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轻薄的液晶显示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被广泛用于手机、电脑及其他显示装置上的液晶面板也不断的更新换代,人们对液晶显示板的品质的要求也越开越高,液晶显示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液晶显示板的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现有的液晶面板,结构比较复杂,其重量和厚度有待提高,不满满足消费者对液晶屏设备轻薄的市场要求,亟需提供一种解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轻薄的液晶显示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薄的液晶显示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偏光板、下玻璃基板、下配向膜、液晶层、上配向膜、彩色滤光片、上玻璃基板及上偏光板,所述下玻璃基板设有底面及与该底面相对的上表面,所述底面具有若干棱镜,若干棱镜阵列于底面,所述棱镜23的顶角α为80~100度。
其中,所述下偏光板包括偏光层及设置于偏光层的入光面的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具有复数个次波长结构,该次波长结构使由该第一保护层进入偏光层的光增加。
其中,所述复数个次波长结构包含栅状重复单元。
其中,所述栅状重复单元的宽度为10nm至70nm。
其中,所述栅状重复单元的深宽比为20至60。
其中,所述栅状重复单元的间隔宽度为 20nm 至 11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际应用时,背光模组的光线穿过下偏光板后,入射到下玻璃基板的底面,若干棱镜对光线进行汇聚,经过若干棱镜汇聚后在从表面射出,射入到下配向膜。该下玻璃基板与下偏光板、下配向膜、液晶层、上配向膜、彩色滤光片、上玻璃基板及上偏光板进行搭配,其结构轻薄,其搭配效果好,并且该下玻璃基板具有若干阵列的棱镜,起到背光模组中棱镜片的功效,所以使用本液晶显示板的液晶显示器,在背光模组中不需要使用棱镜片,从而进一步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降低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偏光板的原理说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轻薄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偏光板1、下玻璃基板2、下配向膜3、液晶层4、上配向膜5、彩色滤光片6、上玻璃基板7及上偏光板8,所述下玻璃基板2设有底面21及与该底面21相对的上表面22,所述底面21具有若干棱镜23,若干棱镜23阵列于底面21,所述棱镜23的顶角α为80~100度。
实际应用时,背光模组01的光线穿过下偏光板1后,入射到下玻璃基板2的底面21,若干棱镜23对光线进行汇聚,经过若干棱镜23汇聚后在从表面射出,射入到下配向膜3。该下玻璃基板2与下偏光板1、下配向膜3、液晶层4、上配向膜5、彩色滤光片6、上玻璃基板7及上偏光板8进行搭配,其结构轻薄,其搭配效果好,并且该下玻璃基板2具有若干阵列的棱镜23,起到背光模组01中棱镜片的功效,所以使用本液晶显示板的液晶显示器,在背光模组01中不需要使用棱镜片,从而进一步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降低生产的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轻薄,其搭配效果好,从而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降低生产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偏光板1包括偏光层11及设置于偏光层11的入光面的第一保护层12,第一保护层12具有复数个次波长结构13,该次波长结构13使由该第一保护层12进入偏光层11的光增加。
如图2所示,实际应用时,背光模组 01发出的第一入射光 a 穿过次波长结构13时,与次波长结构 13 相同偏振方向的第一出射光 a1 可穿过偏光层11,从而得到利用;而与次波长结构 13 相反偏振方向的反射光a2则被反射回背光模组 01并可经由背光模组 01转换为与次波长结构13相同偏振方向的第二入射光b,并可再次穿过次波长结构13形成额外增加的第二出射光 b1,进而提高对光源的利用率。本下偏光板1对光源的利用率高,即使加大液显示板的尺寸,达到使用时所需的相同亮度的能耗远远小于现有的液晶面板,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并节省了能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数个次波长结构13包含栅状重复单元131。进一步的,所述栅状重复单元131的宽度为10nm至70nm。所述栅状重复单元131的深宽比为20至60。所述栅状重复单元131的间隔宽度d为 20nm 至 110nm。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