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386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与阵列基板对盒的对盒基板,在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并且在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上均设置有偏振片。一方面,阵列基板的一部分超出对盒基板的边缘,在该超出对盒基板的区域设置有绑定(Bonding)区,利用覆晶薄膜(ChipOnFilm,COF)将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板与绑定区的信号线电连接。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背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贴在一起,对盒基板的表面作为显示面。这样就导致以下问题:通常在对盒基板上的偏振片与对盒基板的边缘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存在间距的部分并不需要显示),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并不是一个平整的表面;并且,在组装液晶模组时,需要利用遮挡件(例如,外壳的一部分)来遮挡覆晶薄膜和绑定区,这样就会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周围形成一定宽度的边框,从而影响显示装置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提高显示装置的美观性。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的绑定区的一部分超出所述对盒基板的边缘,所述对盒基板包括入光偏振片,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基板衬底和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衬底的背离所述对盒基板的表面上的出光偏振片,所述阵列基板背离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形成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所述出光偏振片覆盖所述阵列基板衬底的整个出光面。其中,所述出光偏振片的端面与所述阵列基板衬底的端面平齐。其中,所述阵列基板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的除超出所述对盒基板的端面之外的其余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保护层,所述对盒基板的与所述阵列基板设置有所述保护层的端面对齐的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保护层其中,制成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不透光材料。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源和柔性线路板,所述显示面板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所述对盒基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的绑定区绑定。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阵列基板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源背离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所述柔性线路板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包括入光偏光片的对盒基板;将柔性线路板绑定在阵列基板衬底的绑定区上;将出光偏振片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衬底上,且使所述出光偏振片覆盖所述阵列基板衬底的整个出光面。其中,将出光偏振片设置在阵列基板衬底上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阵列基板衬底上设置初始出光偏振片,且使所述初始出光偏振片的各个端面均超出所述阵列基板衬底的相应端面;切割所述初始出光偏振片,以获得端面与所述阵列基板的端面平齐的出光偏振片。其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将出光偏振片设置在阵列基板衬底上之后,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保护层。其中,设置保护层的步骤包括:在待形成保护层的端面上涂覆不透光胶;固化所述不透光胶,以获得所述保护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的除超出所述对盒基板的端面之外的其余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保护层,所述对盒基板的与所述阵列基板设置有所述保护层的端面对齐的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保护层。其中,在切割所述初始出光偏振片的步骤中,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进行切割。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阵列基板背离对盒基板的一侧形成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由于绑定工艺在阵列基板的朝向对盒基板的一侧进行,因此,从出光侧进行观看时,并不会看到柔性线路板和绑定区,也就不再需要设置遮挡件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产生边框;且出光偏振片完全覆盖阵列基板,从而使得出光面更加平整。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其采用本发明提供显示面板,可以使显示面更加平整,且显示面上不会产生边框,从而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在外观上更加美观。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在阵列基板衬底上贴附出光偏振片是在绑定工艺在之后进行的,出光偏振片不会受到绑定工艺的影响,因此,出光偏振片可以完全覆盖阵列基板衬底的整个出光面,从而使显示面为一个平整表面;同时,在绑定工艺后,柔性线路板60也不裸露在显示侧,也就不需要利用遮挡件对其进行遮挡,防止在显示面形成边框,从而使得显示面更加平整,且没有边框,使得显示装置的外形更加美观。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沿其厚度方向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沿其厚度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阵列基板;11:出光偏振片;12:阵列基板衬底;20:对盒基板;21:入光偏振片;22:对盒基板衬底;30:液晶层;40:保护层;50:背光源;60:柔性线路板;70:驱动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并给出其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10和对盒基板20,阵列基板10和对盒基板20之间填充有液晶,即形成液晶层30。阵列基板10上形成的绑定(bonding)区的一部分超出对盒基板20的边缘,对盒基板20包括入光偏振片21,阵列基板10包括阵列基板衬底12和设置在阵列基板衬底12的背离对盒基板20的表面上的出光偏振片11,阵列基板10背离对盒基板20的一侧形成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出光偏振片11覆盖阵列基板衬底12的整个出光面。可以理解,阵列基板10的绑定区是朝向对盒基板20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阵列基板10背离对盒基板20的一侧形成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也就是说,在组装显示面板和背光源50时,将对盒基板20与背光源50贴附,背光源50发出的光线自对盒基板20射入液晶层30,并自阵列基板10射出,也即阵列基板10的表面作为显示面。由于绑定工艺是在阵列基板10的朝向对盒基板20的一侧进行,柔性线路板60(可以为覆晶薄膜)的一端与绑定区绑定,另一端与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板70相连,并进行弯折以使驱动电路板70位于背光源50的背部,且柔性线路板60弯折时可以与对盒基板20的端面基本呈贴合状态,因此,从出光侧进行观看时,并不会看到柔性线路板60和绑定区,也就不再需要设置遮挡件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产生边框;且出光偏振片11完全覆盖阵列基板衬底12,从而使得出光面更加平整,进而使得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在外观上更加美观。本发明中所述的某物体的“端面”是指该物体的平行于入光方向的表面,即,连接该物体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的表面。例如,对于阵列基板衬底12而言,如图2所示,该阵列基板衬底12包括朝向背光源50的入光面和背离背光源50的出光面,阵列基板衬底12的连接在其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的侧面即为该阵列基板衬底12的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出光偏振片11的端面与阵列基板衬底12的端面平齐。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阵列基板10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保护层40,保护层40用于保护阵列基板衬底12和出光偏振片11,在出现磕碰等情况时,避免阵列基板衬底12与出光偏振片11分离开。具体地,制成保护层40的材料可以包括不透光材料,如,黑胶。这种情况下,出光偏振片11的端面可以与阵列基板衬底12端面平齐,也可以将出光偏振片11的端面略超出阵列基板衬底12的端面,只要使得设置保护层40后的端面为平整的端面即可。优选地,阵列基板10的四个端面中,除超出对盒基板20的端面之外的其余端面上均设置有保护层40,对盒基板20的与阵列基板10设置有保护层40的端面平齐的端面上也设置有保护层40,也就是说,保护层40可以同时覆盖阵列基板10的端面和对盒基板20的端面,以使得显示面板的端面更加平整,外形更加美观;另外,当保护层40为不透光层时,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漏光。其中,对盒基板20可以包括对盒基板衬底22,入光偏振片21可以设置在对盒基板衬底22的朝向阵列基板10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对盒基板衬底22的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如图1和图2所示),对盒基板20的靠近所述绑定区的端面上可以不设置保护层40,这时,为了防止在受到外力时,入光偏振片21与对盒基板衬底22分离开,可以在入光偏振片21的靠近绑定区的端面与对盒基板衬底22的靠近绑定区的端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如图1和图2所示。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将对盒基板20设置在背光源50和阵列基板10之间,以阵列基板10的表面作为显示面,因此,在绑定工艺之后,柔性线路板60会被阵列基板10所遮挡,在观看显示面板时,不会看到柔性线路板60,因此,不再需要设置遮挡件,从而防止在显示面上产生边框,并且,出光偏振片11覆盖整个阵列基板10,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形成为一个平整的表面,外形更加美观。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并给出其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源50、柔性线路板60,对盒基板20设置在背光源50和阵列基板10之间,柔性线路板60与阵列基板10的绑定区绑定。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阵列基板10可以遮挡柔性线路板,不需要再设置遮挡件,因此,不会出现边框,显示面更加平整,从而使得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外形更加美观。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阵列基板10的驱动电路板70,驱动电路板70设置在背光源50背离对盒基板20的一侧,柔性线路板60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板70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再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并给出其实施方式。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至图4,所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包括入光偏振片21的对盒基板20。S2,将柔性线路板60绑定在阵列基板衬底12的绑定区上,即:进行绑定工艺。S3,将出光偏振片11设置在阵列基板衬底12上,且使出光偏振片11覆盖阵列基板衬底12的整个出光面。由于绑定工艺是在设置出光偏振片11之前进行的,因此,即使出光偏振片11覆盖了阵列基板衬底12的整个出光面,出光偏振片11也不会受到绑定工艺的损伤。在步骤S3,可以先在阵列基板衬底12上设置尺寸较大的初始出光偏振片,然后对该初始出光偏振片进行切割,从而得到所需尺寸的出光偏振片11。如上文所述,出光偏振片11的端面与阵列基板衬底12的端面平齐,这种情况下,步骤S3包括:S31,在阵列基板衬底12上设置初始出光偏振片,且使所述初始出光偏振片的各个端面均超出阵列基板衬底12的相应端面。S32,切割所述初始出光偏振片,以获得端面与阵列基板衬底12的端面平齐的出光偏振片11。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比阵列基板衬底12的尺寸更大的初始出光偏振片,在贴附时,容易实现初始出光偏振片的各个端面超出阵列基板衬底12的端面,从而在后续的步骤中,通过切割,可以容易地实现出光偏振片11的各个端面和阵列基板10的相应端面完全对齐,降低工艺难度。在步骤S32中,可以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进行切割,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可行的切割方式。而为使出光偏振片11的端面和阵列基板衬底12的端面平齐,可以仅对初始出光偏振片的超出阵列基板衬底12的部分进行切割,实现出光偏振片11和阵列基板衬底12二者的端面平齐。除此之外,若阵列基板衬底12上设置有切割线标记,即在阵列基板10不仅包括用以制备成显示面板的部分,在边缘还具有需要切割掉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32中,还可以沿阵列基板衬底12的切割线标记将阵列衬底12及初始出光偏振片切割,对阵列基板衬底12和初始出光偏振片同时切割,获得一个平整的断面。在步骤S1中,可以先提供对盒基板衬底22,然后和设置出光偏振片11相类似地,在对盒基板衬底22上设置尺寸较大的初始入光偏振片,再对初始入光偏振片进行切割以获得包括入光偏振片21的对盒基板20,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入光偏振片11的靠近绑定区的端面与对盒基板衬底22的靠近绑定区的端面之间可以存在一定距离,入光偏振片11的其余端面与对盒基板衬底22的其余端面可以平齐。可以理解,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阵列基板10和对盒基板20对盒的步骤,因此,可以在阵列基板10和对盒基板20对盒后,同步对初始入光偏振片和初始出光偏振片进行切割,以使得显示面板的端面更加平整。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3之后,在阵列基板10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保护层40(即,步骤S4),保护层40用于保护阵列基板衬底12和出光偏振片11,在出现磕碰等情况时,避免阵列基板衬底12与出光偏振片11分离开。具体地,步骤S4包括:在待形成保护层40的端面上涂覆不透光胶。固化所述不透光胶,以获得保护层40。优选地,阵列基板10的除超出对盒基板20的端面之外的其余端面上均设置有保护层40,对盒基板20的与阵列基板10设置有保护层40的端面对齐的端面上也设置有保护层40。在步骤S4中涂覆不透光胶时,可以同时在对盒基板20和阵列基板10的相对齐的端面上同时涂覆所述不透光胶,以对入光偏振片21和出光偏振片11进行更好地保护,并减少显示面板的漏光。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在阵列基板衬底12上贴附出光偏振片11是在绑定工艺在之后进行的,出光偏振片11不会受到绑定工艺的影响,因此,出光偏振片11可以完全覆盖阵列基板衬底12的整个出光面,从而使显示面为一个平整表面;同时,在绑定工艺后,柔性线路板60也不裸露在显示侧,也就不需要利用遮挡件对其进行遮挡,防止在显示面形成边框,从而使得显示面更加平整,且没有边框,使得显示装置的外形更加美观。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