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7928发布日期:2018-10-26 20:2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示模组中的LCD模组通常设于中框上,LCD模组和中框之间通常设有一层垫片,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以防止LCD模组和中框在装配时碰伤LCD模组,但是LCD模组并不能得到良好的固定,其通常需要在LCD模组上增设其他部件以对LCD模组进行固定,否则LCD模组很容易与中框分离,导致LCD模组脱落,从而损坏LCD模组,也导致显示模组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由于垫片上设有微型吸盘,当LCD模组的下偏光片装配在垫片上时,微型吸盘可以对LCD模组起到更强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LCD模组装配时造成损坏;同时LCD模组会被微型吸盘牢牢的吸住,以此使LCD模组固定在中框上,从而防止LCD模组脱落,避免损坏LCD模组,进而避免显示模组失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中框、垫片和LCD模组,所述中框包括承载部和由承载部边缘向下延伸的挡壁,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挡壁相互垂直;所述垫片固定于所述承载部上表面,所述垫片包括基材层和设于基材层上的微型吸盘;所述LCD模组设于所述垫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下表面设有双面胶。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上表面为光滑表面,所述垫片的下表面设有所述微型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与所述垫片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延伸至所述承载部的侧边上并包裹所述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暗色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垫片上设有微型吸盘,当LCD模组的下偏光片装配在垫片上时,微型吸盘可以对LCD模组起到更强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LCD模组装配时造成损坏;同时LCD模组会被微型吸盘牢牢的吸住,以此使LCD模组固定在中框上,从而防止LCD模组脱落,避免损坏LCD模组,进而避免显示模组失效。

承载部上表面为光滑表面,垫片的下表面也设有微型吸盘,当LCD模组的下偏光片装配在垫片上时,微型吸盘可以对LCD模组起到更强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LCD模组装配时造成损坏;同时承载部会被微型吸盘牢牢的吸住,以此使垫片固定在中框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垫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双面粘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FP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中框1、垫片2和LCD模组3,所述中框1包括承载部11和由承载部11边缘向下延伸的挡壁12,所述承载部11与所述挡壁12相互垂直;所述垫片2固定于所述承载部11上表面,所述垫片2包括基材层21和设于基材层21上的微型吸盘22,本实施例中的微型吸盘22有多个;所述LCD模组3设于所述垫片2上,LCD模组3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叠加设置的下偏光片、下基板、上基板和上偏光片。由于垫片2上设有微型吸盘22,当LCD模组3的下偏光片装配在垫片2上时,微型吸盘22可以对LCD模组3起到更强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LCD模组3装配时造成损坏;同时LCD模组3会被微型吸盘22牢牢的吸住,以此使LCD模组3固定在中框1上,从而防止LCD模组3脱落,避免损坏LCD模组3,进而避免显示模组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2下表面设有双面胶,所述垫片2通过双面胶固定在承载部11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11上表面为光滑表面,所述垫片2的下表面也设有所述微型吸盘22,当LCD模组3的下偏光片装配在垫片2上时,微型吸盘22可以对LCD模组3起到更强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LCD模组3装配时造成损坏;同时承载部11会被微型吸盘22牢牢的吸住,以此使垫片2固定在中框1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1与所述垫片2一体注塑成型,垫片2上的吸盘也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装配步骤。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21延伸至所述承载部11的侧边上并包裹所述侧边。更优地,所述基材层21的材料为暗色材料,其可选择黑色或灰色材料。由于基材层21选用暗色材料,光线从此处经过时,大部分光线会被吸收,而不会反射到用户的眼睛,由此防止斜看亮线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下框4和依次叠加设置于所述下框4上的反射片、导光板5和光学膜组6,所述下框4包括底板41和由底板41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42,所述底板41与所述侧壁42相互垂直,所述中框1套设与所述下框4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42上还设有FPC7和设于FPC7上的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5上表面的一侧还设有双面粘8,所述双面粘8的下表面具有粘性,其粘贴固定于所述导光板5上,所述双面粘8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台阶81,所述台阶81表面具有粘性;所述光学膜组6设于所述双面粘8上,所述光学膜组6包括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双面粘8的台阶81上,所述台阶81的数量与所述光学膜片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所述台阶81的高度大于每层所述光学膜片的高度,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组6优选为依次叠加设置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台阶81优选为三个,其与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相对应。由于台阶81表面具有粘性,其可使光学膜片固定在台阶81表面上;双面粘8可由模切厂完成,组装只需一次贴附,可以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也避免了在导光板5上设置台阶81而导致的粘不住光学膜片和产生亮线的问题;导光板5模具制造也更简单,发光效果更容易处理;双面粘8与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的距离可设置的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5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定位所述双面粘8,可进一步提升装配效率。

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8包括叠加层82和粘胶层83,所述叠加层82形成有所述台阶81,所述粘胶层83设于所述台阶81上。叠加层82可由长短不一的多层结构构成,以形成该台阶81,该多层结构的每一层的高度可根据光学膜片的高度来设计,从而保证双面粘8的高度与光学膜片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叠加层82的材料优选为薄膜材料,更优地,该材料优选为PET。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该FPC7包括基底层71,基底层7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层72,基底层71的下表面设置有金属散热层73,其设置方式可以为电路层72、金属散热层73分别通过双面胶粘贴于基底层71上。由于基底层71的厚度较薄,FPC7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基底层71扩散到金属散热层73,该金属散热层73能够有效增大FPC7的散热面积,起到均匀散热的作用,从而提高了FPC7的散热效率。其中基底层71可以为聚酰亚胺、聚酯、聚砜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双面胶为丙烯酸胶层或环氧树脂胶层中的任意一种,该金属散热层73可以为铜箔层。

进一步地,FPC7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基底层71、电路层72以及金属散热层73的通孔74,该通孔74的内壁设置有与电路层72、金属散热层73接触的导热层,利用通孔74处良好的导热性能,可电性连接基底层71两侧的电路层72以及金属散热层73,发挥良好的导热功能,且导热层可提供导热功能,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其中,该导热层可以为铜胶导电油墨层。

进一步地,在通孔74内设置有与外部导热结构连接的导热体,该导热体从电路层72的一侧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还与通孔74内的导热层相接触,以使得电路层72、金属散热层73可以通过通孔74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从而使得FPC7中的热量通过该通孔74中的导热体扩散至外部导热结构,以进一步提高FPC7的散热效率。优选地,为了使通孔74可以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该通孔74设置于FPC7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地,该金属散热层73为均匀散热结构,其结构可以为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通过该均匀散热结构,能够更好地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