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038阅读:5069来源:国知局
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光片。



背景技术:

在光学滤光片制造过程中,会涉及到使用波长低于365nm的滤光片,比如254nm、260nm、266nm、280nm、320nm等等,而目前国际上能透过这些波长的粘结剂是没有的,而要完成一个复杂性能的紫外滤光片,尤其是宽截止范围的紫外带通滤光片需要多片组成,而且膜层材料中需要用到金属铝膜作为诱导层。由于膜层中存在金属铝,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水汽吸附并氧化,最终失去原先设计的薄膜性能,使滤光片失效。常规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将玻璃基片1镀有镀层9的面与另一片玻璃紧贴在一起,然后在侧面用环氧胶s封住,如图1所示;第二种做法是玻璃基片1镀有镀层9,玻璃基片1与另一片玻璃面或膜面之间放上一个隔圈3,然后在侧面用环氧胶s封合,如图2所示。

第一种做法的缺陷有两方面,一是侧面的胶水很容易渗透到通光面,导致滤光片无法使用;二是滤光片在封合之前吸附的水汽被限制在贴合面之间,由于空间太小,水汽的密度相对增加,加速了滤光片性能的恶化。

第二种做法比第一种做法在滤光片使用寿命上有较大提升,但在封装过程中很容易污染通光面。

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滤光片的使用寿命问题,又降低了封装操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制作时操作简单的滤光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滤光片,包括套圈和至少两片用于滤光的玻璃基片,所述套圈内侧设有通孔,所述玻璃基片层叠设于所述通孔内,每相邻两片玻璃基片之间设置有一个隔圈;

所述通孔在轴向具有顶端和底端,所述玻璃基片包括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所述第一基片靠近所述底端,所述第二基片靠近所述顶端;

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片在所述第一基片的另一侧、紧贴所述第二基片;

所述第一基片与所述套圈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密封胶密封,所述第二基片、所述密封圈和所述套圈三者之间的缝隙通过第二密封胶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玻璃基片在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滤光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基片仅在靠近所述第二基片的一面设置滤光薄膜,而所述第二基片仅在靠近所述第一基片的一面设置滤光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滤光片包括至少三片玻璃基片,其中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以外的其他玻璃基片全部位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圈在底部设置有向所述通孔轴线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将所述第一基片阻挡于所述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圈内侧表面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沿所述套圈内表面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密封胶填充于所述第一沟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沟槽在所述通孔轴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基片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圈内侧表面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沿所述套圈内表面周向分布,所述第二密封胶填充于所述第二沟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沟槽在所述通孔的轴向上跨于所述第二基片和所述密封圈外侧,所述套圈的内侧表面将所述第二基片和所述密封圈阻挡于所述第二沟槽之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胶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为环氧树脂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光片,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并且在制作时步骤简单,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经实践检验直接贴合的胶合方式的滤光片使用寿命或者存储寿命为半年左右,而中间有隔圈的封合方式使用和储藏寿命超过3年没有发现性能衰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滤光片的常规结构;

图2为另一种滤光片的常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滤光片沿其轴向的剖视图;

图3和图5分别为图4的仰视图和俯视图;

图6为图4中滤光片的套圈沿其轴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滤光片,参考图3、图4和图5。包括一套圈2,套圈2为一环形构造,套圈2的内侧具有通孔。在套圈2的通孔内,叠放有三层用于滤光的玻璃基片1。在图4所示的位置下,套圈2放置于竖直位置,第一基片1a设于套圈2的底部,第二基片1b和第三基片1c位于第一基片1a上方,并且第三基片1c置于第一基片1a和第二基片1b之间。玻璃基片1的表面涂覆滤光薄膜9。各玻璃基片通过隔圈3隔开。

其中,第一基片1a和第三基片1c之间垫有第一隔圈3a,第二基片1b和第三基片1c之间垫有第二隔圈3b。套圈2为圆环形,第一基片1a、第二基片1b和第三基片1c相应地为圆盘形,大小与套圈2内侧表面相配。第一隔圈3a和第二隔圈3b为环形隔圈,中央的通孔用于透光。第一基片1a在其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滤光薄膜9a,但是下表面未涂覆滤光薄膜;第二基片1b在其下表面涂覆有第二滤光薄膜9b,但是上表面未涂覆滤光薄膜。为尽可能减少玻璃基片1的片数,第三基片1c的两面分别涂覆有第三滤光薄膜9c和第四滤光薄膜9d。

补充参考图6。图6为套圈2的沿轴向的剖视图。套圈2的底部设置有凸台10,凸台10向内侧、套圈2的轴线方向延伸,以限定第一基片1a的位置。在第二基片1b上表面,则设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与隔圈3具有相同的结构。套圈2内侧表面仅靠凸台10周向地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沟槽5,并且第一沟槽5的宽度小于第一基片1a的厚度,从而保证装配后第一基片1a不会嵌入于第一沟槽5中。套圈2内侧表面在第一沟槽5的上方,还设有环形的第二沟槽6,第二沟槽6的位置满足:滤光片装配好后,第二沟槽6跨于第二基片1b和密封圈3b侧面,并且第二沟槽6的下端高于第二基片1b的下缘,第二沟槽6的上端低于密封圈3b的上缘,从而保证第二基片1b和密封圈3b不会嵌入于第二沟槽6中。为保证后续的粘接效果,第一沟槽5和第二沟槽6的深度要达到0.3mm以上。

装配该滤光片时,平放隔圈2使凸台10位于下方,在第一沟槽5和第二沟槽6中填满环氧树脂AB胶,再在隔圈2的通孔内顺次放入第一基片1a、第一隔圈3a、第三基片1c、第二隔片3b、第二基片1b和密封圈4,注意第一基片1a的镀层朝上,而第二基片1b的镀层朝下,以免在滤光片的使用过程中镀层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水平静置滤光片,依赖胶水的渗透和扩散将镀膜玻璃密封,直到胶水固化。

在本滤光片中,第一基片1a和第二基片1b之间并不一定只有一片镀膜的玻璃基片,具体数目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