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0466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IXD)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外形薄、边框(bezel)窄且重量轻的IXD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显示装置将电信号表现为视觉图像。具体地讲,相对于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LCD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是具有重量轻、外形薄和功耗低的特性的平板显示装置。
[0003]在这些装置当中,由于IXD装置以高对比度显示移动图像,所以IXD装置得到广泛使用。
[0004]LCD装置包括液晶面板。两个基板(液晶层介于它们之间)附接,以形成液晶面板。液晶分子的配向由于液晶面板中生成的电场而改变,使得可通过控制透光率来显示图像。
[0005]由于液晶面板不包括光源,所以LCD装置包括光源。结果,包括光源的背光单元被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
[0006]主框架包围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的侧表面,顶部框架覆盖液晶面板的前边缘。底部框架覆盖背光单元的后表面。主框架、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组合以便于组装。
[0007]近来,IXD装置已用作台式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的监视器以及壁装式电视。有益的是开发具有大显示区域、轻重量并且小体积的LCD装置。
[0008]然而,IXD装置中的许多元件限制了装置的轻巧和纤薄。另外,复杂的组装工艺增加了组装时间。特别是在窄边框型LCD装置中,大显示区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9]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IXD装置,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00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窄边框的IXD装置。
[0011]本发明还提供了 IXD装置的更牢固的组装。
[0012]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该描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学习。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将通过在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地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达到。
[0013]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现和广义描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介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背光单元,其在所述液晶面板下方;底部框架,其包括水平表面以及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对应于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边缘并且与所述第二侧表面相对,其中,所述液晶面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底部框架,使得所述液晶面板的侧面突出超过所述底部框架;主框架,其包括第一引导部分和第二引导部分,该第一引导部分与所述第一边缘对应,该第二引导部分与所述液晶面板的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对应;以及粘合剂,其覆盖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侧面以及所述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的外侧。
[0014]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具体描述均为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0016]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IXD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2是主框架与底部框架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8]图3A和图3B分别是沿图1中的线II1-1II和III’-1II’的截面图。
[0019]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沿图1中的线ΙΙΓ-ΙΙΙ’的截面图。
[0020]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沿图1中的线III’-1II’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将详细参照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例示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3]如图1所示,IXD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10、背光单元120、主框架130和底部框架150。
[0024]液晶面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2和第二基板114,第一基板112和第二基板114彼此面对,并且液晶层(未示出)介于它们之间。
[0025]在有源矩阵类型中,例如选通线(未示出)、数据线(未示出)、薄膜晶体管(未示出)和像素电极(未示出)的阵列元件形成在第一基板112上。选通线和数据线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并且薄膜晶体管形成在选通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处。像素电极设置在像素区域中并且连接到薄膜晶体管。
[0026]另外,与选通线、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对应以阻挡光的黑底(未示出)以及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滤色器层(未示出)形成在第二基板114上。公共电极(未示出)也形成在第二基板114上以与第一基板112上的像素电极生成电场。
[0027]此外,用于选择性地透射光的第一偏振板119a和第二偏振板119b分别位于第一基板112和第二基板114的外侧。
[0028]液晶面板110通过诸如柔性电路板或载带封装(TCP)的连接构件116连接到印刷电路板(PCB) 117,印刷电路板117沿着主框架130的侧表面或底部框架150的后表面延伸。
[0029]当薄膜晶体管处于导通(ON)状态(由来自选通驱动电路的扫描信号触发)时,通过数据线将图像信号施加到像素电极以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生成电场。结果,随着电场的强度或方向改变,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配向也改变,使得控制透光率。
[0030]为了利用控制的透光率显示图像,背光单元120向液晶面板110提供光,并且设置在液晶面板110的后侧。
[0031]背光单元110包括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组件129、白色或银色的反射片125、反射片125上的导光板123以及导光板123上或上方的光学片121。
[0032]LED组件129位于导光板123的一侧,并且包括至少一个LED 129a以及设置有LED129a的印刷电路板(PCB) 129b。
[0033]来自LED 129a的光的方向基本上平行于PCB 129b的表面。这可被称作侧视型LED组件。
[0034]LED 129a发射红色、绿色和蓝色光。LED 129a同时导通和截止,使得可通过颜色混合从LED 129a提供白光。
[0035]为了改进光学效率和亮度,可使用包括蓝色LED芯片和黄色荧光物质(例如,掺铯?乙销石植石(YAG:Ce))的LED。
[0036]来自蓝色LED芯片的蓝光与来自黄色荧光物质的黄光混合,使得提供白光。
[0037]从LED 129a发射的光入射到导光板123,并被折射或反射以分散到导光板123的宽区域上。所述光被处理成平面光源并被提供到液晶面板110上。
[0038]导光板123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平坦表面。例如,导光板123可由基于丙烯的塑性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基于聚碳酸酯的材料形成。
[0039]为了提供均勾的平面光源,导光板123可在后侧表面上包括图案。例如,导光板123的后侧表面上的图案是椭圆图案、多边形图案或全息图案。
[0040]反射片125设置在导光板123的后侧。穿过导光板123的后侧表面的光在反射片125上反射,使得改进提供到液晶面板110中的光亮度。
[0041]光学片121包括多个片,例如漫射片和至少一个聚光片。通过导光板123分散的光被光学片121漫射和/或会聚,使得可将均匀的平面光源投射到液晶面板110上。
[0042]漫射片直接设置在导光板123上方以漫射来自导光板123的光。漫射片将光朝着聚光片引导。
[0043]聚光片将来自漫射片的漫射光朝着液晶面板110会聚。大多数来自聚光片的光基本上垂直于液晶面板110。
[0044]另选地,光学片121可以是具有漫射功能和聚光功能二者的多功能光学片。光学片121可具有包括漫射片和聚光片的层压结构。
[0045]例如,多功能光学片可包括透明材料的基础基板、设置在基础层上的用于漫射光的漫射层以及设置在漫射层上的用于聚光的聚光层。
[0046]液晶面板110和背光单元120与主框架130和底部框架150组合以便于组装。液晶面板110和背光单元120设置在底部框架150上和上方。底部框架150包括水平表面151以及从水平表面151的边缘向上突出的侧表面153。例如,侧表面153垂直突出。背光单元120的后侧被底部框架150的水平表面151覆盖。
[0047]主框架130包围背光单元120的侧表面。液晶面板110附接并固定到主框架130。主框架130包括第一引导部分130a以及面向第一引导部分130a并与第一引导部分130a相对的第二引导部分130b。LED组件129设置在第一引导部分130a中。
[0048]当液晶面板110的边缘被定义为第一边缘至第四边缘时,LED组件129对应于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缘相对。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垂直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并且彼此面对。第一引导部分130a和第二引导部分130b彼此分离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引导部分130a和第二引导部分130b各自具有条状。
[0049]背光单元120设置在第一引导部分130a和第二引导部分130b之间,并且背光单元120的两个相对侧表面被第一引导部分130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