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671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s)和一组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s)。该液晶显示面板由两层平行玻璃基板、以及夹设在该两层平行玻璃基板中间夹的液晶层组成,上玻璃基板为彩膜基板,下玻璃基板为薄膜电路基板,上下玻璃基板及液晶层构成薄膜晶体管显示装置(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CD),玻璃基板的上下外表面贴有偏光片。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其只能控制光的亮暗,因此需要背光系统为其提供出光均匀的面光源系统来显示图像。

图1至图3所示为现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7为LED灯条的电路板,11为LED灯条的灯珠,1为反射片,2为导光板,3-5为光学膜片,6 为遮光胶带,8为灯条固定胶带、9为胶框,10为反射片的固定胶带。光源LED 灯条7、11通过灯条固定胶带8贴附在胶框9和导光板2上;从反射片1往上依次是导光板2、光学膜片3-5、胶框9、遮光胶带6,从而形成一个面光源。

现有技术方案因为遮光胶带6裁切工艺的限制导致其边框无法进一步降低,同时胶框9本身占据一定成本,导致成本较高、需将其他部件和胶框组装到一起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减少零组件、降低成本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框形导光板、膜片组、固定胶带、以及反射片,其中,框形导光板的表面设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膜片组通过所述固定胶带固定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反射片通过所述固定胶带固定在所述框形导光板的网点面上。

优选地,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固定胶带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胶带包围框形导光板的侧边。

优选地,所述框形导光板的入光侧设有第二容置空间,LED灯条固定在该第二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LED灯条包括电路板和固定在该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灯珠,电路板通过灯条固定胶带固定在框形导光板的第二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膜片组设有三个膜片。

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通过将胶框和导光板合二为一做成一个框形导光板,框形导光板采用导光板材料制成,其同时具备导光板和胶框的功能;与此同时,膜片的固定胶带和反射片的固定胶带合并成一个整体的固定胶带,同时起到固定膜片,防止漏光,固定反射片的作用;以此达到取消胶框、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将背光的边框做的更窄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背光的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在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的模组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背光模组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背光模组结合现有技术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4所示背光模组在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包括:框形导光板29、膜片组3、 4、5、LED灯条7、11、灯条固定胶带8、膜片固定胶带6、以及反射片1。

膜片组设有三个膜片3、4、5。

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其没有设置胶框9’,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通过将胶框9’和导光板2’合二为一做成一个框形导光板29,框形导光板采用导光板材料制成,其同时具备导光板和胶框的功能。与此同时,膜片3-4-5的固定胶带6和反射片的固定胶带10合并成一个整体的固定胶带,同时起到固定膜片,防止漏光,固定反射片的作用。以此达到取消胶框、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将背光的边框做的更窄之目的。

其中,框形导光板29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容置空间,膜片组3、4、5通过固定胶带6固定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框形导光板29设有与反射片1接触的网点面,固定胶带6反包到框形导光板29的网点面,以替代现有技术的反射片固定胶带10,将反射片1通过膜片固定胶带6固定在框形导光板29的网点面。

反射片1位于固定胶带6的外侧,固定胶带6包围框形导光板的侧边。

固定胶带6将框形导光板29侧边包起来,该框形导光板29同时起到遮光、固定反射片1和膜片组3、4、5的作用。

框形导光板29的入光侧设有第二容置空间,LED灯条固定在该第二容置空间内。

LED灯条包括电路板7和固定在该电路板7上的多个LED灯珠11,电路板7 通过灯条固定胶带6固定在框形导光板29的的第二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通过将胶框和导光板合二为一做成一个框形导光板,框形导光板采用导光板材料制成,其同时具备导光板和胶框的功能;与此同时,膜片的固定胶带和反射片的固定胶带合并成一个整体的固定胶带,同时起到固定膜片,防止漏光,固定反射片的作用;以此达到取消胶框、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将背光的边框做的更窄之目的。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