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用超薄可触控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窄边框显示器结结构,主要结构是液晶模组,液晶模组的后方设置有中框中框后侧设有后壳结构,其中中框与液晶模组的背面用镙丝所经,后壳与中框以卡沟方式卡合实现对液晶模组的固定。随着人们对显示器简约轻薄的不断要求,上述结构由于固定中框需要增加背面镙丝锁付空间,导致显示器厚度无法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显示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实用超薄可触控显示器,包括液晶模组及后壳,所述液晶模组固定于胶框前侧,所述胶框与后壳卡扣连接,所述后壳内表面周侧均布有凸块,所述胶框周侧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通孔以实现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所述胶框前侧面具有内凹用于置放液晶面板的凹面,所述液晶面板粘胶固定于凹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及触摸屏,所述胶框前侧面具有内凹的多层阶状凹面,液晶面板与触摸屏分别粘胶固定于其中一层凹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与胶框支架之间具有背板,所述胶框后侧向内延伸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具有槽道,所述背板周侧具有扣入槽道内的弯折部,所述光源组件嵌于背板与固定框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弯折部截面呈阶梯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省去了中框结构和固定中框的锁紧部件空间,缩小了显示器的厚度,节省了人力,可根据需要配合不同的液晶模组成型,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一种具有卡夹结构的背板以防止压迫性漏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一种实用超薄可触控显示器,包括液晶模组10及后壳20,所述液晶模组固定于胶框30前侧,所述胶框30与后壳20卡扣连接,所述后壳内表面周侧均布有凸块210,所述胶框30周侧设有与凸块210相配合的通孔310以实现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101,所述胶框30前侧面具有内凹用于置放液晶面板的凹面320,所述液晶面板粘胶固定于凹面上。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模组10包括液晶面板101及触摸屏102,所述胶框前侧面具有内凹的多层阶状凹面,液晶面板101与触摸屏102分别粘胶固定于其中一层凹面320上。
上述实施例中,后壳20与胶框30之间具有背板40,所述胶框30后侧向内延伸有固定框架330,固定框架上具有槽道331,所述背板周侧具有扣入槽道内的弯折部410。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因窄边框的液晶组装,只能采用单胶框设计,且由于采用IPS面板,一旦受外力拉扯,会产生压迫性漏光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弯折部截面呈阶梯状,以提高其强度,所述光源组件嵌于背板40与固定框架330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胶框可以根据液晶模组设计通过更换模芯,做共模设计,不需要因为液晶模组的构成和厚薄重新开模,以形成做成带触屏功能的显示器或者一体机也可以。方式为在胶框上半部份加长,通过双面胶贴合,做成无前框的触屏显示器或一体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