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耐用型镜头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2064发布日期:2021-03-19 11:0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耐用型镜头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耐用型镜头保护盖。



背景技术:

镜头作为在拍照过程中取景显像的主体,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了拍摄效果和出片率。通常而言,相机镜头的价格也比较高,因此对镜头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在保证拍摄质量的同时延长镜头的使用寿命,市面上使用的镜头保护盖多采用塑料制成,受高温易膨胀变形,不耐冲击,易老化,应用受限,且整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端按压部位受力不同的情况,也不易保养和维修,通用性较差,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耐用型镜头保护盖,解决在镜头日常使用保养中出现的镜头保护盖不耐用,通用性差,使用不方便且不环保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耐用型镜头保护盖,包括保护盖主体,保护盖主体上对称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内分别滑设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位于保护盖主体中间位置,固定架和保护盖主体固定连接,以使得两个滑块分别沿开口的方向往复移动。

优选方案中,固定架包括底座,滑槽和盖板,底座和盖板通过螺钉连接,盖板上对称设有限位槽,滑槽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滑槽的的中心轴线和开口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方案中,滑块包括夹持部和按压部,夹持部和按压部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中部设有滑杆,滑杆上端设有限位钉。

优选方案中,所述滑杆滑设于滑槽,限位钉滑设于限位槽内,滑杆端面和滑槽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保持压缩状态。

优选方案中,所述滑块的宽度小于开口的宽度。

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部一侧设有防滑条;

优选的,防滑条的材料为软性塑料。

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部的沿滑杆方向的长度小于按压部沿滑杆方向的长度。

优选方案中,所述保护盖主体包括至少两个侧板,侧板对称设置在开口两侧。

优选方案中,所述保护盖主体侧面设有螺纹孔,侧板和保护盖主体侧面通过螺钉连接,以使得旋转螺钉可以调节侧板和保护盖主体之间的间隙,保护盖主体还设有穿绳孔。

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清洁头,清洁头包括中部接触区、外侧接触区和底板,中部接触区、外侧接触区分别和底板一侧连接,底板另一侧和盖板连接;

优选的,中部接触区设有脱脂棉,外侧接触区设有软毛刷,软毛刷的长度沿保护盖主体的直径方向越来越长,软毛刷的排列密度沿保护盖主体的直径方向越来越密集,底板设有缓冲层,缓冲层材料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耐用型镜头保护盖的有益效果:

1、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使用时简单方便,在保护的镜头的同时进行清洁;

2、通用性高,能满足应不同尺寸的镜头的保护要求;

3、结构小巧,易于维护,耐用性强,使用寿命长;

4、对环境无污染,废弃易于回收利用,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滑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盖主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清洁头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取出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盖主体和侧板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a-a视向剖面图;

图中:保护盖主体1;侧板101;穿绳孔102;开口2;滑块3;夹持部301;按压部302;连接部303;滑杆304;限位钉305;固定架4;底座401;滑槽402;盖板403;限位槽404;弹簧5;清洁头6;中部接触区601;外侧接触区602;底板603;脱脂棉604;软毛刷60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一种环保耐用型镜头保护盖,包括保护盖主体1,保护盖主体1上对称设有两个开口2,两个开口2内分别滑设有滑块3,两个滑块3之间连接有固定架4,固定架4位于保护盖主体1中间位置,固定架4和保护盖主体1固定连接,以使得两个滑块3分别沿开口2的方向往复移动。由此结构,以使得按压滑块3时保护盖主体1可以放置在需保护镜头上方,松开滑块3即可卡住镜头处的壳体内侧,保护镜头,保护盖主体1、滑块3和固定架4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耐用性强,使用寿命长,能应对各种恶劣环境的同时对镜头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

优选方案中,固定架4包括底座401,滑槽402和盖板403,底座401和盖板403通过螺钉连接,盖板403上对称设有限位槽404,滑槽402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滑槽的402的中心轴线和开口2中心轴线重合。由此结构,以使得固定架4能够对滑块3进行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优选方案中,滑块3包括夹持部301和按压部302,夹持部301和按压部302通过连接部303连接,连接部303中部设有滑杆304,滑杆304上端设有限位钉305。由此结构,以使得按压部302受力时,夹持部301能同步动作,滑杆304能引导滑块3的移动方向,限位钉305保证滑块3在行程范围移动。

优选方案中,所述滑杆304滑设于滑槽402,限位钉305滑设于限位槽404内,滑杆304端面和滑槽402之间设有弹簧5,弹簧5保持压缩状态。由此结构,以使得在滑块3受力后滑杆304在滑槽402内移动,同时限位钉305在限位槽404内移动,弹簧5压缩形变,保证夹持部301和镜头壳体内侧紧密贴合。

优选方案中,所述滑块3的宽度小于开口2的宽度。由此结构,以使得滑块3能在开口2内往复移动。

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部301一侧设有防滑条;优选的,防滑条的材料为软性塑料。由此结构,保证了滑块3充分牢固夹持镜头壳体内侧的同时避免了对壳体内部的损伤。

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部301的沿滑杆304方向的长度小于按压部302沿滑杆304方向的长度。由此结构,以使得操作方便。

优选方案中,所述保护盖主体1包括至少两个侧板101,侧板101对称设置在开口2两侧。由此结构,以使得侧板101能和滑块3组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到镜头内部。

优选方案中,所述保护盖主体1侧面设有螺纹孔,侧板101和保护盖主体1侧面通过螺钉连接,以使得旋转螺钉可以调节侧板101和保护盖主体1之间的间隙,保护盖主体1还设有穿绳孔102。由此结构,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调节侧板101之间的距离,以满足对不同尺寸镜头的夹持,穿绳孔102则可以将保护盖主体1固定在相机镜头上,避免丢失,同时也方便携带操作。

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架4上设有清洁头6,清洁头6包括中部接触区601、外侧接触区602和底板603,中部接触区601、外侧接触区602分别和底板603一侧连接,底板603另一侧和盖板403连接;

优选的,中部接触区601设有脱脂棉604,外侧接触区602设有软毛刷605,软毛刷605的长度沿保护盖主体1的直径方向越来越长,软毛刷605的排列密度沿保护盖主体1的直径方向越来越密集,底板603设有缓冲层,缓冲层材料为橡胶。由此结构,在对镜头保护的同时对镜头进行清洁,清洁头6和盖板403之间采用热熔胶固定,粘贴牢固且易于拆卸,镜头由于是凸状结构,灰尘容易沿镜头的外形从上端滑落至下端,并在下端和镜头壳体的缝隙处堆积,上端凸出部分为主要的成像和感光部分,因此清洁头在中部接触区601设置有脱脂棉在保护盖主体1的转动下能对镜头进行擦拭,同时外侧接触区的软毛刷605能有效清扫缝隙处的灰尘,由于软毛刷605在最外侧时排列密集清扫的效果更好,软毛刷605的长度沿保护盖主体1的直径方向越来越长是为了更好的贴合镜头,保证清扫的效果同时避免了软毛刷605因为长度过长清扫时受挤压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