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322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LED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到影响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而背光源大部分都是使用LED背光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LED背光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LED背光源是通过LED灯和FPC板构成的,由于FPC板只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以一次只能产生一种电信号,所以导致无法同时管控两种LED灯。传统结构的LED背光源只能保证一种LED灯的发光效果,无法管控另外一种LED灯的发光效果。如果在一个LED背光源中设置两种LED灯,就会造成只有其中一个LED灯的发光效果是正常的,另一个LED灯则会有发光效果差,发光亮度低的问题。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LED背光源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LED背光源无法同时管控两种LED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管控两种LED灯并保证两种LED灯的发光效果的LED背光源结构;已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管控两种LED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背光源结构的电路包括:

FPC板,其包括基板、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FPC板为 折叠式,所述FPC板有一折叠处,将所述FPC板分为FPC板上半部分和FPC板下半部分,所述输入端设置在所述FPC板折叠处,所述输入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位于所述FPC板上半部分的末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位于所述FPC板下半部分的末端,所述第二输出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第一发光部,包括相互并联的若干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LED灯和限流电阻,一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形成第一回路;以及

第二发光部,包括相互并联的若干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LED灯和限流电阻,一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形成第二回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所述第一发光部设置在所述FPC板上半部分,所述第二发光部设置在所述FPC板下半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所述FPC板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用于补强所述FPC板的机械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所述补强板厚度与所述基板厚度的和为0.28-0.38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所述FPC板的折叠处中心左右各0.9-1.1毫米不设置所述补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所述FPC板上半部分与所述FPC板下半部分之间通过粘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所述FPC板上半部分与所述FPC板下半部分之间通过双面胶粘合,所述双面胶长度与所述补强板长度一致,所述双面胶的厚度为0.18-0.22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所述基板还包括走线,用于连接电子元件,所述走线为单走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设置在所述FPC板折叠处的所述走线为三走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中,所述第一LED灯的颜色和所述第二LED灯的颜色不一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达到同时管控两种LED灯的效果,解决了现有LED背光源无法同时管控两种LED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背光源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背光源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背光源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背光源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LED背光源结构的电路中包括FPC板、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FPC板包括基板9、输入端4、第一输出端5和第二输出端6,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均用于提供光源。

FPC板为折叠式,所述FPC板有一折叠处,将所述FPC板分为FPC板上半部分和FPC板下半部分,所述输入端4设置在所述FPC板折叠处,所述输入端4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5位于所述FPC板上半部分的末端,所述 第一输出端5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6位于所述FPC板下半部分的末端,所述第二输出端6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一发光部,包括相互并联的若干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LED灯1和限流电阻3,第二发光部,包括相互并联的若干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LED灯2和限流电阻3,限流电阻3用于保护LED灯不被电流烧坏。第一发光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端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5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第二发光部一端与所述输入端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6连接,形成第二回路。

FPC板还包括补强板7,所述补强板7用于补强所述FPC板的机械强度。所述补强板7厚度与所述基板9厚度的和为0.28-0.38毫米。所述FPC板的折叠处中心左右各0.9-1.1毫米不设置所述补强板7。所述FPC板上半部分与所述FPC板下半部分之间通过粘合固定。所述FPC板上半部分与所述FPC板下半部分之间通过双面胶8粘合,所述双面胶8长度与所述补强板长度一致,所述双面胶8的厚度为0.18-0.22毫米。所述基板9还包括走线10,用于连接电子元件,所述走线为单走线,但设置在所述FPC板折叠处的所述走线10为三走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接通电源,电流从输入端4流入,然后分流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在第一回路中,电流先分流到各个第一组件,然后在第一组件中先流经限流电阻3,再流经第一LED灯1,最后流经第一输出端5流出;在第二回路中,电流先分流到各个第二组件,然后在第二组件中先流经限流电阻3,再流经第一LED灯2,最后流经第二输出端6流出。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LED灯1为白色,第二LED灯2为蓝色。

当需要管控白灯时,控制信号从输入端4流入,进入第一回路,再先后流经保护电阻3和第一LED灯1,第一LED灯1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并发生相应变化,就完成了对白灯的管控;与此同时,蓝灯不会受到控制信号的干扰而发生变化。从而使本优选实施例的LED背光源结构具有在不影响蓝灯发光效果的情况下,对白灯发光效果进行管控的功能。

当需要管控蓝灯时,控制信号从输入端4流入,进入第二回路,再先后流经保护电阻3和第二LED灯2,第二LED灯2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并发生相应变化,就完成了对蓝灯的管控;与此同时,白灯不会受到控制信号的干扰而发生变化。从而使本优选实施例的LED背光源结构具有在不影响白灯发光效果的情况下,对蓝灯发光效果进行管控的功能。

当不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切断电源即可。

这样即完成本优选实施例的LED背光源结构同时管控两种LED灯的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LED背光源结构,可以达到同时管控两种LED灯的效果,解决了现有LED背光源无法同时管控两种LED灯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