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二极管自动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281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耦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二极管自动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上的半导体二极管耦合装置缺少动态光源分路处理单元,在受光器对光源感应状态下,常规耦合器无法对二极管光源所转换的电频信号进行动态调整,导致耦合器无法对二极管光源进行自动调整,需要人工干预,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通过添加感光分路单元,利用内部的SQ96E-5光电转换IC、A328电频控制IC、SP29Q光路微控器、电源控制IC对二极管光源进行电频信号感应控制,动态调整半导体二极管光路,实现自动耦合的效果。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半导体二极管自动耦合装置,其组成包括:受光识别单元、感光分路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受光识别单元包括:MT9T001C12S感光芯片、H21A3光断续传感器、信号激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感光分路单元包括:SQ96E-5光电转换IC、A328电频控制IC、SP29Q光路微控器、电源控制IC。

进一步地,所述SP29Q光路微控器集成于A328电频控制IC内部,与所述A328电频控制IC共用内部集成电路组;所述电源控制IC仅对所述A328电频控制IC内部电路供电稳定性进行控制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SQ96E-5光电转换IC,快速将光源信号转换为电频信号,提升控制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A328电频控制IC,对电频信号进行快速、稳定的分路控制。

3.本实用新型采用SP29Q光路微控器,准确对分路电频光转过程中的光路进行稳定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半导体二极管自动耦合装置,包括:受光识别单元1、感光分路单元2;所述受光识别单元1内所述MT9T001C12S感光芯片3对半导体二极管光源进行感应,激活所述受光识别单元1内所述H21A3光断续传感器4对光源断点信号识别,并所述受光识别单元1内所述由信号激发器5对光源信号进行电频转换激发处理;所述感光分路单元2内所述SQ96E-5光电转换IC6对激发后的光电信号进行电频转换,转换后电频信号由所述感光分路单元2内所述A328电频控制IC7对不同电频组进行分路处理,经所述感光分路单元2内所述SP29Q光路微控器8对分组后的电频信号进行光电逆转处理,达到半导体二极管自动耦合效果;光电逆转过程中,由所述感光分路单元2内所述电源控制IC9对电路稳定性进行控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