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胶遮光片高精度多重背胶套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318发布日期:2019-08-13 20:2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胶遮光片高精度多重背胶套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胶遮光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背光源胶遮光片高精度多重背胶套位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而遮光片顾名思义,就是置于光源前的装置遮光片的作用是使光源能通过遮光片均匀显示,使光照射的强度在控制范围之内,在遮光片组装过程中需要对遮光片进行粘贴背胶,一般粘贴工作是人工将背胶离心纸粘贴在遮光片一侧,操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由于贴胶过程中遮光片容易发生滑动,影响装置粘贴的精确度,影响成品质量,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背光源胶遮光片高精度多重背胶套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胶遮光片高精度多重背胶套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粘贴工作是人工将背胶离心纸粘贴在遮光片一侧,操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由于贴胶过程中遮光片容易发生滑动,影响装置粘贴的精确度,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胶遮光片高精度多重背胶套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套位组件,所述套位组件包括固定模板、通电线圈、遮挡板、铁板、承接板、遮光片、第一限位柱和磁性固定条,所述底座顶端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固定模板,所述固定模板内部边部均匀安装有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通电线圈之间安装有遮挡板,所述通电线圈顶端连接有铁板,所述铁板中心位置处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顶端中心位置处插入有遮光片,所述铁板四角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柱,横向相邻所述第一限位柱之间套接有磁性固定条。

所述套位组件顶端安装有背胶传动组件,所述背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转轴、承接同步带、背胶离心纸、支撑柱、连接活动片和引导轮,所述底座顶端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底座顶端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一侧均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之间套接有承接同步带,所述承接同步带一侧安装有背胶离心纸,所述底座顶端与承接同步带相邻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套接有连接活动片,所述连接活动片一端安装有引导轮。

优选的,所述背胶传动组件顶端安装有压模组件,所述压模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柱、活动支撑板、缓冲环、活动模板、挤压模板和缓冲弹簧,所述底座顶端四角均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一侧套接有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撑板与第二限位柱套接处安装有缓冲环,所述活动支撑板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活动模板,所述活动模板底端连接有挤压模板,所述挤压模板与活动模板之间均匀嵌入安装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顶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一端安装有拉杆。

优选的,所述磁性固定条底端胶接有缓冲条。

优选的,所述引导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交错分布在承接同步带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套位组件,通过承接板的作用,便于通过承接板一端的拉杆将遮光片放入固定模板上端和取下,避免使用者直接与遮光片接触造成遮光片污染和损坏,通过通电线圈、遮挡板、铁板、第一限位柱和磁性固定条的作用,便于利用电磁效应产生磁力,与磁性固定条相互作用,从而将承接板进行挤压固定定位,避免工作过程中承接板发生滑动影响工作的精确度,通过遮挡板的作用,便于屏蔽相邻通电线圈之间的磁力干扰,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使用更加方便。

2、设置有背胶传动组件,通过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转轴、承接同步带和背胶离心纸的作用,便于利用转轴的转动,使得背胶离心纸移动到与遮光片相对应位置处,通过支撑柱、连接片和引导轮的作用,便于引导承接同步带稳定传输,避免承接同步带传输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定位的精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3、设置有压模组件,通过活动模板和挤压模板的作用,便于挤压背胶离心纸与遮光片接触,从而进行贴胶工作,通过第二限位柱、活动支撑板和缓冲环的作用,便于引导活动模板上下移动,同时避免活动模板发生晃动,通过缓冲弹簧的作用,便于缓冲挤压模板与接触物之间的压力,避免挤压过大损坏底端物件,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电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胶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套位组件;201、固定模板;202、通电线圈;203、遮挡板;204、铁板;205、承接板;206、遮光片;207、第一限位柱;208、磁性固定条;3、背胶传动组件;301、第一固定块;302、第二固定块;303、转轴;304、承接同步带;305、背胶离心纸;306、支撑柱;307、活动连接片;308、引导轮;4、压模组件;401、第二限位柱;402、活动支撑板;403、缓冲环;404、活动模板;405、挤压模板;406、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胶遮光片高精度多重背胶套位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顶端安装有套位组件2,套位组件2包括固定模板201、通电线圈202、遮挡板203、铁板204、承接板205、遮光片206、第一限位柱207和磁性固定条208,在底座1顶端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固定模板201,固定模板201内部边部均匀安装有通电线圈202,为了便于通电线圈202通电,通电线圈202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电线圈202之间安装有遮挡板203,通电线圈202顶端连接有铁板204,铁板204中心位置处放置有承接板205,承接板205一端安装有拉杆,可以便于拉动承接板205,承接板205顶端中心位置处插入有遮光片206,承接板205顶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可以便于放置遮光片206,在铁板204四角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柱207,横向相邻第一限位柱207之间套接有磁性固定条208,为了避免损坏承接板205,磁性固定条208底端胶接有缓冲条。

套位组件2顶端安装有背胶传动组件3,背胶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块301、第二固定块302、转轴303、承接同步带304、背胶离心纸305、支撑柱306、连接活动片307和引导轮308,底座1顶端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块301,底座1顶端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302,第一固定块301和第二固定块302一侧均安装有转轴303,转轴303之间套接有承接同步带304,承接同步带304一侧安装有背胶离心纸305,底座1顶端与承接同步带304相邻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柱306,支撑柱306顶端套接有连接活动片307,连接活动片307一端安装有引导轮308,为了便于引导承接同步带304移动,引导轮308的数量为两个,且交错分布在承接同步带304两侧,为了便于挤压背胶离心纸305与遮光片206接触,从而进行贴胶工作,背胶传动组件3顶端安装有压模组件4,压模组件4包括第二限位柱401、活动支撑板402、缓冲环403、活动模板404、挤压模板405和缓冲弹簧406,底座1顶端四角均连接有第二限位柱401,第二限位柱401一侧套接有活动支撑板402,活动支撑板402与第二限位柱401套接处安装有缓冲环403,活动支撑板402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活动模板404,活动模板404底端连接有挤压模板405,挤压模板405与活动模板404之间均匀嵌入安装有缓冲弹簧40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装置进行正常工作时,首先将遮光片206放置在承接板205顶端的限位槽中,然后握住承接板205一端的拉杆,将承接板205推入遮挡板203顶端,然后将通电线圈202进行通电,通过电磁效应产生一定的磁力,然后通过磁力吸引磁性固定条208在第一限位柱207外侧向下移动,从而将承接板205进行挤压固定,避免承接板205发生滑动影响工作的精确度;

当承接板205固定完成后,接着转动活动连接片307使引导轮308移动到承接同步带304一侧,接着转动转轴303使得承接同步带304发生移动,从而将承接同步带304一侧的背胶离心纸305移动到遮光片206顶端相互对应位置处,当承接同步带304移动时,通过引导轮308引导承接同步带304稳定的移动,然后通过活动支撑板402和缓冲环403引导活动模板404稳定的向下移动,接着利用活动模板404底端的挤压模板405向下挤压背胶离心纸305,从而将背胶离心纸305与遮光片206接触,从而将背胶离心纸305贴在遮光片206上端,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接着向上移动挤压模板405,使得承接同步带304与遮光片206脱离,然后将通电线圈202方向通电,使得通电线圈202内部产生的磁性相反,从而通过斥力将磁性固定条208向上推动,从而将磁性固定条208与承接板205分开,接着通过拉杆拉动承接板205将遮光片206拉出,避免使用者与遮光片206直接接触,造成遮光片206污染,使用更加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