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3345发布日期:2019-08-21 01:4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面板行业的不断发展,TV越做越薄,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外观效果,也提高了其附加价值。目前很多TV商家为了整机做到最薄,采用了很多手段,比如将COF(ChipOnFlexorChipOnFilm,常称覆晶薄膜),以及将驱动IC固定于柔性线路板。也即,运用软质附加电路板作封装芯片载体将芯片与电路基板结合的技术。如此设置,可以避免COF翻折造成厚度加成,但是在固定线路板时直接将其用双面胶固定,但是这样当TV出现问题是导致线路板不容易被拆卸,同时有可能拆卸过程中导致线路板损坏等情况的发生。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便于显示面板电路板的拆装,防止电路板被拆装时被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面板组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以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与所述面板组件电性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面板组件包括液晶面板和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一表面的支撑板,所述底面贴合于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侧面凹陷形成所述插接槽。可选地,所述插接槽的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固定件。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呈长条形设置,所述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插接槽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呈三角形设置,所述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侧面、第六侧面和第七侧面,所述插接槽贯穿所述第五侧面。可选地,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所述固定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并与所述支撑板胶合固定,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两所述固定件之间,并分别插接于每一所述固定件的插接槽。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形成有容置腔,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组件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罩盖于所述容置腔内。可选地,所述背板与所述固定件形成间隙;且/或,所述插接槽的内壁面还凸设形成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抵接所述电路板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组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与所述面板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底面贴合固定于所述面板组件的背面,所述侧面凹陷形成所述插接槽。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面板组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以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与所述面板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组件的一表面设置固定件,并在固定件设置插接槽,当需要对电路板组件进行安装时,将电路板组件的部分可拆卸地插接于插接槽,此时电路板组件与插接槽的侧面过盈抵接,从而实现对电路板组件的固定,当需要将电路板组件拆卸时,将电路板组件脱离出插接槽即可,由于没有采用双面胶对电路板组件进行胶接,所以避免了拆装电路板组件时对电路板组件内部电路的损坏,并便于对电路板组件进行拆装。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便于显示面板电路板的拆装,防止电路板被拆装时被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显示面板A处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1中显示面板B处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中显示面板C处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固定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显示面板352第四侧面10面板组件353第五侧面11液晶面板37插接槽13支撑板371第一内壁面30固定件372第二内壁面31顶面50电路板组件33底面51硬质电路板35侧面53柔性电路板351第一侧面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100。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的显示面板100包括:面板组件10;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设于所述面板组件10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30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37;以及电路板组件50,所述电路板组件50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37,并与所述面板组件10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组件10的一表面设置固定件30,并在固定件30设置插接槽37,当需要对电路板组件50进行安装时,将电路板组件50的部分可拆卸地插接于插接槽37,此时电路板组件50与插接槽37的侧面35过盈抵接,从而实现对电路板组件50的固定,当需要将电路板组件50拆卸时,将电路板组件50脱离出插接槽37即可,由于没有采用双面胶对电路板组件50进行胶接,所以避免了拆装电路板组件50时对电路板组件50内部电路的损坏,并便于对电路板组件50进行拆装。并且,采用卡接卡合的方式实现电路板组件50的安装,相比螺丝锁扣的方式更方便,相较双面胶粘连的方式,还可以避免因为温度和湿度双面胶粘性的影响。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便于显示面板100电路板的拆装,防止电路板被拆装时被损坏。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面板组件10包括液晶面板11,该液晶面板11包括彩色滤光层基板、贴合与彩色滤光层基板的遮光层(黑色矩阵层)、设于遮光层背离彩色滤光层基板之表面的电极层、设于电极层背离遮光层之表面的第一配向膜;以及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设于彩色滤光层基板具有第一配向膜的一侧;信号层,该信号层设于阵列基板朝向第一配向膜的表面;第二配向膜,该第二配向膜设于信号层背离阵列基板基板的表面;液晶,该液晶设置与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彩色滤光层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还设有框胶,该框胶呈环形设置,从而形成装填液晶的空间。以及,还可以在彩色滤光层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隔垫物,该隔垫物包括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该主隔垫物的高度高于辅隔垫物的高度。从而在面板组件10受到按压时,对彩色滤光层基板和阵列基板进行支撑,防止液晶位移产生的显示不良。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固定件30的材质可以采用塑料(塑料可选择硬质塑料,如ABS、POM、PS、PMMA、PC、PET、PBT、PPO等),如此,更加有利于提升固定件30的设置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固定件30的实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该固定件30的材质还可以采用橡胶件(橡胶的可以选择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在室温下富有弹性,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可以很好地实现卡持插接于插接槽37内的电路板组件50。或者该固定件30的材质可以采用硅胶件(可选择有机硅胶或无机硅胶),硅胶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具备较好的柔韧性,同样可以很好地实现卡持插接于插接槽37内的电路板组件5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50包括硬质电路板51和与硬质电路板51连接的柔性电路板53,该柔性电路板53内封装有驱动IC等其他电子元器件,该电路板组件50设置于与电极层或信号层电性连接,从而驱动液晶的转动。参照图5、图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0包括顶面31、底面33以及连接所述顶面31和所述底面33的侧面35,所述面板组件10包括液晶面板11和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11一表面的支撑板13,所述底面33贴合于所述支撑板13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30的侧面35凹陷形成所述插接槽3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底面33与支撑板13的表面贴合,该固定件30的底面33之外轮廓围合形成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其顶面31之外轮廓围合形成的面积,从而增加固定件30与支撑板13的接触面积,提高二者的固定效果。在固定件30的侧面35设置插接槽37便于电路板组件50的直接插接,并且便于使电路板连接面板组件10的电极层和/或信号层。以及,在侧面35设置插接槽37便于成型和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37的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固定件30。可以理解的是,插接槽37具有供电路板组件50伸入的槽口。为了进一步便于电路板组件50的安装,可以使插接槽37的一端贯穿固定件30,从而电路板组件50可以通过槽口或者通过固定件30被贯穿的部分这两个地方安装入插接槽37。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插接槽37的两端均贯穿固定件30,如此,电路板组件50可以从槽口或者通过固定件30被贯穿的部分这三个第三安装入插接槽37,方便用户使用。以及,该电路板组件50可以与插接槽37的槽壁过盈抵接,从而提高固定效果。参照图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里,所述固定件30呈长条形设置,所述侧面3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351、第二侧面(未图示)、第三侧面(未图示)和第四侧面352,所述插接槽37贯穿所述第一侧面351和所述第四侧面35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0大致呈底面33为矩形的直四棱柱体设置,如此设置便于成型。具体的,该固定件30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制作。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侧面351和第四侧面352为相互连接的两侧面,贯穿两相邻的侧面,从而另外两相邻的侧面相互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固定件30一方面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便于电路板组件50从第一侧面351的方向或者第四侧面352的方向插接于插接槽37内,方便用户使用。参照图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0呈三角形设置,所述侧面3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侧面353、第六侧面(未图示)和第七侧面(未图示),所述插接槽37贯穿所述第五侧面35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0大致呈底面33为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体设置,如此设置便于成型。具体的,该固定件30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制作。可以理解的是,该三角形可以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结构稳定性较高,方便使用。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37包括第一内壁面371和第二内壁面372,所述第一内壁面371与所述第六侧面平行,所述第二内壁面372与所述第七侧面平行。此时,通过该呈三角形设置的固定件30设于电路板组件50边缘的连接处,使该呈三角形设置的固定件30同时固定电路板组件50的两个侧边,同时限制电路板组件50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如此,同样可以较好地固定电路板组件50。参照图1、图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所述固定件30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3的一表面,并与所述支撑板13胶合固定,所述电路板组件50设于两所述固定件30之间,并分别插接于每一所述固定件30的插接槽37。在本实施例中,两固定件30可以沿支撑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或者两固定件30也可以沿支撑板13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只要能较好地固定电路板组件50即可。当然,两固定件30还可以呈对角设置,如设置可以使用数量较少的固定件30,对电路板组件50实现较好的固定。具体的,固定件30的数量为四个,四所述固定件30的连线大致与电路板组件50的外轮廓适配,从而便于对电路板组件50的所有自由度进行限制,使电路板组件50的固定效果最好。以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铰接件使固定件30的底面33与支撑板13相互固定,该胶接件可以为双面胶或者液态胶水,只要具有较好的粘合效果即可。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形成有容置腔,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组件10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固定件30和所述电路板组件50罩盖于所述容置腔内。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框体,面板组件10固定于所述框体内,该背板可以与支撑板13连接,或者该背板与框体连接,通过背板可以有效地保护电路板组件50和固定件30的相互固定,防止外部干扰造成二者配合不当。该背板可以采用金属或合金或其他硬质材料,从而使背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支撑性。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与所述固定件30形成间隙,如此设置,可以在背板受到外力冲击时形成缓冲,避免外力作用背板后直接作用于固定件30,影响固定件30与电路板组件50的固定效果,并且,形成间隙后便于面板组件10的散热,防止热量堆积,造成面板组件10的显示问题。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37的内壁面还凸设形成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抵接所述电路板组件50。设置防滑凸点可以增加电路板组件50与插接槽37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电路板组件50和固定件30的固定效果。以及,插接槽37的内壁面也可以设置防滑波纹,只要能提高电路板组件50和插接槽37的固定效果即可。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面板组件10;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设于所述面板组件10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30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37;以及电路板组件50,所述电路板组件50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37,并与所述面板组件10电性连接。由于本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