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4522发布日期:2018-06-30 11:4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具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超薄曲面设计是显示技术发展趋势之一,例如,目前市场上已有多款超薄曲面电视产品在售,对比度、明亮度、视角等多项比较数据显示,曲面电视超过平面电视。通常,曲面显示装置采用一体的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设计,然而,由于材料的内应力,导致导光板难以弯曲,难以迎合不同曲率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具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曲面导光结构、光源及框体,所述曲面导光结构由至少两个导光单元拼接形成,所述曲面导光结构、所述光源均装设于所述框体。

进一步地,每两个导光单元之间形成一个应力槽,以释放内应力。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槽填充光学胶。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导光结构沿第一方向弯曲。

进一步地,每个导光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至少两个导光单元的第一表面拼接形成所述曲面导光结构的正面,所述至少两个导光单元的第三表面拼接形成所述曲面导光结构的背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之间,一个导光单元的第一拼接面与另一导光单元的第二拼接面相吻合。

进一步地,每个导光单元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拼接面及第二拼接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拼接面、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第二拼接面依次连接设置,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之间,一个导光单元的第一拼接面与另一导光单元的第二拼接面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拼接面为平面、阶梯面、曲面及斜面中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拼接面为平面、阶梯面、曲面及斜面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导光单元由同一个导光板均匀分割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装设于所述框体并与所述曲面导光结构层叠设置。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曲面导光结构由所述至少两个导光单元拼接形成,使得所述曲面导光结构的曲率可调节,能够迎合不同曲率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的曲面导光结构中的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曲面导光结构10、光源(图未示)及框体50。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由至少两个导光单元13拼接形成,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所述光源均装设于所述框体50。

进一步地,每两个导光单元13之间形成一个应力槽15,以释放内应力。由于导光单元13之间的内应力消除,从而降低了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弯曲状态下的反弹力。

可以理解,所述应力槽15可以填充光学胶。所述光学胶能够吸收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因弯曲产生的应力,提升了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的曲率稳定性,同时避免灰尘的进入,影响显示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导光单元13的形状及尺寸相同,以能够降低制作导光单元13及曲面导光结构10的难度。多个导光单元13沿第一方向排布拼接形成曲面导光结构10。换句话说,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沿第一方向弯曲。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大致为弧面结构。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可以为其他曲面结构,例如S形等形状。

在制作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时,通过将一个平板状的导光板(图未示)均匀分割成独立的至少两个所述导光单元13,依据所需要的曲率,将至少两个所述导光单元13拼接形成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反射片70,所述反射片70与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为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13的示意图,每个导光单元13包括第一表面131、第二表面132、第一拼接面135及第二拼接面136,所述第一表面131与所述第二表面1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拼接面135及所述第二拼接面13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31、所述第二表面132、所述第一拼接面135及所述第二拼接面136均为平面,以易于加工制作。

所述第一表面131、所述第一拼接面135、所述第二表面132及所述第二拼接面136依次连接设置,所述至少两个导光单元13的第一表面131拼接形成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的正面,所述至少两个导光单元13的第三表面133拼接形成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的背面。每个导光单元13的第一拼接面135与相邻的导光单元13的第二拼接面136相邻设置并间隔形成一个应力槽15。所述反射片70邻近所述导光单元13的第二表面132设置。

导光单元13通常以光学级压克力(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光学级PC(聚碳酸酯)为基材,具有超薄、超亮、导光均匀、节能、环保、无暗区、耐用、不易黄化、安装维修简单快捷等优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未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100和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10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100之间通过双面胶固定,所述背光模组100用于供应所述显示装置充足的亮度,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现有技术中,由于受限于设备,大尺寸的导光板难以弯曲,故而难以制备出超大尺寸(超过100寸)宽幅的显示装置。

而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及显示装置,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由所述至少两个导光单元13拼接形成,使得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的曲率可调节,能够迎合不同曲率的需求。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亦能够改善大尺寸的导光结构在设备、制程及良率上的局限,进而降低制程损耗。另外,每两个导光单元13之间形成一个应力槽15,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能够释放内应力不容易变形断裂。更甚者,所述多个导光单元13均为平面板状结构,无需将所述导光单元13进行弯曲,而是通过将所述多个导光单元13进行拼接形成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进而简化了所述曲面导光结构10的制程。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13中,一个导光单元13的第一拼接面135与相邻的导光单元13的第二拼接面136相吻合,请参阅图4,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13中,一个导光单元13的第一拼接面135为第一斜面,另一导光单元13的第二拼接面136为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吻合的第二斜面。在又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13中,一个导光单元13的第一拼接面135与另一个导光单元13的第二拼接面136为相吻合的阶梯面;请参阅图6,相邻的两个导光单元13中,一个导光单元13的第一拼接面135与另一个导光单元13的第二拼接面136为相吻合的曲面。

可以理解,每个导光单元13的第一拼接面135与相邻的导光单元13的第二拼接面136的形状可以不吻合,所述至少两个导光单元13拼接形成曲面导光结构10。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拼接面135为平面、阶梯面、曲面及斜面中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拼接面136为平面、阶梯面、曲面及斜面中至少一种。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