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85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光纤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光纤线路连接头的新型构造,及兼具有可以免除铆接制造过程及组配便捷、稳固的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
光电科技在近年来已成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在国家大力提高光电科技及将光电科技列为科技发展重点的趋势下,更使光电科技在国内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然而,以光电科技中最广受注目及应用者,不外乎为光纤、激光(雷射)、光碟机等等光电产品,以光纤产品为例,则可应用于电信局的用户通讯网路、高性能战机操控系统部分的信号传输线路、有线电视系统的网路线等光电线路信号的传输场合中,因此,光纤产品的线路连接及组装的零附件构造,相形之下,也就成了光纤线路配置上相当重要的环节。
然而,一般光纤线路在连结或转接至相关的仪表板或电路装置上时,则需通过如图4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或光纤藕合器的连结藕合作用,将两种不同的光纤线路相互连接,而传输光通讯讯息。但是,以图4所示光纤连接器的构造而言,其是由上座A、下座B、上套C、下套D、内导管E及套环F所共同组成,其中,该上套C及下套D在组配至上座A及下座B时,由于上座A及下座B的内孔皆为贯穿的结构,故需先行以机械加工的方式,将上套C及下套D铆合至上座A及下座B的内孔中,再将内导管E容置于上套C及下套D内的预留孔内,并再以套环F套覆于上套C及下套D的接合处之间,而使两光纤线路连接头可分别螺合至上座A及下座B上,并使两线路的光纤藕合于内导管E中。
因此,上述如图4所示构造的习用光纤连接器,在实际组配及应用时常有如下的缺点(一)结构组配繁复不便因上套C及下套D组配于上座A及下座B时,需以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铆合,故需耗费较多的工时及人力,而不符合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并且,其整体外观座体是由上座A及下座B所共同组合而成,因此在组配及零部件的制造上,更需耗费较多的材料及人力,且在组合上,更容易由于上座A及下座B间机械组合的误差,而使得习用的光纤连接藕合器在组配及制造上更加繁复不易。
(二)组配易产生误差及不良品由于上套C及下套D在组配上需经由机械加工的方式,方可装配于上座A及下座B内,故极易因人为操作的不当而产生装配位置的误差,使后续的内导管E及套环F的组合易产生误差而影响光纤连接器的产品品质,及使其产品不良率大幅度增加。
(三)使用时,易使光纤连接线路晃动,产生传递误差
由于该上套C及下套D间的连结,仅靠套环F作为其上套C及下套D的套合件,而使其接合面较为薄弱,而无法承受较大的线路晃动或摇动的应力,因此,在光纤线路连接或检测操作时,容易受线路接头不当的晃动操作及应力的影响,而使其光纤线路无法准确的连接,而造成光信号传递上的误差或增添其信号失真量的现象。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设计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使其藉由新型改进的座体整体构造取代习用光纤连接器以上座及下座为相互组合的结构,可以降低其制造及组配上的不便,及可由改良构造的上、下套管及扣环等构件的组合,使上、下套管得以稳固及准确地组套于座体之中,以使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制造及组配更为简捷精确,并可以改善习用光纤连接器在制造及组配上所易于产生的缺点与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包含有一座体、上套管、下套管、一导管及一扣环所构成,其中,该导管的内径为配合光纤线路中的光纤直径所构成,可供两不同光纤线路的光纤藉合,另该座体的上、下两端各设有配合光纤线路接头的螺合部,及在该座体的中央部位向外延伸设有一盘体,在该盘体的周缘处设有若干的组合孔,以供座体锁固于电路装置及仪表板上,且在该座体的内部设有一内孔,该内孔于前端部位,由其内壁向内延伸设有一卡置环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的适当位置处,环设有一凹槽;另所述的上套管,上端部位为配合该座体内孔的上端部位及卡置环缘形状大小所构成,以套组于座体内孔的上端部,且在上套管的下端部位向下延伸设有一套合部,该套合部的内径为配合导管的外径所构成,以供导管容置于内;此外,所述的下套管,其外部形状为配合座体中内孔下端的形状大小所构成,以套组于座体的内孔下端部位,且该下套管的内径为配合上套管的套合部外径所构成,以供下套管与上套管密接组合,另在该下套管上端外部亦环设有对应于座体内凹槽的沟槽;所述的扣环,为配合下套管的沟槽所构成,在上、下套管组合后,套覆于沟槽上,构成供上、下套管的组合结构,置入座体的内孔时,与座体内的凹槽形成卡制状结构,而将上、下套管稳固及准确的卡固组合于座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扣环为特指略具有向外扩张弹性的C形环所构成。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扣环是尤指其断面前侧的上、下端为略呈对称倾削的形状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及容后所述实施例可知,其新颖的改良结构,特别是其中,在一座体的外部上、下端分别设有配合光纤线路接头的螺纹,并在中央部位向外延伸设有一盘体,且在其内部分别设有配合上套管及下套管外径形状大小的座孔,另上套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设有一配合下套管内径的套合部,藉以供上、下套管稳固套组,在该套合部的内径为配合以导管的外径所构成,藉以容置供光纤藕合的导管,且在座孔内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凹槽,另在该下套管外缘亦凹设有一对应于凹槽及扣环的沟槽,以使上、下套管组合后,以扣环的弹性扩张,而使扣环在组合至座孔时得以稳固卡制于沟槽内。因此,可由新型改进的座体整体构造取代习用光纤连接器以上座及下座为相互组合的结构,可以降低其制造及组配上的不便,及可由改良构造的上、下套管及扣环等构件的组合,使上、下套管得以稳固及准确地组套于座体之中,以使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制造及组配更为简捷精确,并可以改善习用光纤连接器在制造及组配上所易于产生的缺点与困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为一新型结构设计,尤以其构造与功效更为适于实用而具有实质上的实用性,又本实用新型为同类产品所未曾出现过而确属首创,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侧剖视图,是显示上、下套管、扣环及导管组合后,置入座体内结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图4是习用光纤连接器的构造组合示意图;首先请参阅
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100,包含有一座体10,其中,该座体10的上、下端各延伸设有一配合光纤线路接头的螺合部11及12,而可分别供两欲作藕合连接的光纤线路接头螺合,在座体10内部内孔13前端的适当位置处,由内壁向内延伸成形有一卡置环缘131,并在内孔13内壁的适当位置处凹设有一凹槽132,且在座体10中央部位向外延伸设有一呈多边形的盘体14,且该盘体14的周缘,分别设有若干个组合孔10A,藉以供座体10锁固于电路装置或仪表板上。
另外,上套管20的上端部位形状为配合座体10的内孔13的下端部位及卡置环缘131的形状所构成,藉以使上套管20在套置于座体10的内孔13上端部位时,以卡置环缘131使上套管20正确及稳固地卡置于座体10的内孔13中,另该上套管20的下端部位向下延伸设有一套合部21,且该套合部21的内径为恰好配合导管30的外径所构成,藉以供导管30容置。
此外,一下套管40,其外部形状为配合座体10的内孔13下端部位的形状所构成,藉以使下套管40准确地容置于座体10内孔13的下端部位内,且该下套管40的内径为配合上套管20中套合部21的外径所构成,藉以供上套管20及下套管40相互套组,另在下套管40的上端部位亦凹设有一对应于凹槽132的沟槽41,可供一与其相互配合的扣环50扣合,且该扣环50为略具有弹性扩张的环状结构例如C形环状等组成,且该扣环50断面前缘的上下端略呈倾削状(如图2所示),藉由上套管20及下套管40相互套组后,由座体10的内孔13下端开口置入于座体10内时,得以藉扣环50的压缩且略具有弹性扩张的特性及扣环50断面前侧的倾削状结构,使扣环50便捷及稳固地卡制于座体10内的凹槽132中(如图3所示),而使上套管20及下套管40的组合结构亦可稳固地卡固于座体10内,以使导管30得以稳固及准确地容置于上套管20内,作两光纤线路的光纤藕合连接,如上所述结构即构成了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100的整体构造。

图1至图3所示的光纤连接器100,在实际组配时,则可仅需藉由座体10、上套管20、导管30、下套管40及扣环50的简捷套组,即可达到使导管30准确及稳固地容置于座体10中,而不需另行以机械加工的铆合方式作定位组配或配合以其他零附件如套环等组配制造,而可大幅度地节省光纤连接器在产品制造上的工时与人力,并可提高光纤连接器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另本实用新型上套管20及下套管40的套组,是通过下套管40中的套合部41作为上套管20与下套管40相套组后应力的补充加强,及利用座体10内的凹槽132、下套管40的沟槽41及扣环50间的相互扣组结构,使上套管20、下套管40及座体10间的组合结构更加稳固及准确,并使在导管30内相互藕合连接的光纤,不受光纤线路晃动或接头操作摇动的影响,而可大幅度地提高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100线路连接的稳定性及光信号连接传输的精确度,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座体10可取代习用产品上座及下座的繁复组合结构,并可藉以改善习用光纤连接器在组配及使用上所易于产生的不便与困扰而更适于实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针对一较佳实施例提出说明,而不应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上的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做出的部分变更或等同修改,均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包含有一座体、上套管、下套管、一导管及一扣环所构成,其中,该导管的内径为配合光纤线路中的光纤直径所构成,可供两不同光纤线路的光纤藉合,另该座体的上、下两端各设有配合光纤线路接头的螺合部,及在该座体的中央部位向外延伸设有一盘体,在该盘体的周缘处设有若干的组合孔,以供座体锁固于电路装置及仪表板上,且在该座体的内部设有一内孔,该内孔于前端部位,由其内壁向内延伸设有一卡置环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的适当位置处,环设有一凹槽;另所述的上套管,上端部位为配合该座体内孔的上端部位及卡置环缘形状大小所构成,以套组于座体内孔的上端部位,且在上套管的下端部位向下延伸设有一套合部,该套合部的内径为配合导管的外径所构成,以供导管容置于内;此外,所述的下套管,其外部形状为配合座体中内孔下端的形状大小所构成,以套组于座体的内孔下端部位,且该下套管的内径为配合上套管的套合部外径所构成,以供下套管与上套管密接组合,另在该下套管上端外部亦环设有对应于座体内凹槽的沟槽;所述的扣环,为配合下套管的沟槽所构成,在上、下套管组合后,套覆于沟槽上,构成供上、下套管的组合结构,置入座体的内孔时,与座体内的凹槽形成卡制状结构,而将上、下套管稳固及准确的卡固组合于座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扣环为特指略具有向外扩张弹性的C形环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扣环是尤指其断面前侧的上、下端为略呈对称倾削的形状所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构造的光纤连接器,由一座体、上套管、下套管、导管及一扣环构成,其中座体外部上下端设有配合光纤线路接头的螺纹,中央部位向外延伸设有一盘体,内部分别设有配合上套管及下套管外径形状大小的座孔;上套管下端设有一配合下套管内径的套合部,供上下套管稳固套组,套合部内径为配合导管外径,容置供光纤耦合的导管,座孔内设有一凹槽;下套管外缘亦凹设有一对应于凹槽及扣环的沟槽,上、下套管组合后,以扣环的弹性扩张,将扣环在组合至座孔时可稳固卡制于沟槽内。
文档编号G02B6/36GK2185446SQ9420187
公开日1994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7日
发明者李学文 申请人:李学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