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329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可切换视角功能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可切换视角显示器一直是在显示器领域中发展的重点之一。可切换视角显示器主要是利用外加液晶面板,并藉由控制改变液晶面板的像素的开启与关闭来达成视角切换的目的。除了通过外加液晶面板的方式外,也可通过在背光模组中配置两个导光板的架构来实现视角切换的目的,也就是调整两个导光板使之分别射出两种视角的光线来达成窄视角模式与广视角模式的切换。

一般具有两个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结构为上盖、第一光源、第一光学膜片组、第一导光板、第二光源、第二光学膜片组、第二导光板以及下盖由上至下依序层层堆叠组装,但这样的组装方式无法随时检查在组装的过程中是否有灰尘脏污的存在,仅能待组装完毕后,才能进行灰尘脏污的检查作业,倘若发现有灰尘脏污,则必须将组装完毕的背光模组重新拆解后进行灰尘脏污的清理作业,而这样的反复拆解将会导致制损发生机率的提高。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结构便于重复拆解与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结构便于重复拆解与组装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一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第一背光单元以及第二背光单元。第一背光单元包括第一盖体、第一导光板、第一光源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光学膜片。第一盖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导光板配置第一表面,第一光源配置于第一表面并位于第一导光板的一侧,第一光学膜片配置于第一表面与第一导光板之间。第二背光单元可拆卸地配置于第一背光单元。第二背光单元包括第二盖体、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光学膜片。第二盖体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第三表面面向第一表面。第二导光板配置于第三表面,第二光源配置于第三表面并位于第二导光板的一侧,第二光学膜片配置于第一背光单元与第二导光板之间。

为达上述一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背光单元、第二背光单元以及显示面板。第一背光单元包括第一盖体、第一导光板、第一光源以及至少一个光学膜片。第一盖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导光板配置于第一表面,第一光源配置于第一表面并位于第一导光板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一光学膜片配置于第一表面与第一导光板之间。第二背光单元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背光单元,第二背光单元包括第二盖体、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光学膜片,第二盖体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第三表面面向第一表面,第二导光板配置于第三表面,第二光源配置于第三表面并位于第二导光板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二光学膜片配置于第一背光单元与第二导光板之间。显示面板配置于第一盖体的第二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其具有第一背光单元与第二背光单元,且第一背光单元可拆卸地配置于第二背光单元,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可分别在第一背光单元与第二背光单元组装完成后进行不良现象的检查(例如是灰尘脏污检查),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以随时在组装的过程中进行不良现象的检查,如此可避免反复拆解组件所导致的高制损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沿图1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图2所示的第一背光单元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B为图2所示的第二背光单元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沿图1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沿图1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利的显示装置1包括第一背光单元11、第二背光单元12以及显示面板13。第一背光单元11可拆卸地配置于第二背光单元12而组成一个背光模组LM。第一背光单元11包括第一盖体111、第一导光板112、第一光源113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光学膜片114。第一盖体11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S1与第二表面S2。第一导光板112配置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第一光源113配置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并位于第一导光板112的一侧。至少一个光学膜片114配置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与第一导光板112之间。第二背光单元12包括第二盖体121、第二导光板122、第二光源12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光学膜片124。第二盖体121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S3与第四表面S4,其中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面向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第二导光板122配置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第二光源123配置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并位于第二导光板122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二光学膜片124配置于第一背光单元11与第二导光板122之间。显示面板13配置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二表面S2,而设置于背光模组LM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背光单元11的至少一个第一光学膜片114例如是逆棱镜片,其中逆棱镜片为一基材上设置有多条状棱镜柱(图未示),且条状棱镜柱朝向第一导光板112,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背光单元12的至少一个第二光学膜片124的数量例如是多个,这些第二光学膜片124包括扩散片、棱镜片以及彩色滤光片的其中之一,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定第一光学膜片114与第二光学膜片124的数量以及种类,第一光学膜片114与第二光学膜片124数量以及种类可视实际情况的需求而有所改变。

以下再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LM的详细构造做更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13与第二光源123例如是配置于背光模组LM中相同侧的位置上。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光板112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1121与第二侧面1122以及彼此相对的第一出光面1123与第一背面1124。第一侧面1121与第二侧面1122连接于第一出光面1123与第一背面1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21例如是第一导光板112的入光面,也就是说,第一光源113配置于第一导光板112的第一侧面1121旁。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光板122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三侧面1221与第四侧面1222以及彼此相对的第二出光面1223与第二背面1224。第三侧面1221与第四侧面1222连接于第二出光面1223与第二背面12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面1221例如是第二导光板122的入光面,也就是说,第二光源123配置于第二导光板122的第三侧面1221旁。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盖体111包括顶壁W1、从顶壁W1朝向第二盖体121延伸的第一侧壁W2以及从第一侧壁W2延伸且平行顶壁W1的罩壁W3。第一盖体111的顶壁W1包括上述的第一表面S1与第二表面S2。第二盖体121包括底壁W4、从底壁W4朝向第一盖体111延伸的第二侧壁W5以及从第二侧壁W5延伸且平行底壁W4的罩壁W6。第二盖体121的底壁W4包括上述的第三表面S3与第四表面S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盖体121的罩壁W6至少覆盖第二光源123与第二导光板122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第二盖体121的罩壁W6位于第一光源113与第二光源123之间,且同时位于第一导光板112的一部分与第二导光板122的一部分之间。本实施例的罩壁W6用以分隔第一光源113与第二光源123,有效防止第一光源113所发出的光线与第二光源123所发出的光线彼此干扰。

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背光单元11还包括第一框架115。第一框架115位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侧壁W2与第一导光板112之间,且第一框架115环绕第一导光板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5例如为口字形框架而环绕第一导光板112的四周,且第一光源113位于第一框架115与第一导光板112之间,第一框架115用于支撑第一光源113,且第一框架115能够进一步防止漏光,确保第一光源113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一侧面1121(入光面)进入到第一导光板112内部,第一框架115还可增加第一背光单元11的结构强度。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5例如为ㄇ字形框架而环绕第一导光板112的三周,且ㄇ字形框架的开口位于第一光源113处,使得第一光源113位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侧壁W2与第一导光板112之间,且ㄇ字形框架的第一框架115也可增加第一背光单元11的结构强度。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ㄇ字形框架的第一框架115也可与第一盖体111为一体成型。本实施例的第二背光单元12还包括第二框架125。第二框架125位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二侧壁W5与第二导光板122之间,且第二框架125环绕第二导光板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架125例如为口字形框架而环绕第二导光板122的四周,且第二光源123位于第二框架125与第二导光板122之间,第二框架125用于支撑第二光源123,且第二框架125能够进一步防止漏光,确保第二光源123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三侧面1221(入光面)进入到第二导光板122内部,第二框架125还可增加第二背光单元12的结构强度。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框架125例如为ㄇ字形框架而环绕第二导光板122的三周,且ㄇ字形框架的开口位于第二光源123处,使得第二光源113位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二侧壁W5与第二导光板122之间,且ㄇ字形框架的第二框架115也可增加第二背光单元12的结构强度。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ㄇ字形框架的第二框架125也可与第二盖体121为一体成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背光单元11还包括第一黏着元件116。第一黏着元件116位于第一光源113与第一盖体111的顶壁W1之间以及第一导光板112与第一盖体111的顶壁W1之间。具体而言,第一光源113与第一导光板112分别藉由第一黏着元件116黏贴固定于第一盖体111的顶壁W1的第一表面S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黏着元件116例如是胶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13例如为发光二极管(LED)灯条,发光二极管灯条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LED)与电路板(未示出),且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上,其中第一黏着元件116黏贴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电路板与第一盖体111的顶壁W1的第一表面S1之间。

本实施例的第二背光单元12还包括反射片126以及第二黏着元件127。反射片126配置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与第二导光板122之间,也就是位于第二盖体121的底壁W4与第二导光板122之间。第二黏着元件127位于第二光源123与第二盖体121的底壁W4之间、第二导光板122与第二盖体121的底壁W4之间以及第二盖体121的底壁W4与反射片126之间。具体而言,第二光源123、第二导光板122以及反射片126分别藉由第二黏着元件127黏贴固定于第二盖体121的底壁W4的第三表面S3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黏着元件127例如是胶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光源123例如为发光二极管(LED)灯条,发光二极管灯条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LED)与电路板(未示出),且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上,其中第二黏着元件127黏贴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电路板与第二盖体121的底壁W4的第三表面S3之间。

请参照图4,其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并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背光单元1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合元件117。第一接合元件117配置于第一盖体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合元件117例如是配置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侧壁W2,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第二背光单元1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合元件128。第二接合元件128配置于第二盖体1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合元件128例如是配置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二侧壁W5,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第一接合元件117与第二接合元件128为两个相互匹配的结构,藉由第一接合元件117接合于第二接合元件128,而使第一背光单元11与第二背光单元12组装成一个背光模组LM,此外,藉由第一接合元件117脱离接合于第二接合元件128,而使第一背光单元11与第二背光单元12分离于彼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合元件117例如是凸块,而第二接合元件128例如是与凸块相互匹配的开槽,藉由凸块与开槽彼此卡合来达成第一背光单元11与第二背光单元12组装于彼此的目的,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定第一接合元件117与第二接合元件128的结构型态,只要能够达成彼此卡合或接合功效的结构皆能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1中。

请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a与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1类似,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LMa与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LM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一光源113a与第二光源123例如是配置于背光模组LMa中不同侧的位置上。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12的第二侧面1122例如是第一导光板112的入光面,也就是说,第一光源113a配置于第一导光板112的第二侧面1122旁,而第二光源123则是配置于与第二侧面1122不同侧的第三侧面1221(第二导光板122的入光面)旁。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13a位于第一盖体111的顶壁W1、第一侧壁W2以及罩壁W3所围绕形成的容置空间中,第二光源123位于第二盖体121的底壁W4、第二侧壁W5以及罩壁W6所围绕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第一光源113a与第二光源123位于背光模组LMa的不同侧,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光源113a所发出的光线与第二光源123所发出的光线彼此干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光源是配置于第一导光板112的第一侧面1121旁,而第二光源则是配置于与第一侧面1121不同侧的第四侧面1222(第二导光板122的入光面)旁,也可达到上述相同效果。

请参照图6A与图6B,图6A为图2所示的第一背光单元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B为图2所示的第二背光单元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A所示,首先,如步骤P1所示,提供第一盖体111;如步骤P2所示,将第一光源113配置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例如是通过第一黏着元件116将第一光源113黏贴固定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如步骤P3所示,将至少一个第一光学膜片114配置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如步骤P4所示,将第一导光板112配置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例如是通过第一黏着元件116将第一导光板112黏贴固定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此时,至少一个第一光学膜片114会被局限在第一导光板112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表面S1之间的间隙之中;如步骤P5所示,进行不良现象的检查,倘若第一背光单元11无法通过不良现象检查,则如步骤P6所示,进行不良现象的排除作业;倘若第一背光单元11通过不良现象检查,则如步骤P7所示,进行第一背光单元11与第二背光单元12的组装作业。

如图6B所示,首先,如步骤P1’所示,提供第二盖体121;如步骤P2’所示,将第二光源123配置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例如是通过第二黏着元件127将第二光源123黏贴固定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如步骤P3’所示,将反射片126配置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例如是通过第二黏着元件127将反射片126黏贴固定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如步骤P4’所示,将第二导光板122配置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例如是通过第二黏着元件127将第二导光板122黏贴固定于第二盖体121的第三表面S3;如步骤P5’所示,将至少一个第二光学膜片124堆叠于第二导光板122上;如步骤P6’所示,进行不良现象的检查,倘若第二背光单元12无法通过不良现象检查,则如步骤P7’所示,进行不良现象的排除作业;倘若第二背光单元12通过不良现象检查,则如步骤P8’所示,进行第二背光单元12与第一背光单元11的组装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其具有第一背光单元与第二背光单元,且第一背光单元可拆卸地配置于第二背光单元,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可分别在第一背光单元与第二背光单元组装完成后进行不良现象的检查(例如是灰尘脏污检查),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以随时在组装的过程中进行不良现象的检查,如此可避免反复拆解组件所导致的高制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符号说明】

1、1a:显示装置

11:第一背光单元

12:第二背光单元

13:显示面板

LM、LMa:背光模组

111:第一盖体

112:第一导光板

113、113a:第一光源

114:第一光学膜片

115:第一框架

116:第一黏着元件

117:第一接合元件

121:第二盖体

122:第二导光板

123:第二光源

124:第二光学膜片

125:第二框架

126:反射片

127:第二黏着元件

128:第二接合元件

1121:第一侧面

1122:第二侧面

1123:第一出光面

1124:第一背面

1221:第三侧面

1222:第四侧面

1223:第二出光面

1224:第二背面

P1~P7:步骤

P1’~P8’:步骤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S3:第三表面

S4:第四表面

W1:顶壁

W2:第一侧壁

W3、W6:罩壁

W4:底壁

W5:第二侧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