信息。图像获取装置114例如可以通过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成像装置来实现。CCD和CMOS均能感应光线,并将光学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生成图像的过程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光源组件111发出第一光束和照射场景150的第二光束,第二光束被光学组件112引导至场景150,第二光束照射场景150,并且从场景150反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照射到全息存储材料113上,以在其中存储全息图像信息。此外,光源组件111还可以发出第三光束,第三光束照射全息存储材料113,由此产生自全息存储材料113出射的成像光束,成像光束照射到图像获取装置114,图像获取装置114基于成像光束,产生对应于全息图像信息的电信号数据。然后,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生成图像的过程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激光器1111发出的光通过第一狭缝1121后被分光装置1122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光束可以作为参考光束,第二光束可以作为物光束。第二光束通过滤波器1123进行滤波,再通过第一扩束准直器1124进行扩束和准直,之后通过第一反射镜1125反射到场景150处并发生例如漫反射。之后,从场景150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一透镜1126汇聚以被照射到全息存储材料113上。同时,第一光束直接射入或导入全息存储材料113中。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叠加产生干涉,干涉信息被全息存储材料113存储。此外,为了将全息存储材料113中的光信息读出,可以通过使用第二激光器1112发出光线,该光线通过第二狭缝1127和第二扩束准直器1128进行扩束准直后射向全息存储材料113。从全息存储材料113出射的光线通过第二透镜1129后射入图像获取装置114,从而将全息存储材料113中存储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而读出。为了尽可能减少存储的多幅全息图之间的串扰,实现数据的实时记录和读出,每写入一幅全息图像后将全息存储材料113转动一个角度,再写入下一幅全息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全息存储材料113可以设置在一个移动装置115上。在图像显示系统100工作时,移动装置115能够移动全息存储材料113,使其以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记录从场景150反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的信息,并且通过第三光束照射全息存储材料113,实时读出数据。可替换地,第三光束的发射位置可绕全息存储材料113变换。例如,第二激光器1112被设置在一个移动光学平台上,该移动光学平台可带动第二激光器1112围绕全息存储材料113运动,从而实现第三光束的发射位置可绕全息存储材料113变换。可选地,移动装置115为转台。该转台例如为单轴转台、双轴转台或三轴及以上多轴转台。多轴转台有利于提高转台及设置在其上全息存储材料113指向的精度,有利于全息图像的存储和读取。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的第三个示例。如图4所示,在该示例中,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可以包括:光源组件111、全息存储材料113以及图像获取装置114。全息存储材料113中预先存储有场景的光学图像,光源组件111发出第四光束,第四光束照射全息存储材料113,由此产生自全息存储材料113出射的成像光束,成像光束照射到图像获取装置114,图像获取装置114产生电信号以获得全息图像信息并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120。如图4所示,光源组件111用于发射光线,为能够实现全息记录的光源。例如激光、LED光、红外光或近红外光、白光等等。光源组件111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激光器、一个或多个红外发生器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例如,在图4中,光源组件111通过第二激光器1112来实现。另外,光源组件111也可为其它能够实现全息记录的光源,例如白光光源等。可选地,光源组件111可以通过近红外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红外线发射管来实现。红外线发射管由红外发光二级管矩阵组成发光体。红外发射二级管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可选地,在本示例中,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还可以包括光学组件112。光学组件112用于在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中进行导光、分光、滤波等操作。可选地,参见图4,为了改变光束的直径和发散角,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包括扩束装置。为了使光最大效率地耦合进入接收光的器件中,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包括准直装置。例如,图4中的第二扩束准直器1128能够实现扩束和准直的功能。可选地,为了调整光路,使光束发散或汇聚后导向场景,光学组件112还可以根据光路导向需要,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反射镜或平面镜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例如图4所示的第二透镜1129,用于实现光汇聚功能。可选地,为了有效确定光谱带宽、决定出射光束强度,光学组件112还可以在光源组件111的发射端使用狭缝,来设定出合适的缝隙。狭缝的最大宽度可以为2毫米(mm)。狭缝是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可以通过光谱仪来设计适合光源组件111的狭缝。例如图4所示,第二狭缝1127可以设置在第二激光器1112的发射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的光路中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增加或减少上述光学组件112,例如透镜组、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实现例如光线方向或发散角的调整。全息存储材料113中预先存储有场景的光信息。如图4所示,全息存储材料113可以包括光折变晶体、光致变色材料或光致聚合物等。其中,光折变晶体通过光折变效应来存储全息图,即当受到非均匀的光强度照射时,光折变晶体局部折射率的变化与入射光强成正比。光折变晶体具有动态范围大、存储持久性长、可以固定以及生长工艺成熟等优点。光折变晶体例如为掺铁铌酸锂晶体(KiNbO3:Fe)、铌酸锶钡(SNB)和钛酸钡(BaTiO3)等;有机光致聚合物例如为PMMA:DTNB:C60和PQ/PMMA等。图像获取装置114用于产生对应于所述全息图像信息的数据,例如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如图4所示,图像获取装置114将从全息存储材料113透射出的光束转换成电信息。图像获取装置114例如可以通过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成像装置来实现。CCD和CMOS均能感应光线,并将光学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生成图像的过程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光源组件111发出第四光束,第四光束照射到全息存储材料113上,由此产生自全息存储材料113出射的成像光束,成像光束照射到图像获取装置114,图像获取装置114基于成像光束,产生对应于全息图像信息的电信号数据。然后,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1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获得图像的过程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如图4所示,第二激光器1112发出第四光束,该第四光束通过第二狭缝1127和第二扩束准直器1128进行扩束准直后射向全息存储材料113。从全息存储材料113出射的光线通过第二透镜1129后射入图像获取装置114,图像获取装置114基于该入射光,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数据。然后,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120。为了尽可能减少存储的多幅全息图之间的串扰,实现数据的实时记录和读出,每写入一幅全息图像后将全息存储材料113转动一个角度,再写入下一幅全息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全息存储材料113可以设置在一个移动装置115上。在图像显示系统100工作时,移动装置115能够移动全息存储材料113,使其以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记录从场景150反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的信息,并且通过第四光束照射全息存储材料113,实时读出数据。可替换地,第四光束的发射位置可绕全息存储材料113变换。例如,第二激光器1112被设置在一个移动光学平台上,该移动光学平台可带动第二激光器1112围绕全息存储材料113运动,从而实现第四光束的发射位置可绕全息存储材料113变换。可选地,移动装置115为转台。转台例如为单轴转台、双轴转台或三轴及以上多轴转台。多轴转台有利于提高转台及设置在其上全息存储材料113指向的精度,有利于全息图像的存储和读取。图像合成装置120被配置为基于至少一个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所获得的全息图像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图像合成装置120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当多个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分别将获得的全息图像信息发送给图像合成装置120之后,图像合成装置120接收到多个全息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将多个全息图像信息合成为一个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图像显示系统还可以包括:编辑数据输入装置140,配置为供用户输入编辑数据。这样,图像合成装置120还可以利用所述编辑数据对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全息图像信息进行编辑,例如,对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分割、图像识别、图像格式转换等图像处理操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图像合成装置120可以对接收到的全息图像信息进行编辑或合成,也可以仅对全息图像信息的一部分进行编辑或合成,例如,先从全息图像信息中获取需要的部分并将该部分分离出来,仅对该部分进行编辑或合成,从而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图像合成装置120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之后,可以将该信息发送给图像再现装置130来再现全息图像。图像再现装置130被配置为根据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再现全息合成图像,即将全息图像信息转换成人眼可以看到的全息图像。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再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图像再现装置130包括:光源131、空间光调制器132和成像装置133。光源131被配置为发射再现光束,该光源例如可以是激光器、LED光、红外发生器、或者也可为其它能实现全息再现的光源,例如白光光源等。如图5所示,光源131例如为第三激光器1311。空间光调制器132被配置为接收全息图像信息,并且在被再现光束照射时,能够将全息图像信息转换为光信号。例如,空间光调制器132可以是可用于全息再现的液晶光阀或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机电系统)空间光调制器等,还可以为数字微镜器件(DMD)、声光调制器(AOM)等。成像装置133被配置为将光信号呈现为全息图像。成像装置133可以与光源131以及空间光调制器132配合,使用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将光信号成像成肉眼可以看到的全息图像。例如,如图5所示,成像装置133例如包括第三狭缝1331和第三扩束准直器1332。第三狭缝1331可以利用光谱仪自带的功能实现,第三扩束准直器1332可以通过扩束镜和准直器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在全息再现装置130中,第三激光器1311发出的再现光束通过第三狭缝1331和第三扩束准直器1332进行扩束准直后,照射到空间光调制器132上,从而使被合成的场景的影像再现出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全息图像获得装置110、图像合成装置120以及图像再现装置130可以包含在一个设备中;也可以分别位于不同地理位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连接。这样,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就可以将不同场景的全息图像合成并再现为一个场景图像。也可以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或不同数据来源的三维图像合成到同一图像中。例如,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可以将不同城市的晚会现场合成,使得观众如同只看到一场晚会一样。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还可以将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合成并再现到一个场地中,使得远程会议如同现场会议一样,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显示方法600。图像显示方法600与前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对应,为了说明书的简洁,以下仅作简要描述,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见前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如图6所示,图像显示方法600包括如下步骤。在步骤S601中,获得至少一个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获得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发出第一光束和照射场景的第二光束,第二光束被引导至场景,从场景出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照射到一图像获取装置,图像获取装置将干涉形成的干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以获得全息图像信息。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获得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的另一种方式是,发出第一光束和照射场景的第二光束,第二光束被引导至场景,从场景反射出射的光与第一光束相干涉后照射到一全息存储材料上以在其中存储全息图像信息。发出第三光束,第三光束照射全息存储材料,由此产生自全息存储材料出射的成像光束,成像光束照射到一图像获取装置,图像获取装置产生电信号以获得全息图像信息。可选地,全息存储材料可以设置在一个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配置能够将全息存储材料的不同位置朝向投射到其上的光束。移动装置例如可以是转台。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获得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的第三种方式是,预先在一全息存储材料中存储场景的光学图像,发出第四光束,第四光束照射全息存储材料,由此产生自全息存储材料出射的成像光束,成像光束照射到一图像获取装置,图像获取装置产生电信号以获得全息图像信息。可选地,全息存储材料可以设置在一个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配置能够将全息存储材料的不同位置朝向投射到其上的光束。移动装置例如可以是转台。在步骤S602中,基于至少一个场景的全息图像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在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之前,可以预先接收用户输入的编辑数据,然后利用编辑数据编辑全息图像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生成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在步骤S603中,根据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再现全息合成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再现全息合成图像的过程可以包括,发射再现光束,接收全息图像合成信息,并且在被再现光束照射时,能够将全息图像合成信息转换为光信号,将光信号呈现为全息合成图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方法,可以将不同位置的场景图像合成为一个场景图像,并且,比之现有技术的类全息技术,显示效果更好,在远程医疗,远程会议以及远程直播等领域均能取得广泛的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