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膜、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906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膜、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膜、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具有低辐射、低能环保和画面柔和等优点,已成为数字时代的今天应用最广泛的显示装置。LCD面板自身不具有发光显示功能,须借助背光模块。背光模块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LCD显像色彩和质量,因此,背光模块是LCD中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在整个LCD中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

背光模块的主要构成部件包括:光源、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组,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源设置在导光板入光面一侧,光学模组设在出光面上,一般光学模组包括下扩散膜、下增光片、上增光片、上扩散膜,用以增加液晶显示产品整体的光线均匀度和辉度,所述光学膜组中也可以包括棱镜片,利用角度散射原理将整体背光模组亮度提高,并将散光角度缩小。

现有技术中上述光学模组都是单张提供的,在组装背光模组时,需在导光板出光面一层层贴上所述光学膜组,最后在最外层设置遮光双面胶,操作十分繁琐,稍有不慎其中一片贴合不佳即可能造成膜片全部报废。针对该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0710191551.0)公开了一种复合膜,通过将光学模组设计成逐渐增大粘附在遮光双面胶层上形成复合膜,但由于膜片本身有挺性,而膜片层叠之间各膜层有厚度,所以这种粘合容易反弹脱开,造成膜片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反弹脱离的复合膜及背光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复合膜,包括遮光片和至少两个光学膜层,所述遮光片具有粘性的A面和粘性的B面,所述遮光片具有一开口,所述遮光片的A面复合第一光学膜层,所述第一光学膜层的尺寸大于开口尺寸,所述第二光学膜层层叠在第一光学膜层上且与第一光学膜层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二光学膜层至少一侧向外延伸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与第二光学膜层的交界线为冲孔形成的虚线以便第二凸耳可朝向遮光片的A面折起并与遮光片的A面粘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光学膜层和第四光学膜层,所述第三光学膜层、第四光学膜层的尺寸与第二光学膜层的尺寸一致,避开所述第二光学膜层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三光学膜层、第四光学膜层上分别设置至少一第三凸耳、至少一第四凸耳,所述第三凸耳、第四凸耳也避开设置,所述第三凸耳与第三光学膜层的交界线和第四凸耳与第四光学膜层的交界线分别为冲孔的虚线以便第三凸耳、第四凸耳可朝向遮光片的A面折起并与遮光片的A面粘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耳与遮光片的A面粘接处弯折并向遮光片平面延伸并粘接,所述第二凸耳与遮光片的弯折线也为冲孔形成的虚线。

优选地,所述第三凸耳、第四凸耳与遮光片的A面粘接处弯折并向遮光片平面延伸并粘接,所述第三凸耳、第四凸耳与遮光片的弯折线也为冲孔形成的虚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学膜层为扩散膜,第二光学膜层为增光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学膜层为上扩散膜,第二光学膜层为上增光膜,第三光学膜层为下增光膜,第四光学膜层为下扩散膜。

优选地,所述遮光片的B面一端复合一层PET膜,所述PET膜远离遮光片的表面不具粘性。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胶架、反射片和导光板,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遮光片和至少两个光学膜层,所述遮光片粘贴固定在胶架上。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下偏光片、下片玻璃、上片玻璃和上偏光片,还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包括胶架、反射片、导光板和复合膜,所述下片玻璃固定在胶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光学膜层粘接在遮光片上,且多层光学膜层上避开设置的凸耳,所述凸耳与光学膜层的交界线为冲孔的虚线后再弯折分别粘接在遮光片上形成一整张复合膜,粘接可靠,不易反弹脱离;

2、通过将遮光片粘接光学膜层的另一面粘性区域一端复合一层PET膜,所述PET膜远离遮光片的表面不带粘性,以防止下偏光片接触到遮光片,进一步增加复合膜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采用上述所述复合膜,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不良率,使背光模块的品质更可靠稳定;

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采用上述所述背光模块和复合膜,所述遮光片不会与下偏光片粘接,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中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贴第一光学膜层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贴第二光学膜层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中遮光片贴PET膜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适用于大中小尺寸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块包括胶架15和从下往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8、导光板9、光学模组10和遮光片1,所述遮光片1粘贴固定在胶架15上以防止漏光。所述光学模组10包括至少一扩散膜和至少一增光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背光模块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下偏光片11、下片玻璃12、上片玻璃13和上偏光片14,所述下片玻璃12固定在胶架15上。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膜,包括遮光片1和至少两个光学膜层,所述遮光片1具有A面和B面,所述遮光片1的A面和B面有粘性且具有一开口2,所述开口2为显示区。在所述遮光片1的A面复合第一光学膜层3,所述第一光学膜层3的尺寸大于开口2尺寸,以便第一光学膜层3粘贴在遮光片1的A面上,所述第一光学膜层3可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与遮光片的A面直接粘接。所述第一光学膜层3的尺寸小于遮光片1的外围尺寸,以便第一光学膜层3粘贴在遮光片1的A面后,遮光片1的A面上未重叠的区域因具有粘性可与胶架粘贴。所述第二光学膜层4层叠在第一光学膜层3上且与第一光学膜层3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二光学膜层4至少一侧向外延伸第二凸耳5,所述第二凸耳5与第二光学膜层4的交界线为冲孔6形成的虚线以便第二凸耳5可朝向遮光片1的A面折起并与遮光片1粘接,所述冲孔6不设在第二凸耳5的外侧。如图3中的a-a剖面放大图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耳5与遮光片1的A面粘接处弯折向遮光片1平面延伸并与遮光片1的A面粘接,所述第二凸耳5与遮光片1的弯折线也为冲孔6形成的虚线,可增加第二凸耳5与遮光片1的A面粘接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光学膜层3和遮光片1的A面粘接,第二光学膜层4设置在第一光学膜层3上且通过折起的第二凸耳5与遮光片1的A面粘接从而实现多层膜的预先复合,所述复合膜粘接可靠,不易反弹脱离。

同理,当所述光学膜层还设有第三光学膜层、第四光学膜层,所述第三光学膜层、第四光学膜层的尺寸与第一光学膜层3、第二光学膜层4的尺寸一致,避开所述第二光学膜层4的第二凸耳5,所述第三光学膜层、第四光学膜层上分别设置至少一第三凸耳、至少一第四凸耳,所述第三凸耳、第四凸耳也避开设置,所述第三凸耳与第三光学膜层的交界线和第四凸耳与第四光学膜层的交界线分别为冲孔6形成的虚线以便第三凸耳、第四凸耳可朝向遮光片1的A面折起并与遮光片1的A面粘接,优选地,所述第三凸耳、第四凸耳与遮光片1的A面粘接处弯折向遮光片1的A面延伸并与遮光片1的A面粘接,所述第三凸耳、第四凸耳与遮光片1的A面的弯折线也为冲孔6形成的虚线,可增加第三凸耳、第四凸耳与遮光片的A面粘接的牢固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结构可复合多层膜,使光学膜组的贴合操作更加方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学膜层3为扩散膜,第二光学膜层4为增光膜,或者,所述第一光学膜层3为上扩散膜,第二光学膜层4为上增光膜,第三光学膜层为下增光膜,第四光学膜层为下扩散膜。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可将多层膜复合在一起,适用性广且粘接可靠,不易反弹脱离。

如图4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片1的B面粘性区域一端复合一层PET膜7,所述PET膜7远离遮光片1的B面表面不带粘性,以防止下偏光片11接触到遮光片1的B面进而与遮光片1的B面粘合。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上述所述的复合膜,组装时,将所述PET膜7、遮光片1、第一光学膜层3、第二光学膜层4等复合好后的复合膜直接组装在导光板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使背光模块的品质可靠稳定。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用以为显示装置提供均匀的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