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28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重量轻、耗能少、工作电压低和辐射少等优点,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显示基板,位于两个显示基板之间的液晶,以及将两个显示基板对盒在一起的密封胶框。通过对液晶进行施加电压,改变液晶的取向,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

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中至少一个显示基板包括取向膜,取向膜设置在保护层(例如,阵列基板的绝缘层或彩膜基板的平坦化层)上,取向膜覆盖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取向膜用于向液晶分子提供一个预设角度,使液晶以特定的取向排布。

目前,在制备取向膜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涂布、印刷、喷涂等方式将取向液覆在显示基板的保护层上,取向液经固化后形成取向膜。然而,由于取向液在固化之前具有流动性,因而取向液在固化之前,通常会在显示基板的保护层上流动,导致形成的取向膜的边缘难以控制,例如,取向膜的边缘与密封胶框接触或位于显示基板上设置密封胶框的密封胶框区内,从而密封胶框中的粒子较易扩散至取向膜中,造成对液晶的取向产生不良影响;或者,取向膜的边缘未能超出与显示区的边缘,造成液晶显示装置漏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解决显示基板上取向膜的边缘难以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环绕所述显示区的密封胶框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密封胶框区之间、且环绕所述显示区的过渡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有环绕所述显示区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过渡区内,且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密封胶框区的侧壁与所述密封胶框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

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的取向膜,所述取向膜的边缘位于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基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由于在保护层设置有位于过渡区内的凹槽,凹槽靠近密封胶框区的侧壁与密封胶框区靠近显示区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当制备取向膜时,通过涂布、印刷、喷涂等方式将取向液覆盖在保护层上后,与取向膜的边缘对应的取向液在凹槽的引导下,流入凹槽中,由于凹槽的阻挡作用,取向液不会继续向凹槽靠近密封胶框区的侧壁以外的区域流动,即可以防止取向液流动至密封胶框区;取向液固化后,形成的取向膜的边缘位于凹槽内,因而取向膜的边缘超出显示区的边缘。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取向液固化后形成的取向膜的边缘超出显示区的边缘,而且不会与位于密封胶框区内的密封胶框接触,也就是说,取向膜的边缘位于过渡区内,且取向膜的边缘超出显示区的边缘,取向膜的边缘与密封胶框区靠近显示区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实现对取向膜的边缘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附图标记:

1-显示区, 2-过渡区,

3-密封胶框区, 4-保护层,

5-凹槽, 6-取向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1,环绕显示区1的密封胶框区3,及位于显示区1与密封胶框区3之间、且环绕显示区1的过渡区2,显示基板包括:保护层4,保护层4设置有环绕显示区1的凹槽5,凹槽5位于过渡区2内,且凹槽5靠近密封胶框区3的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靠近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d1;设置于保护层4上的取向膜6,取向膜6的边缘位于凹槽5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基板可以与另一显示基板通过密封胶框对盒,并在两个显示基板之间填充液晶后,形成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显示基板用于设置密封胶框的区域为密封胶框区3;上述显示基板用于实现显示的区域为显示区1;密封胶框区3和显示区1之间的区域为过渡区2,过渡区2可以将密封胶框区3和显示区1隔离开,避免后续设置密封胶框时,由于工艺误差使得一部分密封胶框进入到显示区1内。实际应用中,上述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其他区域,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详细介绍显示基板与实用新型点相关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显示基板包括密封胶框区3、过渡区2和显示区1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由于在保护层4设置有位于过渡区2内的凹槽5,凹槽5靠近密封胶框区3的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靠近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d1,即凹槽5的外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的内侧边缘之间具有间距,当制备取向膜6时,通过涂布、印刷、喷涂等方式将取向液覆盖在保护层4上后,与取向膜6的边缘对应的取向液在凹槽5的引导下,流入凹槽5中,由于凹槽5的阻挡作用,取向液不会继续向凹槽5的外侧壁以外的区域流动,取向液不会继续向凹槽5靠近密封胶框区3的侧壁以外的区域流动,即可以防止取向液流动至密封胶框区3;取向液固化后,形成的取向膜6的边缘位于凹槽5内,因而取向膜6的边缘超出显示区1的边缘。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取向液固化后形成的取向膜6的边缘超出显示区1的边缘,而且不会与位于密封胶框区3内的密封胶框接触,也就是说,取向膜6的边缘位于过渡区2内,且取向膜6的边缘超出显示区1的边缘,取向膜6的边缘与密封胶框区3的内侧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实现对取向膜6的边缘进行控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在保护层4设置有位于过渡区2内的凹槽5,凹槽5靠近密封胶框区3的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靠近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d1,取向膜6的边缘位于凹槽5内,因此,可以防止取向膜6的边缘未能超出显示区1的边缘导致液晶显示装置发生漏光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可以防止取向膜6与设置在密封胶框区3内的密封胶框接触,防止密封胶框中的粒子扩散到取向膜6中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发生残像等现象的发生。

再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在保护层4设置有位于过渡区2内的凹槽5,凹槽5靠近密封胶框区3的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靠近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d1,取向膜6的边缘位于凹槽5内,因此,可以防止取向膜6的边缘不符合要求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产生画面显示不良的现象,防止该画面显示不良不易检测而导致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检测信赖性降低。

由于凹槽5设置在过渡区2内,因而凹槽5的设置不会造成位于显示区1内的保护层4的损坏,因而不会影响保护层4对显示基板的功能层的保护,例如,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时,保护层4可以为覆盖像素电极的绝缘层,凹槽5的设置,不会影响绝缘层的绝缘性。形成凹槽5时,可以采用半曝光技术形成。

在实际应用中,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述显示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当上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时,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薄膜晶体管、层间介质层、像素电极、绝缘层(Passivation SiNx,PVX,也称钝化层)和取向膜6,其中,保护层4为绝缘层;当上述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时,彩膜基板包括透明基板、黑矩阵、彩膜层、公共电极、平坦化层(Over Coat,OC层)和取向膜6,其中,保护层4为平坦化层。

值得指出的是,通过在保护层4设置凹槽5,以控制取向膜6的边缘,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应用于对取向膜6的边缘进行控制,还可以应用于对其它膜层的边缘进行控制,尤其是采用涂布、印刷、喷涂等方式制备的膜层。

在上述实施例中,凹槽5靠近密封胶框区3的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靠近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的间距d1大于或等于50μm,即,凹槽5的外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的内侧边缘之间的间距d1最小为50μm。将凹槽5靠近密封胶框区3的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靠近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的间距d1设置为大于或等于50μm,可以防止因凹槽3靠近密封胶框区3的侧壁与密封胶框区3靠近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的间距d1太小而导致取向膜6的边缘不能超出显示区1的边缘,增加设置在密封胶框区3内的密封胶框中的粒子扩散至取向膜6的难度,从而防止对液晶的取向造成影响,进而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凹槽5位于过渡区2内,凹槽5靠近显示区1的侧壁与显示区1的边缘可以平齐,或者,凹槽5靠近显示区1的侧壁与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优选地,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凹槽5靠近显示区1的侧壁与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d2。如此设计,相比于凹槽5靠近显示区1的侧壁与显示区1的边缘可以平齐,当完成保护层4的形成后,形成凹槽5时,可以防止因工艺误差等造成对位于显示区1内的保护层4的损坏,从而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凹槽5靠近显示区1的侧壁与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的间距d2大于或等于10μm,即,凹槽5的内侧壁与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的间距d2最小为10μm。如此设计,可以防止凹槽5靠近显示区1的侧壁与显示区1的边缘之间的间距d2太小而增加形成凹槽5时的难度,并防止因工艺误差等造成对位于显示区1内的保护层4的损坏,从而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凹槽5位于保护层4内,形成凹槽5后,保护层4与凹槽5的槽底对应的区域具有保留的保护层4,即凹槽5的槽底与保护层4背向取向膜6的表面之间具有保留的保护层4,保留的保护层4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凹槽5的槽底与保护层4背离取向膜5的表面之间的厚度d4大于或等于50nm,即,保留的保护层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nm。如此设计,可以防止因凹槽5的槽底与保护层4背向取向膜5的表面之间的厚度d4太小而影响保护层4对显示基板的功能层的保护。

举例来说,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保护层4为绝缘层,除凹槽5所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内,绝缘层的厚度为600nm~1000nm,即除凹槽5所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内,保护层4的厚度为600nm~1000nm,此时,形成凹槽5后,保留的保护层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nm,例如,可以为100nm,即凹槽5的槽底与保护层4背向取向膜6的表面之间的厚度为100nm,凹槽5的深度为500nm~900nm。

在实际应用中,凹槽5的开口的宽度d3可以根据过渡区2的宽度进行设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凹槽5的开口的宽度d3优选为0.1mm~0.5mm。

上述实施例中,沿凹槽5的宽度方向,凹槽5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沿凹槽5的宽度方向,凹槽5的截面形状可以呈“U”型、“V”型或倒梯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凹槽5的截面形状为“U”型,且凹槽5的截面形状优选为直角“U”型,即凹槽5的槽壁与凹槽5的槽底呈90°。

取向膜6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取向膜6的厚度可以为70nm~100n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基板。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与上述显示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