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4233发布日期:2018-08-04 16: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致变色装置,依次包括第一电极层、复合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复合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层的层合结构,在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层中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层具有彼此不同的密度,并且在具有不同密度的所述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层中的密度较高的电致变色层被设置成比密度较低的电致变色层更接近所述第一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具有不同密度的所述两个电致变色层被彼此相邻地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具有不同密度的所述两个电致变色层彼此直接层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具有不同密度的所述两个电致变色层的密度差为0.1g/cm3或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密度较高的电致变色层的密度为5.0g/cm3至8.0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密度较低的电致变色层的密度为3.0g/cm3至7.0g/c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具有不同密度的所述两个电致变色层中的每一者的厚度为10nm至8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密度较低的电致变色层与所述密度较高的电致变色层相比是多孔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具有不同密度的所述两个电致变色层中的每一者包含钨(W)、钛(Ti)、钒(V)、钼(Mo)、铌(Nb)、铬(Cr)、锰(Mn)、钽(Ta)、铁(Fe)、镍(Ni)、钴(Co)、铱(Ir)和锂镍(LiNi)的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具有不同密度的所述两个电致变色层中的每一者包含相同种类的电致变色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当所述复合电致变色层包含还原性电致变色材料时,所述离子存储层包含氧化性导电材料,或者当所述复合电致变色层包含氧化性电致变色材料时,所述离子存储层包含还原性导电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电解质层包含电解质盐,以及所述电极层包含透明导电材料。

13.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包括在第一电极层上依次层合复合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电极层的过程,其中所述复合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层的层合结构,在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层中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层具有彼此不同的密度,并且被层合成使得在具有不同密度的所述两个电致变色层中的密度较高的电致变色层被设置成与密度较低的电致变色层相比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制造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层的密度调节成彼此不同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层合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层中与任意另一个电致变色层相比呈多孔膜形式的任一电致变色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制造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其中层合呈多孔膜形式的所述电致变色层通过对其应用溅射工艺来进行,条件是调节工艺压力条件,或者通过对其应用电子束蒸镀工艺来进行,条件是调节气体条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