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2526发布日期:2019-06-11 22:2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屏的视觉效果要求越来越严苛,不仅对外观设计要求多样化,而且对于屏占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出现的全面屏技术就是通过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设计,追求大于等于90%的屏占比,在机身不变的情况下,显示面积最大化,视觉效果更加惊艳。但基于全面屏的结构设计,必须将摄像头、听筒、感应器等通过打孔(如盲孔)的方式安装在面板显示区域中,而与盲孔区域对应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出现形变就会导致安装在盲孔区域的电子器件的功能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与盲孔区域对应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出现形变,导致安装在盲孔区域的电子器件的功能受限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盲孔区域、围绕所述盲孔区域的非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显示区域;

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件时,所述多个支撑件中靠近所述盲孔区域的支撑件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盲孔区域的支撑件的高度,其中,支撑件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的厚度。

显示面板包括盲孔区域、非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由于显示面板中具有液晶层,而液晶层具有流动性,从而会使盲孔区域发生形变。为改善盲孔区域的形变,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与液晶层之间形成的支撑力,对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进行支撑,可以减少与盲孔区域对应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形变,从而使安装在盲孔区域的电子器件的功能正常实现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多个支撑件时,由于靠近盲孔区域的彩膜基板与和阵列基板的形变,相较于远离盲孔区域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形变更大,也就是说,越靠近盲孔区域的区域所需的支撑力越大,越远离盲孔区域所需的支撑力越小,因此,可以设置靠近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大,提供更大的支撑力,让支撑效果更好,而设置远离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小,即使支撑件的高度小,在远离盲孔区域的位置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能够在实现支撑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省支撑件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件时,靠近所述盲孔区域的第一区域内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大于远离所述盲孔区域的第二区域内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越靠近盲孔区域的所能提供的支撑力越大,越远离盲孔区域的支撑件所能提供的支撑力越小,通过设置靠近盲孔区域的第一区域内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大,能够给盲孔区域提供更大的支撑力,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相较于第一区域,设置第二区域内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小就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从而不仅能够实现更好支撑效果,还能进一步达到节省支撑件的材料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液晶支撑层的总厚度与所述支撑件所在的区域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部分阵列基板和部分液晶支撑层的总厚度的差值。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的高度可以根据显示区域的彩膜基板到阵列基板之间的总厚度和支撑件位置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液晶支撑层的总厚度计算,从而达到能够简单而准确地确定支撑件的尺寸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形状包括环形或发散形。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彩膜基板或所述阵列基板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设置支撑件的形状以及的位置,增加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灵活性。

可选的,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均连接有支撑件时,所述彩膜基板连接的支撑件的投影和所述阵列基板连接的支撑件的投影重合或交错。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在不同基板上的支撑件的投影可以重合或者交错设置,从而能够灵活的设置支撑件的位置。

可选的,连接到所述彩膜基板的支撑件的材料与所述彩膜基板的部分膜层的材料相同,连接到所述阵列基板的支撑件的材料与所述阵列基板的部分膜层的材料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的材料与制作彩膜基板的部分膜层或制作阵列基板的部分膜层的材料相同,在制作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可以在制作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的同时制作支撑件,而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制作步骤,从而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盲孔区域、非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由于显示面板中具有液晶层,而液晶层具有流动性,从而会使盲孔区域发生形变。为改善盲孔区域的形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与液晶层之间形成的支撑力,对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进行支撑,可以减少与盲孔区域对应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形变,从而使安装在盲孔区域的电子器件的功能正常实现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多个支撑件时,由于靠近盲孔区域的彩膜基板与和阵列基板的形变,相较于远离盲孔区域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形变更大,也就是说,越靠近盲孔区域的区域所需的支撑力越大,越远离盲孔区域的区域所需的支撑力越小,因此,可以设置靠近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大,提供更大的支撑力,让支撑效果更好,而设置远离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小,即使支撑件的高度小,在远离盲孔区域的位置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能够在实现支撑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省支撑件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一个支撑件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多个支撑件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盲孔区域、围绕所述盲孔区域的非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显示区域;

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件时,所述多个支撑件中靠近所述盲孔区域的支撑件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盲孔区域的支撑件的高度,其中,支撑件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的厚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盲孔区域、非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由于显示面板中具有液晶层,而液晶层具有流动性,从而会使盲孔区域发生形变。为改善盲孔区域的形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与液晶层之间形成的支撑力,对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进行支撑,可以减少与盲孔区域对应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形变,从而使安装在盲孔区域的电子器件的功能正常实现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多个支撑件时,由于靠近盲孔区域的彩膜基板与和阵列基板的形变,相较于远离盲孔区域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形变更大,也就是说,越靠近盲孔区域的区域所需的支撑力越大,越远离盲孔区域的区域所需的支撑力越小,因此,可以设置靠近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大,提供更大的支撑力,让支撑效果更好,而设置远离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小,即使支撑件的高度小,在远离盲孔区域的位置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能够在实现支撑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省支撑件的材料。

现有技术中,采用全面屏的屏幕会在屏幕的显示区中设置摄像头,从而实现前置摄像功能,该摄像头具体设置在玻璃基板的盲孔区域,盲孔区域内部填充液晶等物质,从而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全面屏。如图1所示,图1是采用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盲孔区域的方案中显示面板100的横截面,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03、边界区域102、盲孔区域101、彩膜基板110和阵列基板120,其中,彩膜基板110和阵列基板120之间包括液晶层130。盲孔区域的液晶层高度会高达7.5-9um,为了保证摄像头拍照的清晰度,盲孔区域不设置支撑物,但由于液晶具有流动性,不设置支撑物的盲孔区域会使得盲孔区域的上下两层基板变形下凹,通常会出现1um左右的形变量(例如,图1中盲孔区域边缘的厚度为h1,盲孔区域中心的厚度为h2,形变量δh=h1-h2),从而影响摄像头的解析度和摄像品质,图1中的显示面板在边界区域靠近显示区域的部分设置了支撑物,但由于支撑物104a距离盲孔区域较远,无法起到改善盲孔区域的形变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a和图2b,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200,包括:

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210和阵列基板220、以及位于彩膜基板210与阵列基板220之间的液晶层230;

显示面板200设置有盲孔区域201、围绕盲孔区域201的非显示区域202、以及围绕非显示区域202的显示区域203;其中,盲孔区域201具有透光性,能够使得光线、声波等透过盲孔区域达到位于盲孔区域背面靠近阵列基板的电子器件,实现电子器件对应的功能,该电子器件可以是摄像头、听筒、传感器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202和盲孔区域202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等,但盲孔区域201对应的彩膜基板210和阵列基板220是不进行镂空设置的,即彩膜基板210和阵列基板220在对应盲孔区域201的位置处均是不穿透的。

在非显示区域202内,彩膜基板210和阵列基板220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撑件240。图2a中,显示面板200的彩膜基板210和阵列基板220之间设置有一个支撑件240a,该支撑件240a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显示区域203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210a的厚度a1,例如,部分彩膜基板210a的厚度为6um,则支撑件240a的高度最大为6um。

在图2a中,显示区域203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210a的厚度为a1,显示区域203对应的部分阵列基板220a的厚度为b1,显示区域203对应的部分液晶支撑层的厚度为d1,支撑件240a所在区域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210b的厚度为ax,支撑件240a所在区域对应的部分阵列基板220b的厚度为bx,支撑件240a所在区域对应的部分液晶支撑层的厚度为d,则支撑件240a的高度cx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计算:

cx≤(a1-ax)+(b1-bx)+δd

δd=d1-d

其中,δd是显示区域203对应的液晶支撑层的厚度d1和支撑件240a所在区域对应的部分液晶支撑层的厚度d的差值;部分彩膜基板210a的厚度a1、部分彩膜基板阵列基板220a的厚度b1和部分液晶支撑层的厚度d1三者之和就是彩膜基板210、阵列基板220和液晶支撑层230a的总厚度。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40a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彩膜基板210、阵列基板220和液晶支撑层230a的总厚度与支撑件240a所在的区域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210b、部分阵列基板220b和部分液晶支撑层230b的总厚度的差值。利用上述公式就能够简单而准确地确定支撑件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220均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层,彩膜基板210设置有彩色滤光层(colorfilter,cf),其中,非显示区域202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210b未设置间隙隔离层(photospacer,ps),显示区域203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210a设置有主间隙隔离层(mainphotospacer,mps)。

图3a和图3b为显示面板200的非显示区域202和盲孔区域201的俯视图,在图3a中支撑件240a的形状是环形,图3b中的支撑件240a的形状是发散形,图3b中的支撑件240a可以看做由多个离散的支撑块构成,相邻的支撑块的端点连接起来后可以形成环形。

图2a、图3a和图3b中的支撑件240a均是有一端与彩膜基板210连接,参见图4,在显示面板200中,支撑件240a还可以设置成一端与阵列基板220连接。

参见图2b,显示面板200的彩膜基板210和阵列基板220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240b、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设置多个支撑件能够为位于盲孔区域201周围的彩膜基板210与和阵列基板220的更多区域提供支撑力,使支撑效果更好。其中,靠近盲孔区域201的支撑件240b的高度大于远离盲孔区域201的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的高度,支撑件240b的高度小于等于显示区域203对应的部分彩膜基板210a的厚度。具体的,支持件240b、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的高度均可利用上述支撑件240a的高度cx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在图2b中只是示例性的给出多个支撑件包括三个支撑件(支撑件240b、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显示面板200还可以设置四个及四个以上的支撑件。

在图2b中,支撑件240b的高度大于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的高度,支撑件240c的高度大于支撑件240d的高度,也就是说,越靠近盲孔区域201的支撑件的高度越大,随着支撑件和盲孔区域201的距离变大,支撑件的高度减小。由于靠近盲孔区域201的支撑件2240b的高度大,能够提供更大的支撑力,获得更好的支撑效果,而随着距离盲孔区域201变大,显示面板所需的支撑力减小,从而设置远离盲孔区域201的支撑件240c和240d的高度小,即可满足显示面板200所需的支撑力。且,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的高度小,制作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时使用的材料就少于制作支撑件240b的材料,还能够节省支撑件的材料。除此之外,若将远离盲孔区域201的支撑件240d的高度增高,支撑件240d提供的支撑力就会增大,从而使得支撑件240d位置的显示面板200被过度支撑,导致显示面板200在支撑件240d处的厚度大于显示面板200在显示区域203的厚度,从而出现人眼可见的显示面板呈现黄色的问题,因此,设置远离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小还能够避免显示面板呈现黄色的问题。

参见图5a和图5b,图5a和图5b中给出了如图2b中的显示面板200中非显示区域202和盲孔区域201的俯视图,如图5a所示,支撑件240b的形状为环形,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的形状均为发散形;图5b中的支撑件240b、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的形状都是发散形的。设计支撑件时,可以根据盲孔区域的形变程度选择不同的支撑件形状,如形变程度大时选择环形,以提供更大的支撑力,而在形变程度小时,选择发散形就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设置支撑件的形状,增加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灵活性。

继续参见图5a和图5b,在显示面板200包括多个支撑件时,靠近盲孔区域201的第一区域内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大于远离盲孔区域201的第二区域内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其中,第一区域内可以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支撑件,第二区域内也可以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支撑件。第一区域与盲孔区域201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与盲孔区域201的距离,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互相连接或不连接。例如,图5a中,第一区域250指的是支撑件240c所在的区域,第二区域260为支撑件240d所在的区域。

一个区域内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是该区域内构成支撑件的支撑块之间的疏散程度,该分布密度可以利用相邻支撑块之间的间距大小推算,例如相邻支撑块之间的间距大,则该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小。例如,图5a中,第一区域250中的支撑件240c包括的支撑块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区域260中支撑件240d包括的支撑块之间的间距,所以第一区域250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区域260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设计显示面板时,同样可以根据盲孔区域的形变程度设置不同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若需要更大的支撑力,可以选择设置支撑件的分布密度更大,若所需的支撑力较小,则可以设置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小,在与盲孔区域的距离不同之处,设置支撑件的分布密度不同,能够实现更好的支撑效果,使显示面板整体的厚度更均匀,并节省制作支撑件所需的材料。

图2b中的显示面板200的多个支撑件240b、240c和240d均有一端与彩膜基板210连接,支撑件240b、240c和240d除与彩膜基板210连接的一个端面之外的其余端面均与液晶层230连接。

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200的多个支撑件240a、240b和240c可以设置为一端与阵列基板220连接。

显示面板200的多个支撑件240b、240c和240d还可以设置成部分支撑件与彩膜基板210连接,部分支撑件与阵列基板220连接。例如,如图7所示的,支撑件240c与彩膜基板210连接,支撑件240b和支撑件240d与阵列基板220连接;或者,支撑件240b、240c与彩膜基板210连接,支撑件240d与阵列基板220连接;支撑件240c和支撑件240d与彩膜基板210连接,支撑件240b与阵列基板220连接;支撑件240b、240c与阵列基板220连接,支撑件240d与彩膜基板210连接等。

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300包括多个支撑件340a、340b、340c、340d、340e和340f,其中,支撑件340a、340b、340c设置成一端与彩膜基板310连接,支撑件340d、340e和340f设置成一端与阵列基板320连接,多个支撑件340a、340b、340c、340d、340e和340f之间不连接。彩膜基板310与阵列基板320之间设置有液晶层330。

在图8中,支撑件340a、340b、340c的中心位置分别和支撑件340d、340e、340f的中心位置正对,该中心位置是支撑件包围的区域的中心,如支撑件是环形的,则该中心位置就是环形包围形成的圆形区域的圆心。支撑件340a、340b、340c的投影可以与支撑件340d、340e、340f的投影重合,该投影并未以附图的形式给出,但投影重合后的俯视图可以参考图5a或图5b。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投影是指支撑件在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

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400包括彩膜基板410、阵列基板420、液晶层430、以及多个支撑件440a、440b、440c、440d、440e,多个支撑件440a、440b、440c、440d、440e设置成投影交错的结构。

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500包括彩膜基板510、阵列基板520、液晶层530。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域503、非显示区域502和盲孔区域501,支撑件540a连接于阵列基板520,支撑件540b连接于彩膜基板510,支撑件540a和支撑件540b的形状均为发散形。

图11中给出了显示面板500的非显示区域502和盲孔区域501的俯视图,如图11所示,支撑件540a和支撑件540b的形状均为发散形。从图10中可以得出,支撑件540a与盲孔区域501的距离和支撑件540b与盲孔区域501的距离相同,换而言之,支撑件540a的中心位置和支撑件540b的中心位置是正对的。但从俯视图中看,支撑件540a和支撑件540b的投影并不重合在一起,而是相互错开了一定角度,这是由于支撑件540a和支撑件540b均是由多个支撑块构成,支撑件540a中的支撑块与支撑件540b中的支撑块的投影并不重合。

图12给出了显示面板600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600的结构与显示面板500类似,包括彩膜基板610、阵列基板620、液晶层630,显示面板600分为显示区域603、非显示区域602和盲孔区域601。如图13所示,显示面板的支撑件640a和支撑件640b的形状是环形的,但支撑件640a和支撑件640b的投影是同心环。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的支撑件的投影重合时,会增加重合位置的支撑件的总高度,也就是会增加该重合位置的支撑力,得到更好的支撑效果,在连接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的支撑件的投影交错时,交错位置的支撑件的高度不变,从而支撑件提供的支撑力小,因此,根据对支撑力的需要,可以设置连接在不同基板上的支撑件的投影正对或交错,从而灵活的设置支撑件的位置和显示面板的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支撑件时,支撑件的高度仍可以利用上述计算支撑件高度cx的公式来计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连接到彩膜基板的支撑件的材料与彩膜基板的部分膜层的材料相同,连接到阵列基板的支撑件的材料与阵列基板的部分膜层的材料相同。例如,图9中,支撑件440a、440b、440c与彩膜基板410连接,则使用制作彩膜基板410的材料制作支撑件440a、440b、440c,如制作光间隙隔离层(photospacer,ps)的材料,制作光感保护(overcoating,oc)层的材料、制作红绿蓝(redgreenblue,rgb)色阻的材料或制作黑矩阵(blackmartix,bm)的材料,在制作彩膜基板410时同时制作出支撑件440a、440b和440c,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又如,支撑件440d、440e和440f与阵列基板420连接,则使用制作阵列基板420的材料制作支撑件440d、440e和440f,如制作平坦化层(planarizationlayer,pln)的材料、制作彩色滤光阵列(colorfilteronarray,coa)的材料、或制作保护层(passivizationlayer,pv)的材料。在制作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可以在制作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的同时制作支撑件,而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制作步骤,从而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

如图14所示,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为手机时的俯视图,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显示装置,也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vr/ar眼镜等移动设备。

显示装置10包括盲孔区域01、非显示区域02和显示区域03。其中,显示区域03围绕非显示区域02,显示区域03用于检测显示装置10当前运行的程序,显示该程序的界面,例如,显示区域03当前显示的是图标,包括图标1、图标2、……、图标6,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显示界面03中的图标的位置,选中该图标对应的程序。

盲孔区域01用于使光线、声波等透过该盲孔区域01,传输到盲孔区域01背面的摄像头、听筒、传感器等电子器件,使电子器件正常工作。

盲孔区域01的形变会使通过盲孔区域01的光线、声波等的传输路径改变,导致输入电子器件光线、声波减少,从而电子器件的功能受限。非显示区域02围绕盲孔区域01,非显示区域设置有支撑件,从而能够减小盲孔区域01的形变,进而使安装在盲孔区域的电子器件的功能正常实现。由于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含了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显示面板,因此,也相应地具有上述显示面板的相关优势,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的附图均为示意性的附图,不代表实际应用中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尺寸或比例。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盲孔区域、非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由于显示面板中具有液晶层,而液晶层具有流动性,从而会使盲孔区域发生形变。为改善盲孔区域的形变,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与液晶层之间形成的支撑力,对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进行支撑,可以减少与盲孔区域对应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形变,从而使安装在盲孔区域的电子器件的功能正常实现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多个支撑件时,由于靠近盲孔区域的彩膜基板与和阵列基板的形变,相较于远离盲孔区域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形变更大,也就是说,越靠近盲孔区域的区域所需的支撑力越大,越远离盲孔区域的区域所需的支撑力越小,因此,可以设置靠近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大,提供更大的支撑力,让支撑效果更好,而设置远离盲孔区域的支撑件高度小,即使支撑件的高度小,在远离盲孔区域的位置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能够在实现支撑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省支撑件的材料。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