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接收部件及粉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6715发布日期:2020-09-04 12:2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动力接收部件及粉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接收部件及粉筒。



背景技术:

粉筒是一种广泛用于电子成像领域可替换耗材,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上并为图像形成装置提供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是通过电照相成像处理技术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电子照相复印件、激光打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

现有的粉筒主要包含筒体和动力接收部件。筒体内装有大量显影剂;筒体一般是柱状结构。通常在筒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动力接收部件,通常粉筒用于排出显影剂的出粉口位于动力接收部件附近或动力接收部件上。该动力接收部件一端连接在粉筒的筒体上,另一端可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啮合,从而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筒体。当粉筒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工作时,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与动力接收部件啮合且粉筒中的显影剂可以从粉筒进入图像形成装置;当粉筒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下后,粉筒中的显影剂不再从粉筒进入外界,可避免粉筒在运输、移动时将储存在粉筒中的显影剂泄露,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公开号为cn20892207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该动力接收部件包含连接部110、驱动头120、挡块130、活动部140、杆150,以及三个弹性件——第一弹性件161、第二弹性件162和第三弹性件163。连接部110用于与粉筒筒体固定,挡块130与连接部110固定。杆150可以相对于连接部110被按压向粉筒内部,并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161和/或第三弹性件163的作用弹回图2中的位置。第二弹性件162具有推动驱动头120和活动部140整体相对于连接部110向远离粉筒筒体的方向弹出的趋势。

当粉筒安装和脱离电子成像装置时,其主要运动过程如下:

安装时,将带有动力接收部件的粉筒安装进电子成像装置,电子成像装置伸出的柱状结构会与杆150抵接并推动杆150向粉筒筒体内部推动。之后由于杆150的运动,杆150不再抵接约束驱动头120,第二弹性件162得以推动驱动头120和活动部140弹出,使粉筒内的墨粉可以从弹出后的缝隙中流出。

脱离时,电子成像装置伸出的环装结构会抵接活动部140,推动活动部140和驱动头120的整体向粉筒筒体方向运动。此时活动部140靠近粉筒筒体的自由端会抵接驱动头120靠近粉筒筒体的自由端,使驱动头120靠近粉筒筒体的自由端分开,可以容纳杆150。之后当用户拔出粉筒时,杆150随着运动逐渐不再被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柱状结构抵接约束,第一弹性件161和/或第三弹性件163作用使杆150回到图2中约束驱动头120的位置,从而完成粉筒出粉口的闭合,使得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恢复到安装之前的状态。

作为现有技术的在先申请指出,在生产中弹性件可以有以下选择组合:

1.安装第二弹性件162和第一弹性件161;

2.安装第二弹性件162和第三弹性件163;

3.安装第一弹性件161、第二弹性件162、第三弹性件163。

但是随着生产和验证,发明人发现使用第一弹性件161和第二弹性件162的方案虽然成本相较其他方案更加低廉,同时在产线上占用的时间较少,但是存在弹出问题,即当杆150被电子成像装置的柱状结构抵接按压向粉筒筒体内部时,第一弹性件161处于受力被压缩的状态。而由于第一弹性件161一端与杆150抵接,另一端与驱动头120抵接,因此在驱动头120被第二弹性件162弹出时,第二弹性件162还要克服第一弹性件161的弹力方能将驱动头120弹出连接部形成缝隙。由于第一弹性件161与第二弹性件162的位置发生了干涉,因此弹出过程中会发生弹出速度慢、弹出缝隙不够大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粉筒的动力接收部件,以及使用该动力接收部件的粉筒,以通过改变弹性件设置的位置,方便粉筒更好地打开出粉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接收部件及粉筒,以方便粉筒更好地打开出粉口。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接收部件,该动力接收部件用于粉筒,所述粉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部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筒体连接;

驱动头,所述驱动头的一端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接收动力,另一端用于将动力传递给连接部;

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一端用于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驱动头抵接,当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推动所述活动部向所述筒体方向运动时,所述活动部可带动所述驱动头向所述筒体方向运动;

杆,所述杆可沿所述筒体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所述杆沿所述筒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可与所述驱动头抵接,使所述驱动头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固定;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杆连接;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块连接;

在动力接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至少有一部分重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部端部与所述杆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下部端部与所述挡块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部端部与所述驱动头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下部端部与所述挡块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套接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挡块具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位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粉筒,该粉筒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上,所述粉筒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

可见,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在动力接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使二者至少有一部分重叠,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发生干涉而不方便打开出粉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动力接收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动力接收部件沿动力接收部件长度方向剖开后的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动力接收部件沿动力接收部件长度方向剖开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作为现有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接收部件以及使用该动力接收部件的粉筒包含连接部110、驱动头120、挡块130、活动部140、杆150,以及三个弹性件——第一弹性件161、第二弹性件162和第三弹性件163。连接部110用于与粉筒筒体固定,挡块130与连接部110固定。杆150可以相对于连接部110被按压向粉筒内部,并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161和/或第三弹性件163的作用弹回图2中的位置。第二弹性件162具有推动驱动头120和活动部140整体相对于连接部110向远离粉筒筒体的方向弹出的趋势。

当粉筒安装和脱离电子成像装置时,其主要运动过程如下:

安装时,将带有动力接收部件的粉筒安装进电子成像装置,电子成像装置伸出的柱状结构会与杆150抵接并推动杆150向粉筒筒体内部推动。之后由于杆150的运动,杆150不再抵接约束驱动头120,第二弹性件162得以推动驱动头120和活动部140弹出,使粉筒内的墨粉可以从弹出后的缝隙中流出。

脱离时,电子成像装置伸出的环装结构会抵接活动部140,推动活动部140和驱动头120的整体向粉筒筒体方向运动。此时活动部140靠近粉筒筒体的自由端会抵接驱动头120靠近粉筒筒体的自由端,使驱动头120靠近粉筒筒体的自由端分开,可以容纳杆150。之后当用户拔出粉筒时,杆150随着运动逐渐不再被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柱状结构抵接约束,第一弹性件161和/或第三弹性件163作用使杆150回到图2中约束驱动头120的位置,从而完成粉筒出粉口的闭合,使得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恢复到安装之前的状态。

作为现有技术的在先申请指出,在生产中弹性件可以有以下选择组合:

1.安装第二弹性件162和第一弹性件161;

2.安装第二弹性件162和第三弹性件163;

3.安装第一弹性件161、第二弹性件162、第三弹性件163。

但是随着生产和验证,发现使用第一弹性件161和第二弹性件162的方案虽然成本相较其他方案更加低廉,同时在产线上占用的时间较少,但是存在弹出问题,即当杆150被电子成像装置的柱状结构抵接按压向粉筒筒体内部时,第一弹性件161处于受力被压缩的状态。而由于第一弹性件161一端与杆150抵接,另一端与驱动头120抵接,因此在驱动头120被第二弹性件162弹出时,第二弹性件162还要克服第一弹性件161的弹力方能将驱动头120弹出连接部形成缝隙。由于第一弹性件161与第二弹性件162的位置发生了干涉,因此弹出过程中会发生弹出速度慢、弹出缝隙不够大等一系列的问题。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另外一种第一弹性件的设置方位,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弹性件161的设置和第二弹性件162的设置发生干涉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部件包含连接部210、驱动头220、挡块230、活动部240、杆250,虽然在图3中的具体结构细节上可能与在先公开的现有技术的具体结构上略有差异,但是其原理与作用均与现有技术中的内容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第一弹性件261和第二弹性件262。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弹性件16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261的位置设置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61一端与挡块230连接,另一端与杆250连接;第二弹性件262的一端与驱动头220连接,另一端与挡块230连接;在动力接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弹性件261和第二弹性件262至少有一部分重叠,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发生干涉而不方便打开出粉口的问题。此外,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约动力接收部件内部的空间,同时也在生产时更便于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261的上部端部(图3的上部,即远离粉筒筒体的一侧)与杆250连接,第一弹性件261的下部端部(图3的下部,即靠近粉筒筒体的一侧)与挡块230连接。第二弹性件262与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弹性件162相同,其上部端部与驱动头220连接,其下部端部与挡块230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块230具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第一台阶部位于第二台阶部的上方,第一弹性件261抵接于第二台阶部,第二弹性件262抵接于第一台阶部。当然,第一台阶部也可以和第二台阶部平行或第一台阶部位于第二台阶部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261和第二弹性件262套接,具体是第一弹性件261套接于第二弹性件262的内部,如此实现了在动力接收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弹性件261和第二弹性件262至少有一部分重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