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505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通信带宽需求的日益增长,光纤已经大量用于有线通信网络,在光纤网络的建设中,中心局和数据中心ODF配线架中需要大量的光纤连接器端接。

传统的光纤连接器施工时需要逐根端接,或在一端批量端接后,在另外一端根据另外一端的编号逐一端接,如果施工距离较长,数量较大,施工是效率就会相当低下,而且难以检测出因人为因素端部编号连接出错的情况。并且,在后期检修和维护中如果需要识别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的对应关系,也就只有通过人工方式逐一查看连接器两端的连接接口编号,来寻找出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的对应关系,在连接器芯数较大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有技术ZL201320224501.9,《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由于主光缆部分采用了双心和多心光缆通信信道,传输光纤和识别光纤不为同一个光纤,造成了成本提高,且不利于监控信道对主通信信道的监控和实时探测,另外在有监控和管理系统的网络中除经典信道外还有一个监控信道,这个信道目前在用户端没有单独的终端接头。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已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器连接接口编号需要逐一人工识别,安装维护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它包括第一光纤分支器、第二光纤分支器、光纤识别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光纤分支器与第二光纤分支器之间通过一主光缆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分支器的另一端通过分支光缆连接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光纤分支器的另一端通过分支光缆连接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光纤分支器和第二光纤分支器上设置有光纤识别器;在第一光纤分支器和第二光纤分支器内分别装有一个WDM波分复用器,而主光缆内光纤纤数量有两根减少为一根。即传输光纤与识别光纤为同一光纤,即为复用光纤,在第一光纤分支器和第二光纤分支器内部装有WDM波分复用器,通过波分复用器实现分支功能。

进一步,所述复用光纤的外部侧面设置有光纤护套。

进一步,所述复用光纤通过光纤分支器与分支光缆相连接,所述识别光纤通过光纤分支器与所述光纤识别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为连接FC、SC、LC、ST和MPO型的光纤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识别器上设置有可见光输入窗口和可见光输出窗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光缆为一单芯光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支光缆为一单芯光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光缆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或者塑料光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连接器为单端型光纤连接器,设置在主光缆的一端,主光缆的另一端则为尾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光纤识别器或者第一光纤分支器和第二光纤分支器上设置有用于识别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连接接口的对应关系的光源。

进一步,所述光源为外部光源或者内置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具备了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对应识别的功能,在光纤连接器大批量安装过程中,可以不采用单根光纤连接器两端同时连接的方式,而是先在光纤连接器的一端实施大批量的连接,然后,再在光纤连接器的另一端逐个识别,逐个连接;

2、可以实行一端光纤连接器的批量预连接,另一端光纤连接器或尾缆可以大批量预留,再次安装的时候,可以通过光纤识别器迅速识别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的对应关系;

3、在检修和维护光纤连接器的时候可以迅速检查追踪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4、基于WDM波分复用的光纤识别器可以用于光纤监控管理信道或告警信道。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施工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器连接接口编号需要逐一人工识别,安装维护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得光纤在施工时可以在不必确认光缆走向的前提下,实现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的可视化对应,使得光缆可以完全装入暗箱中,不必通过编码去寻找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的对应关系,方便了大批量,长距离光纤连接器的接插操作,也方便了光纤连接器后期的检修和维护。基于WDM波分复用的光纤识别器可以用于光纤监控管理信道或告警信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光缆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光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波分复用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它包括第一光纤分支器100、第二光纤分支器200、光纤识别器300、第一端部400和第二端部500;所述第一光纤分支器100与第二光纤分支器200之间通过一主光缆10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分支器100的另一端通过分支光缆20连接第一端部400,所述第二光纤分支器200的另一端通过分支光缆20连接第二端部500,所述第一光纤分支器100和第二光纤分支器200上设置有光纤识别器300;第一光纤分支器100和第二光纤分支器200内分别装有一个WDM波分复用器60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光缆10包括且仅包括一根复用光纤11,所述复用光纤11与主光缆10外皮空隙处填充有加强件13。

所述复用光纤11的外侧设置有光纤护套14。

所述复用光纤11通过第一光纤分支器100或者第二光纤分支器200与分支光缆20相连接,用以传输信息;所述波分复用器600分别与光纤识别器300相连接和分支光缆20以及复用光纤11连接,为一个分支器件,工作人员通过光纤识别器300上有可见光输入窗口(图中未示)和可见光输出窗口(图中未示)来确认光纤连接器两端的第一端部400和第二端部500上连接接口(图中未示)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部400和第二端部500上各设置有一个连接接器,所述连接器型号为FC或SC或LC或ST或MPO型的光纤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识别器300上设置有可见光输入窗口和可见光输出窗口,可以在可见光输入窗口输入可见光的同时用肉眼观察可见光输出窗口是否有可见光发射出来,用来识别光纤连接器两端的第一端部400和第二端部500上连接接口(图中未示)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在一端的光纤识别器300或者第一光纤分支器100和第二光纤分支器200内部设置有内置光源,当打开这个内置光源时,光通过内部的复用光纤11传输到另一端的光纤识别器300,可以通过设在另外一端的可见光输出窗口看见有可见光发射出来,用来识别光纤连接器两端的第一端部400和第二端部500上连接接口(图中未示)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光缆10为一双芯或多芯光光缆;所述主光缆10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或者塑料光纤。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支光缆20为一单芯光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连接器为单端型光纤连接器,设置在主光缆的一端,主光缆的另一端则为尾缆。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施工的追踪型光纤连接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器连接接口编号需要逐一人工识别,安装维护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得光纤在施工时可以在不必确认光缆走向的前提下,实现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的可视化对应,使得光缆可以完全装入暗箱中,不必通过编码去寻找光纤连接器两端连接接口的对应关系,方便了大批量,长距离光纤连接器的接插操作,也方便了光纤连接器后期的检修和维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