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显示屏和视频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0146发布日期:2018-06-06 00:1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模组、显示屏和视频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显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显示屏和视频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中,由于液晶不具备自主发光的功能,需要后置背光源照射。但是液晶显示模组的透光率较低,只有6%左右,为了实现高亮高画质的效果,常常通过提高背光源的亮度,以提高液晶模组的透光亮度,由于增加背光源的亮度会使背光成本增加、功耗增加,并且由于光电热转化,导致液晶模组的可靠性降低。以及,因为物质属性的限制,提高液晶显示模组中的偏光片、滤光片、液晶、玻璃本身穿透率都比较困难,且效果不明显。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旨在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透光度,并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方便用户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设置,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组件和反射层,所述液晶组件包括透光区和邻近所述透光区的不透光区,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液晶组件之间,并遮挡所述不透光区,所述背光源照射液晶组件的光线部分穿过透光区,另一部分被反射层反射至背光源,背光源将反射的光线折射,并再次向液晶组件照射。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液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液晶组件之间,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背离所述液晶层组件的一侧。可选地,所述液晶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玻璃、滤光片、液晶层和第二导电玻璃,所述滤光片贴合固定于液晶层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导电玻璃贴合于所述液晶层背离所述滤光片的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玻璃贴合于所述滤光片背离所述液晶层的表面,所述透光区和所述不透光区位于所述滤光片上,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背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导电玻璃背离所述滤光片的一侧,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和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可选地,所述反射层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背离所述液晶层的表面。可选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h为:100nm≤h≤500nm。可选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h为:150nm≤h≤350nm。可选地,所述反射层为金属反射膜。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屏,包括背光源和液晶显示模组,所述背光源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设置,该液晶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设置,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组件和反射层,所述液晶组件包括透光区和邻近所述透光区的不透光区,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液晶组件之间,并遮挡所述不透光区,所述背光源照射液晶组件的光线部分穿过透光区,另一部分被反射层反射至背光源,背光源将反射的光线折射,并再次向液晶组件照射。可选地,所述背光源包括扩散板和反射面,所述扩散板设于所述背光源邻近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反射面设于所述背光源背离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视频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背光源和液晶显示模组,所述背光源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设置,该液晶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设置,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组件和反射层,所述液晶组件包括透光区和邻近所述透光区的不透光区,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液晶组件之间,并遮挡所述不透光区,所述背光源照射液晶组件的光线部分穿过透光区,另一部分被反射层反射至背光源,背光源将反射的光线折射,并再次向液晶组件照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液晶组件和背光源之间设置反射层,并使反射层遮挡滤光片的不透光区,当背光源发光,照射滤光片时,照射到透光区的光穿透滤光片,照射到不透光区的光入射到反射层后返回背光源,原来不能透过不透光区的光线被重新利用,经背光源折射后再次进入透光区,经过遮挡不透光区的反射层的反射,提高了透光区的光通量,进而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背光亮度。如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透光度,并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方便用户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组的滤光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光片的透光区和不透光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射层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液晶组件31透光孔10滤光片40第一导电玻璃11透光区50第一偏光片13不透光区60第二导电玻璃131扫描线70第二偏光片133数据线200背光源135存储电容210扩散板137薄膜晶体230反射面20液晶层300液晶显示模组30反射层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模组300。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的液晶显示模组300用于显示屏(未图示),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源200,所述背光源200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设置,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包括液晶组件100和反射层30,所述液晶组件100包括透光区11和邻近所述透光区11的不透光区13,所述反射层30设于所述背光源200和所述液晶组件100之间,并遮挡所述不透光区13,所述背光源200照射液晶组件100的光线部分穿过透光区11,另一部分被反射层30反射至背光源200,背光源200将反射的光线折射,并再次向液晶组件100照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滤光片10和背光源200之间设置反射层30,并使反射层30遮挡滤光片10的不透光区13,当背光源200发光,照射滤光片10时,照射到透光区11的光穿透滤光片10,照射到不透光区13的光入射到反射层30后返回背光源200,原来不能透过不透光区13的光线被重新利用,经背光源200折射后再次进入透光区11,经过遮挡不透光区13的反射膜的反射,提高了透光区11的光通量,进而提高液晶显示模组300的背光亮度。如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液晶显示模组300的透光度,并提高液晶显示模组300的显示亮度,方便用户使用。可以理解的是,背光源200安装在一个具备反射和折射功能的腔体内,或通过在背光源200设置透镜或反射镜,以实现背光源200折射和反射的功能。以及该滤光片10可以为彩色滤光片10,具体的,该彩色滤光片10可以为具有RGB(红绿蓝)子像素排列或RGBW(红绿蓝白)子像素排列的滤光片10。彩色滤光片10可以使液晶显示模组300显示效果更好。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区11为透明像素电极,不透光区13为彩色滤光片10的黑色矩阵区,设计黑色矩阵使光线被其全部吸收。设置黑色矩阵的原因:是LCDsource驱动芯片及gate驱动芯片用的信号走线,以及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137)本身,还有储存电压用的存储电容135、数据线133和扫描线131等等。这些地方除了不完全透光外,也由于经过这些地方的光线并不受到电压的控制,而无法显示正确的灰阶,所以都需利用blackmatrix(黑色矩阵)加以遮蔽,以免干扰到其它透光区11域的正确亮度。参照图1,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偏光片50和第二偏光片70,所述液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50和所述第二偏光片70之间,所述反射层30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50和所述液晶组件100之间,所述背光源200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50背离所述液晶层组件100的一侧。设置偏光片可以使光线只沿一个方向振动,使液晶显示模组更好的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液晶组件100包括第一导电玻璃40、滤光片10、液晶层20和第二导电玻璃60,所述滤光片10贴合固定于液晶层20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导电玻璃40贴合于所述液晶层20背离所述滤光片10的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玻璃60贴合于所述滤光片10背离所述液晶层20的表面,所述透光区11和所述不透光区13位于所述滤光片10上,所述第一偏光片50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40背离所述液晶层20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70位于所述第二导电玻璃60背离所述滤光片10的一侧,所述反射层30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40和所述第一偏光片5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线穿透液晶层20或第一导电玻璃40会导致光能损失,所以为了降低光能的损失,将反射层30设于第一导电玻璃40和所述第一偏光片50之间,可以很好的降低光能的损失。具体的,第一导电玻璃40可以为TFT导电玻璃,TFT导电玻璃可以使液晶显示模组300较好的工作,该第二导电玻璃60可以为ITO导电玻璃,ITO导电玻璃是在钠钙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的基础上,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镀上一层氧化铟锡(俗称ITO)膜加工制作成的,ITO导电玻璃具有禁带宽、可见光谱区光透射率高和电阻率低等特性,可以使液晶显示模组300更好的工作。进一步地,反射层30贴合于第一导电玻璃40背离所述液晶层20的表面。由于导电玻璃的制材较硬,便于反射层30的设置,从而方便反射层30反射光线。参照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30的厚度h为:100nm≤h≤500nm。反射层30的厚度会影响反射层30的反射率,当h的厚度位于100nm至500nm之间时,反射层30具有较高的反射率,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反射层30的厚度h,只要能较好地反射光线即可。进一步地,反射层30的厚度h为:150nm≤h≤350nm。当h的厚度位于150nm至350nm之间时,反射层30的反射率很高,方便反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30为金属反射膜。具体的,金属反射膜的材质可以为铝、铜等不透光金属,利用蒸镀或溅镀等方法,再用蚀刻剂蚀刻成彩色滤光片10的黑色矩阵形状对应,将原透不过黑色矩阵的光线通过金属反射膜返回背光源200,经背光源200反射、折射后改变光线,使其可以透过透明电极,提升玻璃穿透率。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光线穿过反射层30,该反射层30还设有透光孔31,该透光孔31正对透明像素电极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背光源200和液晶显示模组300,所述背光源200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设置,该液晶显示模组300,用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源200,所述背光源200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设置,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包括液晶组件100和反射层30,所述液晶组件100包括透光区11和邻近所述透光区11的不透光区13,所述反射层30设于所述背光源200和所述液晶组件100之间,并遮挡所述不透光区13,所述背光源200照射液晶组件100的光线部分穿过透光区11,另一部分被反射层30反射至背光源200,背光源200将反射的光线折射,并再次向液晶组件100照射。由于本显示屏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参照图1,进一步地,背光源200包括扩散板210和反射面230,所述扩散板210设于所述背光源200邻近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的一侧,所述反射面230设于所述背光源200背离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的一侧。设置扩散板210可以使背光源200的光线更均匀,并方便从反射层30反射的光折射,设置反射面230可以使将反射层30反射的光,再次从背光源200反射出去。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视频显示装置(未图示),该视频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背光源200和液晶显示模组300,所述背光源200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用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源200,所述背光源200相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设置,所述液晶显示模组300包括液晶组件100和反射层30,所述液晶组件100包括透光区11和邻近所述透光区11的不透光区13,所述反射层30设于所述背光源200和所述液晶组件100之间,并遮挡所述不透光区13,所述背光源200照射液晶组件100的光线部分穿过透光区11,另一部分被反射层30反射至背光源200,背光源200将反射的光线折射,并再次向液晶组件100照射。由于本视频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