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投影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313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投影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投影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投影幕,为了实现二次升降效果,即升降幕布和收放幕布,通常需要复杂的结构,比如需要设置两个转轴机构,分别用来升降幕布和收放幕布,由于两个转轴机构各自需要一个电机进行驱动,需要设置两套传动装置分别对应两个转轴和两个电机,过多的机械元件使得投影幕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加,不利于后期维护,而且,为了使两个电机密切配合以实现升降幕布和收放幕布两个动作的切换,电机的控制算法也较为复杂,投影幕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投影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投影幕装置,包括转管、钢索、上杆和幕布,所述转管包括内转管和外转管,所述内转管安装在外转管内,所述内转管上设有用于卷绕钢索的转线器,所述外转管上设有供钢索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钢索的一端与上杆连接,所述幕布设置在上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杆还设有转线器卡件,所述外转管上设有供转线器卡件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转线器上设有与转线器卡件对应的转线器槽。

进一步地,升降投影幕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内转管转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转管上设有供钢索穿过的第一过线孔,所述钢索的另一端经第一过线孔穿入内转管的内部,所述钢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锁线头铝锭。

进一步地,所述钢索的另一端还设有防虚位铝锭,所述防虚位铝锭设置在第一锁线头铝锭与内转管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杆上设有供钢索穿过的第二过线孔,所述钢索的一端经第二过线孔穿入上杆的内部,所述钢索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线头铝锭。

进一步地,所述钢索的伸入上杆的部分设有长度调整滑块和/或定位滑块,所述长度调整滑块和/或定位滑块滑动设置在上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用于对钢索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为双销轴结构的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双销轴结构的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销轴,所述两个销轴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钢索从所述间隙中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驱动装置驱动内转管升降幕布,外转管无需另外设置驱动装置、依靠内转管的动力完成收放幕布,实现单电机驱动进行幕布升降和幕布收放的二次升降的效果。由于机械结构上的简化,装置的故障率降低,电机的控制算法也得到简化,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第一锁线头铝锭、第二锁线头铝锭、防虚位铝锭、长度调整滑块、定位滑块和限位装置;其中,第一锁线头铝锭和第二锁线头铝锭分别保证钢索与内转管、钢索与上杆的连接牢固可靠,钢索不会滑脱造成幕布坠落伤人;防虚位铝锭防止钢索虚位,保证幕布的稳定;长度调整滑块可对钢索的使用长度进行调节,保证幕布的平衡;定位滑块可对钢索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钢索能够对准转线器;限位装置使钢索与外转管之间不存在接触,延长钢索与外转管的使用寿命,同时,限位装置可以增加钢索对外转管的作用力臂,使投影幕在完全展开时,保证外转管的第一开口保持向下,提高投影幕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转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转管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线器卡件卡入对应的转线器槽的效果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线器卡件脱开对应的转线器槽的效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钢索与内转管连接的效果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钢索与上杆连接的效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钢索限位装置的效果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钢索双销轴结构限位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升降投影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转管1、钢索2、上杆3和幕布4,其中转管1包括内转管1a和外转管1b,所述内转管1a安装在外转管1b内,所述内转管1a上设有用于卷绕钢索2的转线器6,所述钢索2的一端与上杆3连接,所述幕布4设置在上杆3上。外转管1b的结构如图2所示,外转管1b上设有供钢索2穿过的第一开口5a。一般地,为了保证悬挂幕布的稳定性,投影幕会使用至少一根的钢索,因此外转管上设有的供钢索穿过的开口的数量应该与钢索的数量对应,同时,内转管上设有的用于卷绕钢索的转线器的数量也与钢索的数量对应。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投影幕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内转管转动的驱动装置15。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5与内转管1a连接,为内转管1a提供转动的动力。内转管1a的结构如图3所示;内转管1a上安装有与钢索2对应的转线器6;钢索2卷绕在转线器6上;当幕布4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时,内转管1a转动,此时,外转管1b并不转动,安装在内转管1a上的转线器6则与内转管1a同步转动,随着转动方向的不同,转线器6卷收钢索2或释放钢索2,从而实现投影幕升降的效果。当内转管1a持续转动,幕布4持续上升至钢索2被收尽后,受到内转管1a的驱动,外转管1b也发生转动,外转管1b将上杆3卷起,使得幕布4可以卷绕在外转管1b上。由于外转管1b的转动动力从内转管1a处取得,无需额外的驱动装置驱动外转管1b,只需要驱动内转管1a即可,从而达到使用单个驱动装置实现幕布4收放的效果。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上杆3上设有转线器卡件3a;如图2和图8所示,外转管1b上设有与转线器卡件3a位置对应的第二开口5b,使得上杆3上的转线器卡件3a能够通过第二开口从而进入外转管1b内。如图4和图5所示,转线器6上设有与转线器卡件3a位置和形状对应的转线器槽6a,转线器槽6a供对应的转线器卡件3a卡入或者脱出。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如下:收起幕布4时,幕布4持续上升至钢索2被收尽,此时上杆3与外转管1b接触,转线器卡件3a通过对应的第二开口5b从而进入外转管1b内,并且卡入对应的转线器槽6a内,这使得上杆3通过转线器卡件3a与内转管1a实现了连接,而上杆3又被幕布4包裹在外转管1b外面且与外转管1b接触,这样达到的效果是内转管1a和外转管1b被扣合在一起,内转管1a的转动动力通过转线器卡件3a和上杆3传递到外转管1b上,使得外转管1b获得转动的动力,而且与内转管1a同步转动,避免因外转管1b不受限制的转动造成钢索反松导致钢索被卡住;图4示意转线器卡件3a卡入对应的转线器槽6a内后的效果。同理,放幕布4时,转线器卡件3a也起着扣合内转管1a和外转管1b、向外转管1b传递转动动力的作用,避免在放开幕布4时外转管不转动导致钢索被卡住。当包裹在外转管1b上的幕布4完全打开后,在幕布的重力作用下转线器卡件3a脱开对应的转线器槽6a,上杆3离开外转管1b,图5示意转线器卡件3a脱开对应的转线器槽6a内后的效果。实际应用时,可以仅在个别的转线器上设置转线器槽,并在上杆上设置对应的转线器卡件;但为了更好的扣合效果,可以在所有的转线器上都设置转线器槽,并在上杆上设置对应的转线器卡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15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手动驱动装置或者其他驱动装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内转管1a上设有供钢索2穿过的第一过线孔7,钢索2的另一端经第一过线孔7穿入内转管1a的内部,这一端设有第一锁线头铝锭8。如图6所示,由于第一锁线头铝锭8尺寸比第一过线孔7大,第一锁线头铝锭8不能脱出到内转管1a外,可使钢索2末端不会滑脱到内转管1a外部,实现良好的连接效果;即使使用者操作发生意外,对转管1失去了控制,幕布4失去了转管1向上的拉力而坠落,转线器6上的钢索2放尽后,第一锁线头铝锭8也能保证钢索2末端与内转管1a的牢固连接,防止坠落的幕布4造成人身伤害。实际应用时,可以仅在个别的钢索上设置锁线头铝锭,但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在所有的钢索上都设置锁线头铝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钢索2的另一端还设有防虚位铝锭9,所述防虚位铝锭9设置在第一锁线头铝锭8与内转管1a的内壁之间。如图6所示,防虚位铝锭9受到过线孔的限制,使得钢索2的轴向运动被限制,防止钢索2虚位。通过使用防虚位铝锭9,可以防止钢索2的上下抖动,提高投影幕的稳定性。如果使用多条钢索来悬挂幕布4,那么,防虚位铝锭9防止钢索虚位可以保证多条钢索的长度一致,从而保持投影幕的平衡。实际应用时,可以仅在个别的钢索上设置防虚位铝锭,但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在所有的钢索上都设置防虚位铝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杆3上设有供钢索2穿过的第二过线孔10,钢索2的一端经第二过线孔10穿入上杆3的内部,这一端设有第二锁线头铝锭11。如图7所示,由于第二锁线头铝锭11尺寸比第二过线孔10大,第二锁线头铝锭11不能脱出到上杆3外,可使钢索2末端不会滑脱到上杆3外部,实现良好的连接效果;钢索2末端与上杆3的可靠连接可以防止幕布4坠落造成人身伤害。实际应用时,可以仅在个别的钢索上设置锁线头铝锭,但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在所有的钢索上都设置锁线头铝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钢索2的伸入上杆的部分设有长度调整滑块12和/或定位滑块13,所述长度调整滑块12和/或定位滑块13滑动设置在上杆3上。如图7所示,滑动长度调整滑块12,可以调节伸入上杆3内的钢索2长度,从而调节钢索2的使用长度,即位于上杆3之上、转管之下的钢索2长度。如果使用多条钢索2来悬挂幕布4,有可能因为各转线器6工况不一致而造成各条钢索2使用长度不同,投影幕将失去平衡,此时,可以单独调整个别钢索2的使用长度,使得投影幕平衡。滑动定位滑块13,可以调节钢索2伸出上杆3时所处的水平位置,从而调节钢索2与内转管1a上转线器6的连接位置,使钢索2能够更好地对准转线器6。实际应用时,可以仅在个别的钢索上设置长度调整滑块和/或定位滑块,但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在所有的钢索上都设置长度调整滑块和/或定位滑块。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开口5a处设有用于对钢索2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14。如图8所示,外转管1b的第一开口5a处安装有限位装置14,该限位装置14可以对钢索2产生限位作用,限制钢索2的非轴向运动,从而可以减小钢索2的前后左右晃动,保持幕布4的稳定,同时使钢索2避免与外转管1b的直接接触,避免钢索2对外转管1b的磨损。而且,限位装置14加大了钢索2对外转管1b的作用力臂,当幕布4处于完全展开的使用状态时,钢索2自身重力与幕布4的重力作用在限位装置14上,使外转管1b处于第一开口5a向下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钢索2的垂直向下姿态,保持幕布4的稳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装置14为双销轴结构的限位装置。如图9所示,该双销轴结构的限位装置14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销轴14a、14b,所述两个销轴14a、14b之间形成间隙14c,所述钢索2从所述间隙14c中通过。钢索2从外转管1b的第一开口5a伸出后,穿过两个销轴14a、14b之间的间隙14c,再与上杆3连接。双销轴结构的限位装置14与钢索2之间是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给钢索2和限位装置14带来的损耗,且减小钢索2收放时受到的阻力。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