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99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确定立体幻灯片适当遮蔽量的遮蔽量引导装置。更明确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提供对应于遮蔽量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显示功能,从而使得易于选择立体幻灯片遮蔽量。使用如下结构的立体照相机拍摄的立体幻灯底片中,其左画面的左边缘部分和右画面的右边缘部分形成非重叠部分在此照相机中,根据左和右摄影透镜视场的差别,随着摄影目标的距离而固定左和右摄影透镜光轴间距。因为在用立体幻灯机观看立体幻灯底片时,这些非重叠部分对形成立体图象没有贡献而妨碍观看,所以一直以来,立体幻灯片裱框的画面窗口做得其宽度窄于立体幻灯底片的画面宽度,以便遮挡左和右画面的外非重叠部分。众所周知,为了获得自然的立体效果需要通过遮挡左和右立体幻灯底片的画面外侧来修正目标位置,因而为了最大限度地影响对画面中左和右图象匹配的影响力,目标(特别是在近距离观看中,目标影响大的情况下)要放置在左和右画面接近相同的位置。也就是,当所有目标如山摄影那样处在无限远的距离时,几乎不需要遮挡画面的外部,但目标放置的距离越近,遮挡的部分要越多。本申请人已提出了这样形成的立体照相机,它的左和右摄影透镜光轴间距可调节。根据这种立体照相机,摄影透镜光轴间距可随着摄影时目标的距离而自动地或手动地调节,以便适当地修正视差。因此,几乎不需要用立体幻灯片裱框来遮挡由光轴间距调节型立体照相机拍出的相片的左和右画面的外侧,但当在拍摄会对画面中左和右图象匹配影响力有很强影响的接近焦距的目标时,需要用稍微遮挡左和右画面外侧的方法来修正距离的敏感性。如上所述,立体幻灯底片或用调节画面外侧遮蔽量,或用从多种具有不同画面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片裱框中选择认为适当的画面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方法来装裱立体幻灯底片,因此装裱操作变得繁琐而且低效率。不容易确定适当的遮蔽量,立体幻灯片裱框的选择和底片之间的间隔调整容易出错,因此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即不容易以最佳的的立体效果状态来装裱立体幻灯底片。因此,为了使得易于确定精确的遮蔽量和选择一致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就变得需要解决一个技术任务。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这一个技术任务。本发明是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遮蔽量引导装置,它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其中,由投影透镜、有准直图案的聚焦板和目镜构成的两个光学系统被设置在左右两边;在投影透镜之后沿着胶卷馈送方向横向设置具有一对画面窗口的胶卷导架;所述胶卷的暴露在所述胶卷导架的一对左和右画面窗口的一组画面各自投影到所述左和右聚焦板上,其中设置用于令左和右投影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和所述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与所述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的互锁机构,所述聚焦板的宽度与在最小投影放大量时的投影画面的宽度一致,而所述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与所述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有这样的关系,即所述左右聚焦板的内边缘与投影画面的内边缘一致,和其中在所述互锁机构的工作旋钮上设置用于显示操作量的刻度盘,各种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标志号与所述刻度盘的操作量指针相对应,因而所述指针指示其画面遮蔽因子等于聚焦板上的投影画面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号码。一种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中聚焦板的间隔是固定的,设置一种令左和右投影透镜移动以便增加或减小投影放大量的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并且,左和右投影透镜的主点移动轨迹是这样的曲线或直线,以致所述左右聚焦板的内边缘与投影画面的内边缘重合。一种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中投影放大量是固定的,把所述聚焦板宽度做成比投影画面宽度窄,设置了左右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并且在所述互锁机构的工作旋钮上设置用于显示操作量的刻度盘,各种照片装裱位置偏移量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标志号与所述刻度盘的操作量指针相对应,因而所述指针显示了其画面偏移因子等于聚焦板上的投影画面的画面偏移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号。图1说明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其中图1(a)、1(b)和1(c)是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正视图;图2是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图3(L)和3(R)是聚焦板的正视4是投影放大调节机构的工作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说明底片、投影透镜和聚焦板之间位置关系的原理图;图6是说明投影透镜的位移量的原理图;图7是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图8是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图9是说明在底片的画面的间距与聚焦板的不同时,照片、投影透镜和聚焦板之间位置关系的原理图;图10是说明在图9的情况下的投影透镜移动量的原理图;图11说明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其中图11(a)、11(b)和11(c)是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正视图;图12是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图13是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图14是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平面剖视图;和图15(a)是用带剪切标记曝光功能的立体照相机拍摄的立体幻灯底片的正视图,图15(b)是底片导板的正视图;而图15(c)是底片导板的剪切标记显示窗口的放大图。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将描述与这样的遮蔽量引导装置有关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所述遮蔽量引导装置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图1说明一个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如图1(a)、1(b)和1(c)所示,遮蔽量引导装置由多种有不同画面窗口1R和1L宽度的立体幻灯片裱框#4到#8构成。作为对应于单幅画面宽度为32.00mm的立体照相机的系统例子,画面窗口的宽度W以0.25mm为单位从画面窗口的#0宽度W0=32.00mm(遮蔽量=0)以阶梯的方式递减,向着正、负的方向增加遮蔽量(图1以从实际值放大画面窗口的宽度差的方式表示)。如图1所示,各个立体幻灯片裱框(#-1,..#0,..#8)左和右画面窗口1R和1L的间距Pw是相同的。为了与胶卷上的孔眼啮合,在画面窗口的附近形成的定位针孔2R和2L的间隔(P-4,…,P8)以每级0.25mm逐级增大。令装裱后的底片的画面的外缘部分与#0或更小号的立体幻灯片裱框(#-4,…#0)的画面窗口1R和1L的外缘部分一致,并且令装裱后的照片的画面的内缘部分与#0或更大号的立体幻灯片裱框(#0,…#8)的画面窗口1R和1L的内缘部分一致。画面的外侧通常被#0或更大号的立体幻灯片裱框遮挡,以修正视差。可是,当用有手动光轴间距调节机构的立体照相机在过份修正的状态下拍摄时,即由于错误的操作造成光轴间距过短时,如果稍微遮挡左和右画面的内侧来修正距离的敏感性,就能纠正视差过份修正的立体幻灯底片。#-1或更小号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用于这种过份修正照相状态的照片。虽然省略了说明,但本申请者也提出了这样形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其画面窗口宽度逐级改变,左右照片的装裱间距(mountingpitch)以及左和右画面窗口的间隙为恒定,因为系统有多种立体幻灯片裱框,所以,在这立体幻灯片裱框中,画面的遮挡框逐级改变,与图1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的相似。在用上述立体幻灯片裱框装裱照片的情况下,如果用下述遮蔽量引导装置来决定胶卷上一组立体照片的适当画面遮蔽量,然后把以每框为单元的胶卷切片装裱在决定了遮蔽量的立体幻灯片裱框中,一套照片用定位针孔2R和2L来定位,并且遮挡左右画面被遮挡的部分,使得有可能获得准确的立体效果。然后,将描述这样的遮蔽量引导装置11,所述遮蔽量引导装置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如图2所示,遮蔽量引导装置11由在结构框架12内的有投影透镜13R与13L、聚焦板14R与14L和接目镜15R与15L的左右光学系统构成,胶卷导板16固定在框架12的后部(图2的上部),以便观察装在胶卷导板16内的胶卷。滑动器18被连接到用于固定左右投影透镜13R和13L的透镜板17的下表面。滑动器18在纵方向上可移动地与导槽19啮合,并模压在框架12的内底板的左右的中间位置,从而透镜板17可在纵向上滑动。在框架12的前部对称地安装了两个侧向聚焦板滑动导板20R和20L,聚焦板座(holder)21R和21L各自可动地与左右聚焦板滑动导板20R和20L接合,从而使聚焦板21R和21L可侧向滑动。图3说明聚焦板14R和14L。每一个聚焦板14R和14L在边缘上被遮光材料做成的框FL所复盖或在画面的周边涂上黑油漆,以便遮挡画面以外的部分。左右聚焦板14R和14L是相同的,同是主要由多条垂直线构成的左右准直图案CP用印刷或刻蚀方法形成,并且它使得易于确定左和右投影画面在侧向上的移动的匹配改变。在图2,一个省略了说明的已知的放大或缩小互锁机构安置在与聚焦板14R和14L对着的最前部的目镜22R和22L之间,可手动地使之对称滑动,并且目镜的间距可通过调节目镜的间距来与使用者的两眼相配。可以与普通的光学装置相似,通过转动前透镜的透镜筒22Ra和22La来调节屈光度。半圆形的反射板23固定在框架12的后端,照相灯泡24安装在由反射板23和胶卷导板16所形成的内空间中,构成发散光源,它均匀地照射胶卷导板16的背面。以对应于立体照相机的画面格式的宽高比和间距,在胶卷导板16处设置左和右画面窗口16R和16L,并且胶卷F的一组立体照片的画面暴露在画面窗口16R和16L上。在把胶卷F安装在胶卷导板16处时,以这样的空间方位,即把一组立体照片的左画面放置在胶卷导板16的左画面窗口16L处,而把右画面放置在右画面窗口16R处,使有感光乳胶的面向后(向光源侧),并插进胶卷导板16中。如从正面看到的、在胶卷导板16的画面窗口16R和16L的、上下和左右倒置的画面通过投影透镜13R和13L被聚焦而且成为在聚焦板14R和14L的正象,通过左右目镜15R和15L可立体地观看到这正象。用于移动投影透镜13R和13L与聚焦板14R和14L的凸轮轴25垂直安装在左右聚焦板座21R和21L的中间。推杆安装在透镜板17的滑动器18与凸轮轴25的透镜移动凸轮26之间。滑动器18以压缩螺旋弹簧的弹性力推着推杆27,以便使得滑动器18向凸轮轴25施力,以促使推杆27处在透镜移动凸轮26之上。左右聚焦板座21R和21L被张力螺旋弹簧29连结在一起,促使右聚焦板座21R处在与凸轮轴25的右聚焦板移动凸轮30R相接触的状态,并且促使左聚焦板座21L处在与左聚焦板移动凸轮30L相接触的状态。聚焦板移动凸轮30R和30L形状相同,并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即一个相对另一个偏离180°,并通过旋转凸轮轴25来对称地移动左右聚焦板座21R和21L。投影透镜13R和13L的纵向位置可通过调节在推杆27上安装的调整螺钉31来精密调节,在聚焦板座21R和21L处有用于细调聚焦板14R和14L的间距的调整螺钉32。如图4所示,凸轮轴25插进安装在框架12的底板12a和上盖12b的轴承33,而透镜移动凸轮26、右聚焦板移动凸轮30R和左聚焦板移动凸轮30L安装在下部。旋钮34和刻度盘35安装在凸轮轴25的上端,用于指示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的装裱号码(#-4到#8)刻在刻度盘35上。与固定环36的指针M一致的刻度盘35上的号码是这样排列的,以便指出其画面遮蔽因子等于此时的投影画面的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号码。刻度盘35号码#0与固定环的指针M一致的位置是最小投影放大位置,当从这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钮34,透镜板17向后移动以增加投影放大量,而左右聚焦板14R和14L彼此接近或离开。由凸轮26引起的投影透镜13R和13L的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30R和30L与左右聚焦板14R和14L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移动量的关系变成顺时针(+方向)旋转旋钮34时的这样的关系,即聚焦板14R和14L向左和右投影画面的内侧移动,而投影画面内缘与左右聚焦板内缘一致,而不管投影放大量的大小。当投影放大量增加时,投影画面外缘超出聚焦板14R和14L,并且观察到左右照片画面在外侧被遮挡的投影画面。在反时针(-方向)旋转旋钮34时,聚焦板14R和14L向左和右投影画面的外侧移动,而投影画面外缘与左右聚焦板外缘一致,而不管投影放大量的大小,当投影放大量增加时,投影画面内缘超过聚焦板14R和14L内侧,并且左右照片画面内侧被遮挡。在顺时针旋转旋钮34时,当投影放大量增加时,聚焦板14R和14L的准直图案CP向左右投影画面的内侧移动,而在反时针旋转旋钮34时,准直图案CP向左右投影画面的外侧移动,并且改变了准直图案CP的距离感觉和立体图象。相应地,当旋转凸轮轴25,同时通过接目镜15R和15L以这样的状态观察在聚焦板上的画面,使得在与准直图案CP相同的平面或在准直图案CP背面的平面上观察图象,并查看固定指针M所指示的刻度盘35上的数目,就可发现立体照片的最佳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号。然后,将描述遮蔽量引导装置的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和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图5是解释透镜的一般投影关系的原理图,并且得到下面的关系。Δif=f2/(L-f)…(1)γ=Δif/f=(Δif+f)/L…(2)其中Δif聚焦位置的改变量(被投影放大量所改变)γ投影放大量f投影透镜的焦距L从投影透镜的主点到相底的图象表面的距离因此,在图1中所示的画面遮蔽量以0.25mm为单位增加或减小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中,当从这样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中选择具有对于32.00mm画面宽度格式的立体幻灯胶片合适的遮蔽量的立体幻灯片裱框时,如果聚焦板的宽度被设置为等于底片画面宽度的32.00mm时,那么,通过改变投影放大量,投影放大量γ以及使底片的画面遮蔽因子变成立体幻灯片裱架的画面遮蔽因子的投影画面宽度,根据以下公式变成表1中所示的值投影放大量γ=(底片真实的画面宽度(32.00mm))/(框的画面窗口宽度)投影画面宽度=底片真实的画面宽度(32.00mm)×γ其中解释了#0到#8,但将省略掉对负侧(#-1或更小)的描述。当投影透镜的焦距为f=50mm时,在各自的投影放大量γ下底片、投影透镜和聚焦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从公式(1)和(2)变为下面的公式。Δif=f×γ…(3)L=Δif+f/γ…(4)并且用公式(3)和(4)算出的值示于表2。其中((Δif+f)和L)的值自然随着投影放大量γ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可理解为从底片图象表面到聚焦板的距离Δif+f+L的变化量是非常短的。在投影放大量为“1”时(Δif+f+L)为最小,并且,在投影放大量大约为“1”时,它的改变率变为最小。因此,如果如此设置调节范围,以至使投影放大量调节范围的中点处投影放大量变成“1”,估计,当在固定从底片图象感光乳胶表面到聚焦板的距离(Δif+f+L)的情况下,用只移动安装在底片与聚焦板之间的投影透镜的机构来保持聚焦状态,也能调节投影放大量。作为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例子的遮蔽量调节范围(#0到#8)的中点的#4投影放大量为γ=1.03226,如表2所示,如果聚焦板的宽度等于底片的画面宽度32mm,而其中如果用投影放大量γ乘1/1.03226,并且减小投影放大量γ,则#0的投影放大量变成0.9688,而#4的的投影放大量变成“1”。当聚焦板的宽度相似地减小到1/1.03226时,就变成与在引导号(#0到#8)处表1情况的相同的投影画面遮蔽因子。因此,聚焦板的宽度=底片画面的宽度×投影放大量=32×0.9688=31.002(mm)立体幻灯片裱框(#0到#8)的实际投影放大量如下γa=γ/1.03226=0.9688×γ用γa取代公式(3)和(4)的Y,而把计算出的(Δif+f)和L和(Δif+f+L)的值列于表3。表3的Δif+f+L(从底片图象表面到聚焦板的距离)最小为200mm,而最大为200.054mm,它的平均值为(200+200.054)/2=200.027(mm)相应地,当(Δif+f+L)固定在200.027mm且用实际投影放大量γ再计算引导号#0到#8的(Δif+f)和L。从下面公式(5)和(6)获得表4L=(Δif+f+L)/1+γa…(5)Δif+f=L×γa…(6)当比较表3的理论值和表4的实际值时,得到Δif+f和L在最大时的差均为0.014mm,它们都是机械公差或小于机械公差,或是把底片放在透镜光轴之前和之后时的位置误差或小于此位置误差,即使是在从底片到聚焦板固定的情况下,这可理解为对于遮蔽量引导装置来说,获得了足够的光学精确度。上面的描述是关于解释在改变投影放大量时,对于各引导号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投影透镜的移动量,而且在垂直于与投影透镜的移动互锁的光轴的方向上聚焦板的移动量如下总是使聚焦板的内缘与投影画面的内缘一致的聚焦板移动量为(投影画面宽度-聚焦板宽度)/2。表5表示关于各引导号(#0到#8)的一侧的聚焦板的移动量,并且如果左右聚焦板在彼此靠拢的方向上以表5的移动量移动,则不管投影放大量有多少,都会使聚焦板的内缘与投影画面的内缘一致。固定聚焦板而且在沿着不同于上述遮蔽量引导装置的光轴方向移动投影透镜的同时,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投影透镜,以构成用于与上述相同的操作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在这情况下的投影透镜的移动量为当把投影透镜的移动量表示为Sl投影图象的移动量表示为Si从图6得下面公式Sl/Si=L/Δif+f+L…(7)Sl=Si/1+γa…(8)在聚焦板固定而移动投影透镜的情况下的移动量Sl从公式(7)和(8)求得如表6所示的值。投影透镜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量与投影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的关系如表7所示,此时投影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为Xl,而投影透镜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量为Sl。当在表4的引导号#0对从透镜的主点到底片的图象面的距离L来说,投影透镜的移动量Xl为零时,对各个引导号,数值Xl是表4的引导号#0的L值减去相关引导号下的L值所得的差值。表7的tan-1Sl/Xl是投影透镜移动对光轴的倾斜率,而01是此时在倾斜方向上的移动量。随着投影放大量的增加,要这样设计透镜移动机构,以使得沿着曲线增加投影透镜光轴间距,来使得能在令聚焦板的内侧框架与投影画面的内缘一致的情况下,连续地改变投影放大量。图7表示上述结构的遮蔽量引导装置41,所述遮蔽量引导装置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在图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11中所示的相同标号将用作表示遮蔽量引导装置41的相同或相似另件的标号,并将省略掉其描述。图7所示的胶卷导板16和聚焦板14R和14L固定在框架12上,而底片F的感光乳胶表面与聚焦板的焦面之间的距离(Δif+f+L)变成表4的200.027mm。左和右投影透镜座42R和42L侧向可滑动地安装在透镜板上形成的滑动导轨(没表示)上。压缩螺旋弹簧44被设置在左和右投影透镜座42R和42L之间,以对此两座在伸张的方向上施力,而左和右投影透镜座42R和42L的导轮45R和45L被分别推到对称固定在框架12上的凸轮板46R和46L的凸轮面上。根据表7的数值形成凸轮板46R和46L的形状。当旋转凸轮轴25时,透镜板43沿着导槽19在光轴方向上纵向移动,而左和右投影透镜座42R和42L被对透镜板43互锁而沿着与光轴垂直的方向滑动。总是使聚焦板14R和14L的内缘与投影画面的内缘一致,不管投影放大量多大,这与图3的遮蔽量引导装置相似。操作部分是这样构成的,即,从上述图4的凸轮轴25上去掉聚焦板移动凸轮30R和30L,取消刻度盘号数#-1或更小号的显示,以便从最小投影放大量位置(#0)只在顺时针方向(+方向)可旋转,而用于指出确认聚焦板上的投影画面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的装裱号(#0到#8)的刻度盘号数的操作是相同的。然后,将描述这样的遮蔽量引导装置,所述遮蔽量引导装置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图7的情况下,显然,投影透镜的斜滑动曲线接近为一条对光轴有约8°57’倾斜度的直线。因此,当在沿着有约8°57’倾斜度的直线移动投影透镜的情况下再计算投影透镜位置时,得出Sl=01×sin8°57’Xl=01×cos8°57’并且成为表8所指出的数值。当把表7和8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量Sl与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Xl比较时,显然,在Sl最大时的差别只有0.001mm,并且即使沿直线倾斜地移动投影透镜,也足以能实际应用。沿直线倾斜地移动投影透镜简化了移动机构,并且因此减小了机械误差。相应地,可得到精确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图8是直线倾斜地移动投影透镜的遮蔽量引导装置51的结构图,所述遮蔽量引导装置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胶卷导板16和聚焦板14R和14L的位置被固定,这与上述图7的遮蔽量引导装置41相似,并且得到底片的感光乳胶表面与聚焦板的焦面之间的距离(Δif+f+L)=200.027mm。透镜板52R和52L侧向分开,安装在下表面的滑动器53R和53L各自与在框架54上形成的两导槽55R和55L啮合。在这情况下,在画面间距=聚焦板间距时,右导槽55R相对投影透镜13R和13L的光轴倾斜+8°57’,而左导槽55L倾斜-8°57’,并且当一对透镜板52R和52L向胶卷导板16缩回时,透镜板52R和52L的间隔增加。凸轮轴25垂直安装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左和右导槽55R和55L的中线的延长线与其相交在透镜板52R和52L的前面(图8的下部),并且两个凸轮56R和56L安装在凸轮轴25上。两个凸轮56R和56L形状相同,并且安装成其相对角度等于两导槽55R和55L之间所形成的角=8°57’×2=17°54’。左右滑动器53R和53L被压缩螺旋弹簧57R和57L施加向前的弹性力,以至各自顶着凸轮56R和56L。当旋转凸轮轴25时,左右透镜板52R和52L纵向同步地移动,从而总使聚焦板14R和14L的内侧的框与投影画面的内缘一致,而不管投影放大量有多大。旋钮和刻度盘安装在凸轮轴25上端,立体幻灯片裱框的装裱号(#0到#8)的对应数目刻在刻度盘上,这与上述图7的遮蔽量引导装置41相似,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相同,因此将省略有关的描述。上述的实施例是这样的情况,其中左和右聚焦板的间距等于立体幻灯底片画面的间距,但有各种立体照相机的画面间距。左右目镜的间距和聚焦板的间距必然地设置为标准人眼间距约63mm。下面将描述采用遮蔽量引导装置的135mm胶卷的立体照相机的例子,在这遮蔽量引导装置中,左右摄影画面间距适用于14片孔=66.29mm。当左和右聚焦板的间距为62mm时,左和右投影透镜光轴间距在引导号为#0时如图9所示。画面间距P1=66.29(mm),而聚焦板间距P2=62.00(mm)。因此,投影透镜光轴间距P3为P3=P1-(P1-P2)/(1+γa)=66.29-(66.29-62)/(1+0.9688)=64.111(mm)在引导号#0的参考位置下左和右投影透镜间距为64.111mm,而在引导号(#0到#8)下与透镜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位移量Sl2从图10得Sl2=((P1-P3)/2)-(((P1-P2)/2)-Si)/(1+γa)(原文漏半个刮号)=((66.29-64.111)/2-(((66.29-62)/2)-Si)/(1+γa)(原文漏半个刮号)=1.0895-(2.145-Si)/(1+γa)各引导号(#0到#8)的计算值见表9。表9的Sl2与表7的Xl的关系见表10。根据表10,显然,在这情况下,投影透镜沿对投影透镜光轴成9°33’的直线倾斜地移动。在透镜沿对投影透镜光轴成9°33’的直线倾斜地移动时,当要再计算投影透镜的位置Sl2和Xl,得Sl2=012×sin9°33’…(9)Xl=012×cos9°33’…(10)从上公式,Sl2和Xl变成表11的值。对各引导号(#0到#8),左和右投影透镜光轴间距根据P3n=P3+2Sl2变成表11的P3n。把表11的Sl2和Xl与表10的理论值比较,只有0.001(mm)的差,它是机械公差或小于机械公差,并且预计可进行精确操作。本申请者已提出一种左和右摄影透镜光轴间距可调的立体照相机。根据这立体照相机,随拍摄时目标的距离而自动地或手动地调节摄影透镜光轴间距,以适当修正拍摄时的距离敏感性。相应地,几乎没有这样的情况,即左和右画面的外侧用立体幻灯片裱框遮挡,但在另一情况下,即在比焦距更小的距离上拍摄强烈影响左右图象匹配的影响力的目标时,就会需要稍为遮挡左和右画面的外侧来稍为修正距离敏感性。可是,因为需要遮挡的量比光轴间距固定型立体照相机使用的立体幻灯片小得多,所以就考虑采用这样的方法,即采用比底片画面宽度有稍小画面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片裱框,通过调节侧向偏离量来遮挡左右画面的部分。图11表示对应上述装裱方法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其中立体幻灯片裱框(#-E,..#A,..#E)的画面窗口61R和61L的宽度(W)是恒定的,并且稍窄于底片画面宽度,例如针对底片画面宽度=32mm而设置画面窗口宽度为W=31mm。画面窗口61R和61L的间距Pw全都相同,但在画面窗口61R和61L的四个角的附近的底片定位孔62R和62L的间距则以0.25mm为单位从#-E逐级增加(图11表示放大后的位移量)。#-E时底片对画面窗口61R和61L偏离1mm,令#A时底片画面的中心与画面窗口61R和61L的中心一致,底片对画面窗口的外侧的偏离量按#B,...,#E的次序增加,而#E时底片画面的外侧被遮挡1mm。负(minus)侧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用于这样拍摄到的底片,它们是在有手动操作的、类似于图1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的光轴间距调节机构的立体照相机中由于误操作造成视差过修正时所拍的底片,并且,画面外侧通常用#A或更大号的立体幻灯片裱框遮挡来修正视差。图12表示对应于上述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E,..#A,..#E)的投影放大量固定型遮蔽量引导装置71,所述遮蔽量引导装置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用的最佳底片裱装位置偏移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胶卷导板16和透镜板73被固定在框架72上。进给螺钉74以槽向方式安装在框架72的前部,在左和右聚焦板座75R和75L上的臂76R和76L上形成阴螺纹(没表示),而进给螺钉74用滚珠螺旋机构与阴螺纹啮合。从进给螺钉74的中部开始对称地加工出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当顺时针转动在进给螺钉74的末端的旋钮77时,左和右聚焦板座75R和75L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靠近,而当反时针转动旋钮77时,左和右聚焦板座75R和75L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分开,从而使得有可能调节左和右聚焦板14R和14L。聚焦板14R和14L的宽度可用(31mm的立体幻灯片裱框(#-E到#E)的画面窗口宽度)×投影放大量γ这公式求出。对应于聚焦板宽度=31×1=31mm,设置投影放大量γ=1。对应于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的装裱号(#-E到#E)的符号刻在与旋钮77同轴地安装在进给螺钉74的末端的刻度盘上。当与零对应的#A与固定环79的指针M一致时,聚焦板14R和14L的中心就处在通过底片F的画面中心与投影透镜13R和13L主点的连线上。当刻度盘78随#A,#B,..,#E以正方向旋转,左和右聚焦板14R和14L彼此接近,投影画面外侧面积超出聚焦板的超出量增加,从而增加投影画面的外侧遮挡量。当刻度盘78随#A到#-B,..,#-E向负方向旋转,左和右聚焦板14R和14L彼此分开,投影画面内侧面积超出聚焦板的内侧的超出量增加,从而增加投影画面的内侧遮挡量。在聚焦板14R和14L上的准直图案与立体图象的关系处在最好状态时,看到刻度盘78上的号数,就得出最佳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号。图13表示这样的遮蔽量引导装置81,所述遮蔽量引导装置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用的最佳底片裱装位置偏移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用投影透镜13R和13L的光轴间距调节机构代替聚焦板移动机构,以便进行与图1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71相同的操纵。如图13所示,胶卷导板16和聚焦板14R和14L被固定在框架82上,在左和右透镜板座83R和83L上的臂84R和84L上形成阴螺纹(没表示),而以槽向方式安装在框架82上的进给螺钉85用滚珠螺旋机构与左右投影透镜座83R和83L上的阴螺纹啮合。从进给螺钉85的中部开始对称地加工出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当顺时针转动在进给螺钉85的末端的旋钮86时,左和右投影透镜座83R和83L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分开,而当反时针转动旋钮86时,左和右投影透镜座83R和83L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靠拢。聚焦板14R和14L的宽度和投影放大量γ与图1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71的相同。聚焦板宽度=31mm,而投影放大量γ=1。对应于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的装裱号(#-E到#E)的符号刻在与旋钮86同轴的刻度盘87上,与图1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72相似。当与零对应的#A与固定环88的指针M一致时,投影透镜13R和13L主点就处在连接底片F的画面中心与聚焦板14R和14L的中心的连线上。当刻度盘87按#A,#B,..,#E方向旋转,左和右投影透镜13R和13L的间隔增加,投影画面外侧面积超出聚焦板14R和14L。与此相反,当刻度盘87按#A到#-B,..,#-E方向旋转,投影透镜13R和13L的间隔减小,投影画面内侧面积超出聚焦板的内侧,从而能象图1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71那样观察到视差修正状态。因为投影放大量γ=1,所以,投影透镜13R和13L在引导号为1时的移动量是图1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71的聚焦板的移动量的1/2。图14表示这样的遮蔽量引导装置81,所述遮蔽量引导装置具有以下功能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以及用于指出具有确认被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把图1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71的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加到图10的遮蔽量引导装置51的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上,来处理图1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和图11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因为已经描述过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和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的机械结构,故将省略这些描述。附带说说,对应于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的刻度盘的#0和#4的两固定指针#0和#4的M1、M2都标在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的固定环92上。当示于图14的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的刻度盘93的#A与固定指针M1(#0)一致时,聚焦板14R和14L被调节到与表5的#0行相似的零偏离参考位置,而当刻度盘的#A与固定指针M2一致时,左和右聚焦板14R和14L在间隔增加的方向上被调到有0.5mm的偏离,这与表5中#4行的聚焦板移动量相同。因此,在聚焦板移动机构的刻度盘93的#A与固定环92的固定指针M,(#0)一致的状态下,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用于确定遮蔽量的操作与图10的遮蔽量引导装置51的完全相似。在另一方面,当它用作图11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系统的遮蔽量引导装置时,投影放大量固定,调节聚焦板14R和14L之间的间隔,观察左右图象与准直图案的匹配。在这情况下,表5的#4的投影放大量γa=1.0001很接近“1”,并且投影画面宽度是32.003mm,它可看作32mm。聚焦板14R和14L的投影画面的外侧偏离量=0.501,很接近0.5mm。因此,当安装在凸轮轴25的刻度盘的#4与类似于图4所示的投影放大工作部分的固定指针M一致时,得到投影放大量γ=1和投影画面宽度=32mm,并且投影画面的中心在宽度=31mm的聚焦板14R和14L的中心的外侧有0.5mm的偏离。当示于图14的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的刻度盘93的#A与固定环92的指针M2(#4)一致时,左和右聚焦板14R和14L在间隔增加的方向上有0.5mm的偏离,投影放大量γ=1,并且投影画面的中心与聚焦板的中心一致,从而变成与图1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71有相同的状态。当在这种状态下在正和负的方向上旋转刻度盘93,来调节聚焦板准直图案与立体图象达到最好状态,并观察与指针M2(#4)一致的刻度盘93的符号,就与图12的遮蔽量引导装置7相似地观察到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最佳号(#-E到#E)。本申请人已经进一步提出一种这样的立体照相机,其作为在胶卷F的画面之间的间隙上的剪切目标的剪切符号CM如图15(a)那样地曝光,而帧号码nR和nL则在画面的外侧曝光。可是,当在胶卷导板16上有剪切符号显示窗口101和帧号码窗口102时,如图15(b)所示,胶卷F的画面可用胶卷导板16上的画面窗口16R和16L来精确对准,并且帧号码可以看得见。图15(c)是剪切符号显示窗口101的放大图。在剪切符号显示窗口101上放置透明玻璃103。在透明玻璃103,类似于图15(a)所示的胶卷剪切符号CM的标记线LREF印于透明玻璃103上,而当使胶卷剪切符号CM与标记线LREF一致,则画面窗口16R和16L与胶卷F的画面的位置一致。虽然省略了说明,在上述遮蔽量引导装置中可代替地形成聚焦板座,此时用无准直图案的整块无光泽表面的聚焦板代替有准直图案的聚焦板14R和14L,以便被用作有高性能的立体幻灯片观察器。根据上述本发明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在看着相对改变投影放大量或聚焦板间距、投影画面间距和刻度盘的号码,看何时变成最好的状态的同时,观察投影图象与准直图案的纵向位置关系。然后就观察到最佳视差修正量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号码。因此,消除了普通装裱方法中的不精确的视差修正,可简单地形成最好视觉效应的状态的立体幻灯片,并且可显著地改善装裱操作的效率。此外,每部分的构造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各种方法修改,当然,本发明包括这种实施例。表1表2表3表4</tables>表5表6表7>表9表10表1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幻灯片遮蔽量引导装置,它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和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幻灯片裱框,其特征在于由投影透镜、有准直图案的聚焦板和目镜构成的两个光学系统被设置在左右两边;在投影透镜之后沿着胶卷馈送方向横向设置具有一对画面窗口的胶卷导板,所述胶卷的暴露在所述胶卷导板的一对左和右画面窗口的一组画面各自投影到所述左和右聚焦板上,设置用于令左和右投影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和所述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与所述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的互锁机构,所述聚焦板的宽度与在最小投影放大量时的投影画面的宽度一致,而所述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与所述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有这样的关系,即所述左右聚焦板的内边缘与投影画面的内边缘一致,以及在所述互锁机构的工作旋钮上设置用于显示操作量的刻度盘,各种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标志号与所述刻度盘的操作量指针相对应,因而所述指针指示其画面遮蔽因子等于聚焦板上的投影画面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号码。2.一种立体幻灯片遮蔽量引导装置,它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和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其特征在于由投影透镜、有准直图案的聚焦板和目镜构成的两个光学系统被设置在左右两边;在投影透镜之后沿着胶卷馈送方向横向设置具有一对画面窗口的胶卷导架,所述胶卷的暴露在所述胶卷导板的一对左和右画面窗口的一组画面各自投影到所述左和右聚焦板上,设置用于令左和右投影透镜移动以增加或减小投影放大量的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所述聚焦板的宽度与在最小投影放大量时的投影画面的宽度一致,并且所述左和右投影透镜的主点移动轨迹是这样的曲线,以致所述左右聚焦板的内边缘与投影画面的内边缘重合,和在所述互锁机构的工作旋钮上设置用于显示操作量的刻度盘,各种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标志号与所述刻度盘的操作量指针相对应,因而所述指针指示其画面遮蔽因子等于聚焦板上的投影画面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号码。3.一种立体幻灯片遮蔽量引导装置,它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最佳的画面遮蔽量,和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其特征在于由投影透镜、有准直图案的聚焦板和目镜构成的两个光学系统被设置在左右两边;在投影透镜之后沿着胶卷馈送方向横向设置具有一对画面窗口的胶卷导架,所述胶卷的暴露在所述胶卷导架的一对左和右画面窗口的一组画面各自投影到所述左和右聚焦板上,设置用于令左和右投影透镜移动以增加或减小投影放大量的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所述聚焦板的宽度与在最小投影放大量时的投影画面的宽度一致,并且所述左和右投影透镜的主点移动轨迹是相似于这样的曲线的直线,以致所述左右聚焦板的内边缘与投影画面的内边缘重合,和在所述互锁机构的工作旋钮上设置用于显示操作量的刻度盘,各种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标志号与所述刻度盘的操作量指针相对应,因而所述指针指示其画面遮蔽因子等于聚焦板上的投影画面的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号码。4.一种立体幻灯片遮蔽量引导装置,它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最佳装裱位置偏离量,和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幻灯片裱框,其特征在于由投影透镜、有准直图案的聚焦板和目镜构成的两个光学系统被设置在左右两边;在投影透镜之后沿着胶卷馈送方向横向设置具有一对画面窗口的胶卷导架,所述胶卷的暴露在所述胶卷导架的一对左和右画面窗口的一组画面各自投影到所述左和右聚焦板上,形成比投影画面宽度窄的所述聚焦板的宽度,并且设置左和右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和在所述互锁机构的工作旋钮上设置用于显示操作量的刻度盘,各种底片装裱位置偏离量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标志号与所述刻度盘的操作量指针相对应,因而所述指针指示其画面偏离因子等于聚焦板上的投影画面的画面偏离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号码。5.一种立体幻灯片遮蔽量引导装置,它用于立体地观看用立体照相机拍摄的胶卷的立体照片,用于确定立体照片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最佳装裱位置偏离量,和用于指出具有确认所决定的遮蔽量的画面遮蔽因子的幻灯片裱框,其特征在于由投影透镜、有准直图案的聚焦板和目镜构成的两个光学系统被设置在左右两边;在投影透镜之后沿着胶卷馈送的方向横向设置具有一对画面窗口的胶卷导架,所述胶卷的暴露在所述胶卷导板的一对左和右画面窗口的一组画面各自投影到所述左和右聚焦板上,形成比投影画面宽度窄的所述聚焦板宽度,并且左和右投影透镜间隔调节机构,和在所述互锁机构的工作旋钮上设置用于显示操作量的刻度盘,各种底片装裱位置偏离量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标志号与所述刻度盘的操作量指针相对应,因而所述指针指示其画面偏离因子等于聚焦板上的投影画面的画面偏离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号码。6.根据权利要求1的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和所述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由凸轮机构构成,所述投影放大量调节机构的凸轮具有从最小投影放大量位置向两个旋转方向放大投影放大量的形状,和所述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的凸轮从所述投影放大量调节凸轮的最小投影放大量位置起在一个旋转方向减小聚焦板间隔,使得总是使所述左右聚焦板的内缘与投影画面的内缘一致,不管投影放大量多大;并且从最小投影放大量位置起在另一个旋转方向增加聚焦板间隔,使得左右聚焦板外缘与投影画面外缘一致,而不管投影放大量的大小。7.根据权利要求3的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直线幻灯片导轨通过左和右聚焦板的中点、与左和右投影透镜的光轴平行地倾斜地对称地向中心线移动,右投影透镜座与右幻灯片导轨啮合,而左投影透镜座与左幻灯片导轨啮合,凸轮轴垂直地安装在左和右幻灯片导轨的延长线的交点,所述刻度盘安装在所述凸轮轴上,两个相同形状的凸轮装在所述凸轮轴上,移动所述两凸轮的相位,使得它们的差等于左右幻灯片导轨间所形成的角,和在所述左和右投影透镜座设置弹簧,以便促使右投影透镜座顶着右移位凸轮并且促使左投影透镜座顶着左移位凸轮,从而构成用所述凸轮同步地移动左和右投影透镜座的投影透镜调节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1、2、3、6或7的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投影放大量范围的最大投影放大量位置与最小投影放大量位置的中点位置的投影放大量为“1”。9.根据权利要求2、3或7的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左和右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10.根据权利要求4的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板间隔调节机构有从这样的位置向两个+方向的间隔调节范围,在此位置上投影画面间距与聚焦板间距一致,另外,把聚焦板间距增加或减小到投影画面间距,使得投影画面的外侧或内侧的遮蔽量可调。11.根据权利要求5的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间隔调节机构有从这样的位置向两个+方向的间隔调节范围,在此位置上投影画面间距与聚焦板间距一致,另外,把聚焦板间距增加或减小到投影画面间距,使得投影画面的外侧或内侧的遮蔽量可调。12.根据权利要求4、5、10或11的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放大量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的、立体幻灯片用的、对应于这样的立体照相机的遮蔽量引导装置,这种立体照相机有在拍摄时在底片边缘处使剪切位置指针曝光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其中与所述立体照相机拍摄的底片的剪切位置指针对应的位置指针处于胶卷导板上,令剪切位置指针与这样的位置指针一致,此位置指针使胶卷导板的画面窗口与底片画面一致。14.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或13的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可替换的聚焦板,并且用无准直图案的聚焦板来代替就能用作立体幻灯片观看器。全文摘要立体幻灯片用的遮蔽量引导装置能通过观察立体幻灯片胶卷而确定适当的遮蔽量。在框架54上设置投影透镜以及聚焦板,在后部设置胶卷导板16。通过转动凸轮轴25使透镜板倾斜地移动,使得聚焦板的内缘总与投影画面内缘一致,而不管投影放大量有多大。在观察聚焦板的图象时转动凸轮轴,以便在所述板的背面上或作为聚焦板的准直图案的图案上观察图象。当观察安装在凸轮轴上的刻度盘的号数时,就观察到最佳画面遮蔽因子的立体幻灯片裱框的号数。文档编号G03B21/64GK1218915SQ9712264公开日1999年6月9日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7日优先权日1997年10月31日发明者稻叶稔申请人:稻叶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