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7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一影像资料驱动IC直接黏合于一玻璃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组。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显示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示意图,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一电晶体基板11、一彩色滤光板12以及一液晶层13。其中,液晶层13是藉由封胶材14而封存于电晶体基板11与彩色滤光板12之间。
液晶层13中的液晶主要是经由电晶体基板11上的电晶体的电极以及形成于彩色滤光板12上的对向电极层121(共通电极层)的作用而使其角度产生变化。而,背光模组所提供的光源(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是依据液晶角度变化而通过液晶层并经彩色滤光板12调色,进而从彩色滤光板12射出。
请参阅图2所示,是显示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一般而言,现有习知的对向电极层121的共通电压Vcom大多是由一控制电路板15输出,经过一连结电路基板16(即俗称的X-board)上的一连结元件17传导,而输入至一设有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以下简称为影像资料驱动IC)19的可挠性电路基板18,进而经由可挠性电路基板18以及电晶体基板11上的导线传送至对向电极层121。就此种电路构成而言,由于该控制电路板15所输出的电压或是讯号必须藉由连结电路基板16及可挠性电路基板18方能分别输入至电晶体基板11以及对向电极层121中,因此除了有成本上的问题之外还有信赖性的问题。此外,由于共通电压Vcom是经由连结元件17、连结电路基板16、可挠性电路基板18以及电晶体基板11上的导线而传送至对向电极层121,因此在此一传送的路径上会产生大小不一的阻抗,换言之,由控制电路板15所输出的共通电压Vcom大小将会受到传送路径的阻抗影响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输入到对向电极层121各点的共通电压值大小会不相同,如此则会引起交互重叠的干扰现象(cross talk)。
近来,业者为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开发出直接将影像资料驱动IC直接设置于电晶体基板11的侧边,如此即可免去使用连结电路基板16及可挠性电路基板18,进而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请参阅图3所示,是显示另一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即是直接将影像资料驱动IC19直接置放于电晶体基板11的侧边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该控制电路板15所输出的共通电压Vcom是直接经由电晶体基板11上的金属导线111而传导至对向电极层121。此种电路构成虽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对于交互重叠的干扰现象其并没有有效的改善,因为共通电压Vcom值仍然会受到电晶体基板11上的金属导线111的阻抗影响。
为了有效的解决共通电压Vcom受到金属导线的阻抗影响,有业者更在影像资料驱动IC19中设置一内部导线191,请参阅图4所示,是显示又一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电晶体基板11上的金属导线112,是分别电连接于影像资料驱动IC19中设置的一内部导线191,此种电路结构构成虽然可以改善共通电压Vcom受到金属导线的阻抗影响,但是仍然会有交互重叠的干扰现象。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共通电压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实为一重要的课题,也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产品,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共通电压的液晶显示面板,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共通电压的液晶显示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其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一彩色滤光板,其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其与该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一液晶层,其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以及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其设置于该电晶体基板上,其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而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金属导线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具有一输入端子以及一输出端子,该输入端子与该金属导线电性连接,该输出端子与该共通电极层电性连接,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输入端子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再经输出端子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电晶体基板为一薄膜电晶体玻璃基板。
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更包括一影像资料暂存回路、一数位类比转换回路以及一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其中该影像资料暂存回路是接收该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该数位类比转换回路是将该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转换成类比影像资料,该类比影像资料是经由该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输出。
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为一运算放大器。
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运算放大器是为一负回授运算放大器。
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覆晶黏合于该电晶体基板上。
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为一晶片封装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再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其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一彩色滤光板,其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其与该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一液晶层,其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以及至少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其设置于该电晶体基板上,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金属导线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为一运算放大器。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运算放大器是为一负回授运算放大器。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为一单晶片积体回路。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由薄膜电晶体构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其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一彩色滤光板,其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其与该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一液晶层,其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以及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其设置于该电晶体基板上,其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而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金属导线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具有一输入端子以及一输出端子,该输入端子是与该金属导线电性连接,该输出端子是与该共通电极层电性连接,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输入端子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再经输出端子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电晶体基板为一薄膜电晶体玻璃基板。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更包括一影像资料暂存回路、一数位类比转换回路以及一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其中该影像资料暂存回路是接收该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该数位类比转换回路是将该该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转换成类比影像资料,该类比影像资料是经由该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输出。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为一运算放大器。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运算放大器是为一负回授运算放大器。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覆晶黏合于该电晶体基板上。
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为一晶片封装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液晶显示面板是包括一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的电晶体基板、一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与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的彩色滤光板、一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其设置于电晶体基板上,其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而共通电压是经由金属导线输入至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共通电极层。
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的电晶体基板、一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与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的彩色滤光板、一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至少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其是设置于电晶体基板上,共通电压是经由金属导线输入至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共通电极层。
承上所述,由于依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是具有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因此由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共通电压会因为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使其在金属导线上的电流变小,也就是说,由于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的作用,将使得共通电压不会在金属导线上产生很大的压降,因此输出至共通电极层的共通电压压值可以确保稳定。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的电晶体基板、一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与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的彩色滤光板、一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至少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其设置于电晶体基板上,共通电压是经由金属导线输入至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共通电极层。
承上所述,由于依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具有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因此由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共通电压会因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使其在金属导线上的电流变小,也就是说,由于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的作用,将使得共通电压不会在金属导线上产生很大的压降,因此输出至共通电极层的共通电压压值可以确保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的共通电压的液晶显示面板,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的共通电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一显示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显示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显示另一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显示又一现有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的方块图。
图8是显示依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11电晶体基板 12彩色滤光板13液晶层 14封胶材15控制电路板 21电晶体基板211金属导线 22彩色滤光板221共通电极层 24、24’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1、241’共通电压缓冲回路 242、242’输入端子243、243’输出端子 244影像资料暂存回路245数位类比转换回路 246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Vcom共通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5所示,是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15,该控制电路板15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Vcom。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21、一彩色滤光板22、一液晶层(图中未标示)、以及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
如图5所示,该电晶体基板21,是具有金属导线211,在本实施例中,电晶体基板21可为薄膜电晶体玻璃基板。
该彩色滤光板22,其具有一共通电极层221(ITO电极层),且其是与电晶体基板21相向而设。液晶层是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21与彩色滤光板22之间。
该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是设置于电晶体基板21上,一般而言,其可采用COG(chip on glass)技术来设置于电晶体基板21上。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而共通电压Vcom是经由金属导线211输入至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经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动作而输出至共通电极层221。在本实施例中,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可为一晶片封装体,其是以覆晶黏合于电晶体基板21上。
又,请参阅图6所示,是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的结构示意图。该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是可为一负回授的运算放大器。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是具有一输入端子242以及一输出端子243。输入端子242是与金属导线211电性连接,输出端子243是与共通电极层221电性连接。共通电压是经由输入端子242输入至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再经输出端子输出至共通电极层221。
此外,请参阅图7所示,是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的方块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更包括一影像资料暂存回路244、一数位类比转换回路245以及一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246。其中,影像资料暂存回路244是接收控制电路板15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数位类比转换回路245是将控制电路板15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转换成类比影像资料。该类比影像资料是经由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246输出。
承上所述,因为依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是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因此由控制电路板15所输出的共通电压会因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动作而使其在金属导线211上的电流变小,也就是说,由于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的作用,将使得共通电压不会在金属导线211上产生很大的压降,因此输出至共通电极层221的共通电压压值可以确保稳定。也就是说,依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将可以避免交互重叠的干扰。
请参阅图8所示,是显示依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该另一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15,该控制电路板15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Vcom。该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电晶体基板21、一彩色滤光板22、一液晶层(图中未标示)、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以及至少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其中,控制电路板15所输出的共通电压Vcom是分别藉由金属导线211而电连接于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的一输入端子242’,并经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动作而经输出端子243’输出至共通电极层221。
在本实施例中,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是可以为一单晶片集成回路(单晶片IC)、或是可以由由薄膜电晶体回路构成。当然,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亦可为一负回授的运算放大器。而,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是可直接设置于电晶体基板21上。
承上所述,因为依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是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因此由控制电路板15所输出的共通电压会因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动作而使其在金属导线211上的电流变小,也就是说,由于共通电压缓冲回路241’的作用,将使得共通电压不会在金属导线211上产生很大的压降,因此输出至共通电极层221的共通电压压值可以确保稳定。也就是说,依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将可以避免交互重叠的干扰。
以下以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来做说明,为了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元件符号是沿用与前一实施例中相同元件的符号来说明。
依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组。
请再参阅图5所示,该液晶显示面板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15,该控制电路板15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21、一彩色滤光板22、一液晶层(未标示于图中)、以及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24。由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说明大致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为避免赘述故在此省略其说明。
以上所述是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其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一彩色滤光板,其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其与该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一液晶层,其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以及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其设置于该电晶体基板上,其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而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金属导线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具有一输入端子以及一输出端子,该输入端子与该金属导线电性连接,该输出端子与该共通电极层电性连接,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输入端子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再经输出端子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晶体基板为一薄膜电晶体玻璃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更包括一影像资料暂存回路、一数位类比转换回路以及一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其中该影像资料暂存回路是接收该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该数位类比转换回路是将该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转换成类比影像资料,该类比影像资料是经由该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为一运算放大器。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运算放大器是为一负回授运算放大器。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覆晶黏合于该电晶体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为一晶片封装体。
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其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一彩色滤光板,其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其与该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一液晶层,其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以及至少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其设置于该电晶体基板上,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金属导线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为一运算放大器。
11.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运算放大器是为一负回授运算放大器。
12.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为一单晶片积体回路。
13.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由薄膜电晶体构成。
1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其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一彩色滤光板,其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其与该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一液晶层,其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以及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其设置于该电晶体基板上,其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而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金属导线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经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15.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具有一输入端子以及一输出端子,该输入端子是与该金属导线电性连接,该输出端子是与该共通电极层电性连接,该共通电压是经由该输入端子输入至该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再经输出端子输出至该共通电极层。
16.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晶体基板为一薄膜电晶体玻璃基板。
17.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更包括一影像资料暂存回路、一数位类比转换回路以及一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其中该影像资料暂存回路是接收该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该数位类比转换回路是将该该控制电路板所输出的数位影像资料转换成类比影像资料,该类比影像资料是经由该影像资料输出缓冲回路输出。
18.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是为一运算放大器。
19.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运算放大器是为一负回授运算放大器。
20.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覆晶黏合于该电晶体基板上。
21.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为一晶片封装体。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是电性连接一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是至少输出一共通电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至少具有一金属导线的电晶体基板、一具有一共通电极层,且与电晶体基板相向而设的彩色滤光板、一形成于该电晶体基板与彩色滤光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至少一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影像资料驱动集积回路是设置于电晶体基板上,且具有一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共通电压经由金属导线输入至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并经其动作而输出至共通电极层。由于具有共通电压缓冲回路,故由控制电路板输出的共通电压会因共通电压缓冲回路动作而使在金属导线上的电流变小,不会在导线上产生很大压降,因此输出至共通电极层的共通电压压值可确保稳定。
文档编号H01L27/12GK1991448SQ200510097475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林峰立 申请人:启萌科技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