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夹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9579发布日期:2020-11-20 09:4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夹持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自动对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纤夹持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已经成为通信物理通道的主流,在光纤传输线路中,一根光缆通常包括多条光纤,在光纤配线架(odf)或光缆交接箱(光交箱)实现与另一根光缆或终端用户的多条光纤对应连接,odf或光交箱中的光纤物理通道在应用中会根据连接的需要重新配线,就是重新插拔并对接,也经常会存在人工维护的操作。

人工维护工作量巨大而且费时,导致非常困难。申请号为20192087487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插拔光纤和光模块的小型工装夹具,包括:机架、上下平移系统、左右平移系统、光模块插拔系统、光模块夹持系统、光纤插拔系统;上下平移系统安装在机架上,左右平移系统安装在上下平移系统上,上下平移系统带动左右平移系统上下平移;光模块插拔系统安装在左右平移系统上,左右平移板带动光模块插拔系统左右平移;光模块夹持系统与光模块插拔系统连接,光模块插拔系统带动光模块夹持系统前后运动;光纤插拔系统与光模块插拔系统连接。该工装夹具可实现自动化代替手工插拔光纤和插拔光模块等重复性测试步骤。

但是,该工装夹具通过单侧活动式活动爪来夹持光纤接头,活动爪的动作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由完全打开状态变为夹紧光纤接头的状态,导致夹持光纤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夹持组件,可以更高效地执行夹持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的尾端均与支撑板滑移连接,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能相向或背向运动,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口,所述连接件位于两夹臂之间并靠近支撑板,所述第一夹臂的后部通过第一连杆与连接件传动连接,第二夹臂的后部通过第二连杆与连接件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还开设有用于供外部驱动轴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头端并位于夹口的内侧对称地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用于进入光纤接头表面的槽位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两侧并位于夹口内均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向夹口的中心凸出,所述挡边用于与光纤接头的外壁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一面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导向条,两导向条同轴,在两导向条上均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导向条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尾端分别与两活动块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夹持组件采用双活动夹臂的结构,两组夹臂可以相向或背向运动,在夹紧或松开时两组夹臂同时动作,因而能更快地由完全打开状态变为夹紧光纤接头的状态,夹持动作执行的效率更高,且两组夹臂通过对称布局的连杆与同一动力源传动连接,可以实现两组夹臂同步动作,保证了两组夹臂动作的平稳性和夹紧力度的均匀性,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夹持的执行效率和动作的平稳性;另外,由于两组夹臂均带有凸齿,夹持组件夹紧光纤接头后,凸齿卡入光纤接头上的槽位内,从而将光纤接头锁死,避免出现打滑,保证后续的插拔动作顺利进行,因而该夹持组件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夹持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板;2、导向条;3、通孔;4、活动块;5、第一夹臂;6、第二夹臂;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连接件;10、凸齿;11、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光纤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板1、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在支撑板1的一面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导向条2,两导向条2同轴,在两导向条2上均设置有活动块4,活动块4与导向条2滑移连接,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指向同一个方向,且第一夹臂5、第二夹臂6与导向条2位于支撑板1的同一侧,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的尾端分别与两活动块4连接固定,第一夹臂5与第二夹臂6之间形成夹口,在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的头端并位于夹口的内侧对称地设置有凸齿10,凸齿10用于进入光纤接头表面的槽位中,该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9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其中连接件9位于两夹臂之间且连接件9靠近支撑板1,第一连杆7的一端与第一夹臂5的后部铰接且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连接件9铰接,第二连杆8的一端与第二夹臂6的后部铰接且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与连接件9铰接,在支撑板1上开设有通孔3。

这里的通孔3用于供外部驱动轴穿过,将连接与外部的驱动轴连接固定后。外部驱动轴驱动连接件9前后运动。当连接件9向前运动(即图中的向右运动)时,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逆时针摆动,从而驱动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相互远离,使夹口打开;反之,当连接件9向后运动(即图中的向左运动)时,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顺时针摆动,从而驱动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相互靠近,使夹口闭合。当夹口闭合时,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上的凸齿10刚好能卡入光纤接头表面的槽位内,从而将光纤接头夹紧并锁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的两侧并位于夹口内均设置有挡边11,挡边11向夹口的中心凸出,挡边11用于与光纤接头的外壁接触。当光纤接头被夹持组件夹住后,夹臂两侧的挡边11可以夹住光纤接头两侧的外壁,从而可以防止光纤接头发生扭摆,而凸齿10将光纤接头锁死,防止其前后打滑,通过凸齿10与挡边11的配合,可以使光纤接头不会有位置偏差,保证对接精度。

该夹持组件采用双活动夹臂的结构,两组夹臂可以相向或背向运动,在夹紧或松开时两组夹臂同时动作,因而能更快地由完全打开状态变为夹紧光纤接头的状态,夹持动作执行的效率更高,且两组夹臂通过对称布局的连杆与同一动力源传动连接,可以实现两组夹臂同步动作,保证了两组夹臂动作的平稳性和夹紧力度的均匀性,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夹持的执行效率和动作的平稳性;另外,由于两组夹臂均带有凸齿10,夹持组件夹紧光纤接头后,凸齿10卡入光纤接头表面的槽位内,从而将光纤接头锁死,避免出现打滑,保证后续的插拔动作顺利进行,因而该夹持组件可靠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夹持组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板、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的尾端均与支撑板滑移连接,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能相向或背向运动,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口,所述连接件位于两夹臂之间并靠近支撑板,所述第一夹臂的后部通过第一连杆与连接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夹臂的后部通过第二连杆与连接件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还开设有用于供外部驱动轴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夹持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头端并位于夹口的内侧对称地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用于进入光纤接头表面的槽位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夹持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两侧并位于夹口内均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向夹口的中心凸出,所述挡边用于与光纤接头的外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夹持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的一面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导向条,两导向条同轴,在两导向条上均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导向条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尾端分别与两活动块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夹持组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板、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连接件,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的尾端均与支撑板滑移连接,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能相向或背向运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口,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头端并位于夹口的内侧对称地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用于进入光纤接头上的孔位中,所述连接件位于两夹臂之间并靠近支撑板,第一夹臂的后部通过第一连杆与连接件传动连接,第二夹臂的后部通过第二连杆与连接件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还开设有用于供外部驱动轴穿过的通孔。该夹持组件具有夹持动作执行的效率高、动作的平稳性、力度均匀的优点,且能更稳定地夹持光纤接头,该夹持组件适用于各种光纤快速插接头。

技术研发人员:罗浩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浩瑜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