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2054发布日期:2021-03-19 11:0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器件的布线区域如果不进行遮挡,则用户能够观看到布线区域的内部结构,十分影响美观性。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铬环对布线区域进行遮挡,但将铬环遮挡在电致变色器件的布线区域上时,在环境光源下与电致变色区域的外观差别较大,外观一致性不好,且容易产生反光、眩光等现象,美观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致变色器件,该电致变色器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遮挡电致变色器件周边布线区域的结构与电致变色区域的外观差别较大问题,不易产生反光、眩光等现象,提高外观一致性,且美观性较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本体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包括第一电致变色区域和布线区域,所述布线区域围绕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区域的周侧设置;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布线区域在沿第一方向a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将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区域在沿所述第一方向a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0.6μm。

可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背离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本体的一面,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为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可选地,在从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且距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最外周的距离小于预设宽度的区域内,在从所述第二区域的外周向中心的方向上,盖板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且距离所述第二区域的最外周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宽度的区域内,盖板的表面粗糙度一致。

可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本体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盖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0.6μm。

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本体通过透明胶层粘接。

可选地,所述盖板为玻璃。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将盖板与布线区域在沿第一方向a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0.6μm,则第一区域内的盖板为哑光漫反射表面,其光泽度较低,雾度较高,透过率较低,因此能够有效地的遮挡布线区域,减少遮挡电致变色器件周边布线区域的结构与电致变色区域的外观差别,不易产生反光、眩光等现象,提高外观一致性,且美观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布线区域-12,盖板-2,第一表面-n1,第二表面-n2,透明胶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具体结构。

提前说明的是,盖板表面粗糙度越高,光泽度越低,雾度越高,透过率越低;同理,盖板表面粗糙度越低,光泽度越高,雾度越低,透过率越高。

如图1所示,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和盖板2,盖板2设置于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的至少一个表面,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包括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和布线区域12,布线区域12围绕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的周侧设置;将盖板2与布线区域12在沿第一方向a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将盖板2与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在沿第一方向a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0.6μm。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2设置在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与第二方向b平行的表面上,将盖板2与布线区域12在沿第一方向a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0.6μm,则光泽度较低,雾度较高,透过率较低,因此能够有效地的遮挡布线区域12,减少遮挡电致变色器件周边布线区域12的结构与电致变色区域的外观差别,不易产生反光、眩光等现象,提高外观一致性,且美观性较好。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n1和第二表面n2,第一表面n1为背离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的一面,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为第一区域内的盖板2的第一表面n1的表面粗糙度,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为第二区域内的盖板2的第一表面n1的表面粗糙度。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第一表面n1设置在背离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的一面,则第二表面n2设置在靠近背离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的一面,由于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为第一区域内的盖板2的第一表面n1的表面粗糙度,意味着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为盖板2朝向外部的表面粗糙度,相比盖板2朝向内部的表面粗糙度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使得表面的光泽度更低,雾度更高,进而透过率更低,遮挡布线区域12的效果更佳。

可选地,在从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的方向上,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设置为逐渐降低,既能够使得布线区域12对应的第一区域的盖板表面过渡较为自然,便于与要求透过率较高、粗糙度较低的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对应的第二区域的盖板表面相连接,不易显得突兀,以及有利于遮挡电致变色器件周边布线区域12的结构与电致变色区域的外观差别较小,从而提升了整体美观性能。

可选地,在第二区域内,且距离第二区域的最外周的距离小于预设宽度的区域内,在从第二区域的外周向中心的方向上,盖板2的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预设宽度为第二区域的最大宽度的十分之一至六十分之一之间。当在第二区域内,且距离第二区域的最外周的距离小于预设宽度的区域内时,盖板2的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与第一区域的盖板粗糙度逐渐降低相呼应和,使得盖板表面过渡更加自然,既能保证整体的美观性,又能满足第一区域的遮蔽效果和第二区域的透光效果。

可选地,在第二区域内,且距离第二区域的最外周的距离大于等于预设宽度的区域内,盖板2的表面粗糙度一致。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宽度为第二区域的最大宽度的十分之一至六十分之一之间。当在第二区域内,且距离第二区域的最外周的距离大于等于预设宽度的区域内时,该范围区域为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对应盖板2的中心区域,将盖板2的表面粗糙度设置为一致,便于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的中心区域的显色效果,同时,也便于工艺处理,符合美观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盖板2。可以理解的是,在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设置盖板2,能够满足一些终端设备的相对面均需要遮蔽布线区域12,以及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的两个相对表面的显色需求。

可选地,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已知粗糙度较高,则光泽度较低,雾度较高,透过率较低。因此,第一区域内的盖板2表面粗糙度相对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而言较高,则透过率较低,能够有效地满足对布线区域12的遮挡需求;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相对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而言较低,则透过率较高,能够有效地满足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的显色效果。

可选地,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0.6μm。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二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设置为小于0.6μm,不影响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的显色效果,且在第二区域内的距离第二区域的最外周的距离小于预设宽度的区域内能够与第一区域进行衔接,过渡区域自然,符合美观需求。

可选地,如图1所示,盖板2与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通过透明胶层3粘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透明胶层3能够有效地将盖板2粘接在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的端面上,其牢固性、可靠性好,盖板2不易从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的端面上松动,甚至脱落下来。重要地,由于透明胶层3为无色层,不会影响到电致变色区域本体的第一电致变色区域11的显色效果。

可选地,盖板2为玻璃。盖板2采用玻璃,其第二区域的透过率较高,便于展示电致变色器件的显色效果,且成本低,能够通过调整盖板表面粗糙度值以调节其表面的透过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不限于玻璃,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透明材质体。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器件本体1还包括第二电致变色区域,第二电致变色区域围绕布线区域12的周侧设置,盖板2与第二电致变色区域在沿第一方向a对应的区域作为第三区域,第三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与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设置为相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将第三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与第一区域内的盖板表面粗糙度设置为相等,不会影响整个电致变色器件的显色效果,在符合美观性的前提下,便于加工工艺的处理。

可选地,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安装”、“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