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3157阅读:1327来源:国知局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逐行开启扫描线时通过数据线写入所需电压来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为防止液晶面板的直流阻隔效应和直流残留,必须在液晶两端施加交流电压(此交流电压是以VCOM为零参考电位),即数据驱动电压既有正极性又有负极性。

因此,液晶面板(诸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 LCD))的工作过程是不断地将像素电极由正极性充电至负极性,再由负极性充电至正极性,而此充电过程必需在每行TFT打开的有限时间内完成。随着液晶面板解析度及刷新频率越来越高,每条扫描线开启时间大为缩短,液晶面板充电时间(存储电容器Cst和液晶电容Clc)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存在充电时间不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解决充电时间不足的方法有两种:预充电(pre-charge)和电荷分享(charge sharing)。在预充电方法中,下一行的栅极提前打开,使上一行的数据预充到下一行,下一行的电荷极性得以提前反转,从而缩减液晶面板充电时间。在电荷分享方法中,根据极性反转信号,在极性反转前的消隐(blanking)区,数据驱动器内部将相邻奇数数据线与偶数数据线相连,两条数据线上寄生电容的电荷中和,使液晶面板充电时间缩短。然而,预充电只适用于列反转或帧反转,电荷分享只适用于点反转等极性反转频率较高的反转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液晶面板的充电时间并降低数据驱动器的功耗及温度的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按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多条栅极线;按列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栅极线交叉设置;在每条数据线与每条栅极线的交叉处设置的子像素;在每一行上的彼此相邻的奇数子像素和偶数子像素之间设置的开关薄膜晶体管;所述奇数子像素为位于奇数列的子像素,所述偶数子像素为位于偶数列的子像素;其中,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对应的上一行的栅极线,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对应的奇数子像素,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对应的偶数子像素。

进一步地,所述子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电容器和存储电容器,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相应的栅极线,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相应的数据线,所述液晶电容器和所述存储电容器并联且连接到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对应的奇数子像素的并联的存储电容器和液晶电容器,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对应的偶数子像素的并联的存储电容器和液晶电容器。

进一步地,第n条栅极线的电压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并保持特定时间段之后转换为低电平,在转换为低电平的同时第n+1条栅极线的电压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并保持特定时间段,从而当第n条栅极线的电压为高电平时,与第n+1条栅极线连接的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导通,使第n+1条栅极线在电压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第n+1行上的彼此相邻的奇数子像素与偶数子像素的存储电容器和液晶电容器的电荷相互中和。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和/或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或者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所述液晶面板包括:按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多条栅极线;所述多条栅极线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器;按列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栅极线交叉设置;所述多条数据线连接到所述数据驱动器;在每条数据线与每条栅极线的交叉处设置的子像素;在每一行上的彼此相邻的奇数子像素和偶数子像素之间设置的开关薄膜晶体管;所述奇数子像素为位于奇数列的子像素,所述偶数子像素为位于偶数列的子像素;其中,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对应的上一行的栅极线,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对应的奇数子像素,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对应的偶数子像素。

进一步地,所述栅极驱动器提供给第n条栅极线的电压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并保持特定时间段之后转换为低电平,在转换为低电平的同时所述栅极驱动器提供给第n+1条栅极线的电压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并保持特定时间段,从而当所述栅极驱动器提供给第n条栅极线的电压为高电平时,与第n+1条栅极线连接的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导通,使第n+1条栅极线在电压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第n+1行上的彼此相邻的奇数子像素与偶数子像素的存储电容器和液晶电容器的电荷相互中和。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能够缩短液晶面板的充电时间并降低数据驱动器的功耗及温度。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发明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充电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部分。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来说明所述实施例,以便解释本发明。

应予说明,这里所说的液晶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一像素包括多个颜色的子像素,诸如,仅作为示例,多个颜色的子像素可以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的示意图。

参照图1,LCD包括:液晶面板组件100;栅极驱动器200和数据驱动器300,二者都连接到液晶面板组件100。

液晶面板组件100包括:传送栅极信号的多条栅极线G1至Gn、传送数据信号的多条数据线D1至D2m、多个子像素以及多个开关薄膜晶体管(TFT)T1。

栅极线G1至Gn按行方向延伸并且彼此平行,数据线D1至D2m按列方向延伸并且彼此平行。每条栅极线和每条数据线交叉设置且彼此隔离。在每条栅极线和每条数据线的交叉处设置一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T2、液晶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每个薄膜晶体管T2连接到相应的栅极线和相应的数据线。液晶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并联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2。

每个像素行(或称行)上的彼此相邻的奇数子像素与偶数子像素中间设置一开关薄膜晶体管T1。开关TFT T1的栅极G连接到上一个像素行的栅极线,其漏极连接到奇数子像素的存储电容器Cst和液晶电容器Clc,其源极连接到偶数子像素的存储电容器Cst和液晶电容器Clc。奇数子像素指的是位于奇数列的子像素。偶数子像素指的是位于偶数列的子像素。

栅极驱动器200连接到液晶面板组件100的栅极线G1至Gn,以向栅极线G1至Gn施加栅极信号(其是由高电平电压信号和低电平电压信号组成的电压信号)。

数据驱动器300连接到液晶面板组件100的数据线D1至D2m,并向各子像素施加数据电压。

施加到每个子像素的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Vcom之间的差可以被解释为是利用其对每个子像素的液晶电容器Clc充电的电压,即像素电压。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根据像素电压的幅度而变化,因而通过液晶层传送的光的极性也可以变化,从而导致液晶层的透射率的变化。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彼此相邻的奇数子像素与偶数子像素的充电过程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充电时序图。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以图1所示的栅极线Gn连接的的子像素A和子像素B的充电过程为例:

在第一时间段t1,栅极驱动器200向栅极线Gn-1施加高电平信号,因子像素A和子像素B之间的开关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到栅极线Gn-1上,故子像素A和子像素B之间的开关薄膜晶体管T1打开,子像素A与子像素B的存储电容器Cst和液晶电容器Clc的电荷相互中和,子像素B由正极性的高电位a点降到c点,子像素A由负极性的低电位b点升到c点,电荷相互中和。

在第二时间段t2,栅极驱动器200向栅极线Gn施加高电平信号,栅极线Gn连接的所有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2导通,数据驱动器300向栅极线Gn连接的所有的子像素施加数据电压,以对栅极线Gn连接的所有的子像素进行充电。由于在第一时间段t1的电荷中和作用,在第二时间段t2,子像素A和子像素B的薄膜晶体管T2可以从较接近目标子像素的电压准位进行充电(即,子像素B由c点充到e点,子像素A由c点充到d点),从而可减少充电时间。此外,子像素电荷相互中和亦可降低数据驱动器300的功耗及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按行顺序依次打开每条栅极线,也就是说,液晶面板的栅极线Gn-1的电压可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并保持特定时间段之后转换为低电平,在转换为低电平的同时栅极线Gn电压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并保持特定时间段,从而当当前像素行的栅极线的电压为高电平时下一像素行的开关TFT打开,使下一像素行的栅极线在电压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即,在实际子像素电压写入前)下一像素行的栅极线的彼此相邻的奇数子像素与偶数子像素的存储电容器Cst和液晶电容器Clc的电荷相互中和,从而能够缩短液晶面板的充电时间,并降低数据驱动器的功耗及温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上述方法的描述来实现所述计算机代码。当所述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中被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驱动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被实现为硬件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限定的各个单元所执行的处理,可以使用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各个单元。

本发明的以上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其中,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